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在教材中的体现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
2022-03-16马腾
马 腾
(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宽川镇中心小学,甘肃 陇南 742202)
多年来,我国始终坚持基础教育与生活化元素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小学学科教育的生活化越发受到关注。而数学学科是生活化教育落实的主要载体,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基于生活化视角下的数学教育管理迈入了具化开展阶段。但是在数学教育指导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生活化教育理念落实的元素。基于此,探究基于教材的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发挥小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的需要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数学教学逐渐陷入了过度依赖课本教材的困局。教材知识的单向灌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小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也脱离了实际生活场景。而通过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推动生活元素与数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创设有助于小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发展的场景,为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提供依据。
(二)满足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
在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匀速推进的背景下,将数学教育指导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也成为我国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更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素质教育强调教育指导内容应紧贴社会的进步,同时强化内容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可以立足小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育指导,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小学数学生活化在教材中的体现
(一)生活化情境丰富
生活化情境可以促使小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中对事物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较完整,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前因后果进行了有效联系,可以让小学生轻易关联自身生活经验。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的例8 中就通过两个同学的对话构建了一个运动赛场上为冠军加油喝彩的场景。“哇!王鹏400m只跑了75 秒”“平均每秒跑多少米呢?”的设计,在点明例题条件、问题的同时,也可以将小学生带入到熟悉的生活经历中,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应用。再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的例1、例2、例3 分别进行了“分糖果”“分橘子”“分果冻”等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分东西的情况较相似,教师在帮助小学生理解“平均分”概念的同时,指导小学生依据“公平分”的日常生活认知探索“平均分”的实践方法,推动教材情境与小学生生活需求的有机整合,便于促使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提升基本生活技能。
(二)生活化素材多元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较青睐直观、形象化内容的特点,而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配备了诸多图片,均源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易模仿的活动,生活化素材较多元,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及知觉。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课程中出现了跨江大桥、金字塔等图片,没有经过剪辑加工的实物图可以让小学生对三角形的特性一目了然,省略猜想教材中物品的时间,为题目解析探究提供充足的时间。同时相关实物图中隐含着诸多数学信息,相关信息需要小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实物进行挖掘方可获得,通过上述图片应用,可以进一步帮助小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对“数学源于生活”这一观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再如,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的例1、例2 分别出现了“老师”“同学”的卡通人物形象插图,相关人物形象均可以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获取,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为小学生积极探索教材中与相关人物有关的知识点提供依据。
(三)生活化趣味浓厚
人教版教材不仅编入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素材,而且根据小学生认知需求,搭建了一幅幅生活趣味场景。多样化的生活趣味场景可以富有效力地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为小学生数学探究活动逐层深入开展提供依据。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例1就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渗透到了“购买风筝的消费”场景中,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例2 则将优化意识渗透到了“妈妈在厨房里烙饼”场景中,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将“6、7”融入了“小朋友在教室内打扫卫生”场景中。通过源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趣味场景搭建,可以让在校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得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体验,主动拓宽眼界,在场景中探索,在探索的同时了解当前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的变化,实现数学与生活接轨。
三、基于教材的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一)调整教材内容
教材是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基础,也是教育指导活动顺利开展的依据,更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在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时,教师应立足小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教材内容的恰当调整、处理。即针对当前教材中部分知识点与小学生实际生活存在偏差的情况,增添替换一些与小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内容,促使固定模式的应用题目灵活转化,为小学生主动搜集数学信息提供依据。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一道应用题为:某电器公司要奖励工作效率高的员工,现在是其中三个员工的工作情况:王师傅制造130 台机器需要的时间为17 天,李师傅生产108 台机器需要15 天时间,张师傅生产150 台机器需要18 天时间,如果你是这个公司的老板,你会奖励哪位工人?上述题目与小学生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教师可以将上述问题调整为“召开运动会”等与小学生实际生活距离较近的问题。即,学校要召开运动会,现在后勤部需要准备一些面包,收集了三家面包店的情况:一号面包店20 个面包56 元钱,二号面包店25 个面包65元钱,三号面包店30 个面包76 元钱,你会选择哪家面包店?在保证原题目含义一定的情况下进行生活化内容的编排,可以赋予以往生硬应用题一些生活色彩,降低小学生理解门槛。
