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

2022-03-16赵淑明

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校企育人大学生

赵淑明

(黎明职业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教育部近年来提出的一项明确要求,其核心是整合各方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高校在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形成的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发挥作用的结合体,是政府、高校、企业、社会根据共同体的原则参与建设的实践育人机制[2]。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高校在开展实践育人的一个整体性设计,其作用在于凝练目标共识、明确责任共担、促进机制共建、实现资源共享等,是对高校开展具体实践育人活动的一种管理融合和整体性价值提升[3]。

创新创业实践是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形式之一,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开展实践活动,都是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融合过程,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理论对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也同样适用。因此,基于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

一、实践育人共同体对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的价值

(一) 实践育人共同体有助于形成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合力

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高校内部职能构建和校外体系支持,形成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建设为重点,以实践平台建设为支撑,以社会服务为方向,以评价体系为保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育人体系。

高校是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最主要的育人主体, 但单一的育人主体达不到最佳的育人实效。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是高校联合政府、企业、 社会等育人主体共同参与创新创业实践育人,通过整合各主体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提升教育资源的利用,推动形成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合力。 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过程中,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达成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共识,通过共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平台,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达到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实效。

(二) 实践育人共同体有助于形成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氛围

浓厚的创业氛围是推动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创业活动的重要环境因素。 创新创业教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对大学生而言,除了学习创业基础课程,在校期间还需要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 衡量一个高校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与否主要看高校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和比例。

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共同体通过高校、 政府、企业和社会等主体共同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氛围。 在校内,吸引专业的创新创业师资力量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比赛的指导。 同时,通过构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孵化培育学生创业项目。 在校外,政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政策扶持,企业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等。 学生在校内外均有机会参与到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充分的创业接触有助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提升参与创业实践的覆盖面和比例,有效推动大学生对就业创业的充分认识。

(三) 实践育人共同体有助于实现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与普及性是我国双创教育的基本要求与必然趋势。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更加务实、更加接地气,从小众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普及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进一步实现“面上覆盖”与“点上突破”相结合[4]。 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为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目标一致原则有助于推进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协同助力,高校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作用,开展课程教学和实践;政府发挥行业创新推动作用,大力扶持企业高新技术,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并出台政策推动高校和企业共建, 制定创新创业扶持政策,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的建设投入,加大对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引进。 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发挥合力作用,不断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的投入, 包括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经费、师资建设经费、 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经费、创业项目资助经费等,共同持续投入的教育经费能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平,实现培养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目标。

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共同体拓展了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途径,打破了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主体的局限,打通了学校与社会之间共同育人的渠道,建立了高校学生到社会中参加创业实践的“绿色通道”。

1.目标共识原则:培养什么人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其目标是培育具备创新精神、 创业思想和创造力的高层次人才。对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来说,要发挥各自的教育资源优势, 共同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参与主体在共同培养什么人的目标上是一致的,目标导向下的行为主体有分工、有协同,在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和实践活动中各自发挥积极作用,持续助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2.责任共担原则:共同培养人

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中,行为主体包括高校、政府、企业、社会等,其在一致目标的导向下,对所承担的育人责任是责任共担的重要体现。 虽然参与程度不同,投入程度不同,但责任目标一致,责任导向一致,通过责任共担机制促进责任主体共同培养人。

3.机制共建原则:如何培养人

在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中,如何构建共同育人机制是高校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高校的主导作用是带动、推动政府、企业、社会参与共同育人,并制定如何共同育人的机制,保证参与主体能在有效机制的推动下各尽其职。 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在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机制中要充分考虑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共建机制的构建,以共赢机制吸引各方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中。

4.资源共享原则:培养人的反馈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参与主体在参与实践育人过程中实现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也得到了积极的反馈。 高校实现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社会目标,并得到社会的积极反馈。 在招生就业方面提升了社会影响力,进而提升了大学综合实力和排名,得到了更多更优的招生资源和教育资源, 实现了大学高质量发展、创新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政府来说,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现了政府发展教育、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 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样得到满足,以人才促创新,创新创业人才有能力推动企业、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创新创业社会机构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基于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

(一)明确目标,共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最直接、最主要的途径。 创新创业课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源动力,促进学生的多维度发展。 课程建设既要结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既要考虑普及教育,也要考虑系统教育,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实现阶梯式育人目标。

