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2022-03-16罗伟吟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社会性

罗伟吟

(广州市白云区京溪第一幼儿园 广东·广州 510000)

幼儿情绪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在社会中不断被影响的过程,是其社会性人格不断被完善的过程。成功的教育一定是家庭与社会、教育部门共同来完成的。三者相互关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制约,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幼儿情绪的良发展将会有益于身心健康以及幼儿人生成长的都具有重要影响,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1 家庭教育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性

从本质上来说,每个人幼儿期都是一样的,但后天的修养和作为却是大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决定性原因就是家庭教育,家长的品行、举动,奠定了在家庭教育中成长的孩子的基础。因为孩子他是家庭的缩影,家庭作为孩子第一个生存环境,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交往对象,所以父母的观念、思维方式、处事方式,甚至是生活方式都是影响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因素。就如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浅显的话语之中,展现着深刻的道理。因为优秀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建立引领人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旨在培养出一个人格健全、性格开朗、善良乐观、独立自信、积极向上、懂得感恩、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的好孩子。

2 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性及价值

幼儿情绪的社会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幼儿个人意识、气质、同伴关系、社会认识、社会行为、社会技能等社会能力的发展,更是成年后进入社会与他人和集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谋取事业发展和人生幸福的奠基石。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情感的发展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通过多种途径家园合作一同创设温暖、友爱、向上的家庭环境以及集体生活氛围,建立优质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加强幼儿社会方面(行为、情绪控制、人际交往等)的学习,促进幼儿的良好行为发展和个性品质形成,让幼儿在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中获得认同感,逐步建立起自信、自尊、自爱,在共创的社会环境中及健康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基本的归属感。

3 家庭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在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成年人的价值观发生巨变,家庭教育的支柱正在崩塌,其中过去以道德为核心的价值观遭到破坏,重智轻德、重智轻能、过度溺爱、过高要求等各种问题成为家庭教育的普遍趋向,造成的严重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导致家长教育缺失或者失位。这种状况在幼儿园从业生活中,也都是屡有发生。家庭教育的存在问题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及性格,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以下笔者结合幼儿情绪方面状况谈谈存在的问题:

3.1 家庭结构方面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包括两个基本方面:(1)家庭人口要素。(2)家庭模式要素。家庭规模和人口组成直接影响到家庭结构的特征,一般而言,家庭人口越多,家庭结构越复杂,出现家庭矛盾的可能性越大,家庭管理越难。幼儿能否在家庭中获得足够和完整的爱决定幼儿社会性能否健康全面的发展。在完整幸福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更加活泼、开朗,身心也更加健全。反之,父母离异,家庭不完整将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幼儿情绪发展出现各种问题,寻找根源可从家庭身上查因,家庭关系不好,需要改善家庭关系,幼儿的问题也自然能逐步改善或迎刃而解。

3.2 家庭环境方面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家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心理环境等。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习惯。但是相当一部分家庭还没有把家庭文化和人际心理环境,尤其是家长自身文化和道德素质的提高给予应有的重视。大量事实表明,家庭文化环境对儿童道德品质的培养、思想感情的陶冶有很大的影响。在对幼儿家庭中家长教育方法的研究分析中:“教子有方”“家教不严”成为中国人对父母教子能力的评价,认为“教子成才”是孩子一生的最重要成就,但教子不当使孩子永远无脸见人。这些狭隘的功利主义家庭教育观点,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3.3 家庭教育方式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是一个双向的,家庭影响幼儿情绪发展的同时,幼儿给予家庭的反馈也会反作用于家庭本身。所以,最根本的是提升家庭自身素质,规范的言行,家庭教育的言行一致。每一个家庭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所以对不同的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父母只有不断地学习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和幼儿情绪发展在长期的磨合当中,创造条件让其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给予支持,让孩子在亲身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对其中所隐含的道理和意义形成的独特感受和感悟。让孩子活出他最真实的样子,让其生命之花绽放,实现她的人生价值,这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4 如何实施家庭教育发展幼儿良好的情绪

4.1 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

我国很多的家庭教育都深受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在最早期的家庭教育中特别重视对孩子积极情绪发展的培育,孩子最早期的积极情感教育发展倾向于是一个引导性和发展性的教育,而绝对不是一个在孩子发生了情感问题或者障碍之后才实施的补偿性措施。其终极目的,是未来幼儿情绪发展稳定性的逐步提高。

首先,家庭教育人员应该要有目的地培育积极情绪,并努力地营造一个轻松美好而融洽的家庭教育情感气氛,让和谐的家庭正能量情绪影响孩子。家长在孩子平时的家庭生活中,努力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快乐积极向上的环境。这样优良的家庭生活环境,可以培养幼儿情绪在温暖的家庭气氛中,受到细心关爱,从而感受到积极的正能量,进而正面生长,主动地向孩子正面情感靠近,同时也能够给孩子情感在面临或需要处理消极情绪时提供借鉴,从而对孩子更加了解情感、学习情绪和控制情绪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培养幼儿情绪稳定能力的基调。

在工作所见中,一些民主的家庭教育,这些家庭教育使幼儿情绪在积极环境中去情绪体验,在家庭合作的模式下让孩子去做一些能力范围的小事,增加孩子的体验感。在早期家庭教育应重视幼儿积极情绪的培养中分析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这都是尤为重要的。

4.2 加强家庭教育对幼儿消极情绪引导

生活之中不可能只会是积极的情绪,如果在消极情绪避无可避的情况下,如何帮助孩子正确的应对消极情绪。这是幼儿情绪发展稳定提高的不可或缺的一步,家庭和老师要允许并合理的对待幼儿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在生活中帮助孩子正确地发现自己的情绪消极的一面,并且以科学的价值观去对待。因此家庭教育另一个方面是要允许孩子的合理的消极情绪,当孩子表现出他的部分消极情绪的时候,我们不需要立即去阻止,也不要紧张害怕。更重要的是要明白一件事,在没有危害自己或旁人的情况下,不管幼儿情绪有什么样的发展,它都是应该要被允许的,他能够自己表达自己的消极,鼓励孩子与家长去交流。家庭教育的引导作用要教育幼儿去认识各种各样的情绪和表现形式,以及可能随之而来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后果。尤其要重视的是让幼儿对他的部分过激情绪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家庭教育再引导一些积极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与幼儿一道去调节一些简单的情绪调控。根据目前的心理学研究结论: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是幼儿情绪发展的持续动力。由此可见,保持一种稳定积极情绪和正确的面对消极情绪在幼儿情绪发展和家庭教育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并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幼儿今后情绪多样性的发展。

4.3 强化家庭教育对幼儿情绪能力的调控

一个正常合格的情绪调控能力是情绪智力的重要表现方面之一,调控能力能帮助幼儿及时摆脱消极情绪,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众所周知,幼儿的情绪稳定性很差,他们很容易会受到外界环境变化而被影响变化。消极的情绪往往是直接诱发一些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因此,家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把积极心理暗示作为一种预防幼儿产生消极情绪、培养他们积极情绪的日常且重要的方法。我们作为家长和教师,最重要的不是去一刀切的压制幼儿的消极情绪的爆发,更不是放任自流的不加控制地任其自由的宣泄,我们在此之中要扮演的是要引路人的角色,做到让幼儿的情绪合理地宣泄,给孩子宣泄的时间与空间。幼儿时期是家庭教育的黄金期,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情绪初步的形成自己的情绪调控能力。

猜你喜欢

消极情绪积极情绪社会性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静心
测试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试论积极情绪对中学生的创新力的影响
积极情绪相关研究综述
帮孩子化解消极情绪的绘本
Clear Your Mental Space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