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经典名著,促整本书阅读
——以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教学研究为例

2022-03-16许佳铭

读写算(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周瑜西游记诸葛亮

许佳铭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飞龙实验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由此可见,整本书阅读极其重要,而小学阶段,经典名著阅读更是重中之重,由经典名著奠基,能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与向往。而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的引路人,可以带领学生遨游经典名著,氤氲醇厚书香。

一、书香启灵智,以篇入本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好书,像长者,谆谆教导;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在浩瀚书海中,教师应发挥其价值,为学生择其好书。好书颇多,从何入手呢?课本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给人们指引了一个方向。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能见证三国割据、群雄争霸;懂得歃血为盟、忠肝义胆;惊叹石猴出世、腾云驾雾;感慨身世浮沉、命不由己……这一单元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亲近中国古代古典名著,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师以一篇课文作为切入点,实现篇本通联,将学生领入整本书的阅读之中。以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为例。

师:你觉得课文哪个词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神机妙算。

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生:神机妙算就是有过人的谋略,能预先观察好形势,做好相应的决策。在这里指诸葛亮预先判断天气、地势,在不伤一兵一卒的情况下借到了十万只箭,意指诸葛亮智慧过人。

师:请同学们细细品读,哪里能感受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究竟妙在何处?

生: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观察好天气变化及地理形势帮助他借箭。

师:真不错,能通过课文的相关语句概括出诸葛亮的智慧,还有吗?

生:诸葛亮还了解曹操的为人,曹操做事小心谨慎,天有大雾,不敢轻举妄动。

师:是啊,诸葛亮真可谓神机妙算啊。

师: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料事如神的诸葛亮,而体现他机智过人的事件又何止这区区的草船借箭呢?《三国演义》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彰显他有勇有谋的故事,课后,同学们不妨借此走进三国,一探究竟。除此之外,“既生瑜,何生亮”的背后又暗藏了什么玄机呢?《三国演义》会告诉你答案哦。

由一篇课文的学习过渡到整本书的阅读,看似只有一步之遥,其实,不然。学生拿到一本书,可能不知从何处入手,这时,教师可从旁引领,指导学生关注整本书的封面、目录、卷首语等等,如此一来,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人物的多面性、情节的跌宕起伏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为学生阅读整本书埋下伏笔。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捧起书的趣,才会发现整本书阅读的趣。

二、与经典同行,百花齐放

整本书的阅读需要耗费很长一段时间,而课堂只有40 分钟,时间有限,如此一来,阅读的主阵地将从课内走向课外,那课下如何进行高效阅读?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讲到,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已由具体到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巨大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思维上的发展可以为小学阶段高年级学生在对整本书的阅读上提供一定的智力帮助。

思维导图便应运而生了,画一幅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学生们的大脑在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这张“图”把学生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大脑活动过程呈现出来了!学生们画思维导图,就是在进行头脑风暴。

四大名著属于小说,小说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它故事情节的完整,人物丰满恰好与思维导图的结构清晰、思路完整等特点不谋而合,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无疑再恰当不过了。

(一)初识人物

1.织人物关系网

人物是小说的核心。阅读整本书,首先是了解故事中的人物。

《红楼梦》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历程,以贾宝玉为第一视角,以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将人物的悲欢离合描绘得淋漓尽致,故事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

在阅读《红楼梦》这部小说之前,学生可能早已接触过同名的影视作品,对主人公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些都为学生初读名著打下了基础。由于小说人物众多,涉及四大家族,学生读着读着可能会有些混乱,那在初读名著时教师可以建议边读边编织一张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便于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以四大家族姓氏为主线,贾、史、王、薛就是思维导图的四个关键词,敲定了关键词后,分支将书中提到每个家族中的主要人物、身份、关系列举得清清楚楚。人物关系厘清之后,下一步学生在品读故事情节时也就顺畅无阻了。单从人物这一角度出发,《红楼梦》这部史诗级著作也就暂时读薄了。

2.绘人物资料卡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学生在学习课文《景阳冈》时只见武松抡起铁锤般的拳头砸向老虎,感慨武松之勇猛,人物形象一下子跃然纸上,大家都对武松肃然起敬,人物资料卡可以帮助学生将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记录下来。当然,在《水浒传》中,108 位英雄好汉,无数件英勇事迹,如何快速了解这些人物呢?在初读时,就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绘制人物资料卡更好地认识这些好汉们。

(二)再遇情节

一本书包含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如何化繁为简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呢?先把书读薄,情节是整本书的核心,利用思维导图将情节梳理出来,故事内容一下子就明确了;再把书读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先读,把自己置身于故事情节之中。

《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唐僧以及徒弟三人一路斩妖除魔,经历了重重磨难,最终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通过梳理情节巧借思维导图形成一张大“网”。这样一来,既能直奔整本书的主题,跳过细枝末节的次要情节,也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三)身临其境

1.个人模仿秀

阅读完整本书,学生对人物的外貌、性格特征等都有了相应的了解。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人物兴趣只增不减之下,当即开展四大名著人物模仿秀,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利用家中现有的材料进行改造,加以创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学生的创意远远超乎预期,将人物扮演得惟妙惟肖,赚足了观众的眼球,也拉近了读者与书本的距离。

2.百变大咖秀

读过,品过,犹觉不够,在整本书阅读完之后,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了然于心的情况下,表演这一形式让书中的人物更加富有了生命力。情景剧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角色和情节会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学生表演的过程也是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表演会带动学生挖掘文本,点评会促进学生深度阅读,这对整本书阅读的吸收无疑是起到促进的作用。

《草船借箭》剧本之节选:

周瑜(心事重重)【来回走】:唉,不知怎样才能让诸葛亮受到重罚呢?【猛地一抬头】噢!有了!