1.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课程相融合

大学通识课程知识涉及面广、 内容丰富,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 教学中可利用通识课程的基础性和拓展性,有意识地融入创新理念,把创新理论基础知识和通识知识的教学同步进行,以创新意识培养为主,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融合贯通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把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课程相融合,是普及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2.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相融合

发挥校企共建课程的实践育人作用。 首先,通过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建实践类课程。 根据不同专业提供相应的校企共建实践课程教学,让学生能充分利用企业实习实践资源进行学习实践,提升综合实践能力,包括专项实践、项目实践、技术创新实践等,通过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学生对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主动性和参与度。 其次,利用社会实践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 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的训练和考核,鼓励学生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如以学科为基础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制订实践活动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对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最后,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产业创业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产业、行业的创业实践活动,提高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如2021 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新增了产业命题赛道,提供企业入围命题供参赛人员和团队选择,参赛人员和团队可以就企业发展过程中碰到的瓶颈问题或企业觉得有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实践性和针对性强的实践参与,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创新创业教育本就是在专业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更深层次、更具体化的教育形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专业教育的单一模式[5]。 创新创业发展应该以专业为基础,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实现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创新创业。 把两者相融合,课程教学可体现专业+创新创业模式, 促使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 一是挖掘专业课程的创新内涵和创业理念,即专业嵌入式,各类专业课程都要体现创新创业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专业方面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 从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变革、发展前景挖掘创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整合思维,思考立足专业的创业途径。 探索专业创业实践课程设计,开展课程实践+创业实践为一体的实践课, 鼓励学生完成课外实践作品,包括技术创新、学术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创新、工艺创新等创新性强的实践类作业, 通过专业+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二是打通不同专业,开设综合性跨学科实践课程。 为适应新需求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专业教育的意涵也不断丰富,学术属性、职业属性和通识属性逐步融入专业教育[6]。 为满足文科、工科、理科学生创业学习需求,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多种类的综合课程和实践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注重体现创新创业思维,通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 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为未来就业创业夯实学科基础。三是构建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以建设企业认同度和专业融合度高的专创融合课程为目标,根据不同的专业特色,建设体现企业创新创业性与专业性相融合的实践课程体系, 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教学向多学科教育的渗透。

(二)交流互动,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师资共建体系

创新创业师资建设是影响高校创新创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创新创业师资在课程教学、创业实践指导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短缺、 师资能力水平等问题,加强外引内培是关键,特别是通过校企、行业交流互动,共育师资。

1.开展校企师资共建

通过校企师资共建,建立校企互聘师资共用共享机制。 从师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等方面构建管理办法,把企业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作为师资共建力量,丰富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构成,满足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需要。 引进企业优秀创新创业教育人才作为高校兼职创业教师,参与课程教学并指导学生创业实践,同时派送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创造性地参与项目研发,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和行业经验。

2.创建创新创业导师库

通过政策引导、人才引进、专项培训、教师互聘等方式选聘具有专业技能、创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和专业教师组建成创新创业导师库。 利用导师库的资源加强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指导与孵化,发挥创业导师的实践指导作用。 同时,建立高校之间的创业导师共享机制, 推动高校间的交流互动,取长补短,发挥资源优势,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提高育人实效。

3.提高专业教师参与度

专业教师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导力量,高校要进一步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教学和比赛指导。 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专业教师主动承担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教学,如把创业教师、创业导师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加权项,鼓励专业教师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学,促进专业和创业教学的有效融合。 同时,指导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开设专创融合精品课程,提升学生专业+创业的实践能力。

(三)共担责任,共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

协同多元主体参与创业实践育人是改变当前创业实践育人高校单方主体的有效方式,也是打通创业实践育人的校内外壁垒的途径。 “创新创业的实践性、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其需要多方主体之间的协作[7]。”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重要保障,实践基地共建既是责任共担的需要,也是整合教育资源提升育人实效的有效举措。

1.搭建线上创新创业实践操作平台

线上创新训练实践平台和创业模拟实训平台的开放性、灵活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创业实训的兴趣,同时也满足了大多数学生对实践学习的需要。 在实践育人共同体视域下,高校、政府、企业和社会协同构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责任共担的重要体现。 通过校内外合作, 打造一批分层次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其中包含创新培训平台、 创新模拟实习平台、创业项目实践平台, 以及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平台。 高校要把搭建线上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作为创新创业课程的必备实训平台,同时要重视搭建和专业相关的创业训练平台。

