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2022-03-16刘燕
刘 燕
(城北中学,江苏 高邮 225600)
2020 年,十九届五中全会上确立了对高质量教育体系进行建设这一政策导向以及重点要求。对中小学教育来说,进行高质量教育不仅需要从发展结果出发,继续目前的教育和超越当前的教育,而且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高质量发展的方式以及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上有更加严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评价改革能够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
一、从发展目标出发,对高质量中小学教育进行理解
第一,就发展本质要求而言,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需要对国家的教育方针进行贯彻,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将他们培养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现阶段国家中小学教育的弊端除了学生在实践动手方面的能力很弱和社会责任感不够强之外,还有学生的学业负担很重与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对“立德树人”工作来说,其顽疾包括素质教育推进非常困难、对考试分数以及学生升学率过分追逐。这些顽疾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现行教育与育人本质存在偏离,且教育方针无法全方位贯彻。要想使中小学教育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应该使国家教育方针得到有效落实,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就发展理念导向而言,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应该实现的目标如下:首先,使育人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教育在得到普及之后,不能满足于学生的入学率及学生的升学率,不可以只看重他们在知识技能方面的成长,更加不能将教育目标与分数及升学率画等号,应该追求对育人质量进行提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教师要深入理解教育质量,确定高质量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实现某个简单指标,只提高了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显然太过片面,需要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及社会责任感,而且应该对他们的求知欲及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考量中小学教育的最终质量应该考查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此外,学校相关人员应该从过程方面深入理解教育质量,要对过程质量的重要作用有所认识,要对教师的教育方法和他们的专业发展多加关注,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效率,需要依据科学规范办学,政府及有关部门应该使用现代化方式进行治理。其次,逐渐提升教育公平的水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教育公平当作关键目标,使教育质量的差距不断缩小,教育质量差距体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城市和乡镇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各背景的学生之间,对于先赋因素来说,需要消除其对学生在教育方面的影响,使教育资源可以被全部家庭的学生享有,使中小学生的未来变得更加光明。再次,提高教育的效率,使其持续发展。教育的效率能够体现教育产出和投入的联系,由于教育资源比较短缺,使得教育的效率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在发展高质量教育背景下,教育需要追求利用对结构进行调整、对技术进行创新、对制度进行安排使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提升。例如增加在教师发展及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投入,还可以对教育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以此使教学效果不断提高。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唯效率论,需要重视教育的持续发展,不能为对量化指标进行追求而使学生及教育工作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受到伤害。
二、从发展方式出发,对高质量中小学教育进行理解
高质量中小学教育不但需要提升中小学教育发展水平,而且应该使用高质量方式发展中小学教育。对教育发展方式来说,它主要指的是促进教育发展要素进行投入和组合教育发展要素的方式。从本质上讲,教育发展方式是依靠何种要素、使用何种手段、利用何种途径、如何达到教育发展目的。总而言之,在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我国教育需要对育人方式进行转变,对高质量教师团队进行建设,并且要对教育的治理体系进行优化,使其更加具有生长行及可持续性。
第一,利用转变育人方式促进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育改革来说,首先需要对育人方式进行变革,变革育人方式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及难点。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教育目标,需要提升变革育人方式的速度,即顺应时代发展,确定教学内容问题和教学方法问题,使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有利于使学生全方位发展目标的实现。对教学内容来说,应该对课程改革进行加深,让课程内容可以满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在课程标准中加入核心素养对建立培育学生核心素质的育人模式来说非常重要,应该在课程目标中利用细化步骤、对应步骤及程度区分步骤,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各学科的课程目标体系进行建设,确定每个学科应该对何种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还要确定各个学科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目的。应该增加和核心素养有关内容在课程内容中所占的比重,把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利的内容加入课程内容,利用主题课程强化内容整合,对课程知识的问题进行解决。对教学方法来说,应该改变教师在教学时使用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打造的课堂环境下自主思考、敢于创新。要想实现促进教学改进目标,不仅需要利用研训方式使教师可以对教学方式改变价值要求及实际操作进行确定,而且要将教师的教学改革情况当作评价教师绩效、评定教师职称和对教师进行评奖与晋升的关键性凭据,使他们更有动力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第二,利用建设拥有很高质量教师团队的方式促进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学校标准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现阶段学校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对教师团队来说,不应使其成为育人质量提高的短板。