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开展交互研讨式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以《药理学》课程为例

2022-03-16盛钊君李保琼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药理学研讨立德

陈 静 盛钊君 李保琼 魏 萍

(五邑大学生物科技与大健康学院 广东·江门 529020)

0 引言

OBE全称是Outcome-Based Education,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是教育界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1,2]。OBE理论的重要两个核心分别是一整套清晰的预期学习目标和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提高综合能力[3,4]。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集中在第一、第二学年,在第三、第四学年,学生主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集中,不能满足和实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教育总体目标[6]。因此,如何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药理学》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成为当今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课题。

药理学作为制药工程的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医学和药学的一门桥梁课程。目前的大环境下,医患关系日益紧张,仅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有必要在教学全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因此,在《药理学》课程中引入“课程思政”,有规划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课程建设内容中会紧紧围绕鉴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人民为主线,围绕国家情怀、职业素养、宪法法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成现代医药高素质人才的职业道德、专业价值观奠定了基础,是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养成的重要一环。

1 研究目标

《药理学》课程交互研讨式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造创业能力,将创新创造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和立德树人思政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药理学案例分析、多样化讨论、电影心得交流、话剧、访谈研讨教学思政活动环节,探索多元化、多手段的考核方式,采用小组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共同探讨解决药理学专业相关的理论及思政教育研讨,老师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教学质量得以有效提升。通过鼓励学习小组自主学习、相互协作、集体讨论和归纳总结来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探索式的学习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内容的兴趣,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因此,在药理学教学过程中,适当传统讲授式教学法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组织安排交互研讨式教学,有利于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认识、深化理解,有效地提高药理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养成现代医药高素质人才的职业道德、专业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及历史发展使命感,成为有职业责任担当的“医药人”。

2 专业思政融合的教学设计

基于OBE理念开展交互研讨式的《药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首先需要老师对专业课教学理念的更新,融合思政思想。改变传统讲授理论知识的低阶教学模式,尝试合适的交互研讨式思政的教学理念。其次,深度挖掘和提炼药理学专业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药理学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重点是考虑如何使用多样化思政教学合理分布在《药理学》课程教学,由此设计了交互研讨式思政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OBE教学:药理学案例分析、多元化讨论题、自导自演药理思政微视频、药品相关电影,药物相关话剧等等。最后,认真思考开展交互研讨式的《药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立德树人”思政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职业技能培养中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发展使命感,成为有职业责任担当的“医药人”。综合上述的整体教学研究思路,具体优化内容如下:

2.1 优化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目标

《药理学》课程不仅要强调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科学素养,对医药文化、对职业价值的认同感和对制药人责任意识的审视。将思政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药理学》教学大纲。以“立德树人”思政导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学会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在职业技能培养中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发展使命感,成为有职业责任担当的“医药人”。遵循OBE理念,通过分析交互研讨方式进行思政内容与课程融合性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实现“课程思政”融入《药理学》课程教学中。

由此明确了《药理学》专业课程的思政目标是以“健康中国战略”为中心环节,通过临床典型案例教学,力争体现基础与临床、医学与人文课程的整合,有利开展讨论式教学,同时也促进学生进行拓展性自主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用药理念、健康意识与课程教学的优化结合。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药物作用过程的本质,并通过学习初步形成对医药文化、职业价值的认同感,明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及科学家精神对药物研发和生产的促进作用。明确加强政府监管,推动药企建立可追溯的诚信系统并积极严格履行社会责任,是我国医药产业由大国向强国的转变的保障。

2.2 优化教学理念,确定课程思政主题

重在从制药工程专业的角度优化教学理念,结合专业和课程特色,根据OBE理念,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思政内容,实质性将课程思政主题融入《药理学》专业课,思政主题内容能够有效支撑课程目标。《药理学》课程思政主题紧紧围绕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情怀和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思政内容。该课程思政主题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专业思政教育,可以与社会热点事件如新冠疫苗研发相结合,透彻解析专业知识,并积极渗透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是极为生动有效的一种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联系实际,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荣誉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之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专业思政教育中,可结合中药古籍如《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等,也可结合青蒿素应用于疟疾,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传承中华文脉并加以创新的时代精神。

2.3 研读教材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根据优化后的大纲课程思政内容,进行能够体现课程思政特点且与《药理学》专业课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仔细研读教材,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思政内涵,设计了交互研讨式思政与专业知识相融合的OBE教学,包括药理学案例分析、多元化讨论题、药品相关电影,药物相关话剧和访谈等等。透彻解析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并积极渗透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提升《药理学》课程的引领性和时代性,是极为有效的一种立德树人的实践途径。

多样化的交互研讨式思政与药理学专业知识相融合的OBE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药理学案例分析,多元化讨论题(抗生素的联用及滥用临床现状等),话剧(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传记等)、电影(我不是药神等)、访谈(名医故事例如李时珍、吴孟超、裘法祖等)和我国自主研发的抗老年痴呆药物GV-971上市等社会热点事件。通过选取的课程思政元素具体举例探讨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解析医药知识、践行课程思政,充分利用交互研讨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课内课外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生动有趣地开展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让OBE理念切实进课堂,使思政教育与课程教学真正揉合,把价值观融入课程,真正落实教书育人要求。

2.4 思考教法成效,制定思政考核方式

根据产出成果导向,从学生的获得感和育人效果出发,设计与《药理学》课程考核相融合的“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注重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核评价,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对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评价。

采用课前、随堂和课后期末试卷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对《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考察,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课前考核主要是通过发布任务进行考核。提前将与本章节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的辅助资料通过线上(微信群或雨课堂等)发布给学生,激发学生主动搜索相关思政内容兴趣,加深对药理学专业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的创造性批判性思考。随堂考核主要是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道德表现情况进行定性评价。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后并发言,教师密切关注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适时引导学生以结合思政元素的药理学知识点展开讨论,争取达到专业知识授和思想教育双向并举,并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课后试卷考核主要是在期末试卷考核主要是在期末试题内容中嵌入思政元素,增加可体现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试题目,要求学生从药理学学科和职业道德维度进行辩证分析,旨在考核学生对药物的药理作用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也检验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判断能力。

3 结语

本文以《药理学》课程为例,探讨基于OBE理念开展交互研讨式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打破传统单纯讲授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适当讲授式教学法的基础上,通过交互研讨的教学方式有效将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打造《药理学》专业课程的专业思政融合研究。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积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和立德树人思政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通过优化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优化教学理念,确定课程思政主题;研读教材内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思考教学成效,制定思政考核方式三大方面在《药理学》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交互研讨式专业思政活动主要包括药理学案例分析、多样化讨论、电影心得交流、话剧、访谈研讨教学思政活动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养成现代医药高素质人才的职业道德、专业价值观奠定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具有医药高素质人才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及历史发展使命感,成为有职业责任担当的“医药人”。

猜你喜欢

药理学研讨立德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艺术药理学
GSM与FDD、NB-loT融合组网研讨
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研讨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研讨式教学中的研讨题设计
建筑工程预算控制研讨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