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有效结合

2022-03-16秦冬彦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生活

秦冬彦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裴介中心校裴介小学 山西·运城 044401)

小学数学新课改对于数学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仅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关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而在此过程中积极架构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情境的构建,将成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打造的前提和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积极对于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问题进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1 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的逻辑初衷分析

数学本身来自于生活,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可以掌握数学的知识,然后将其使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并且在这样的学习历程中,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对于一些数学学习中的抽象概念,往往可以以生活情境的方式来理解,这样才能够确保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展现出生活化的特点。由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思考数学学科与生活实践的结合技巧,在此基础上确保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不断提升,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数学学习的价值,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审视生活,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再者,对于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生活化意识比较淡薄,部分教师还是将学生数学应试能力作为核心来进行教育教学行为的部署和安排,由此无论是数学生活化情境的构建,还是数学生活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处于比较少的状态,课堂上课堂外都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自主意识不能被尊重,师生之间的交互也比较少,数学教育教学处于比较粗放化的状态。很明显上述数学教育教学现状,与当前数学新课改的诉求是不吻合的,要切实的采取措施去改善这样的局面,就需要能够切实的将数学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关联起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于此问题进行探讨和反思,是很有价值的。

2 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的策略分析

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结合价值观,切实的做好多方面教育教学行为的优化,由此才能够确保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可以很好的发挥其自身的效能。详细来讲述,在此过程中需要做好的工作有:

2.1 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锻炼数学思维

在数学概念学习,数学定理掌握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类似的现象,并且思考在这些现象中数学概念或者定理发挥的效能,依靠这样的生活化体验活动,使得学生养成使用数学去观察生活的习惯,这对于实现小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学习为例,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布置了前置性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类似于1.2这样的数字,然后将其拍摄下来,将对应的照片拿到课堂上来,要求上课之前弄清楚这个数字代表的意义,这个数字使用在哪些场所?这些要求学生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讲述。

在这样的作业布置之后,学生开始去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此类型的数字,有的在超市的标签上看到,有的在产品的配料表上看到,有的在一些店铺的名称上看到,还有的在电视新闻中看到,在课堂开展的时候,鼓励不同的学生来呈现自己拍摄的照片,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讲述,教师会将对应照片投影到电子屏幕上,大家可以在聆听同学讲述内容的过程中,思考是否存在异议,如果有就可以在此环节进行充分的交互,依靠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把生活与数学概念学习充分关联起来,这就是数学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措施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的作业中,学生是对应现象的观察者和分析者,在课程开展之前学生已经进入到主动思考的状态,这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而言,是很有价值的。

2.2 融入生活化的素材,构建生活情境

在一些数学概念理解或者数学定理认知的过程中,总是有部分学生会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如果连基础数学知识都难以理解,数学知识体系难以架构,就难以进入到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格局。在此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将生活化素材引入进去,依靠这样的方式架构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其中,积极思考,主动归结,由此使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不断提升。比如在《长方形周长》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让学生去进行生活尝试和探索,以数学书本为对象,以自己的课桌为对象,以黑板为对象,以教室为对象,然后去测量对应的长与宽是多少,并且依照自己掌握的长方形周长公式,去进行周长的计算。

这样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可以迅速的架构对应的生活情境,学生可以感知自己身边都是数学问题,继而对于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样,在《长方体表面积》知识点学习的时候,教师改变以往直接告诉学生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而是让学生构建对应的长方形纸盒,然后标注对应的长、宽、高,鼓励学生在反复观察之后,想办法计算出手中纸盒的表面积。学生在这样的实物面前会不断的去探究和交互,由此在不断裁剪和拼接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规律,这样就可以慢慢实现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很明显在实际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活化数学情境的架构,巧妙的使用生活化元素,的确可以引导实际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朝着更加高质量的方向进展。

当然在上述生活化元素引入的过程中,如果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继而架构有趣味性的生活化情境,这样自然可以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数学生活化环境。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数学教育教学反思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实现数学生活素材的积累,确保可以迅速的将其融入到数学课堂,这样生活化素材与数学课堂之间的联系会朝着更加密切的方向进展。

2.3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架构数学生活桥梁

除了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让学生进入到数学生活化情境中之外,还可以积极结合数学教育教学诉求,开展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数学实践的过程中,充分的理解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且实现数学生活素养的锻炼,继而潜移默化的进入到理想的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格局。比如在六年级上册《数据处理》的教育教学中,学生在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对应的事由,并且积极去获取此方面的数据信息,继而使用扇形统计图的方式来呈现,撰写对应的调查报告。很明显上述的活动比较适合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从制定调查方案,执行调查方案,获取数据信息,收集数据信息,绘制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可以使得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和素质相能力等到对应的锻炼。比如某学生会将自己一个月的零花钱的开销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买零食花了多少,买文具花了多少,买书籍花了多少,进行类别分类之后,以扇形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还有的学生会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作为调查对象,然后将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用扇形统计图绘制出来,发现自己在时间分配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调研报告中写出改善方案。

对于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而言,其中有很多的知识点都可以以数学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开展,只是在很多数学知识学习的时候,教师都习惯性的让学生进入到题海战术中去,这样的做法会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数学实践课程的价值,并且妥善的处理好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学生学情和知识掌握情况,合理的设定对应的数学实践任务,最好可以形成体系,依靠这样的方式进入到更加理想的数学实践教育教学格局,学生在这样的数学学习环境中,会对于数学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数学学习的质量自然会因此得到不断提升。

3 结语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可以将眼光放长远,关注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在此基础上积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模式的调整,这样小学生数学学习素质才能够得以锻炼。很明显,在此过程中树立小学数学生活化教育教学理念,并且妥善处理好小学数学课堂与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架构理想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情境,自然可以进入到更加理想的小学数学学习格局和环境。

猜你喜欢

生活化情境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