军士【跑进营帐】:都督求见诸葛先生,请先生移步大殿。

诸葛亮【缓步上台,摇扇】:不知都督今日召我过来所为何事?

周瑜(严肃)【背着手踱步走】:近日,我们与曹军交战,水上之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不紧不慢】:用弓箭甚好。

周瑜(暗自窃喜)【频频点头】:对,先生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可眼下军中缺十万只箭,想请先生尽快赶造,希望先生不要推辞(逼迫)。

诸葛亮【半弯腰】:既是都督委托,当然照办!

诸葛亮【摇扇】:这十万只箭都督打算何时用?

周瑜(试探):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定在原地】:既然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疑惑):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胸有成竹):只需三天。

周瑜(暗自吃惊)【皱眉】:军事紧急,先生可不能开玩笑啊!

诸葛亮: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我甘受重罚。

周瑜【大笑】【挥起袖子】拿笔砚来。

【军士拿笔砚上】

【诸葛亮签下军令状】

周瑜:我们为诸葛先生摆上酒席。

【军士端酒上】

诸葛亮与周瑜碰杯。

鲁肃【上台】:都督,十万只箭三天造好,怎么可能?

周瑜【得意得笑】我可没逼他,这都是他自己亲口答应的!你去探听一下,我要让军匠故意延迟,不给足材料,看他怎么造得出十万只箭,到时候定他的罪,他就无话可说了。

周瑜【大笑】离场。

学生在遵循故事大意的基础上,将《草船借箭》改写成剧本,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情、动作、心理等,加入道具、服装,进一步诠释人物形象,在表演过程中,还原故事情节,文章的关键之处越演越清晰,人物形象便丰满起来了。

三、经典润心田,文本相连

吴忠豪教授指出:“儿童的母语学习,一靠积累,二靠实践。”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阅读和写作,互为彼此,学生阅读到一定的程度时,可以在写作中倾吐自己的所得。正所谓在阅读中“厚积”,在写作中“薄发”,是最好的语言实践。因此,整本书阅读应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在阅读与表达之间找到内在联系,架构起吸纳与倾吐之间的桥梁,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凸显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价值。

在第二单元之后的语文园地中编者安排了《学写读后感》,意在让学生在学习完四篇课文,阅读了相关著作之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写读后感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获得更深入的理解,进行再次阅读时往往获得新的阅读感受,从而实现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双重提升。

学生在学习完整个单元之后,挑选感兴趣的名著进行整本书阅读,在阅读完整本书后脑海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那如何撰写读后感呢?首先,开头要引人入胜,点明书名;接着简要概括故事的大致情节;其次,结合书上某个触动心弦的情节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经历,升华自己的理解,最后,总结自己的心得。简而言之,可以概括为五个字:引、概、议、联、结。

学生由读到写,从吸收走向倾吐,在学习过程中对《西游记》表现出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本学期中,以《西游记》为共读书,读完此书后,学生感触颇深,大家纷纷提笔写下读《西游记》有感。下面是某位学生的习作。

坚持使人胜利——读《西游记》有感

一群坚持不懈的取经人,一路降妖除魔、嫉恶如仇取真经。大家知道这是哪本名著吗?就是家喻户晓、举世闻名的《西游记》。

唐僧、八戒、沙曾和悟空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真经。一路上经过种种磨难、降妖除磨最后成功,但因某些不可路免的原因真经丢失,可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却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我想,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坚持精神。一群坚持不懈而又平凡的取经人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一篇篇动人的诗,那就是坚持。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中令我深有感触。一次、两次……到第三次终于借到了芭蕉扇。但是,如果当初孙悟空第一次借不到就放弃,何能灭掉火焰山的大火?又何时能取得真经呢?如果孙悟空也像猪八戒一祥好吃懒做,遇到一点困难就想着散伙儿,这支取经小队还坚持多久呢?孙悟空从一个劣性贪玩的小猴,到对天撒气、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最后拥有责任感,保护唐僧西行,至成佛,这是一次多大的蜕变啊!

读完此书,我闭目深思。要是换我,我会坚持上那么遥远的西天就是为了取这几卷真经吗?要是换我,已经取到了梦寐以求的真经,却因为某些原因丢失,我会经得住这样的打击吗?在生活中,我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会坚持去完成它吗?不,我通常会选择退缩。我不知我有无真正理解“坚持”的含义。

读一好书,受益一生。《西游记》这一名著教会了我坚持不懈,故事中每一个章节,都滋润我的心田。

上述习作为学生阅读完《西游记》之后有感而发,有所思,有所得,联系自身实际,抒发自己的阅读感受,真正将阅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文本相连,让文本想通,这就是阅读整本书的魅力。

朱永新在《我的阅读观》中提道:“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强调了阅读的重要。而整本书阅读能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作品,经典名著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更具有教育价值。相信学生在经过经典文学作品的熏陶之后,从小就能够感受经典文化的精髓,让经典滋润心田,指引学生在阅读中,向阳成长。

猜你喜欢

周瑜西游记诸葛亮
诸葛亮没看过的书
一气周瑜(二)
一气周瑜(一)
西游记
西游记
西游记
诸葛亮坦然报家产
诸葛亮“七擒孟获”说考辨
周瑜『折节容下』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