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德性意义的“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新样态的探索
2022-03-16徐承芸
徐承芸
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向活动过程。作为这个活动的中心并贯穿于这个活动始终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用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财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认识和形成能力。[1]完整的教学系统应该包括师生关系、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要素。其中教师和学生及他们之间的交往关系是教学活动存在的前提。教师的态度,即在师生人际关系中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性质,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是积极的学习者,还是被强制的“囚徒”。为了创造具有真诚、接受、理解三要素的融洽师生关系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营造友善、和谐的教学环境,以帮助学生保持积极、持久的学习态度,保证比较良好的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比较理想的状态。基于教育德性意义的“纳•润”式语文教学新样态,就是基于教师具有良好师德要求下的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一种教学形态。
一、“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样态的德性前提
生活是万花筒,映照出的是人的各种价值取向与生命形态。人的德性、教师的德性存在于其具体的日常生活中。麦金太尔认为,德性的目的和价值指向是通过实践而获得“内在利益”,“德性是一种获得性人类品质,这种德性的拥有和践行,使我们能够获得实践的内在利益,缺乏这种德性,就无从获得这些利益”[2]。
这里的“内在利益”就是“善”,是道德主体因德性实践对他人及共同体带来利益而产生的内心的充实感、成就感、崇高感、身心和谐愉悦感与幸福感。这种“内在利益”一方面随着个人德性实践的深入而扩大和增加,另一方面还会促进个人所在群体“内在利益”的扩大和增加,即促进群体的精神充实感、成就感、崇高感、人际和谐愉悦感与幸福感。
正如詹艾斌教授在讲座中所言,“教育德性”可谓是教师的“良心”与“脸”,是教师作为道德主体,面对学生的发展诉求而在育人实践中表现出来的生命的最卓越形态、最恰当品质、最幸福体味;是教师灵魂深处的至善与大美。其与时代性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作为管理者的教师与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都应追求和养成师者德性。
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具有教育德性的师者才可能正向影响甚至感召更多的受教育者向善、向好发展。具有教育德性的教师应该具备新时代教师的道德素养,应该具有卓越的教学能力等教学技艺素养,应该在日常教书育人生活中表现出真、善、美的言谈举止。“教育德性”的根本应该体现在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因此,基于“教育的德性”意义下谈语文教学新样态,谈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样态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样态,体现的是“全纳教育”和语文教育的特点。
“全纳教育”,是现代教育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颁布的《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了“全纳教育”的思想。全纳教育,即主张教育民主、平等,强调参与,重视合作,反对歧视。全纳教育的对象,除了健康孩子,还包括残疾儿童、智障儿童、自闭症儿童等。全纳教育的精髓在于,我们期待通过教育,塑造一个更加公平、和谐的社会,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健康幸福的人生服务。[3]我们提到的“纳”教育形态,就是从“全纳教育”的理念而来,是指小学语文教师能够包容、接纳全体学生,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有学生意识,尊重学生的基础水平,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教育呈现出公平、民主、和谐的样态。
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4]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语文的方法中创设情境的重要性。文本本身创造的情境、教师教学中为帮助学生体会理解内容、主旨而创设的学习情境,都将让学生沉浸在语言文字、语文学习的浩瀚海洋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润”,就表达了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关系。“润”意为全部沉浸其中、受到润泽的意思。用“润”来描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样态,是美好妥切的,它表现了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良好的姿态,是教育者期待看到并期望达到的教育形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形态中最重要、最关键、最初始的存在,“纳•润”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呈现,并得到较好落实,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基于教育德性意义的“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张华教授力图将课程论与教学论整合,并对“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进行阐述:“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正是‘关于内容的理论’支配着具体情境中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对给定内容不断进行变革与创造,以使给定的内容不断转化为‘自己的课程’。在课堂情境中,教师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教师‘创作’课程事件或创生课程的过程。在课堂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创造并解释课程事件,由此达到内容的不断转化与意义的不断建构,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换句话说,‘学会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学会如何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与学生共同创生课程。”[5]张华教授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共同创生、共同成长,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在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分享过程中形成的“创作”过程,这也就是“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新样态。
