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下的幼儿园区域阅读探索
2022-03-16施家麟
施家麟
(昆山高新区南星渎幼儿园,江苏 昆山 215300)
在响应“全民阅读”的大背景下,建立区域阅读引导幼儿,是丰富阅读指导模式,提高阅读引导,促进幼儿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深入分析《指南》之后,从理论基础上汲取养料,更加明确阅读指导的标准。实践证明,在幼儿指导中,阅读区是幼儿园指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语言能力、情感态度等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幼儿园指导中应该如何开展区域阅读才更利于保证引导的有效性呢?笔者经过结合《指南》分析和十年探索后得出,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展开具体探讨。
一、明确标准:结合指南要求,明确阅读活动标准
明确的标准是幼儿园指导的指明灯,可以为教师照亮前行的路。自《指南》实施以来,其中包含的幼儿教育理念为幼儿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因此,结合《指南》要求分析,明确阅读标准,将有助于区域阅读活动的科学有序开展。
(一)研究文本,明确要求
在《指南》中分设阅读与书写准备部分,要求在阅读活动中带领幼儿完成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等能力培养。此外,《指南》还按照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个体情况分析,按照3-4 岁、4-5 岁和5-6 岁幼儿的特点进行了科学划分,帮助教师充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教育建议。明确的要求为教师的指导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例如,教师在分析幼儿教育目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从《指南》的表格中了解引导建议:第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第二,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第三,引导幼儿体会标识、符号的用途。在了解这一教育建议后,在创设区域游戏的时候,则需要结合《指南》中提出的教育目标分析,契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分析,找出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引导因素。同时,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指导建议,并尝试着从环境、兴趣激发、引导自主体验视角思考有助于幼儿成长的区域阅读引导模式。通过教师充分研究文本,更利于在结合区域阅读指导中完善指导要求,明确活动方向,从而科学设计指导的内容,以明确的标准引导完善区域阅读活动的过程。
(二)多维思考,定位需求
近些年以来,虽然幼儿园在《指南》的引领下,始终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融入幼儿指导中,主动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并科学开展活动。实践中仍旧需要不断从《指南》中寻找前进的方向,明确定位日常引导的需求,从而在针对性地指导中及时优化活动引导的素材,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并在立足多维思考引导中,精准定位阅读活动引导目标,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例如,在设计区域阅读活动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从《指南》中明确指导目标,并结合幼儿个体情况分析,认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成长特点,了解幼儿培养需求,精准定位区域活动的内容。同时,教师在设计活动的初始阶段,还有必要结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幼儿成长中的变化和引导效果分析,及时探索优化的内容。通过结合引导标准、幼儿个体情况、社会需求等多个维度思考,明确定位幼儿区域游戏引导的基本需求,从而让不同阶段的幼儿都可以在幼儿园教师的多维思考和科学引导中获得素质的提升。
二、引导探难:立足实际情况,实践分析寻找困境
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幼儿引导阶段,不仅仅需要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分析,还需要立足实际情况,及时分析反思在实践中遇到的困境,并不断突破困境,才更利于在探难优化中更好地开展区域阅读活动。在长期的幼儿活动指导中发现,现阶段幼儿园区域阅读活动的开展在区域分布、材料布置、教师引导模式、教研活动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境需要及时优化。
(一)区域分布相对简单,吸引力不足
阅读区域的布置需要涵盖区域位置原则、区域内部环境创设、区域内教材、绘本等摆放、区域材料开发等多个方面。但是在实践引导中,虽然长期以来教师也在不断探讨有效的区域阅读氛围,并在幼儿园中选择安静、采光合适的区域布置阅读区。但是,在幼儿成长中,阅读区域的分布、摆放等并没有及时地优化。在区域内部多以图书、书架、阅读平台为主,并没有融入有吸引力的其他资源。这种简单的设置虽然能够在设立初期捕获幼儿的初心,但是当幼儿适应这样的环境之后,难免会由于内部陈列的单一而缺少安静下阅读的积极性,因此阅读引导的效率很容易受到幼儿的影响,幼儿很难在吸引力不足的阅读区域中自主阅读。加上教师在引导中过多注重阅读素材的融入,如在阅读素材中融入绘本、童话、电子素材等,但是对区域的布置和创设改变并不大,导致幼儿无法在分布单一的环境中安心阅读。
