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巧妙化解策略
2022-03-16叶娟
叶 娟
(江苏省南京市象山小学,江苏 南京 210016)
要帮助小学生化解思维定势,有关教学可从掌握新方法、应用新知识、分享数学学习经验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在尝试打破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定势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有关教学活动当中引入“新东西”,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当前的数学知识,更要对小学生的数学技能、数学思维进行训练,促使其能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看见“不同”的切入点。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不同能力、选定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才能巧妙化解数学思维定势。
一、思维定势的产生原因分析
(一)教师的行为干预
在讨论儿童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时,中央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董浩曾经发表过这样的意见:“如果说,孩子们无法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取得应有的表现,那么,我觉得教师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小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奇’与‘探索’,他的脑子里没有‘困难’这个概念。当教师无数次重申‘这很难’之后,孩子必然会产生畏难情绪。”这一观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思维定势的产生原因:教学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方法。就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看,对于标准答案、数学公式的追求已经被定义为数学教育活动的主旋律。在教学工作中,学生看见的只有教师给出的客观数学知识,而不包含独立探索、犯错与创新等多个过程。这样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下,“用最简单的方法得到数学答案”,就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思维定势开始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只能看见单一的、枯燥的数学问题,无法对数学学习要求作出回应。教学单元化、素材单元化,这是引发思维定势的主要原因。
(二)学生的能力影响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与独立行为能力的个体,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其具备将数学经验、数学方法应用到当前的教学活动当中的基本素质。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探索、创造,有助于提升教学的整体有效性。但受限于学生的个体素质,一些学习者并不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取得更好的表现:能力差、数学学习兴趣不足、对数学教学工作缺乏认识,导致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对于出现在课堂上的数学问题、定理,学生渴望用最直白、高效的方式探究有关问题的核心含义,但并不会思考问题中的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随着数学教学活动不断推进,学生只能利用“记忆力”解决数学问题,标准答案成了学生的唯一追求。著名教育学家弗兰登塔尔将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认为个体的经验、生活经历、抽象想象影响着个体的未来发展,这种影响能否在未来表现出来,直接影响到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在“缺乏引导”“没有兴趣”的教学环境下,能够主动对数学知识做出回应的学生少之又少,他们受困于传统的掌握理论、掌握标准答案的框架之中,独立思考的素养正在丧失。
二、思维定势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不利影响
(一)限制学生发展,单元化教学问题突出
爱默生将思维定义为“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认为思维意识的整体表现直接影响到个体的未来发展。爱默生强调,思维越灵活,个体能够取得的发展空间越广阔。而对于形成了思维定势的学生,其已经在自己的思维上加上了一把枷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思维定势会引导着学生以单一的、片面的方式开展数学学习活动,导致学生无法深入理解数学概念。这样的学习模式下,数学教学开始向着片面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不同板块的数学知识,学生依旧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整理数学概念的基本思路理解教学要求。各个板块的数学知识之间无法形成联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得不到开发与训练,后续的教学中,思维定势将持续限制学生,导致学生在“求解答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来说,思维的开发、技能的培养远比单纯的教学指导工作更加重要,努力打破思维定势对于教学活动的钳制,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催生惰性意识,降低学生自学能力
这里所指的惰性意识并不是一种不愿意学习的思维意识,而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浅尝辄止的惰性心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为了升华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教师需要在教学环节引入互动、实践、积累、比对数学知识等多个板块,从而加深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使其形成出色的数学思维。但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这些板块都成了“可以舍弃”的教学活动,配合思维定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学什么、怎么学、正确答案是多少等关键问题,并结合有关问题对数学知识进行解读。这样的学习模式虽然缩短了教学时间,但却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表现: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其不愿意针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发展展开探究,也不能将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导致整体的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科学的数学教学模式下,数学应该是“由点到面”的,学生将不同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知识网,进而培养自身的数学思维。而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每个数学知识点都是独立的,学生看见的只有“标准答案”,而不是教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学逐步推进,正确答案呼之欲出,对于学生来说,后续的探究学习已经演化为一个可有可无的过程。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化解思维定势的策略
(一)改变方法,“强迫”学生发挥
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很难逃脱思维定势的牵制;当前的数学教学将教学工作转化为一个提问、解答的过程,学生只要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教师便会提出一个一个的问题,当将这些问题解决之后,数学知识便被学生记忆在了脑海当中。这样的数学学习模式下,数学是一个不断解题的过程,只要解决问题便能够得到答案的思想在学生的脑海当中根深蒂固,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定势。
