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社会型角色游戏混龄活动的开展

2022-03-16周晓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性班级幼儿园

周晓莉

(秦皇岛市燕山大学第一幼儿园 河北·秦皇岛 066000)

幼儿园的区域活动随着《纲要》的颁布实施、已经倍受国内幼教专家及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关注。

区域活动是幼儿在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创设的具有操作性、探索性的环境中,自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以个别化或小组的方式自我探索、学习,在动手实践中与材料相互作用,利用和积累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获得身体、情感、认知及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具有隐性学习性质的游戏活动,是一种有别于小学化的幼儿园课程组织的理想形式,是能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的场所,能让幼儿在玩耍中促进认知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承载着重要的教育功能。体现了尊重幼儿进行科学有效施教,转变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突显了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特点──玩中学。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如:班级区域活动、全园开展的户外区域活动、全园开展的室内角色游戏区域活动等。

1 开展班级区域活动益处与弊端并存

几年的实践发现班级区域活动模式的弊端:(1)虽然幼儿园的区域活动设置各具特色,但是区域活动的模式比较单一。往往是在一个主要的集体活动结束后,安排区域活动时间。或者是在集体活动中按照需要穿插区域活动内容。(2)班级区域活动是自己班级的孩子按照兴趣自由进行选择,在区域活动时参与活动的对象均是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幼儿交往的对象受限。(3)班级区域活动开展以学习型为主,不能很好的发展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2 开启社会性教育的探索之路

2.1 幼儿社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因而也没有互相体贴照顾的经历,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主义意识,而会导致儿童的个人主义的蔓延。”(2)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观念上出现问题,在生活中百般呵护照顾,在智力上投资较多,而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则不够重视。使得幼儿不会谦让、共享、帮助、合作等亲社会行为。

2.2 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环境探索社会性教育

为了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锻炼语言表达,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教育环境探索社会性教育。做法如下:(1)尝试小、中、大班幼儿打破班级界限,参与各班的区角活动,如娃娃家、建构区、表演区等。(2)参考北京“比如世界”教育形式和理念,大胆地提出全园混龄游戏形式。利用教研学习时间,各班从确定主题名称、打破班级界限制定计划、创设环境、进行活动等方面全园教师展开讨论和实施。(3)理论支撑。《指南》中指出:利用生活机会和角色游戏,帮助幼儿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社会服务机构及其工作,如商场、医院,体会这些机构给大家提供的便利和服务,懂得尊重工作人员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指南》中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可以打破班级界线,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活动。

3 社会型角色游戏混龄活动具体实施

3.1 确定目标,制定计划

社会型角色游戏混龄活动目标:

(1)了解社会行业服务内容,行业规则,知道怎样扮演社会行业中的角色,增长社会常识。

(2)学会合作、谦让、分享等品质,发展社会性。

(3)热爱劳动,懂得财富是要靠劳动才能换来的,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享受生活。

各班提出有意向开展的角色游戏主题内容,依据整体全面性、不可重复性进行统筹安排。如:大一班“亲亲宝贝摄影”、大二班“卷卷寿司店”、大三班“宝贝超市”、中一班“童发乐园”、中二班“维尼小剧场”、中三班“童星舞台秀”、小一班“熊仔饼干店”、小二班“大风车创意空间”、小三班“育婴乐园”、燕幼银行,每个班确定主题后制定班级游戏的总目标,确定班级角色分类,再按照不同角色安排出相应的任务和职责。同时,考虑到大、中、小班幼儿年龄差异的不同,任务和职责的内容做相应的调整。