(二)材料布置投放充足,质量待优化
走进幼儿园的图书阅读区,资源充足。尤其是当幼儿走进阅读区域之后,不仅可以确保每一名幼儿都拥有图书阅读,还余下了很多图书。虽然图书都是教师结合幼儿实际情况统一采购完成的,但是受到图书内容滞后性、幼儿成长需求变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加上图书摆放情况的限制,导致阅读区出现图书选材不合理、结构失衡等问题。例如,在小班幼儿阅读区域中,会读到文字比较多、图画单一的阅读素材。由于刚刚接触阅读,小班幼儿会对阅读产生一定的误解,错误地认为阅读素材就是这样的,并开始产生抵触阅读和畏惧阅读的情况,这样对幼儿的成长非常不利。因此,在幼儿区域阅读引导中,科学选择阅读素材并布置投放,确保阅读素材的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教师引导模式单一,有效性不佳
阅读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在《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活动中要涉及的五大领域内容,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中也需要注重这些领域知识的渗透,并科学引导幼儿,从而从小帮助幼儿养成阅读习惯,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引导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为完成任务,经常会选择教师引导幼儿阅读的单一模式。通过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的模式帮助幼儿认识阅读素材,了解阅读知识。这样的阅读指导模式下,幼儿参与阅读的过程相对被动,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也很容易在幼儿教师的不当引导下受到限制。单一的模式引导一方面无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很难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容易限制幼儿的天性,让幼儿无法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感知阅读素材的内涵,因此,结合幼儿成长需求及时改变活动引导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四)教研活动合作探讨,实践性不足
教研是保证幼儿教育科学、有序、高效推进的重要途径,在幼儿园区域阅读引导中也不例外。自《指南》颁布十年以来,虽然幼儿教师都在结合《指南》的要求和社会中的大方向、大政策分析,积极开展引导活动,可以满足幼儿成长的需求。但是在教研中,教师虽然可以得到一些有助于幼儿阅读活动开展的方法,但是达到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针对区域设计的合理性、区域材料选取、区域活动的材料投放等情况,虽然可以结合专业的领域思考,但是系统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影响着区域游戏实践活动的有序推进。例如,在组织区域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对绘本的内容挖掘不够,导致幼儿在阅读阶段只能够停留在表面层次,对绘本的深度挖掘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探讨中很难掌握真正的东西,这样非常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针对教研活动得出的结论,教师需要认识绘本阅读引导的需求,并深入研究绘本内容,明确活动引导主题,与教研组一起合作探讨带领幼儿挖掘绘本中优秀资源的有效途径,以明确的主题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充分发挥绘本阅读的优势。
三、实践优化:立足幼儿成长,科学优化突破困境
理论与实践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深入研究《指南》要求之后,仅仅理解其中的含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结合幼儿成长的需求分析,以《指南》为基准科学优化阅读活动的过程,突破引导的困境。
(一)区域分布:科学布置,精心布置营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阅读区域布置是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催化剂,能够在调动幼儿阅读积极性的同时,发挥阅读引导的功能。因此,在幼儿阅读区域布置的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结合《指南》中提到的要求,从五大领域分析,严格把控图书质量关,并有选择地在阅读区域中融入阅读书籍。同时,还有必要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建立图书库,让不同班级的幼儿可以针对阅读需求自主选择。在布置好阅读区域之后,还有必要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组织幼儿参与到阅读区域的布置中。一方面,在阅读区域的布置中可以组织幼儿自制靠枕、笔筒、书籍袋等,投放到阅读区域,在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的同时丰富区域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教师布置阶段可以主动征集幼儿的意见,了解幼儿的喜好,并将幼儿比较喜欢的元素融入阅读区域当中。通过结合阅读需求和幼儿喜好,科学布置区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吸引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注意力。