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比较多,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多。比如有些教师的个人教学基本功欠佳,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不够;有些教师在钻研教材上不愿下功夫,备课走过场,写教案东拼西凑大杂烩;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自己为中心,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不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有些教师缺乏系统教学思维,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没有扎扎实实、有计划地一以贯之地培养学生。如何解决这些存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呢?新时代义务教育期待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开展基于德性意义的“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教学。
(一)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创建适应儿童的“纳•润”式教学样态
佐藤学指出:“所谓学习,就是同教科书(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同教室里的伙伴们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由三种对话实践——同客观世界的对话、同伙伴的对话、同自己的对话构成的。”[6]这就是“学习的三位一体论”。它是由一种“活动”(ac‐tivity)、“合 作”(collaboration)、“反 思”(reflection)所构成的“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实践”而实现的。他的观点是,儿童学习是自主寻求的一种进步,“相遇与对话”“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实践”都表现出作为学习者的儿童,其学习的需要、学习的发生都从自己出发。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转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
纵观近代教育成就,各位教育先贤围绕“好的教育即是关注学生”提出了不少观点。如,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著《大教学论》,提出了班级授课制,“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而不是儿童适应教育”;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人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主张有意义的教育就应该尊重这种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主张教育要从研究儿童开始,并提出教育在对儿童的研究之上;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将教学视为教育的核心问题,他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并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教学理论。
由此可见,一次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必须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这一要素的状态与特点,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教师应竭尽全力地培养学生主动探寻知识的意识、兴趣、勇气和能力,创建适应儿童的“纳·润”式教学样态。
(二)教师承担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职业责任,明确“纳·润”式教学样态的目标
一直以来,有些教师以为他们的教育职业责任只是敬业、勤奋,对学生严格要求。佐藤学提出,教师往往通过串联“好的发言”来组织教学,其结果是将儿童的思考区分为“好的”和“不好的”。新时代,教师应担负起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职业责任,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所以,创造性的教师总是能够接受儿童的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纳·润”式教学的目标正是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学习发生的全过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纳·润”式教学样态的目标如下。
1.教师爱心相护,全心投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同学之间互相扶助,共同进步。教师努力促进每一位学生接受民主、平等的教育。
2.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为重点,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
3.紧扣教材确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确定适切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丰富,注重引导、点拨、示范,讲练结合,课内外融合。
4.结合教学内容提供适切的情境帮助,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探究、思考以及读写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技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5.教师尽其所能地让每一位学生有“浸润”于语文学习的体验,帮助每一位学生享受学习过程中思考、实践带来的快乐。
(三)聚焦四个策略,探索“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新样态
“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围绕以上教育目标应呈现的整体样态应该是:教师着眼于培养每一位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机,让每一位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教师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接受情感熏陶;教学中教师着力对学生进行高阶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学课文转变为学语言、悟文化;教师不断开展实践创新,在跨学科活动中、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涵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质言之,“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聚焦四个策略,教师和学生将互为学习的同行者,且行且思。
策略一:激发学习动机,广“纳”学习对象。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维持学生学习的坚持性、深入性的重要条件,也是影响学生对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水平越高,越能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并能积极主动地运用学习策略。[7]
