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2022-03-16妥秀红
妥秀红
(甘肃省广河县城关学区双泉小学,甘肃 临夏 731100)
古诗词是古人经过艺术化审美后的生活经历,在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感悟能力、审美能力方面有着特殊的优越性。然而在当前古诗词教学当中,学生由于词汇量小、生活阅历少、成绩导向等原因,对于古诗词阅读的内动力不足和功利性强,对古诗词阅读浮于表面,仅仅背诵教师讲授内容,不愿真正深入感受古诗词蕴含的意味。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兴趣,带领学生深度理解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一、兴趣学习的概述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程都是以教师为主,所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的。但其实学生才是教学任务的首要目标和授课主体,因此,要想提高小学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就需要先提升学生们阅读古诗词、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对此,教师需要认真了解学生的真实求知需求、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兴趣偏好、认知范围、心理特点、学习态度等内容,然后再从他们“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创建教学方案,并以此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效提升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另外,教师要想提高小学生学习的质量,还需要增强古诗词教学的趣味性,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出学生独立自主的求知意识。这样还能促使教师创建更加多样化的授课模式,比如,群文阅读教学、问题探索教学、意境感悟教学、情境演绎教学、立德树人教学等等,并以此提高小学生的诗词理解能力和情感感悟能力。
兴趣教学理念还能够有效帮助小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词文学素材,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文学创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他们经常会因为缺乏文学知识而使文章内容显得非常苍白。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文化底蕴,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学知识,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科学地运用在文学创作中。因此,教师需要努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诗词学习的质量。
二、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实施策略
(一)群文阅读,整合类比
群文阅读即围绕着同一议题的多篇文本的聚集,不是简单的文本叠加。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进行核心话题的探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同一类型诗词的含义,并整合相关知识点,促使学生之间思想相互碰撞。
如教师在讲解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望洞庭》一诗时,可以制定议题为“古人眼中的洞庭湖”,选择的群文阅读文本为《望洞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登岳阳楼》《洞庭湖秋行》等,将多篇描写洞庭湖的诗词放在一起,让学生同时阅读类似的文章,让学生从整体上对洞庭湖有一种感受和认知,感受诗词中作者描写的洞庭湖之间迥异的风格、不同的侧重点和心境等,让学生对洞庭湖有着多角度的感官印象。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作者写诗时的境遇,启发学生思考诗人在遭遇不同的人生困境后,看待事物不同的心态。比如孟浩然借描写洞庭湖的浩渺广阔无舟可渡,不落俗套地委婉表示自己想要得到引荐,和刘禹锡被贬南荒后写下平静和谐的洞庭湖夜色相对比。之后教师可以给小组布置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合作解决任务,相互之间补充自己对洞庭湖不同的认知,启发其他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求同存异。
这种互文性的多文本阅读,相较传统单一的阅读更提升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增加学生对诗词内涵的理解。多文本之间进行互相对比补充,也可以促使学生搜寻文章中不同的特点,养成类别意识,训练学生求同存异的能力。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可以制造一种学习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阅读诗词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二)激发想象,感知情境
诗词是经过诗人艺术加工后的产物,其中蕴含了非凡的想象。想象力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利用情感的语言和多媒体技术勾勒出作者笔下美好的意境,激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多感官地感受其中蕴藏的意境美。由于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活跃,可以引发学生对古诗词中意象丰富而美好的想象,很容易就可以使学生获得美好的观感,增加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比如教师在讲授《江南》一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在荷塘连绵不绝水波荡漾的动画,配上生动的音乐,让学生根据注释自行阅读诗词,想象自己是一条鱼儿在荷叶中四处游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并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让学生自行感受古诗蕴含的趣味。又如在讲授《咏鹅》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冬天湖水刚刚解冻的时节,一只肥肥可爱的大白鹅就迫不及待大摇大摆地进入水池中嬉戏,大白鹅神气十足地伸长脖子向天歌唱,红红的脚掌在碧绿的水波下拨动,通过勾勒出大鹅池中戏水的生动可爱的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古诗的兴趣。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不足,对部分诗歌阅读后无法感同身受,这需要教师给学生设置生活场景,引发学生情感的关联。比如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中用一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抒发自己的孤独感。学生年龄小,对于孤独的体会还很浅显,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家长因事外出,只有自己在家,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玩耍时的情绪感受,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情境。
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时,实际上学生对以动衬静、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无法理解太多,教师不需要过度讲解并直白地将古诗词摊开在学生面前。教师过多引导代替学生进行思考感受,反而会让学生失去阅读的兴趣。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自发想象古诗意境,能发挥古诗的美育作用,引发学生美好的想象,激起学生阅读的好奇心。
(三)强化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作诗词是要将其唱出来的,因此会具有一定的格律。合理的诵读对于学生认识生字词、加深诗词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多次朗诵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调高低、停顿长短等,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韵律美和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师要想引导学生感情充沛地朗读诗歌,首先教师自己要充满热情地朗读诗词,为学生做示范。比如《望天门山》一诗,在教学初教师可以使用范读法,先富含情感地朗读,然后学生跟读模仿。随着教学深入,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朗读方式,比如自由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天门中断、江河奔流的画面。教师还可使用演读法,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李白,在去江东的路上突然遇见高大险峻的壮美景象,有感而发作出《望天门山》的场景,在朗读中让学生代入揣摩诗人内心世界。教师还可以使用唱读法,跟着古诗新唱视频师生一起唱古诗,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音韵之美。除此之外,还有听读法、朗读法等多种吟诵形式。
