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目标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2022-03-16郭婷婷
郭婷婷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枫桥实验小学,江苏 苏州 215011)
教师进行某些学科的教学时,如果不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选择出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么将很难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甚至会让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此学科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时,便可以将问题引导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课堂当中,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帮助小学生更快地掌握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下文笔者对问题解决目标下教学的作用和特点进行了相关阐述,并以此提出了在问题解决目标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
一、问题解决目标下教学的积极作用
问题解决目标就是在课堂中设置特定的问题,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够掌握教材中特定的理论知识。此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小学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不能够主动从知识中找到学习的兴趣,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问题引导式的教学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其次,能够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受到重视。在此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目标便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教材当中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问题解决教学目标下的教学模式便能够较好地实现这双重目标。最后,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某些知识的教学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有些知识反复讲解多遍,仍有很多小学生理解不了,有些知识反复强调多遍,仍有很多小学生总犯同样的错误,而问题解决目标下的教学便能够减少这一现象的发生。
二、问题解决目标下教学的特点
问题解决目标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其有着明显的特点。首先,这一教学模式具有整合性的特点。教师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时,总是会按照教材内容一一向学生讲解。这样虽能保证其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和全面性,却不能够让小学生较好地把握此部分的整体内容和重难点知识。但当小学数学教师将问题解决目标这一教学模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时,便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然后根据整合后的内容设置相关问题,在此时,小学生便能够迅速意识到教师所提问题便是学习的重点内容,由此,便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这一教学方法具有合作性的特点。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教学的形式通常只有教师讲解、学生听讲,这样虽能够保证教师的教学进度,却因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导致学生不能够有较强的课堂参与度。而小学数学教师将问题解决目标这一教学形式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便能够让小学生之间养成互相提问、互相帮助的习惯,由此可见,这一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合作性的特点。最后,这一教学方法具有互动性的特点,问题解决就是要求教师以问题作为引导,以解决问题作为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解决特定的问题,最终让小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由此可知。这一教学方法正是以互动作为基础的。
三、问题解决目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知识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弱,在学习一些知识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此时,教师就应该积极寻找各种解决方法,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这一学科。这样可以将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一些小学生能够轻松理解的问题。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小学生讲解《负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节内容时,便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温度引入到课堂中,向小学生提问:“你知道温度有零上和零下之分吗?零上与零下与我们所学的正数和负数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你认为他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然后以这些问题引发小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积极主动去探索正数和负数的相对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以及怎样的数才可称为负数。最后,再由教师向小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并向他们细致地讲解负数的概念以及负数的运算。通过这一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例1:现有一水果超市老板去进货,并且他们只打算进苹果,然后,超市老板就进了一批苹果。结果不久,苹果就被卖出去了30%。在此时,老板看出了苹果的售卖趋势,就又运来了160 箱苹果,在运来这160 箱苹果之后,老板发现现存苹果的箱数比第一批苹果的箱数多10%,请由此计算,现在这个超市共有多少箱苹果?
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小学生讲解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百分数”部分的内容时,便可以为他们设置这样一个问题,让他们了解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如何对百分数进行计算。其可以根据题目内容向小学生提问以下几个问题:当超市卖出了30%的苹果之后,超市还剩原来苹果的百分之多少?由现存的苹果箱数比第一箱苹果的箱数多10%,你能计算出现存苹果的箱数是第一箱苹果箱数的百分之多少吗?你认为160 箱苹果与题目中的百分数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由这一系列的分析,你可以列出怎样的计算表达式呢?在此之后,教师再向小学生讲解这一问题。由题意可知,苹果被卖出去了30%后,还剩1-30%=70%,在运来160 箱苹果后,现存苹果为第一次运来苹果的1+10%=110%,由此可知,160 箱苹果占苹果总数的百分数为110%-70%=40%,所以现在这个超市的苹果总数为160÷40%=400 箱,由此得解。
(二)坚持学生主体,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
坚持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一直坚持的原则,但当教师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其往往会不重视甚至忽略这一原则,这就导致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减少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将问题解决这一方法运用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时,必须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每个环节中。如,在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来为小学生提出特定的问题,然后让他们从教材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并将自己获得的答案分享出来,供其他小学生参考;在讲解相关例题时,教师可以在讲解例题之前向小学生提问几个与例题相关的问题,以此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最终独立解决问题;在对课堂所讲知识进行总结时,教师可以首先将课堂知识分为几个部分,然后以提问问题的形式让特定的小学生叙述出特定部分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一方法,不仅可以改变课堂的主体,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还可以减轻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其教学效率。
例2:某物流企业为降低运输货物的成本,便选择要两辆车同时相向开始运输,当两辆车相遇时,将两辆车的货物移动到同一辆车上,然后由同一辆车运输到目的地。现已知两个地区相距225 千米,现这两辆车同时相向开出,经过2.5 小时两车相遇,并且知道甲车与乙车的速度之比为4:5,请由此计算甲车和乙车每小时分别行驶多少千米?