3.2 创设环境,体现常态

教师考察和借鉴现实生活中主题行业的环境及构成形式,为幼儿创设图文并茂和充满童趣的环境让幼儿一目了然。各班级在走廊里班级门口都悬挂了角色游戏的标志牌,让幼儿明确每个班级的活动内容,如:熊仔饼干店的门口悬挂着维尼熊拿着饼干并配上文字的图片。在班级里面,各班级角色游戏混龄活动环境布置与班级区域活动环境布置并存,为了减轻老师们的工作负担,就必须让角色游戏混龄活动环境布置与班级区域环境有效融合体现常态化。采取大环境不动,小环境微调的形式,把角色游戏混龄活动的环境布置采用上部悬挂装饰为主。班级区域环境利用玩具柜、桌椅布置格局,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使得每个区域有相对宽松的活动范围,便于材料的摆放与收整,同时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如:童星舞台秀,班级主要体现区域个别化学习的环境布置。为了突显角色游戏的舞台效果,在班级拉上铁丝挂上了红黄相间的大纱帘做角色游戏的舞台背景,当区域个别化学习时,纱帘分开整理在两边,当混龄角色游戏时将纱帘拉起来做舞台背景,再把小椅子搬出来摆成观众座席。

3.3 经验准备,玩前进行

(1)角色游戏混龄区域方案确定后,各班级教师还制作了本班的大型角色区的视频介绍,各班视频介绍汇总在一起,每班发一套供各班幼儿在离园前午饭后完整观看,为幼儿提供了玩前的经验准备。(2)指示标记的运用。在每个班门口墙上粘贴格式统一招聘板,让幼儿了解每个班角色游戏招聘的职位,选择应聘的职位;通过环境的暗示,在地面上贴上黄色实线和箭头提醒幼儿靠右侧通行,上下楼梯会看箭头标记,加强幼儿规则意识。还在幼儿园户外设计了“角色游戏混龄活动公告”栏,介绍相应活动内容。(3)邀请家长来园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游戏。为了给幼儿提供各方面的技术指导和安全防护。

3.4 活动自主,体现自由

孩子们在自己选择的角色中辛勤工作,尽情消费。在游戏中体会到财富是要靠劳动才能换来的,只有通过劳动才能享受生活。在活动中,可以看到许多小朋友系起小围裙,有切菜切火腿的,有拌沙拉揉面团的,还有化妆、照相、收银的等等,每人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在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中既增强热爱劳动的兴趣又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将学习生活化。活动持续50分钟,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将手中剩余的钱和储值卡交还本班老师,在存折上进行记录,以供下一次活动领出使用。在活动中,教师以各种角色身份参与其中,每次活动都根据计划有侧重点的对幼儿行为加以指导,使幼儿社会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3.5 及时总结,积累经验

(1)活动后,班级教师组织幼儿一起交流此次活动的体会与收获。引导幼儿回忆游戏情节,说一说游戏中都做了什么工作、赚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展示他们游戏中的作品等,在交流中不但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主要是提升扩展幼儿游戏经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2)每次活动后利用教研时间,组织教师对本次活动总结反思、经验分享、对发现的问题大家共同想出解决的办法、对活动细节加以修正等,使活动更加完善。

4 幼儿园社会型角色游戏混龄活动的优点

在角色游戏混龄活动开展,对于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特殊作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改变了一线教师的观念,逐步确立起个性化教育,先观察后指导,教师应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理念;角色游戏混龄活动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型发展,在活动中有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这不仅扩大了幼儿的接触面,使其学习如何与不同年龄幼儿交往,他们学会交流、等待、谦让……不同角色的工作方式,使其成为一个社会的雏形,为幼儿提供了更多角色经验,促使幼儿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通过实践我们发现混龄区域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影响是全面的,既包括幼儿认知方面,也包括幼儿健康、情感与社会性方面。尤其是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作用最为突出。

班级区域活动和角色游戏混龄活动是区域活动的两种类型,它们各有侧重,优势互补,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社会性班级幼儿园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班级“四小怪”
爱“上”幼儿园
不称心的新班级
从社会性弱势群体自身心理角度谈接受科技知识
社会性交互及其在三维虚拟学习环境中的实现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班级被扣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