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2022-03-16

读写算(下) 2022年2期
关键词:古诗词传统语文

张 鹤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尚德初级中学,甘肃 陇南 746400)

语文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科目,也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阵地。初中是学生建立自身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传统文化的融入给学生价值观的健全带来重要影响。老师需要结合当代初中生在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需要,在教学中发掘更多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若想实现这一目的,老师必须认识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大多数的传统文化放在现在也很重要,对初中生具有文化启蒙功能。在中学生中,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正确地认识世界。举例来说,传统文化中的儒学,虽然经历了数千年的变迁,但还是有人赞美,尤其是它的精巧绝伦,如儒学中的“三人行必有我者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良好的传统文化知识,至今为人称道。中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教学内容中应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能从传统文化知识中汲取精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老师教授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能使语文教育更有意义。

(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美德

有众多传统美德都是在历史上传下来的,孝、仁、信、学等多种传统美德思想蕴涵于传统文化之中。传统文化故事如《孔融让梨》和《凿壁偷光》都传递了传统美德,很明显,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是古代留给当代人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师通过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好的人才,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和意义。

二、影响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的主要问题

(一)师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认知理念比较固封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师生更多地关注语言知识的掌握状况,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性,及语文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重视。老师在教书时,对于不涉及考试内容的传统文化知识基本上是一笔带过,学生面对与考试无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大都忽视。因为没有引起注意,因此,很多学生和老师并不会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这种现状长期得不到改观,很多初中学生已经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由于传统文化和教育基础比较薄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距离基础教育越来越远,而初中学生也无法从传统文化中获得民族的自信和自豪感。

(二)教育教学方式的实施缺乏科学性与实效性

完善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个方面共同发力,形成整体效应,同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由于初中语文学科中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较分散,不系统,这就造成了许多老师的选择困难,基本上都是用比较程式化的方法进行,这是种典型的“灌输式”教育,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受到影响,相应地,教育效果也会不佳。这种比较落后的教育方法无法有效地激发传统文化的感召力和教育功能,而且学生还未受到适当的教育和感染,与之相应的文化认同自然也逐渐被扼杀。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自身的修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是初中生的引导者,对初中学生而言,老师自身修养有直接影响。其中,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语文职业能力,对于中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唯有如此,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调动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有关信息显示,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本身的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能对初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较大的直接影响,对于中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学习《出师表》的时候,老师们可适当地站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释,使用多媒体向初中学生展示预先制作好的视频或图片能够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让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爱国精神。基于这一点,老师再次结合《出师表》的历史背景和爱国精神,发挥传统文化魅力,能使初中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在这种情况下,能在很大程度上全面加强初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内涵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让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激发初中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仅仅是诗歌里有传统文化知识,其他文本也包含着传统文化的道德思想。所以,中学语文教学中在文本内容上,老师应注意挖掘其内涵,而且要把它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地体现出来。举个例子,老师在讲《背影》这一课时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向初中一年级学生播放与背影有关的录像,让初中学生在看录像时感受到父爱之深,然后让初中学生在学习《背影》时对父爱有更深的认识,并用老师的教诲感受到父爱。这种教育方式让初中学生学会表达他们的爱,并把爱传递下去。

(三)通过课外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尽管生活中不断地渗透着传统文化,但很少有学生能感觉和发现,时常觉得比较奇怪。因此,老师要不断地通过各种传统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课堂教学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课堂上老师除了要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感受现实生活,并持续运用,从而在不同层次上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整体认识。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文化内涵,因此,通过组织课余活动,或让学生自己感受生活,至此,他们才能得到启发。假如学生长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并在不停地思考中获得成长。例如,在母亲节,老师可利用这一天让学生们参加诗歌朗诵比赛,标题叫“我爱妈妈”,最后,请同学们自编诗。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将诗与母爱融为一体,同时也要运用自身的文化修养优化诗句。通过朗诵,使学生感受到母亲节氛围,并且让学生在家帮助和照顾自己的母亲。这类活动不仅能使她们表达对母亲的爱,也能让他们感受到妈妈的辛劳,从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老师的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新颖性,保证持续性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举例来说,老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优秀的中华诗词,使学生向优秀的同学学习,并可摘抄一些自己喜欢的诗句,把它念出来。此后,老师可在班上举行“诗文小能手”竞赛,在游戏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能力,不断加强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将对学生个人修养有积极的影响。老师也能让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如果一些学生喜欢唱歌,老师可使学生积极参与对民族文化的学习,比如歌唱队,这样学生就能逐步掌握这些优秀的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五)与经典同行,触碰学生心灵

