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室内设计在体育建筑里新定义

2022-03-16晏榕雪

四川建筑 2022年5期
关键词:灯具场馆空间

晏榕雪

(成都润盈置业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00)

催恺院士曾说过,体育建筑是体育活动的容器,是健康生活的场所,是城市活力的空间。

国务院于2021年7月18日下发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中提到“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实施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新建或改扩建2 000个以上体育公园、全民健身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等健身场地设施”,意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体育强国建设,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与多元功能。体育建筑发展推动任重道远,室内设计也将在新时代体育建筑发展体系下重新定义其价值和意义。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体育建筑从早期的仅服务于大型赛事的粗放型功能定位,衍生成集赛事活动、全民健身、演艺活动、商业产业等为一体的全生命周期运营体系,而群众在体育建筑内部的参与度加强,就决定了室内设计在原有单纯满足功能即可的情况下需要进行一场全新的革命,归其根本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 功能要求与空间特征

就体育馆来举例,从赛事角度讲,越来越多的新型场馆都具备了冰篮转换的条件及设施配套,这个是较大的切换模式;除此之外,传统的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室内球类赛事也能够做到根据赛事需要进行场地转换,高效利用。

从演艺活动来看,体育馆一直以来都是运营商较为喜欢的场馆类型,一是因为座席数量适中,可运作性强;二是馆内的空间声学条件较好,可以更好的将物理声学和电声结合起来,为观众提供一个较好的视听条件;三是贵宾包厢及商务包厢带来尊贵的体验,特别是开敞式的包厢设计,营造歌剧院效果,在观演时提供良好独立空间,在观赏演艺的同时也能进行商务上的洽谈会晤。

从商业产业来看,电竞赛事是近些年来各大运营团队争取的业态类型,翻台快、观众市场保有量高、场次频繁、自带IP效应、引发热点是其主要的几个优势和特征;另外企业年会、产品发布等形式都一定程度完善和丰富了场馆运营形式以及客群的多样化。

以上功能需求的适配性,决定了从进入场馆的大门开始,所有的公共区域、卫生间、各类型功能房间、VIP包厢及其配套空间、内场等,都需要根据以上赛事、演艺、商业类业态需求与之匹配其空间特性;比如需要在前期建筑方案设计阶段需提前介入,配合梳理建筑内部空间形体,保证公共空间的开阔度及趣味性;如何有效组织普通观众与贵宾客群的交通流线不穿插,体现其空间的私密性却又能共享公共配套;如何通过室内设计在色彩、体块上的组合运用,保证在大型赛事及活动时起到快速识别快速疏散的行为目的;如何通过小节点的设计,为场馆内输入更多的后期运营可能性,提供IP网红打卡的条件和热度值,等等。从而丰富人们日常生活的形态及层次。

2 工艺要求与形态特征

体育工艺设计是体育场馆设计里至关重要的一个设计环节,它直接决定了场馆的赛事级别定档和标准,以及场馆是否能够成功的承办相应级别的赛事,所以是场馆设计的基础和本质。

体育工艺设计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场地、系统、设施。场地可以理解为规格和尺寸、基础和面层,系统大概包含了照明系统、扩声系统、显示屏系统、专用智能化系统(计时记分及成绩处理、升旗、标准时钟、售票、影像采集及回放、电视转播及现场点评、竞赛实时信息发布、比赛设备集成关联、综合运营管理),设施则涵盖了看台座椅、体育器材等。早期场馆设计为了去适配体育工艺相应的规范和技术要求,并未过多关注这三大体系带给室内空间效果上的影响,更多的是依附规则本身而存在,未能更好地寻求规范与室内效果的相对平衡。在此可举例论述如何在此基础上来达到既满足工艺规范又能实现室内空间感受的双重要求。

