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海上丝绸之路”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与思考

2022-03-16顾丛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留学生国际化

顾丛汇

(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3)

0 引言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以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为契机,促进中国-东盟在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方面更深入的合作。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日益密切,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其中,高等教育是联系各国交流合作中非常重要而坚实的桥梁。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强调“积极支持中国和沿线国家高校、职业学校通过建立高校联盟、职教联盟来进行校级的交流合作,来联合培养人才,联合科研,为沿线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人才和智力的支撑。”可见,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中外合作办学是提质增效的关键性举措,可持续发展合作是实现互联互通、互学互鉴的有效途径。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合作的愿景,本文以江苏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开展的中俄、中乌合作办学为例,从如何创新国际间联合培养的教学模式、有效拓展海丝路沿线高校在海洋领域的合作和特殊时期下健全教育资源国际化体系这三个层面展开讨论。

1 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1.1 创新国际间联合培养教学模式从“单一”到“兼容”

1984年,为了推进和加强全球在科学、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应运而生。各个国家才开始重视各国的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并且探讨研究如何更好的发展国际化教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国际间联合培养、合作办学是取长补短最有效的方式[1,2]。在我国,《教育大辞典》中将国际化教育归纳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相互交流、探讨、协作,解决教育上共同问题的发展趋势”。早期,我国派遣的优秀教师和学生主要前往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旨在向“优秀”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随着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群众对中国文化和普通话的兴趣的日益剧增。我国国际化教育发展的技术路线逐渐从“学习”到“被学习”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与人口、人文、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紧密相关,特别是社会经济环境。经济发达的国家通常教育资源更丰富,而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势必会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我国开始在教育方面加强与东盟国家展开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与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参考中国与西班牙两国的国际化教育发展路线,两国在高等教育方面保持长久且密切的合作的关键之一就是重视两国语言的畅通性。签署教育合作的两国高校可以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一年级阶段建立当地语言培训中心或提供相关语言类项目,旨在减少留学生在出国后出现语言上的障碍。虽然英语在全球范围的普及度较高,但是在非英语类国家的高等院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更应该适当增加英语授课的课程,或者提供双语(英语-东盟国家本地语)课程,有助于实现教育国际化发展。

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该校开展中国-俄罗斯和中国-乌克兰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计划,招收通过江苏科大正式录取的中国籍硕士研究生和通过国立造船大学正式录取的乌克兰籍硕士研究生,并且采用“双导师制”,即每位留学生都由中、外两个硕士生导师进行科研指导。双方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第一年在本国学习对方语言,旨在帮助留学生更快融入对方院校的科研团队。最后,符合两校学位授予条件的项目学生将获得两校颁发的学位证书。学生普遍反映国际间联合培养模式相比于国内传统的研究生教育更多样化,学习效率更高,目的性更强。以专业课的期末考核为例,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多个主题中选择一个展开独立的调研与分析,或者多个选择组队共同完成一个主题报告,并以PPT的形式在课堂展现。PPT展现环节之后,学生不仅要回答随机抽取教师的问题,还需要对同学的疑问进行解释。该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独立思考和主动表达能力。

1.2 拓展海丝路沿线高校在海洋领域的合作

高等教育是联系各国交流合作非常重要的桥梁之一。以往的国际间教育交流主要体现在师生互换交流,大部分集中在语言方面,特别是在科技领域缺乏科研合作项目。海洋中蕴含了丰富的矿产、化学、生物、动力等资源,作为一个巨大的宝库和储运空间备受关注。欧美国家在海洋科学领域投入大量人力和经济成本,旨在研制出适用于海洋探测的高精尖设备和仪器[3]。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相关的各国高校间势必要重视海洋领域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加之,海洋本身广袤深邃,每一项涉海工作难度极大,任何一个国家企图霸占海洋资源和海洋研究都是完全行不通的。因此,全球涉海领域的高等科研院校应该开展合作研究,尤其是在涉海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面。倘若在涉海高校间开展双学位项目,势必会在两所高校甚至两个国家在海洋、科技等方面建立交往关系。

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该校与俄罗斯奥加辽夫莫尔多瓦国立大学、乌克兰国立造船大学等高校在海洋船舶、能源动力等领域展开合作。其中,中俄两校合作举办能源动力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于2019年获教育部批准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通过引进中俄两校优秀学科、实验室和教师资源,联合培养“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紧缺的海洋能源领域的高端人才,目前已有21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该项目采取“1+1+0.5”全日制培养模式,即中俄双方研究生第一年在本国高校学习一年基础理论知识,第二年在对方高校开展科研项目研究,第三年回到本国高校进行学位论文撰写和课题答辩。海外留学生通过融入中国高校科研小组、与中国学生一起参与研究课题等方式,使得来华留学生不仅在汉语学习上有很大提升,而且在科研方面也能充分感受到中国的科研实力。

1.3 特殊时期下健全教育资源国际化体系

全球传统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培养模式侧重于师生之间的“引进来+走出去”。然而,自2019年底公共卫生事件全球爆发,各国国门短暂关闭,国内外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公共卫生事件的蔓延已导致全球80%学生无法正常继续学业,超过130个国家实施了全国停课。在此期间,传统的留学生教育模式暴露了其在空间上的局限性。面对这一全球性的挑战,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机遇,是各国高校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亟须解决的难题。上海理工大学蔡永莲[4]提出了特殊时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将面临的复杂环境和严峻问题,只有发展并完善在地国际化教育才是实现“文化全球化”最有效的技术路线。

为了健全全球教育国际化体系,国内外合作院校应整合双方或多方教育资源,构建网络教育资源平台,鼓励高校优质师资参与网络教育建设之中,尤其是院士、教授以科研项目和课程为主体,拓宽留学生的选择范围。打破欧美国家对他国研究生的留学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各国留学生在特殊时期的学习和科研需求的同时,实现国际化人才流动自主化。以江苏科技大学中俄和中乌双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为例,针对国际间长期合作办学的院校可采取“线上”联合培养。考虑到时差问题,教务处尽量安排合适的时间进行线上直播授课,与此同时两国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邮件畅通,尽量在第一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期末考核方式更为灵活,学生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学平台或邮件等多种形式提交研究报告。在特殊时期下国际化教育会呈现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强化交流灵活性的同时促进全球化,共建人类文明共同体、教育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海上丝绸之路留学生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留学生的“捡”生活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印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欲连印“季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