(二)材料布置:优化质量,辅助材料推动阅读开展
阅读区的功能和价值是否能够被充分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书籍的质量。因此,在指导中,教师要严格把控好幼儿活动指导中图书的质量关,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质量筛选的工作,从而保证更多优质的图书可以被融入幼儿园资料库。此外,大量实践也证明,辅助材料的布置可以为阅读区域提供丰富的资源,营造阅读思考的氛围,继而提高阅读的质量,让幼儿可以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中完成创造性地阅读,从而在阅读、编写、续写、表演等过程中加深对阅读素材的理解。
以《视觉大发现》系类图书的引导为例,由于书籍属于视觉益智书籍,且被投放在大班阅读区域内,仅仅依靠组织幼儿自主阅读和教师指导阅读已经很难满足幼儿阅读的需要,还需要组织幼儿在绘本阅读中自主体验。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设计“侦探闯关”游戏。以游戏为基础引导幼儿探索,并融入角色扮演活动带领幼儿融入本次阅读活动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当幼儿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之后,也会逐渐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探索的状态,活动开展的效果自然而然得到显著提升。
(三)教师引导:形式多样,幼儿本位丰富阅读经验
幼儿成长中,教师不仅要做好基础技能的传授,还有必要以多样化的形式引导,激发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能力。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幼儿的成长需求,积极融入形式多样的模式引导幼儿,并秉持幼儿本位鼓励幼儿阅读思考,从而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指导的有效性。笔者多年实践证明,可以结合以下模式引导幼儿:第一,小组合作阅读。在阅读区中包含着丰富的资源,如果可以先将幼儿划分成不同的小组,适当传授阅读技巧后要求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共读一本书,将有助于在幼儿间相互影响下拓宽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体验。以《蚂蚁与西瓜》为例,幼儿在合作探究中可以了解蚂蚁的习性,并产生观察蚂蚁的欲望。这时候,教师只需要借助幼儿的好奇心进一步引导幼儿阅读、观察、思考,将有助于达到理想的效果。第二,组织个别分享活动。在区域阅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幼儿结合自己的理解,以“小先生”的身份向同伴介绍喜欢的书籍。在幼儿阅读思考、分享探索中,可以凸显幼儿的个性,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组织能力。可见,通过丰富多彩的模式引导幼儿思考探究,并始终尊重幼儿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利于点燃幼儿思考和探究的热情,让幼儿可以在实践与思考中收获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研活动:立足实践,关注需求提高教研质量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幼儿始终都是主动的构建者,教师则是幼儿阅读行为的研究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幼儿活动中,教师有必要结合幼儿成长的需求指导和现阶段丰富的资源,科学融入多种实践探讨引导,从而在结合实践教研探讨中,让幼儿阅读活动朝着更加理想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教研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仔细分析现阶段与阅读活动开展有关的教研现状,并以《指南》为引导多视角分析教研,从而提高教研质量,助力幼儿园区域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鉴于现阶段幼儿教师的水平不一,教研意识不强,那么,作为教研活动中的一员,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从网络大环境和国家政策中寻找与幼儿区域活动开展有关的资源,深入思考。此外,还有必要与园内教师一同在区域阅读活动大主题下思考,通过分析子主题,逐层思考、精细研究,将各种引导模式融入教研实践中。最后,结合所带班级幼儿的基本情况,以大数据为基础分析研究,主动与优秀教师学习,从而在实践指导、学习、实践、反思中找到合适的区域阅读活动引导方式。通过将教研结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高质量的区域阅读引导。
四、结语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每一名幼儿都是不同的个体,都有独特的发展之路,因此,在幼儿阶段的启蒙就显得至关重要。阅读作为幼儿了解世界的窗户,立足幼儿区域阅读活动分析,融入先进的理念探究,是提高幼儿引导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今后的指导中,教师要紧跟《指南》的要求,结合不同阶段幼儿的发展情况思考,立足教育困境,突破困境,积极实践,从而在科学地引导中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为幼儿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