2.1 声学设计

物理声学和电声的有效结合才能够实现场馆内声音反馈的最佳状态,通常情况下场馆内混响时间越长,扩声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清晰度就越差,而混响时间所对应的高中低频则需要室内装饰在空间吸声体及吸声墙面针对场馆内建筑空间的条件去有效匹配,譬如场馆内最佳的吸声依附区域是最后一层高区看台背后的高墙,但并非墙体越高能够提供的吸声条件就越好,往往需要通过高大墙体的有效吸声面积,结合屋顶网架上的空间吸声体、甚至是场馆内的布艺座椅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物理声学体系,去匹配场馆内本身的空间尺度条件,从而计算出一个最佳的声学效果。为了满足建筑装饰材质的燃烧性能,往往墙面的吸声材质选择都会考虑穿孔石膏板或是穿孔铝板(微孔铝板),其穿孔率及穿孔孔径,背衬空腔的深度是多少,吸音棉是玻璃棉还是岩棉,密度及厚度,都需要通过严密的计算。而对于室内装饰效果的影响这2种材料应该是各有利弊,金属材质的优势是穿孔率及穿孔孔径定制化更强,耐久性较强且易于施工,通过装配式提升工期,但缺点就是弧形段拼接往往顺滑度不高,块与块的分隔明显,远观涂料感也较强,另外成本也会远高于穿孔石膏板。而空间吸声体安装方式,一般会考虑悬挂于网架或是马道区域,通过声学软件模拟计算,得出需要实施的吸声体面积,安装高度,是平板放置还是垂直放置,是集中在场心中部还是分散布置;正因为声学是一个组合式设计,每一项都没有绝对性,所以结合到刚刚提到的三大设计范围及影响性能的前置条件去进行组合式设计,就能够在感官效果及声音呈现效果上寻求最佳平衡。

2.2 照明系统

照明系统也是体育工艺专项系统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其几点关键因素有:照度值、炫光控制、光照均匀、后期光衰减控制、色温稳定,这里以游泳跳水馆来举例说明。较多数游泳跳水馆比赛大厅都不会采用吊顶,因此对灯光的关注度并非会考虑除体育工艺因素之外的美观效果;但如果场馆确实有顶面造型的考虑和需要,那灯光和吊顶之间的相互迁就就变得非常困难,而又是装饰专业势必要攻克的一个矛盾。首先不管屋顶区域是否有额外的装饰吊灯,体育照明专用灯具都会根据场地的布局和空间条件制定好安装的位置,并有其固定和后期维修的专用马道,考虑到灯具的投射角度,往往是横竖贯穿,那相应的马道也应该是与之对应。但这样的一个布置方式往往会限制建筑室内设计师对于装饰吊顶形式及形态的一个创造。所以,如果真的需要按吊顶的方式进行下去,第一件事就是先将灯具其马道点位在其能接受的范围调整至建筑师想要的位置,竖向马道及其灯具往往对应的是泳池的长边,如果有跳水馆池,也一定是长边方向延申布置,故长边方向的马道及灯具布置左右挪动往往是会受泳池边界的影响,布置点位会直接影响灯光是否能够辐射到池区,且不会因为灯具角度的调整造成转播图像中存在水面反光的现象,所以能够去左右挪动的余量其实不大。而横向马道及灯具是顺着泳池短边的方向布置,其目的一般是给予出发台灯光补充。从吊顶的形式组合上来讲,横向马道对于天花造型的制约性应该是最大,所以当功能和造型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时,这时候必定是以满足功能为主;建筑师想到了是否可以将横向灯具挪动到出发台背后的墙面区域;通过墙面的装饰造型、观察窗,有效地解决了灯具的数量、投光角度、后期检修等多重需要,从而也隐藏了灯具的安装构件及龙骨。而长方向马道及灯具,作为在效果上的控制,就是解决平面点位在空间中的相对对称,马道及灯具构件需要隐藏至吊顶中。通过与体育工艺设计的反复推敲及模拟,最终实现了以上愿景。同时,经过专项计算,通过灯具的检修马道将场地扩声系统、消防水炮都有效地整合进去,使得整个场馆整洁明亮,井然有序,并满足体育照明、扩声系统、消防系统的规范及正常运行。另外在整个游泳跳水馆比赛大厅的装饰设计中,由于体育工艺照明灯具的色温往往是在5 700K左右,而观众区和比赛区在空间中必定会有交叉,故装饰照明灯具的色温及显色指数不能相差过大,造成运动员及观众的不适感,以及转播过程中的差异化。