苏联心理学家西·索罗维契克曾做过一个实验。他让学生选择了一门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并在每天上课前完成以下几项活动:1.面带微笑,做着动作,还可以小声哼唱着自己喜欢的曲调,让自己充分地处于愉悦的状态中,并在内心明确自己很愉快;2.一边做着自由的动作,一边哼唱着快乐的曲调,内心不断给自己打气:下面的学习内容一定是我可以理解的,我会愉快地学习;3.保持愉悦心情的同时,还不忘提醒自己,投入学习要更专注一些,要花更多的时间,并比平日更细心一些。结果,让人们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确实促使其在学习中形成了积极的思维,并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实际上,学生成绩的取得与学习兴趣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一般而言,学习兴趣的激发将有效促成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也会反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生因成绩的提升而欢欣鼓舞,学习不是作为负担而存在,而成为兴趣所指。换句话说,学生因自尊心得到呵护而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学生自尊心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每一位学生最初对于学习都是接纳的,我们从他们从小能在生活情境中学习语言、习得语言,能在蹒跚学步的过程中学会行走等现象中可以得出接受教育是孩子的本能。而有一部分孩子慢慢地不愿意学习,慢慢地丧失了学习的热情,这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曾经遭受的批评、蔑视与不信任有关。
可见,学习动机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葆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动机,将有效保证他们学习的效度。毋庸置疑,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自然是想尽办法、不遗余力地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并坚持不懈地保护好这种“学习的满足感”,从而帮助学生产生并维持热切地希望学习的情感状态。学习,必须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开始。
1.调动感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自己必须全力以赴。作为组织教学者,教师可以运用调动脑、眼、嘴、手、身体等感官注意的方法组织教学。
(1)言语凝神:语文教师的语言应是丰富的,声情并茂的朗读、逻辑清楚的讲述、生动风趣的发问,无一不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语文教师良好的语言基本功,可以为语文课堂增色添彩,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2)动作传意:好的教师举手投足都是语言,学生习惯了教师的动作范式便能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低年段语文教师用手势指导学生书空,能便捷地复习记忆要求写的字;中高年段语文教师用手势指导学生朗读,看似夸张的动作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能形象地提示学生朗读的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做出抚肩、摸头等动作,还有利于师生间情感的互动与交流,有时能起到超越语言的效果。
(3)眼神表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眼睛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的语言是颇为生动的。赞许的、鼓励的目光,制止的、批评的眼神,都是一种多样的课堂教学评价。
小学生年龄小、反应快、变化多,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短,所以,集中注意力教学的教师在课堂上若能灵活运用感官注意,是可以更多地关注到班上学生的学习状况的。
2.关注“三个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课时、课中时、结课时可谓“三个重要时段”,教师利用好三个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事半功倍,反之将事倍功半。
开课时,语文教师激趣导学,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初学时的学习动机。具体而言,可以包括以下方式:(1)复习链接旧知,以激发学生对已有知识或经验的回忆,从而激发对新知的兴趣;(2)图片、视频辅助,以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与探究的心理;(3)介绍作者或写作背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探求欲,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课中时,一般指上课25 分钟左右,那时学生最容易开小差。此时,语文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方式便是练习法。教师可以结合课上学习的字词,布置学生进行5 分钟左右的抄写练习,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朗读练习或随堂小练习。有意义的练习安排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课时,语文教师依然应着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止于课内。“行成于思毁于随”,此时的学生最容易出现“学习已经快结束,自己全都懂了”的满足感,教师应适时补充阅读链接或思考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广处再做延伸,学习探究的步子才不至于随着下课铃停下。“让学生带着新的问题下课”,恰恰是优质课堂的体现。
策略二:全员全过程参与,深“润”学习体验。
“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要素之一便是要让全体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全过程参与学习离不开教师的适当引导。切身参与体验活动,往往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年段目标设计感情朗读、展开想象、默读思考、学做听课笔记、由读到写、尝试表达等教学活动。每一项体验活动的目标应该明晰、具体,契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每一项体验活动应尽可能让学生全面参与,并设计科学的体验学习时间,不可走过场、走形式。
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让学生全员切身体验,仍然存在以下几点困难。
1.教师指导方法不够具体。
不少教师从意识上明确学生应通过学习体验活动达成学习素养的形成,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因为指导不具体,错失了有效指导的机会。
2.部分学生参与体验不自信。
实践表明,后进生参与学习体验活动往往不够自信,也不够积极。比如,课堂上安排的同桌讨论,经常是爱表达、会表达的孩子得到锻炼,这方面能力比较弱的孩子逃避表达练习,久而久之,这部分孩子就显得更落后了。
3.体验活动的时间难以保证。
长期以来,语文教师喜欢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课堂上留给学生开展体验活动的时间难以保证。哪怕安排了诸如小组讨论、写字练习、同桌练说之类的学习活动,时间也是一缩再缩,甚至快速“滑过”,效果可想而知。
针对以上困难,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1.结合体验活动的训练点用心指导。
不同的语文体验活动有不同的训练要点,如,初读活动的训练要点是“读准字音”,诵读活动的训练要点是“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的理解,读出感情”;再如,“在一段文段中圈出写洗手各步骤的动词”这一体验活动的训练重点是“了解不同语境下不同动词的准确运用”。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可缺失,如“默读思考”活动中培养学生“圈画批注”的方法,“学做笔记”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笔记的基本范式,并尝试在课堂上抓住重点记听课笔记。教师应观照本课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重难点设计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体验活动,并在学生参与体验活动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指导,要避免意义不大的体验活动充斥课堂,影响教学效率。
