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幼师学生舞蹈教学的分析与研究

2022-03-16杨利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幼师舞蹈中职

杨利锋

(河南省嵩县教师进修学校 河南·洛阳 471400)

1 中职幼师学生舞蹈教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原则

1.1 理论和实践并重

新时期舞蹈教学需要理论和实践并重,同步协调发展,旨在培养文化知识丰富、实践技能高超、有独立艺术审美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1]。对舞蹈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理论基础,适应后续实践技能的学习,从而最大程度上挖掘舞蹈的艺术价值,提升学生的艺术底蕴。此外,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舞蹈的艺术功能。

1.2 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学设计除了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才的需求外,也要考虑学生自身的需求,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观念、专业技能和审美修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开展个性化教学。有针对性地以理论为指导基础,以高水平的表演为教学目标,以素质教育和综合型人才培养为总体原则,创新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1.3 坚持以人为本

如今应用型人才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以往要求的能力复制,而在于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有个性、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学前教育不是培养舞蹈演员与舞蹈编导,而是培养能胜任幼儿教学的人才,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应该看成一体。

2 中职幼师学生舞蹈教学现状

2.1 缺乏规范专业的课本教材

舞蹈教学相比中职阶段的其他学科课程具有更多的偶然性、随意性,若舞蹈教师只是根据中职阶段的部分教学目标开展舞蹈教学课程,没有借鉴相关的专业舞蹈课程书籍,没有根据幼师专业学习的特点规范舞蹈教材的编排,不能很好地促进中职幼师专业长久健康地发展,也使得舞蹈教师无法高效完成中职幼师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任务,达不到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标准,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个别学校每年所订教材也不固定,有时根据舞蹈教师所需来订教材,今年这个版本,明年那个版本,导致学生学习不系统、不科学。

2.2 中职幼师舞蹈课时的匮乏

众所周知,尽管中职学校幼师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三年,但实际上学生只需要进行两年的学习就可以达到毕业标准。而学习时间的缩短,伴随的是中职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时长都相应地缩短,其中便包含舞蹈课程。舞蹈是一门需要极强专业技术的课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学校安排充足的课时让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对舞蹈相关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和实践。但是,实际舞蹈课程教育教学中,舞蹈教师会因较短的课时问题相应简化课程教学内容,这使学生进行舞蹈学习与实践练习的时间极大地缩短,教师无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每星期两节正课,有的学校没有安排自习,其他练习巩固时间缺乏,对所学技能不能牢靠掌握,课余练习没保障,好多地方中职学校里学生入学前都是“0”基础,接受能力较慢,所以充足的练习时间是必要的。

2.3 教师缺乏专业的素养

据教育部相关的数据显示,中职阶段的舞蹈教师大多数是由本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兼职担任,专业对口的舞蹈教师较少。由于音乐专业与舞蹈专业的课程内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兼任舞蹈教师的音乐专业教师对中职幼师的舞蹈教学工作不够重视,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专业、科学的指导,也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地调整舞蹈课程的进度与方向,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导致学生缺乏专业的舞蹈文化素养。在部分中职学校中,虽然有专业的舞蹈教师,但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观察、探寻学生的发展特点,只是一味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使得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较强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对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重要作用,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学生无法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将对今后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间接影响中职教育良好发展的进程。

2.4 学生缺乏学习舞蹈的兴趣

基于各种的原因,仍有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探索、实施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与改革的教育理念。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舞蹈教学活动,违背了在中职幼师专业学生中开展舞蹈教学的初衷。舞蹈教师只是机械地向学生展示舞蹈的技巧,这使得舞蹈课堂教学显得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反感、厌倦舞蹈。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舞蹈教师在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时,应该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高效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自主进行实践练习与展示。

3 中职幼师学生舞蹈教学方法研究

3.1 规范化舞蹈课堂教学

中职幼师的舞蹈课程教学与专业舞蹈学校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目标是截然不同的,中职幼师的舞蹈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今后针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能力即可,不必掌握高难度的舞蹈技艺。因此,教师需要规范相应的舞蹈教材,使得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各种类型和风格的舞蹈形式可以多元化,但舞蹈的技巧、技能难度可适当减小,注重训练要素、训练方法的学习与掌握。舞蹈教师必须对学生开展舞蹈基础理论的课程教学,为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舞蹈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实践有积极作用,为学生今后从事幼师职业做好铺垫。当学生累积了一定的舞蹈基础知识后,再进行相应的舞蹈训练,这样会使得舞蹈课堂的教学效率事半功倍。例如:舞蹈教师在开展芭蕾舞的教学时,应该先进行理论知识的授课,让学生明白芭蕾舞需要身体舒展、后背绷直、脚背笔直,之后再带领学生进行相应动作的练习。

3.2 采取多种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效率“三化教学”

为了更好地完成中职舞蹈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进行舞蹈的学习,不断地增强自身的舞蹈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教学生如何辨析参差不齐的舞蹈教学资源,让学生学会善于借助网络实现自身舞蹈能力的提高。再者,因为中职幼师专业的舞蹈有极强的实践性,因而舞蹈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有限的舞蹈学习中有更多进行舞台表演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质量与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清晰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便中职幼师专业的学生在从事幼师这个职业后能够更好地教育幼儿。因为舞蹈课专业术语有时很抽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多下功夫,例如运用“三化教学”,把复杂知识简单化;把抽象知识形象化;把枯燥知识趣味化。例如:芭蕾手拉练习使学生手臂、手形都要圆滑,可以说:“我们要想使用一滴水从肩上平稳滑到指尖,中途不丢掉,只能使手臂和手形圆滑,这滴水才能顺利的通过手臂轨道落下去。”

3.3 增强教师的专业舞蹈素养

中职学校可以聘请舞蹈专业技能较强的教师为学生开展相关的舞蹈教学,在选取专业舞蹈教师时应该注重对其进行舞蹈基本素养的考核,保证今后的舞蹈教学质量。学校也应该定期组织本校的舞蹈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教师的舞蹈教学质量与水平,不断提高教师进行课堂创新与改革的能力,从而丰富中职舞蹈课堂的教学内容与体系。再者,学校还可以组织本校舞蹈教师到其他中职院校去参观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实现中职舞蹈课程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3.4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目前,大部分中职舞蹈教师在入职时都会存在沿用之前所在学校学到的老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的现象。如:在芭蕾舞教学中,教师会用基本的专业要求规范学生的形态,用严格标准的脚位、手位、舞姿和精准的表情控制束缚学生的舞蹈美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果收效甚微,教师也不能高效地完成舞蹈教学的任务与目标。因此,教师需要改革舞蹈教学的方法,不再用舞蹈中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学生的生动与朝气。

4 结束语

中职幼师舞蹈课堂需要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找到相关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不要忽视学生心理疏导,有些学生天生胆怯,再加之动作学习较慢,接受能力差,这时教师要多引导她们走出心理阴影,全身心去拥抱动作,积极去接受学习,多鼓励她们用阳光去驱散她们心理的阴霾,使其热爱舞蹈,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幼师舞蹈中职
男幼师荒
冰上舞蹈搭档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我和舞蹈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表演:幼师语文口语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