3 节能要求与技术特征

节能环保的设计概念已经持续很多年了,但在实际项目中的运用和贯彻程度,往往是概念高于实效性。这里单单就体育场馆而言,室内设计能够在哪些方面体现节能环保的观念。大致分为三大板块:空间组织、材料、设备选型。

3.1 空间的组织

考虑后期全民健身对场馆的利用价值和使用频率,一般会将风雨球场、羽毛球、网球等室内球馆放置到场馆外围,一是便于运营管控;二是缩短流线;三是最大程度利用采光和通风。其功能布局在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光、缩短流线所带来的节约沿线通道及功能房间的设备运行,都为能源节约和减少人力管理成本带来了正向的效应。

3.2 材料的选择

大型场馆受造价的影响,需要合理分配成本预算,对主次空间,近人尺度与高大空间,面客区与后场空间的造型及材料都要有清晰的分类和运用。近年来,还原体育建筑本身的结构美、形态美、力量美,体现其富有张力、粗犷之中包含细节的特质是设计师追寻的理念和视角。以苏州奥体为例,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体现清水特征的体育场馆,而仿清水混凝土涂料及清水修复涂料在其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在公共空间中,对基层条件的搭建或是修复,通过仿清水混凝土涂料的层层批饰,加以清水模板蝉缝或模板孔的细节处理,将体育建筑独有的空间体量和结构穿插演绎得淋淋尽致。而仿清水混凝土涂料自身绿色环保、防水耐污、具有一定的隔热功能、运用范围广,都在节能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木丝吸音板,这个在欧洲早已被广泛运用的优质材料,在体育场馆室内设计的规划中,也应该被推上舞台,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到其独特的材质特性及优势。木丝吸音板的几大特点,优异的吸声性能、耐湿耐潮、高强稳定、耐撞击、全天然绿色环保、耐火、表面颜色可实现定制化;以上性能使得其能够广泛的运用到体育馆、游泳馆等区域的天花及墙面系统。

3.3 设备的选型

在室内设计需把控的设备选型中,灯具也暂且归为这类。灯具除了满足每个空间自身需要满足的功率密度值之外,最好是根据空间功能要求,做到多种灯具的组合式设计,合理的分配装饰性光源和功能性光源,使得在不同的场景功能需求下,能够做到切换和再组合。另外在灯具选型本身应该考虑LED灯源,在光通量、显色指数、色温、光衰值等几个维度去对灯具的质量和品质进行把控,保证场馆灯具能够是可持续的实现节能环保的要求。其次是在洁具的选择上,洗手台龙头是采用机械式还是感应式,蹲便器采用脚踏阀、冲水箱还是感应式,都应该全面对比其用水节能指标及其寿命,再结合场馆自身的品质定位和后期运营管控和服务难度以及维护投入来综合判断洁具的匹配性。

4 美观要求与视觉特征

体育建筑的装饰特性应该依附于体育自身的特质出发,保留其“灵巧”结构,体现其造型优雅、轻盈,利用结构和构造塑造如雕塑般的形体,营造体育空间特有的空间氛围,激发和引领到访者的激情和个性。而室内设计应较早的切入,和建筑师一起梳理碰撞空间形体;但有别于建筑师,室内设计和人的行为关系更紧密,需要设计师对体验的控制力细致到1m以内的考量尺度,以及对装饰性的丰富性、细节的舒适度,都是需要室内专业将自己的专业性前置,贯穿至每一个设计阶段,磨合至人真正所需、感受强烈的深度。所以往往绝大数公建项目因为尺度大就忽略掉对人的行为研究,这对公建项目的发展推动是极为不利的。

总结下来,真正影响体育建筑室内装饰效果的几个因素有:

