实施素质教育对大学生长远发展的影响
2022-03-16孙瑞
孙 瑞
(辽宁传媒学院城市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近年来,我国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招生队伍规模正在逐步不断扩大,体制上和制度上的改革也逐步深入取得了划时代的重大发展。但是,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存在着重视专业、降低质量的现象。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极其不利。实施高等素质教育主要是从教育团体和经济社会的长期均衡发展出发,以不断全面提高在校学生综合基本素质水平为根本教育目的,充分发展接受教育者的巨大潜力,促进接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繁荣等以发展为教育基本特征的素质教育。
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路线和党的基本教育方针,以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综合素质水平为基本教育目的,致力于不断加强培养广大学生独立自主开拓创新创业精神和科学理论实践活动创新能力。培养培育出具有“理想、道德、文化、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优秀接班人,要全面深入推进良好素质教育,就要不断面向教育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让这些接受良好素质教育的优秀接班人们坚持学习社会科学理论文化,加强自身思想道德综合素养的精神统一,坚持学习运用书本知识和积极参加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精神统一,坚持实现自己的核心价值和为切实维护祖国广大人民利益服务的精神统一,坚持树立拥护党的崇高理想和艰苦奋斗的思想精神素养。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想要了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素质,对“素质”概念有两种不同的看法,“先天素质”或“后天素质”,“先天素质”是根据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培养。“后天素质”是人类受到了后天教育环境和传统教育方式训练的双重影响而逐渐获得的安定、长期基本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结构。也就是说,素质中含有先天性的要素,厦门大学的潘憋元教授综合提取了“素质”的概念,即“素质”是由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功能共同作用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素养结构,运用上述“素质”概念,由此可见,大学生素质就是大学生个体在学前教育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素养结构。
2 素质教育的意义
2.1 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受我国传统现代教育体制和我国传统现代教育教学观念的双重制约,忽视了高校大学生对自身综合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导致大部分高校学生经常出现综合能力低下的特殊情况,不能完全满足于当今这个时代教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在这个知识经济发展时代,不仅仅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还要高度重视专业人才的各个方面应用能力,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是否真正能把专业知识从生活用扩大到社会实践中。素质教育建设可以更全面更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技综合应用能力。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巨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来源是依靠人才队伍的两个整体素质,创新能力和科技实践创新能力,如果一个人才队伍选拔及能力培养相关工作做得不好,就会导致国家在未来长远经济发展的重要过程中失去高层次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持,将在世界上处于落后的地位。
2.2 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在对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教学体制制度改革的理论实践研究过程中,已经多次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主要学科教学方向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培养在校大学生的经济理论专业实践综合创新能力和不断培养职业创新者的创业精神。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培养的重要战略实施内容,也是面向未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目标。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不仅仅只是对学校教育本身的素质要求,更是对当今社会新时代全体大学生的客观要求。大学学术教育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对中国大学生学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不断培养,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素质,较强的学术专业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他们的主动创新能力,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体大学生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全面深入学习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素质教育,全面扎实学习培养好全体大学生创新能力。
3 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3.1 全民化趋势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素质教育的对象不只是青年大学生,而是全社会的成员和全体国民。素质教育并不是一种精英式的教育,它的最终目标是尽量在社会层面上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广泛而普遍的。我们要适应现代化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要注重国民各方面素质的统一培养,并使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3.2 多维化趋势
从素质教育本身的内涵要求来看,我们不难看出素质教育的多维化趋势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所谓多维化,主要是相对于以智育教育为重要维度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的应试教育而言的。过去,应试教育只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导致了以高考为最终目标,大多数学生分数高、能力低。在教育过程中重视智力的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被压抑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只靠专业知识来教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是一个和谐的人。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理想、道德、文化、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强调受教育的人必须实现道德的全面健康发展。总之,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仅将课堂教学过程视为“教书”过程,更将其进一步的深化为“育人”的过程,其内容上的多维化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素质教育不仅能使个体增长知识与能力,获得生存的必要智能条件,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完整的、有益的人,达到人和谐发展的目的。
3.3 终身化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格局和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改革和变化,一些传统的终身教育思想显然已经无法适合于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向,终身教育也就成为一种永远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个人为了不被社会所淘汰,继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在这一点上,终身教育体系的保障是必不可少的,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素质教育是深度发展的延伸。素质教育的终身性应该让各社会成员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并有接受充分教育的权利。
4 实施大学素质教育的可行性措施
4.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体系的改革始终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改革教育体系的同时,必须要进一步深化。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重视社会教育,而且要重视主体性教育,现在对学生的影响多种多样。结合社会,建立改善有效全面的素质教育体系,使教育者在思考问题、计划问题时,面向现代化,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需要。
4.2 建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积极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教育,刺激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体验并深刻地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在综合培训基础上进行分类,一方面扩大专业结构,形成素质高的基础型人才和大量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实行专业制和双重学位制,培养复合型人才。重视人文科学教育是21世纪课程改革的重点和趋势之一。
4.3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实施素质教育,无疑是一个漫长而紧迫的工程。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既有助于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又能够满足我国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大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追求。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行为,也是高等院校的行为,在明确了素质教育的阶段性和目标基础上,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这样才能够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执行,促进大学生的品德、智力、身心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使之得以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