2.共建线下创新创业孵化(实践)基地

高校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实践)基地建设的主体,但政府、企业、社会等主体的参与能促进实践基地的创新建设。 校内外协同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有助于强化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协同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创业孵化基地的区域功能建设,包括项目孵化区、项目展示区、管理服务区、项目路演区、投资洽谈区、技术成果转化区等,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创业项目孵化服务机制。 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成高校开展创业实践的重要交流平台,对内吸引优秀的创业项目入驻,包括优秀校友企业、校企合作企业,对外引入政府的资金支持, 吸引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吸引企业的技术合作等,各施所长、互补所需,并通过基地共建形成高校与政府、社会、企业联结的着力点, 在基地建设中打造有机联系纽带,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打造成为学生创业实践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实践育人功能。

(四)协同创新,共建科研技术成果转化提升机制

1.协同创新,开展校企融合培育项目

首先,校企协同开展创新研究,融合培育项目。 校企融合培育项目是校企共建的过程,目标是提升校企的科研能力,促进产业、行业的创新发展和技术更新。 高校要重视校企项目研发合作,制定校企项目研发合作计划,发挥校企各自优势,签订校企合作研发协议,选派师生深入了解企业运行和行业发展情况,参与具体项目的研发,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其次,共建以高校为主导的产业学院,发挥高校专业促进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产业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高新科技成果的运用[8]。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发挥产业学院共建、共管、共享优势,发挥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参与优势,开展创业项目合作培育,技术成果合作转化等实践活动,提升科研项目转化能力,促进创新创业实践深入开展。 其三,建立以发挥高校社会服务和成果转化优势的校中厂,引企入校,协同创新,为学生提供校内创新创业实践的平台,利用校中厂提供的产学研培机制持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科研转化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2.强化专项训练,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当前高校十分重视各类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服务指导,以大赛平台推动资源整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以大赛为契机推动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高质量、高水平的创新创业项目是体现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和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 高校通过引进校外资源,挖掘赛教融合项目,利用校内外资源培育专业技术团队,培育师生共创项目,融合包括高校的科研技术支持、行业企业技术支持、创业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等,利用导师库师资力量加强专项训练和指导, 重视备赛过程的专业技术提升,打造核心技术,参与知识产权申报,借助创新创业项目转化平台,利用产业界、投资界的支持,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同时,高校可邀请大企业、公益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到学校开设创业基金资助项目,通过资本的扶持,鼓励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目标,并推动研究成果转化。

(四)整合资源,共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平台

高校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品牌,建立多维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平台。

1.整合资源,搭建创新创业比赛平台

创新创业比赛是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也是高校间成果交流和经验借鉴的主要平台。 随着全国性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的持续开展,创新创业比赛平台已成为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 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再到行业、企业专题创新创业比赛等赛项,比赛种类多、综合性强。 比赛既是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检验评价。 如“互联网+”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与组织比赛的机构和企业大幅增加,参与比赛的团队遍布各个国家和地区,比赛规模逐年扩大,对优秀项目的奖励力度和投资力度大幅提升, 其覆盖面广,影响力大。 高校要积极搭建创新创业比赛平台,重视对参赛项目的组织、指导,加大培育力度和奖励力度,促进赛项品牌化,吸引更多的学生项目、师生项目、校友项目积极参与。

2.校地融合,打造创新创业的实践品牌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平台是开展创业实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融合性实践平台可以促进创业实践形式多样化,提升实践效果。 首先,以创新创业学生社团为平台,开展校地融合实践项目。 利用实践活动的社会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特点,打造创新创业类活动品牌,推动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企业、机构等,发挥专业优势开展社会实践。 其次,以专业为依托,开展项目服务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高校在开展实践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学生专业特点,以服务地方和社会发展为目标,发挥高校资源优势,共建校地实践项目,充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创新性实验、创业模拟等活动,促进学生在某些领域形成创新创业的基本特长。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实践项目的品牌化建设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关键因素,高校通过创新项目带动实践、以实践推动创新项目的方式促进了创新创业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化和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作,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以实践育人共同体为视角,通过多方联合共建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育人体系是高校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校企育人大学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