(1)保留建筑空间结构所形成的雕塑感,因为这始终是体育建筑最具艺术性的特质。

(2)赋予符合场馆特质的色彩体系,不管它是以体块形式、线性方式、还是点状形式出现,因为色彩是最易让人感知情绪和调动行动力的方式。

(3)推敲近人尺度可达的细节和细腻,只有注重人性化体验的场所,才是值得被记住的。

(4)利用好标识系统在室内空间中锦上添花的一笔。

5 可持续化要求与性能特质

可持续化体现在运营模式的可切换、可衍生、可复制等等,也体现在运营过程中场馆的日常维护。运营模式的可持续化,实则是要求场馆的基础硬件要求要具备转换的条件,空间转换、灯光转换、场地转换,而室内设计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去兼顾以上诉求,比如体育馆的一些开放式公共疏散楼梯,其本身承载人流疏散的作用,但考虑它具备了在空间形式中的戏剧性,后期在运营中具有展陈、电子交互互动、运动培训、休息停留等多种可能性,室内设计可以在硬装设计、灯光、机电条件、基层条件上予以预留和支持。

而运营过程中的场馆日常维护,这个应该是每个公共性建筑都较为头疼的聚焦点,相比人流固定的场所,体育场馆在演唱会或重要赛事时,观众入场或散场时都呈井喷式流动,对人流的通过性、到达性区域有着较高的防护要求。举例来说,墙面装饰材料,在重要的面客区域往往会考虑装修效果好,档次相对后场空间较高的材料,而材料的抗撞性、可清洁性、耐久性、防潮性都是容易忽略的点,而这些往往是场馆后期运营非常关键的地方,决定了场馆运行的品质以及运行成本。如果需要满足以上功能性能上的要求,就需要室内设计师去权衡造型设计和材料设计的组合方式以及体量分配;比如铝板、不锈钢类的金属质感较好,也防潮和利于清洁,但大量的使用,存在抗撞上的风险,后期更换成本较高,且易形成批次色差。玻璃类的材料,在空间效果中也能够起到较好的调节空间层次、光影、质感上的作用,但在人流密集的区域使用存在安全隐患,也不宜采用或多用。艺术涂料是成本较低、施工工期可控的一个选项,也是体育场馆大面空间中使用范围较广、面积较大的一种材料,但往往受限于体育场馆一般空间尺度较高、延展性长的特点,土建墙体本身并不能提供一个较好的基层条件,故越来越多的项目会考虑在土建墙体和涂料之间增设一层钢架基层板墙体,用来提升墙体的平整度。钢架体系可使用钢矩管+轻钢龙骨的框架体系,板材可采用硅酸钙板或水泥纤维板。该基层墙体除了提到的提升墙体平整度,同时也具备一定的防潮、防撞性能,结合面层艺术涂料的使用,可以在效果和性能上实现双赢。

而在看台包厢区域的材料选择上,从贵宾的角度,地面材料自然地毯的脚感舒适度更佳,也能起到一定的吸声降噪作用,可是在运营维护上是一个不小的麻烦,耐污清洁性和烟头引发的安全隐患还有长时间存放在阴暗环境下防霉除异味的品质感受都应作为地铺材料考量和选择的依据;而在国内目前运营较为成熟的几大场馆中,包厢拆分后冠名售卖的情况较为常见,售卖后则由冠名商自行改造。所以本身包厢在前期基础装修上尽可能的去满足功能的适配性和合理性,无需从效果上和材质上过多的做加法,从而造成后期运营模式的变更造成成本浪费。

另外在场馆功能房间锁具的制定上,在设计阶段就需充分的和运营及物业进行沟通,是否将后场功能房间分成几大类型,比如机房类(排、补、送风、空调机房)、强电类(强电井、配电间、高低压配电间、柴油发电机房)、弱电类(弱电井、网络机房、弱电进线间、智能化机房、消防控制室)、用水房间类(卫生间、清洁间、茶水间)等这类可统一进行管理的功能房间类型,按类型设置通匙,提升后期运营的管控效率。

6 结束语

随着场馆建设的大力推行和普及,设计方、建设方、运营方都会有一些新的思考,特别是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场馆的运行中来,他们也对自己的体验提出了要求与愿景。场馆建设往往都非常迅速,迅速得甚至没来得及收集上一轮场馆使用中暴露的问题和需要总结的经验。可这丝毫不能动摇,几个主要责任主体需要审视,明白要造一个什么样的场馆?怎么去造?造成之后能够带给这个城市什么?带给人民什么?这是一个多重维度并置的思考和命题。

猜你喜欢

灯具场馆空间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灯具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空间是什么?
◆ 灯具
灯具
◆ 灯具
创享空间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