(二)提炼生活元素
在教材“生活化”的基础上,教师应主动探索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主动发掘教材以及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生活元素,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发散思维,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数学最终应用于生活奠基。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估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小学生选择恰当的单位开展估算,并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首先,为了让小学生真正“接纳”估算,教师可以借鉴教材,进行“不确定”情境的创设,激发小学生“不得不估”的意识。具体情境为:小刚到菜市场帮妈妈买菜,小刚需要买2盒单价20 多元的鸡蛋、1 袋40 多元的大米,妈妈给小刚100 元够吗?通过上述不确定信息的设置,可以激发小学生深入思考意识,主动将40 多元估成50 元,将20多元估成30 元,相加后的金额为110 元大于100 元,金额不够。在激发小学生估算意识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体会“一式多估”的过程。即设置不同的现实生活问题情境,要求小学生体会同一个算式不同的估算方法。比如,对于“35+452×2”估算中,教师可以设置其中一个情境为:电吹风的单价为35 元,电磁炉的单价为452 元,1000 元购买两个电磁炉和一个电吹风吗?在上述情境中带领小学生体会“缩小估”的过程,即“30+400×2”;在“缩小估”方法应用后,教师可以再次设定情境:某小学生一年级到三年级平均每个年级为89 名学生,四到六年级平均每个年级为99名学生,学校礼堂有700个座位,是否可以坐得下?在上述问题情境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小学生体会“放大估”的过程,即“100×3+100×3”。通过不同的问题情境,开启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小学生自觉运用多种手段重塑数据、算式提供依据。
(三)应用生活语言
数学学科具有较突出的工具性和逻辑性,小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应用生活语言,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趣味化、生活化、形象化描述,便于小学生理解。比如,在常规数学课程知识导入环节,多选择“请打开书,翻到xx 页”的方式,无法促使小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趣味性,也干扰了富有生机数学课堂的形成。基于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贯彻风趣、幽默、通俗易懂的原则,为小学生构建有趣的数学课堂。比如,在背诵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通过儿歌的形式帮助小学生记忆相关知识点:“一只蜜蜂一张嘴,两只翅膀两条腿,两只蜜蜂两张嘴,四只翅膀四条腿……”减轻小学生对于数学背诵类内容的厌恶感,激发小学生学习动力。
在导入环节应用生活化语言的基础上,教师也应该注重生活化语言在课上的应用,发挥生活化语言诱思、激趣的作用,立足于小学生生活经验、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朝向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由浅层到深层开展指导,带领小学生经历数学经验形成的过程,为小学生深刻感悟数学知识提供依据。比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勾勒一幅趣味画面:课间同学们最喜欢的游戏都有什么呢?你都参与过哪些游戏活动?哪些是你最喜欢的游戏呢?一般小学生较喜欢的游戏活动为跳绳、踢毽子、捉迷藏等。根据小学生的答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设想游戏方案。根据小学生设计的游戏方案,提出问题:参加踢毽子的一共有多少人?一共跳了多少个?谁跑了第二名?同时鼓励小学生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提出疑问,将加减法知识拓展到更大的应用范围。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软件展示事先准备的大挂图,结合小学生游戏活动性项目填写表格,在简要讲述表格中各列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小学生回答参加哪一项活动人数最多、哪两项活动参加总人数最多的问题,逐层递进,紧密贴合情境,让小学生在思维深处建立模型,在模型中系统组织数学知识,为后续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四)设置生活作业
在数学生活化实践过程中,作业布置是至关重要的一项。其不仅可以进一步完善教育指导体系,而且可以锻炼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在作业布置时,教师应根据现有课后习题、练习册,减少教材中课后习题比重,而是进行习题题目的生活化处理。比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行程问题”中的练习题为:甲乙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两地之间的距离为26km,甲每小时走6km,乙每小时走5km,若甲带一只狗和他同时出发,狗以每小时9km 的速度向乙跑去,与乙相遇后返回跑向甲,往返至两者相遇,甲乙相遇时狗跑了多少千米?上述练习题趣味较浓,但没有考虑狗匀速跑的可能性以及狗始终往返跑的原因,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存在差异,且极易引发小学生的困惑。此时,教师就可以将上述问题进行适当调整:有一座时钟,每时较标准时间慢3 分,某天晚上10 点整,小明校准了时钟,那么,经过多少分钟,分针与时针第一次重合,两者第二次重合的时间是多少?通过这一问题,可以将作业与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并督促小学生综合利用已学的知识,真正发挥数学的实用价值。
除书面作业外,教师还可以从数学实践活动入手,指导小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在解决生活难题过程中提高数学实践应用能力。比如,在关于“植树问题”的作业布置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数学实践活动:操场上有5 棵并排的杨树,现在想在每一棵杨树的中间种上杏花树,一共需要几棵杏花树呢?在上述数学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需要利用课后时间带着问题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巩固前期学习知识,为后期立足生活情境求知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而服务、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创造性地应用教材,创设与小学生日常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同步培养小学生的应用意识、模型思想、推理能力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将生活常识、日常事物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抽象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内容,为小学生获得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活动经验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