古诗词当中有丰富的韵律之美,教师需要使用多种朗诵形式,让学生反复朗诵,体会到诗词的节奏音韵之美。刚开始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朗诵多遍,然后补充平仄、五句四平韵等知识,帮助学生循环渐进地掌握古诗词朗读技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阅读古诗词的魅力。
(四)和诗以舞,情景剧演
诗歌当中的情感是诗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其中极具艺术性和内涵意境,是可以通过歌舞表现出来的。教师可以根据诗词和学生水平编写生动活泼的情景剧,让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角色扮演和歌舞编排。通过让学生揣摩角色情感和抉择歌舞风格,让学生接受美的洗礼,增加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比如,《采莲曲》是王昌龄在龙标城外独自游玩时,遇见当地酋长的女儿阿朵正在池中采莲唱歌,有感而发的作品。在诗中,作者描写少女脸庞像芙蓉身上穿着荷叶罗裙,将活泼可爱的采莲少女与荷花化为一体,表现出自然之美。教师可以写采莲剧,让学生们扮演诗人和采莲少女,选择合适悦耳的音乐,编排出采莲女与周围美丽的环境合为一体的优美舞蹈,让学生在古声古韵中尽情想象感受。
学生都有探寻美的欲望,通过让学生进行表演体会诗人的内心情感,深刻地感受古人感受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等,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借此唤醒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
(五)渗透人文,立德树人
古诗词中暗含着诗人的处事态度和高尚的品格,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素养和情怀,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启发学生智慧,建立良好的道德标准,为学生为人处世打下良好的基础,达到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目标。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中,设置了“家国情怀”这一主题,教师就可以在讲授《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崇高的爱国情怀,梳理学生的爱国意识。比如《从军行》中,还可以树立将士为国家甘愿戍守边疆的英雄形象,教师可以延伸给学生讲解现代军人驻守边疆的情况,让学生了解边疆生活环境的恶劣和培养学生对保家卫国士兵的敬畏,除此之外另选角度,利用边疆战士的辛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己亥杂诗(其五)》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树立起不愿与腐朽官僚同流合污,毅然放弃做官,但是仍心系天下,决心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未来继续奋斗的形象,增加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古诗词中蕴藏的人文意义,发挥古诗词修身养德的功能,让学生感受古人的人性闪光点,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自己,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他人,开阔学生的胸怀吸收卓越的人文智慧。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不要面面俱到
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而言,很多教师都认可以下这种教学理论:古诗词教学要通过反复朗读让同学们感受到诗词句子的韵律美、语言美;要通过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中的不同意境,欣赏含有各种情感的画面,从而加深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感悟;还要通过细致的分析和探寻发掘古诗词中的哲理美。这种理念是正确的,但是,很多教师却没能真正地理解其中的含义,于是就生搬硬套这些理论,对古诗词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按部就班式的讲解。然而,这种枯燥的、模式化的方式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还影响了他们探索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惠崇春江晚景》时,有的教师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的画面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其实这句诗是比较好理解的,教师只要给同学们展示出相应的画面,他们就可以通过观看初春时节江水上的景象感悟到景色的美好,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讲述,这样反而浪费了学生和教师的时间。
(二)不要挖得太深
在课新课改革的要求中,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文学知识,还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热爱,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切体会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思想感情,并且,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几十首古诗需要学生理解和背诵,这个阅读量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大的,而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并不需要他们将古诗词分析得太过深奥。另外,为了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老师还可以将古诗词进行分类,按照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或者按照思念亲人、思念家乡、赞美自然、歌颂友情等方式划分古诗词的类别。这样,教师就可以轻松地开展群文阅读模式,拓展小学生的认知范围,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文化底蕴。
(三)不能“满堂灌”
古诗词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体会诗词中的情感,所以,教师不能用教授理论知识的方式进行讲课,而是要根据不同诗词的意境创设不一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借景抒情的诗词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绘制图画,把作者描绘的景色用笔画出来,在增强学习趣味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在讲叙事抒情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备创设学习情境,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变成生动形象的具体画面,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感悟作者的创作情感;教师还可以创建表演活动,让小学生扮成作者或者诗中的故事人物,通过亲自模仿的方式快速了解诗词的内容;还可以开展古诗词竞赛,用激励的方式督促学生加强古诗词的学习。这些教学方法都弥补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缺陷,激活了小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感悟能力,使他们对古诗词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课堂的学习效率。
(四)坚持“授之以渔”
在古诗词兴趣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学习虽然是“教”与“学”的结合,但并不是一味地“灌输”,死板地学习,而是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的方法,了解知识的原理与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各项能力。很多教师教授古诗词时还会给学生讲解学习古代文学语言的方法,让他们了解中国古代文人遣词造句的规律和原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能力。当他们学习的效率提高了,那么,探究的兴趣自然也就增强了。而且,这种教学理念还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活动中。
阅读是学生学习古诗词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积极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踏入古诗词的大门,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意境美、画面美,通过这些美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诗词蕴含内容博大精深,其中魅力学生在短时间无法完全体会,需要教师长期反复耐心地培养学生古诗词阅读兴趣,同时运用科学合理手段提高学生阅读成效,提高学生素养,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