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育人生态系统的构建探究

2022-03-16梁春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产教应用型校企

梁春树

(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850)

0 引言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建立持续有效运转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地方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牵扯到校方、企业、学生、教师,甚至关系到当地社会、政府的利益,需要通盘考虑,各方协同,共同发力,方可实现持续有效运转的目的。但如何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值得进一步深思。在此背景下,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去思考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1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1.1 产教深度融合的要求

产教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产教融合将教育链、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融于一体,是促进教育和产业发展方式改变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更好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而言,需要改变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观念,打破目前困境,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技术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全方位展开与企业合作,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衔接,高校研究成果与产业需求衔接,从而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企业通过产教融合,建成产教融合型企业,是主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企业不再单纯是生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更是技术创新和技能人才的重要需求者和孵化者。建设产教融合自主企业,促进教育人才优势、创新优势与企业需求对接,推动完善产业创新链,提升产业人力资本,是增强内在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是企业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产教深度融合的要求下,政府、企业、高校、行业四个主体通过有机的融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校企共建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的一个起点,是产教融合的一个平台,依托于这个平台,校企双方可以深入开展多方面的合作,从教学基地建设到人才培养到人才输出,从横向课题到技术合作到产业服务,不再局限于单一项目的合作,朝着“大平台+”迈进,建成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平台化的生态系统。

1.2 产教协同育人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段话强调了应用型高校需要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应用型本科服务地方经济为主,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适用适需人才。但一些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仍以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主,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应用,闭门造车,脱离市场实际,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脱节。校企协同育人是破解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脱节的重要举措。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借助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个平台,校企双方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开始,在教材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面展开合作,有助于学校培养出为企业所学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构建生态系统,促进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全面有机融合,以保证协同育人的质量。

1.3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需要较长的一个周期。目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周期一般为4年。在这4年里,任何一方中途撤离,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目标的实现。基于教育链、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考虑,及达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单一的高校、政府或企业都不可能做到。从这个层面讲,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多个)、行业四大主体一起发力,资源共享,以“大平台+”生态系统的形式,深度合作,助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链的可持续发展。

2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构建的原则

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2.1 坚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所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是指以企业和学校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协同育人联合体,是学校、企业、学生、教师、政府等以培养人才和提供社会服务为中心组成的群体。各个主体在一个育人生态系统当中担当着不同的功能,各司其职,但又形成相互依赖、依存、共生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各方各有优势,互为补充,资源共享,注重社会、经济效益,共同维持系统的延续和发展。政府、行业、高校和企业是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的宏观主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产教融合社会环境,同时通过平台效应,促进各方达成合作。行业起到桥梁作用,帮助政府推动校企合作,牵线搭桥,促成高校与企业合作,为企业争取更多利益。校方发挥理论知识、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向企业输送人才、知识指导和技能指导;企方发挥产业资源优势,向校方输送产业知识、技能培养空间、资金项目、实习、就业机会等资源。因此,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首先需要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

2.2 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初衷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中明确提出“加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综合运用校内外资源,建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习实训平台。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构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应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素质为目的。

2.3 坚持协调统一的原则

生态学理论认为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条件构成。生态系统当中各种生物群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能力、信息交换,形成在特定空间内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的构建也应该遵循这个规律,通过相互沟通合作,确立协调统一的系统化发展规划,促进良性生态系统的形成。

3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的构建要素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是有多层次、多个微系统构成。基地运转质量是生态系统环境下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建设需要从生态系统学视角考虑相关构建要素,由里到外,依次是微系统、中观系统、外系统和宏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最里面的层次是微系统,是与直接参与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活动的核心主体,包括教师、学生、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等直接参与者。第二层次是中观系统,是参与产教融合的四大宏观主体,分别为政府、高校、企业和行业。第三层次是指生态系统的其他直接影响要素,即直接影响系统运转的制度环境,如产教合作管理办法、教学管理制度、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产学研管理办法等。第三层次是外系统,主要指外界环境中影响生态系统建设、运转及最终效果的间接力量,包括其他的竞争对手、社会网络、家庭、行业协会等。最外层次是宏观系统,是一个所处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和社会环境。显然,微系统要素和中观系统要素属于直接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外系统和宏观系统则会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和实施进程。总之,从微系统到宏观系统,从里到外,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直接影响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育人效果,由此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创新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生态系统。

4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

4.1 重视顶层设计,做实布局谋篇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是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技术链与产业链融合,实现培养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协同育人平台。基于应用型高校的角度,高校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转变办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拥抱产教融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入政府主导的产教融合生态圈。或者主动出击,主动寻找合作企业、行业伙伴,寻求合作点,构建以高校为主体、吸引政府参与的产教融合生态圈。在大的生态圈构建之前,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积极主动与企业达成合作,从实训基地建设到人才培养、人才输送、师资培养、技术指导、联合研究等方面步步展开合作,促成教育链、人才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其次,应用型高校应完善产教融合制度,包括校企合作制度、薪酬激励制度、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创新行之有效的薪酬激励制度,激发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深化产教融合的动力,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在产教融合的理念下,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更新,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训、实习、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等。