需要对教师资源进行保障与发展,首先应该对教师的要求进行确定,把控教师的准入关口。应该提高教师的专业标准,在招聘教师时具有很高的标准和很严的要求,比如适度提高教师的学历要求与专业匹配要求,依据新时代要求对高素质教师团队进行建设。其次,应该打破机制束缚,对教师补充进行把控。对核定编制的机制进行改革,提升编制的弹性,使编制问题不再影响教师补充。对教师补充计划进行利用,吸纳优秀青年从事教育行业,从数量上弥补教师队伍的短板。最后,应该强化对师资力量的培训应使教师发展的投入不断增加,地方政府及学校应该正确使用培训经费,从物质角度助力教师的成长。依据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对培训课程进行设计,在选择培训专家时应该确保其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并且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能有针对地培训教师,不但要使他们掌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可以使用的方法,而且应该转变其育人理念,使其变为教育家类型的教师,具有独特的育人哲学。
第三,利用优化治理体系方式促进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对政府来说,需要从国家及区域层面强化对教育的统筹规划,使教育方面的薄弱环节得到补充,比如解决弱势及特殊群体的教育难题,使区域和城乡间的教育方面的差距得到缩小。其次,应对具有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机制进行建设,使各主体拥有表达渠道诉说自己的利益需求。由各个主体一同参加治理,强化其问题及证据意识,使他们在解决教育发展问题上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改进能力得到提高。
三、从发展动力出发,对高质量中小学教育进行理解
就国家的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而言,教育发展推动力包括政府主导的由上至下的推动以及从学校方面由下至上的推动。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要想高质量发展中小学教育,应该实现由行政主导至上下互动,共同推进创新的转变,所以需要使地方政府及中小学院校在办学方面的活力得到激发。要想将内生动力注向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能够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应该对行政管理的体制和行政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革,进而将权力赋予中小学院校。应该对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进行理顺,对教育主管部门在学校管理方面的事项进行确定,在保证学校可以将我国的办学要求进行落实、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办学的基础上提高简政放权的程度,确保学校在办学方面拥有自主权力,尤其应该确保具有教育教学、扩大人事工作以及落实经费使用方面的自主权力。对现阶段的学校改进工作来说,需要确保学校能够对校本课程进行开设,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在教师招聘方面拥有主动权,能够自行决定对培训经费的使用。出于确保简政放权得到有效落实的目的,各级别政府与学校应具备权力、责任、负面清单,需保障其合理性及明确性,而且应该对问责机制进行不断完善,防止出现权力僭越问题和放权不利问题,从制度角度确保责任能够被履行,保证引导权力能够被正确行使。
其次,利用专业培训及专业指导帮助政府和学校。第一,需要强化对于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方面工作人员的培训,而且需要做好培训教师的工作,不但要使相关人员更加理解高质量教育,而且要使他们在自主办学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培训教育行政人员的过程中,不光需要对他们进行行政公务培训,在培训中小学校长的过程中需要格外重视中小学院校的办学及个性化发展,在培训教师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培养他们在学校管理方面的能力。第二,能够利用委托代理方式及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这些专业的力量除了科研机构与企业之外,还有高等院校,这些力量的加入能够从专业上指导地方政府以及中小学院校。
最后,利用切实减负为学校自主办学提供保障。现阶段,校长与教师不得不完成许多和教育教学不相干的社会事务,比如填表、考评及评估,这些事务会减弱办学活力。所以需要对诸多事宜进行规范与监督,使和教育教学不相干的事项得到清理与规范,从而使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身上的负担得到减轻,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教育教学进行改进、对学校的特色课程进行建设,并使教师的专业性得到更好地发展。
四、利用评价改革助推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首先,利用评价对高质量评价目标进行确定。评价能够指挥工作前行,在对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进行建立时,应该按照高质量中小学教育的根本要求及重要任务,使其对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建设,对质量评价指标与实施的要求进行确定,从而为教育质量评价的顺利进行指引正确的方向。科学评价体系应该把开展素质教育当作导向,国家除了要对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及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制定之外,还要制定关于学生发展质量的评价标准。
其次,利用评价助推教育发展方式进行转变。第一,除了可持续理念外,应该利用质量更高、更公平、效率更高的理念评价教育发展方式,而且应该评价高质量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注重其在确定教育发展方向的表现、在进行课程改革及教学改革方面的表现、在建立优秀教师团队方面的表现和优化教育治理工作中的表现。就学校来说,应该对其在开发课程及整合课程方面的措施、教学创新方面的措施、助力教师发展方面的措施、完善内部质量方面的措施多加关注。就教师来说,应该注重他们在对育人方式进行转变和使“立德树人”任务得到落实方面的实际效果。第二,需要在地方政府考核和学校考核内容中加入教育高质量发展内容,使用多种政策制度,比如约谈和激励等,促使政府及学校使用评价结果对其教育管理及教学进行改进。
最后,利用评价,使地方政府与学校在办学方面的活力得到激发。第一,利用评价对教育的作用及价值进行展现,例如利用对增值评价的探索进行更加有效的评价,使教师能够利用评价对其教学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检验。第二,利用评价能够指引多方力量对教育教学进行改进。在强化自我评价之后,政府、中小学、教师能够对其教育教学措施进行反思,对进行自我优化及自我改进十分有利。第三,统筹整合评价可以使各方势力的负担得到减轻。对政府及中小学来说,应该对评价清单以及年度计划进行建立,利用简化流程方式、强化评价数据方式和共同享用结果方式避免重复评价的出现。
五、结语
综上所述,自“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一目标确立以来,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要想实现使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需要分别从发展目标角度、发展方式角度、发展动力角度对高质量教育进行理解,与此同时,需要对评价改革手段进行利用,以此助推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