要化解思维定势,必须改变当前的教学方法,在削弱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在探索、犯错的过程中掌握新的数学学习经验。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米和毫米》的有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展示法”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环节,通过板书为学生绘制一条8 毫米与一条2 分米长的直线,要求学生观察二者之间的差别,学生首先看到的便是长度上的差别,但在提出结论之前,新的问题便已经形成:已经知道两条直线一条长、一条短,如何形容他们的长短关系?从黑板上来看,比较短的直线也并不短。这就使得学生掌握了新的数学学习方向:确定数学单位。学生开始搜集有关于长度单位的数学知识,并利用数学单位修饰有关对象。当毫米、分米的概念进入到课堂当中之后,学生通过观察再次提出问题:2 分米长的直线相当于多少条8 毫米长的直线?借助刻度尺等材料,提出新的数学问题,并延伸数学学习范围。对于教师来说,这一环节的“单位换算”是不必要的,但正是因为看见了教学之外的数学知识,学生才能够开展多元数学活动,从而跳出思维定势。
(二)鼓励犯错,“犯错”引导教学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一直在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导致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数学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但对于部分数学学习活动来说,学生的错误当中同样包含着数学知识的表现。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教师要尝试利用“错误”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犯错、积累,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有关学习为例,当教师给出教学材料之后,可直接给出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计算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学生通过测量、累加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4 倍。学生在这一结论中整理答案:长方形与正方形都属于四边形,那么,长方形的边长也可以用边长的4 倍表示。在发现学生的错误之后,教师可要求学生独立进行检验,思考有关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学生依靠边长的累加进行验证,发现在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的过程中得到的答案并不是正确的。此时,学生重新审题,看见了长方形与正方形之间的差别,然后重新思考问题。在犯错之后,学生会针对数学知识当中的“细枝末节”发散思维,从而得出新的学习方法。借助错误,也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不再沉溺于“标准答案”。
(三)信息技术,“技术”展示问题
要打破思维定势对于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教师要将多种方法、灵感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当中,确保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使“思维定势”不再限制学生的数学思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来说,信息技术教学具有直观、多元、互动等特点,在展出教学问题之后,学生便会主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剖析,在每个学生表达观点时,学生看见的是不一样的数学知识与学习方法,思维定势也将被进一步突破。
教师可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打破思维定势,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成数学教学任务。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现有数学问题0.8÷4和0.8÷0.4,分别计算他们的值。没有掌握小数除法计算法则的学生很难给出答案。但在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则能够跳出思维定势:将0.8÷4 理解为“把0.8 分成4 份”,可以得出计算答案。而对于问题“0.8÷0.4”,用“将0.8 分成0.4 份”表述数学关系,则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在思考之后,学生又会提出新的方法: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十倍,那么得出的结果依旧不变,比如22÷11,变成220÷110 之后,结果依旧为2,所以在小数除法的计算当中,也可以用这一方法进行计算。当学生给出答案之后,可尝试利用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技术展示小数除法的运算特点,对小数点的位置进行探究,思考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对于最终的数学计算结果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应用信息技术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不同板块的数学知识联立起来,促使学生探究答案的产生过程,整个数学学习活动更自由,越来越多的方法将出现在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四)互动交流,“开口”表达灵感
当教师给出数学学习结论之后,学生便会产生一种满足感,认为得到了答案便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全部目的,不愿意对后续的教学活动进行继续探究。教师的“过早开口”,学生的“不愿开口”,导致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只能依靠教师的引导解决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尝试化解思维定势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投入更多的重视,鼓励学生开口表达,引入新的数学学习灵感,或许能够让教学活动取得新的成绩。
教师可尝试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分享数学经验与数学方法,延伸数学课堂。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为例,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互动。针对已经学习的统计图知识,学生提出学习问题:不同的统计图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在学生提问之后,其他学生对不同的统计图进行归纳总结:不同统计图的形状不同,如条形、折线和扇形。这一结论无疑是肤浅的。学生会继续进行探究:统计图的不同形态是否决定了统计图的不同功能?由于依靠抽象想象无法解决问题,学生会围绕某一数学关系开展统计活动,如班级中戴眼镜的人数、花坛里不同颜色的花等。在探究之后,学生得到数学结论:不同的统计图能够表现数据的不同特点,如扇形统计图,能够直观展示数量的关系;而条形统计图,则能够对数据进行汇总、比对。要破解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存在的思维定势,教师要适当延伸教学范围,将教学活动的主导权转交给学生。学生愿意开口、能够表达,后续的教学才是有价值的。
四、结语
破解思维定势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帮助学生化解思维定势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技能、学习能力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合理选择教学板块,鼓励学生开展探究、实践等活动。对于学生在数学教学环节出现的错误问题,也应积极进行整理应用。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获取学习灵感,才能帮助学生尽快破解思维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