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相结合的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思考

2022-03-16扎西卓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高校后勤社会化宿舍

扎西卓玛

(西藏农牧学院 西藏·林芝 860000)

0 前言

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改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助推教育体制改革发展进程,并实现社会化发展方向。历经多年的发展实践,各大高校后勤部门逐渐脱离学校母体,实行后勤社会化政策,逐渐成为自主经营以及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这项政策的贯彻与落实为高等学校集中精力抓教育、摆脱传统发展束缚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后勤社会化理念的贯彻落实,给高校学生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当中。目前,为加强保障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力量,高校方面主张将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工作进行融合发展。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在宿舍管理工作当中渗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规范个人的思想与行为,完成学校思政育人的目标。

1 基于高校后勤社会化视角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融合发展的价值意义

为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宿舍管理工作主张立足于素质教育视角,针对现阶段教育教学根本需求部署规划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内容。其中,为贯穿高校后勤社会化政策内容,宿舍管理工作积极将思政教育与相关行为规范引导融入到管理体系当中,具体价值意义如下:

1.1 优化高校宿舍集体氛围,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贯彻与落实

现代教育的稳步发展,为高校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保障。其中,高校宿舍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学校良好形象塑造以及稳定发展进程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贯彻与落实,高校宿舍管理工作不再局限于学生生活空间方面的管理,对于学生行为规范以及思想引导等方面也加强了重视[1]。

同时,高校宿舍管理工作较之以往相比,更加侧重于强调高校宿舍集体氛围感,主张从营造高校宿舍集体氛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高素质以及高涵养的学生。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融入思政教育内涵以及相关内容可以从核心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健全心理以及人格,让学生可以在物质以及精神双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宿舍管理工作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辅助学生养成团体合作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1.2 引导规范高校学生行为素养,增强宿舍管理与服务质量

高校宿舍管理工作通过适当融入思政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范引导学生个体行为并优化学生思想素质。近些年来,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影响下,一切为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已经全面融入到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当中。也就是说,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在内容方面不再局限于对学生生活空间方面的管理,对于学生精神世界以及思想世界的管理也予以了高度重视。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应该通过不断规范个人的思想行为以及学习行为,确保个人的身心得以健全发展。在管理过程中,为确保学生得以实现个体全面发展,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可主动融合思政教育理念以及相关内容,从行为规范方面加强引导,让宿舍内学生可以规范个人的行为,并从实践过程中提升个人的自理能力以及自主意识。

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在初期离开家庭后难以正确自理生活琐事,或者面对全新的环境以及人员存在畏惧心理。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宿舍管理人员应该主动承担起个人的岗位责任,在日常生活与管理过程中,应该运用思政教育理念促使学生规范个人行为并增强自信心,保证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强行为礼仪,并在社交与社会生活中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涉世不深且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可以在思政教育理念的渗透作用下,具备良好的社交能力并拥有自主意识,这对于推动社会良性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2]。

2 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融合发展措施及建议

2.1 适当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思政育人的功能优势

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应该始终坚持服务至上、以生为本的理念内容,从高校后勤社会化角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良好的宿舍环境中成长成才。然而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高校在宿舍管理工作方面常常会出现管理大于服务的现象,或者是约束大于疏导。

针对于此,建议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应该及时转变工作方向,以优质服务为核心,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在此过程中,建议高校宿舍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主动将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工作体系当中,通过结合思政教育内容对现阶段服务方法以及服务模式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着重改变。并主动贴近学生生活以及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以及自我管理意识。

2.2 坚持推进宿舍制度管理,实现管理育人目标

坚持推进宿舍制度管理,实现管理育人目标始终是高校后勤社会化背景下思政工作与宿舍管理工作融合发展的根本前提。在具体管理过程中,高校方面必须积极引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对现阶段宿舍管理相关制度建设存在的薄弱问题进行健全完善。始终坚持将宿舍管理作为工作开展重点,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进行量化管理。

并将考核管理结果与评奖评优以及入党等评价工作挂钩,充分彰显出管理育人的功能优势。与此同时,高校宿舍管理工作应该立足于思政育人角度,构建宿舍管理责任制度,对于宿舍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识别。可在日常中推行宿舍安全检查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确保学生可以在良好的宿舍管理氛围中提高自我管理能力[3]。

2.3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平台,完成自我教育过程

大学生基本上可以视为高校主体成员,高校所开展的任何一项活动,都需要以深入拓展学生自我发展以及自我管理等内容为目的,为学生创造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因此在开展学校宿舍管理工作期间,学校管理者可以积极鼓励学生以主人公姿态参与到管理工作当中。举例而言,学校宿舍管理部门可根据宿舍工作特点,成立宿舍管理委员会,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规范引导。与此同时,党员先锋应该积极深入宿舍以及深入学生,对部分学生当前所存在的行为不规范或者思想意识薄弱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最好以思政教育方式让学生深刻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加以改正。除此之外,高校宿舍长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主体责任,除了需要加强对宿舍卫生以及违章电器等事宜的管理力度之外,还需要对宿舍同学的思想动态以及行为举止进行准确把握。举例而言,对于夜不归宿的同学,宿舍长应该及时通报便于学院管理,避免发生意外问题。另外,宿舍长应该发挥自身的监督管理作用,对于个别同学使用高压违章电灯、电饭锅等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并从思政教育角度对个别同学进行规范引导。

2.4 依托于思政教育内容,拓展学生宿舍教育领域

为及时解决宿舍管理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薄弱问题,学校方面必须强化队伍建设力量。举例而言,学生宿舍管理部门可与学生部门以及学院等之间打好配合关系,从多个角度拓展思政教育内容。同时,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应该摆脱单一教育模式,主动走进学生实际生活,及时了解学生当前思想动态。可采取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类座谈会以及安全教育大会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念意识[4]。

3 结论

总而言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政策的贯彻与落实,无疑是为思政教育工作与宿舍管理工作的融合提供了良好机遇。为确保高校宿舍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之间可以构建密切联系,建议高校宿舍管理人员应该对思政教育工作以及相关理念内容进行全方位渗透与加强,并以多元化形式引导思政教育理念融入到宿舍管理工作体系当中,确保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得以有机融合。除此之外,在日常工作管理过程中,高校方面应该对宿舍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结合存在的薄弱问题进行重点攻克,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优化处理,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猜你喜欢

高校后勤社会化宿舍
热得快炸了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学校到底是谁的
作品四
一个都跑不掉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