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小学生讲解这一问题时,便可以首先向小学生提出问题:速度的计算表达式是什么?在此问题中,你应该怎样计算两车的速度?在计算两车的平均速度之前,首先你应该做的事情是什么?甲车与乙车的速度之比为4:5,这对你的解题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呢?所以你想要采用怎样的解题方法解决这一问题?在此之后,小学数学教师便可以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向小学生讲解这一问题。由所学知识可知速度=路程÷时间,在此题中,小学生应该首先根据路程和时间计算出两车的整体速度,两车的整体速度为225÷2.5=90km/h,又有两车的速度之比为4:5,可知甲车速度占整体速度的4 份,乙车速度占整体速度的5份,所以可知甲车速度为90÷9×4=40km/h,乙车的速度为90÷9×5=50km/h,所以可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50km,由此得解。
(三)开展课堂活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时,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只在课堂上讲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而不进行丝毫的娱乐活动,那么便会使得小学生失去这些小学数学专业学科的兴趣,甚至会让小学生对数学专业学科产生厌烦的感觉。很显然,一旦出现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教师的教学,还很可能会减少一个产生人才的机会。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将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方法引入到数学课堂时,必须要为小学生营造比较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敢于提问、敢于思考。如,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开设一些竞赛形式的活动,让小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教师设置的思考和计算类的问题,并且采用积分制的方法,最后对每个小学生的分数进行整合,并对那些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且分数较高的学生进行奖励;教师还可以为小学生开设一些互动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让一些小学生负责提问问题,一些小学生负责回答问题。当一侧的小学生提不出问题或者回答不出问题时,则两队互换,当因提不出问题而互换时,如果互换之后另一方仍提不出问题,则视为活动截止。通过为小学生开展课堂活动这一方法,不仅可以为小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让他们更加放松地学习相关知识,还可以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优化他们的课堂体验。
(四)开设学习小组,促使学生的能力提升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足,并不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很多小学生也不能够完成一件事情。在此时,教师就应该考虑将小组合作这一形式引入到课堂中,让小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利用问题解决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数学学科中理论知识的教学时,便可以为小学生设置学习小组,其可以首先对各方面的情况有一个较细致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生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分组,在分好小组之后,从小组内选择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强的小学生担任小组的组长。在此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就只需要向每个小组布置一个问题,然后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最终每个小组都可推选出一个成员分享自己小组获得的学习成果。通过开设学习小组这一方法,不仅可以减轻小学数学教师管理学生的负担,减少其精力消耗,还能够帮助小学生更自主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例4:小明学校离小明家的距离较远,小明想要每天按时到学校,必须需要借助自行车,因此,小明的爸爸为小明买了一辆自行车,现已知此自行车车轮的外直径为70 厘米,如果小明以每分钟100 转的速度骑行,那么他骑行25 分钟就可以从家到学校,请由此计算,小明家与小明学校的距离有多远?
小学数学教师在向小学生讲解这一问题时,便可以首先向小学生提问以下几个问题,自行车车轮的直径为70 厘米,那么其车轮的半径为多少厘米?怎样计算车轮转一圈能走的路程?计算完一圈的路程又怎样计算车轮运转100 圈所走的路程?由此,你可以计算小明家与小明学校的距离为多少吗?在此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再细致地向小学生讲解每个问题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由题意可知,自行车车轮的直径为70 厘米,那么车轮转一圈所走的路程为3.14×70=219.8厘米=2.198米,得到了车轮转一圈的路程为2.198 米,便可计算车轮转100 圈所走的路程,路程为2.198×100=219.8 米,所以小明骑行25 分钟后所走的总路程为219.8×25=5495 米=5.495 千米,此路程即为小明家与小明学校的距离5.495 千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了,在此时,教师就必须要积极地寻求各种教学方法,以优化自己整个的教学过程。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学科中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时,便可以将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引入到数学课堂中,以提问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等互动活动作为课堂的主体内容,最终实现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自身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