2.结合多角度评价鼓励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
开展体验活动最重要的益处,在于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行动起来,张嘴交流或动笔练习,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多角度的评价可以给予能力不足的学生及时的鼓励,从而使其更勇敢、更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体验活动中。如,教师四处巡视,随机奖励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孩子小红星;体验活动结束后留时间让同桌做简单评价,教师公开给予表扬;在学生中挑选“观察员”,分组观察同学们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将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同学名单记录在小组学习本上等。
3.教师控制好讲授教学时间,切实保证体验活动时间。
不同学段,教师讲授的时间与学生参与体验学习活动的时间安排可以略有不同。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教师讲授时间建议25 分钟左右,学生练习时间建议15 分钟左右。学生开展的体验学习活动形式可以包括识认生字方法交流、书空、写字、朗读、同桌交流、师生、生生间阅读交流等。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教师讲授时间建议20 分钟左右,学生练习时间建议20 分钟左右。学生开展的体验学习活动形式可以包括自主识字、难字书写、听写、默读思考、品读批注、全班交流分享、小组交流、朗读等。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教师讲授时间建议15 分钟左右,学生练习时间建议25 分钟左右。学生开展的体验学习活动形式可以包括自主识字、难字书写、听写、背诵、默读思考、品读研读、交流分享、观点辩论、小组交流、朗读、浏览等。
策略三:培养核心素养,巧“润”文化气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纳•润”式小学语文教学样态,同样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
将今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与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要求做对比,我们不难发现近年在统编语文教科书的导引下,教师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大多改变了过去“教语文就是教课文”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着力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而在另三个方面做得就很不够了。尤其是“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
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Bloom)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而他的学生洛・安德森(L.W.An‐derson)对这六个层次进行了重新修订,将其归纳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其中,“记忆、理解、应用”被称为低层次目标,而“分析、评价、创造”被称为高层次目标,其中“创造”是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观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比较关注“记忆、理解”的目标达成,近些年对“应用”较过去有了更多重视,可达成效度依然不高;“分析、评价”目标逐渐成为教师努力的目标,教师们在做一些尝试;可是,“创造”这个思维培养的最高层次目标,教师是涉足不多的。我们应该了解到的是,如果我们以最高层次的“创造”作为教育目标取向,则其他五个层次的目标将会相应地达成,但如果仅仅以“记忆、理解、应用”这些低层次的教育目标为导向,就无法自然达成高层次的教育目标。让人心忧的是,不少语文教师长期进行的以知识传递为取向的教育就是以“记忆、理解”为主要策略,所以难以产生高品质的思维成果。
就“思维发展与提升”而言,目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是对形象思维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应该在学生学习语言运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的培养,同时加强对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的培养。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之前语文教师重视也明显不足。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实现对学生“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美;品词析句,体验情感品质美;认、写生字,体验汉字结构美;指导读帖,感受书法艺术美,从而对学生进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培养。
而“文化传承与理解”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中华文化丰厚博大,民族文化智慧熠熠生辉,教师应努力将小学语文课的内涵、外延适度拓展,让文化的种子从小根植于孩子的内心。王崧舟老师在百家讲坛《爱上语文》中讲道,“中国古典诗词的很多意象,貌似某种自然现象,譬如明月、夕阳、杨柳、黄花、大雁、游鱼等,其实不然,这些意象都承载着一代代诗人的相同体验、共同感受。以‘枫树’为例,作为一种诗歌意象、情感意象,它不断出现在不同诗人的相同心绪中。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枫树’(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里的‘枫叶’就是一种心情落寞的意象。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有‘枫树’(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这里的‘青枫’就是一种万古惆怅的意象。杜甫的《秋兴八首》中有‘枫树’(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里的‘枫林’就是一种内心凄凉的意象。它们都跟诗人的愁绪、忧心联结在一起。一脉相承,张继的‘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解作‘江畔的枫树’便配得上诗歌的愁绪,而不能解作‘江桥’‘枫桥’两座桥名,这就是一种文化共感、精神母题”[8]。
策略四:锐意创新,创建温“润”精神生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力求使阅读从一年级开始就成为孩子们的精神需求,而不仅是学习感知词义、发音技巧的练习,三个月之后,他便带着孩子们开始读没有收入课本的富有趣味的童话和故事。他组织的朗诵诗歌活动在班里占有特殊的地位,优秀的诗歌典范作品——普希金、菜蒙托夫、茹科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费特、含甫琴柯、列夏・乌克拉因卡、席勒、密茨凯维奇、海涅、别兰热以及其他一些诗人的诗,他都背诵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由此产生了要学会背诵自己喜爱的诗歌的愿望。在四年中,学生背诵了很多诗。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又开始举办朗读晚会和晨会,每个愿意参加的人都为朗读自己喜爱的故事或诗歌做准备,甚至吸引来了许多别的班的学生,这种朗读活动就逐渐成为全校性的活动了。他还带着孩子们一年两度庆祝语文节,其中的某些仪式已成为传统仪式,孩子们会邀请村里的长者来参加,由他们来评定谁的故事或诗歌朗诵得最好。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不仅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为学生创建温润的精神生活。