通过对诗歌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体悟到古人的感情。让学生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韵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学习古典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例如,在阅读《迢迢牵牛星》时,学生能够通过了解文章内容感受到夫妻分离的痛苦,对当时背景文化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借用传统文化知识引发学生的共鸣。

(六)基于古诗词创作背景,融入传统文化教学

中国古代出现了大量的中华优秀诗词,而这些诗词都出现在不同的时代。因此,老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时,一定要融合古诗词创作的时代,并且要对时代的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这是开展传统文化教学的基础条件之一。此外,老师还应该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学习基础,很多学生没有受过专业的古文训练,因此,其在文言文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老师能够进行诗词的时代背景教学,向学生介绍当时时代下古诗词的特点,就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同时还能够获得一定的历史素养。

而且,老师针对古诗词的时代背景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时代背景教学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前提条件。学生们意识到这一点后,再自主学习古诗词时会主动收集古诗词创作时的时代背景。而且学生在了解了古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之后,才能够深刻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甚至很多学生都能够和作者产生深深的情感共鸣。因此,老师在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前提教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而另外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七)利用古诗词特色语言,融入传统文化教学

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不仅具备言简意丰的特点,同时还能够体现出独特美感。因此,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一方面要向学生耐心地讲解古诗词汇,同时也要向学生阐述古诗词美感,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兴趣,帮助其体会到古诗词独特的魅力。举例来说,中国很多古诗词中的用语都别具一格,很有特点。不光具有较高的意境,同时,还包含大量的古代典故。

举例来说,老师在讲解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一篇诗词时,其中有一句为“杨花落尽子规啼”。而这一句中则蕴含了一个古代典故。古代蜀国国王,名杜宇,号望帝,因为自己的国家被灭,所以国王含恨而死,死后化为杜鹃鸟,因此,杜鹃的叫声非常凄苦,像是在诉说自己的身世和遭遇。所以,“子规”指的就是“杜鹃鸟”。如果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子规”的典故,那么学生就可以形成对这一关键词的固有认识,即使在不了解诗词含义的背景下,学生也可以凭借这个关键词了解诗词表达的大致情感。除此之外,老师针对古诗词中优美语句的教学还能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古文表达方式的魅力。而老师则可以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诗词,从而开阔学生眼界,加深学生对古文的认识和理解。

与此同时,老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古诗词同现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从生活情景出发感受诗词魅力。举例来说,老师在讲解到《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从现代流行歌曲《烟花三月》入手。这首流行歌曲从现代人的视角,用现代的语言完美还原了古诗词的意境。很多学生从流行歌曲中感受到了古诗词的意境,甚至产生了和原作者的情感共鸣。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够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开始意识到原来古诗词距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甚至就是近在咫尺。

(八)利用实践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融入

通常而言,学科教学基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理论性的知识教学,而另一方面则是实践方面的教学。这对语文教学而言,也不例外。所以,只有初中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运用语文思维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因此,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实践教学。比如,老师可以从古诗词朗诵大赛入手,让学生在朗诵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古诗词功底之后,老师可以组织诗词创作比赛,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而老师也应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古诗词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向先进学习的意识,从而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总而言之,这种高效率的知识输出教学,能够检验学生输入性的古诗词知识。很多学生能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调整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促进其不断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关乎语言的学科,不仅包含大量的中国古诗词,同时,还承载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学生在身体机能和心理机能方面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因此,如果初中阶段的学生能够从语文教学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么,学生就能够获得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因此,语文老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文章阐述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并总结了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师生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认知理念比较固封、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文章从多个角度提出了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比如要强化自身的修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实践活动教学等。笔者期望文章的研究能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古诗词传统语文
踏青古诗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