再者,建立全流程全覆盖的管理体系。一是完善组织建设。在整个生态系统框架下,成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双方高层领导共同担任,共同负责统筹基地总体建设方向、运行事宜。委员会站在工商、共建、共管、共享的高度,高屋建瓴,充分发挥顶层设计、谋篇布局作用,从战略目标制定、人员协调、运行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全面规划生态系统的构建工作。二是形成有效的日常管理机制,明确各层次管理主体责任。高校方面,建立四级管理机制,即学校领导—院系领导—教研室领导—教师/学生。同时促成企业形成四级管理机制,即企业领导—部门领导—小组领导—员工。每一层次的主体,白纸黑字,明确其主体责任,保证基地的正常运转。三是构建科学的利益分配体系。如何深化产教融合、能否为各个利益主体提供足够的利益激励机制和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决定着产教融合的深度与高度。

4.2 搭建以“大平台+”模式的产教融合平台

在产教融合理念下,校企两大宏观主体应以校企合作为重要抓手,以平台化、项目化、生态化的方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体系化构建“大平台+”产教融合的创新生态。一方面,学校引导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学校办学,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教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展开合作。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为企业提供所需的课程、师资等资源,组织企业员工培训,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让合作企业共享学校的场地设备等合作资源,让合作企业优先选择适用的毕业生,帮助企业解决人才和学校双师型师资短缺问题,促进校企合作双赢、协同发展。同时,发挥各自人才和平台优势,聚焦技术应用,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开发技术项目,积累技术技能,开拓新的增长点,共同推进应用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具体表现形式为纵向课题、横向课题等方面的合作。

4.3 建立与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教育教学体系

深化产教融合,拓展校外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建立与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十分必要。校企双方可以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教材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实现学生的培养与行业的发展相融合、专业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融合。

一是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明确校企协同育人目标,将实践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体系,联合企业共同调整或制定人才培育方案。

二是共同开发课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校企联合开发课程,优化课程体系,共建核心课程、特色课程。根据岗位需求,参照国家有关职业资格认定标准,校企双方共同开发核心课程体系和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更新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教学的应用行和职业性。

三是共同编制教材。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落实“理论教育”与“应用教育”双向融合。在专业教材中融入“价值观导向”内容的同时,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内容的编写,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共同打造应用型课程教材体系,才能形成价值引领、知识性与实践性的高度统一。

四是共同授课。聘任企业技术骨干、中高层领导作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走进课堂,以实践案例进行授课,推动课堂改革。在校企合作框架内,通过“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使命感;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地统一,倡导知行合一,通过知识认知、情感认同、行为渗透等方式引导学生将理性认识与价值认同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五是共同指导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设立特色班,实现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校内的专业学习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会学习、会思考、会表达、会应用、会创新”;企业导师作为职业导师,通过师徒制,引导学生在车间实习、轮岗实训、毕业论文设计中,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职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积极利用第二课堂,如专业技能大赛、大创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比赛、挑战杯等,拓展校企合作范畴,联合指导学生。

六是共同建设实训基地。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校企双方可以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车间搬到学校,课堂搬到车间”的生产实训一体化的效果。设计校内仿真实训基地,是很多学校的短板,可以聘请企业专家,联合商讨,共同策划。如企业愿意投资,可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公共实训中心,同时开放给企业培训使用。

七是共同评价教学效果。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引入企业评价主体,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指标进行评价,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和质量优化提供质量评价机制。

4.4 利用全媒体“融思维”,营造产教融合软环境

产教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协同育人是方向、立场、信念、观点、态度、方法、情怀等的统一体。当下,全媒体以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融场优势闻名于世。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改变观念,着力推动全媒体“融思维”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相协同”的理念协同并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软环境。高校可根据学生特点,通过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业竞赛、文娱活动、志愿服务、科研项目、实习实训、就业等全媒体手段丰富“协同育人”文化载体,实现不同阶段的育人目标;高校可利用图文、视频、游戏、AR等技术性载体,丰富信息的传播形式,以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信息,发挥实时、实地、实境的立体化协同育人优势;高校可利用全员媒体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老师、学校各部门人员等主观能动性,以自媒体的形式,发挥他们线上线下“意见领袖”“示范标杆”作用,打造全育人格局;高校可利用“全效媒体”的优势,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思想精准地传递给每一位师生,保证他们能够通过全媒体终端及时接收、学习、执行、转化。

5 结语

产教融合是促成教育和产业改革的重要途径,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是实现双改的小小突破点。积少成多,以点成线,连线成面,通过建成一个又一个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生态系统,有机整合,发挥协同效应,将搭成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平台化的共生共赢的产教融合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产教应用型校企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