语文教师平日大多是结合教材内容组织传统的阅读、写作活动的,这样落实年段目标、教科书单元目标,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应该支持的。但是,我们还应当发现,艺术、体育、科学、信息技术融合后的综合教育之中,有着取之不竭、生动可感的阅读、写作素材,它能让学生学习写作的途径变得更为个性化。某校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一次以“土豆”为主题的融合教育活动,孩子们种土豆,做各种土豆美食,编写“土豆”儿歌,制作个人的土豆形象服饰,开展关于“土豆”的各项活动,活动之后语文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设计的作业展示让人大开眼界!有的孩子创作了“土豆自述”短文,有的孩子给土豆写了封信,有的孩子把参加活动的日记集结成小册子,图文并茂……学生的写作,不再是学习任务,而是他们一次积极主动的参与,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和想法。
“纳•润”式的小学语文课堂,就是要鼓励实践创新。有效的教学指向学生的活学活用,指向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融合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向每一个人精神生活情趣的培养。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这种新型课型的补充,体现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链接,与学生精神生活的链接。
可以说,“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语文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已经进入教材,同时进入了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小学阶段教科书在三年级至六年级下册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即三年级“中华传统节日”、四年级“轻扣诗歌大门”、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六年级“难忘小学生活”。三年级、四年级的综合性学习仍然放在单元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安排“活动提示”“综合展示”,俗称“小综合”;五年级、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各单独成立一个活动单元,围绕主题,安排了两个内容版块,每个版块中包含“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俗称“大综合”。
综合性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活动开展为教学载体,教师往往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能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以下活动途径,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阅读链活动:读写绘、晨诵、整本书共读、书本剧表演等。
2.主题班队会:儿童节、开学典礼、升旗式、生日庆祝会等班级活动。
3.校外活动:春游、秋游、参观博物馆和纪念馆。
某小学创新教学思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设了研究性学习与写作课程。课程内容包含自然界事物及知识规律的探究(如百花课程、水课程、昆虫课程、气象课程等),语文学科相关类的知识探究(如唐诗、宋词、对联、成语、汉字演变等),生活类知识探究及能力培养(如烹饪课程、农耕课程、24 节气课程、传统节日课程、民风民俗课程),社会实践(如垃圾分类与回收、社区调查课程)等。课程内容丰富,充满新意。学习任务有意思、有意义,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拥有了更多的平台与可能。
四、基于教育德性意义的“纳•润”式语文教育的现实要求
基于教育德性意义的“纳•润”式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完善自我,以实际行动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比较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提升综合素养
教师是学生思维火花的点燃者,作用毋庸置疑,每一位教师一定要成为勤奋学习的楷模。教师应该愿意接受新鲜事物,对世界充满兴趣;有购书、读书的兴趣、爱好,有写作的习惯;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热爱生命,要努力成为一束光,照进每个孩子的内心。
(二)做到真正备课
教师应熟练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并愿意运用理论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应熟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熟知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备课备两头,一头是教材,一头是学生。备课前,应认真研读教材文本和相关课程资源,再依据学情写好教学提纲,撰写教学设计,教学之后要写课后反思。上课前,应简单复备,做到心中有数。
(三)落实以生为本
每一个教学行为都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为目标。每一处学习任务的布置与落实,都应该切实关注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做到了。教师应像放风筝的手,课堂教学可控可导,不随意。教师的教学目标一旦确定,教学行为、教学评价都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教学内容不贪多求全,教学形式不花里胡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是空话。
(四)贵在常做常新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学工作应稳中求新。教师应根据学生及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殊途同归,很多教学策略都能提高教学效率,都能为学生服务,关键是教师是否一以贯之地在做,而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不是做表面工作。很多名师的成就都是耐住性子干出来的。教学常规看似比较简单,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素质,凝结了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无小事,小事也关情。
注释: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2年,第51 页。
[2][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41 页。
[3]鲍道宏:《现代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7 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页。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89-90 页。
[6][日]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钟启泉、陈静静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页。
[7]沈德立:《高效率学习的心理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7 页。
[8]王崧舟:《爱上语文》,齐鲁书社,2019年,第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