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中德育教育的巧妙渗透探究
2022-03-16顾洁
顾 洁
(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桥小学,江苏 昆山 215300)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识以及文学素养都还处于初步建立的过程,对很多事情还未能够建立自己的认知,如果不及时引导与教育可能会导致学生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频繁犯错。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将爱国情怀、善良乐观以及乐于助人等德育内容有意识地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情感。
一、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朗读课文、认识生僻字、背诵课文等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这种教学方式缺少趣味性,长期会消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偏向于关注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背诵课文的熟练程度,且一般以最终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衡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并未与德育教育的内容相结合,忽略了德育教育在学生学习阶段的重要性。长期采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逐渐限制学生的学习范围,将学生的视野局限于课本之中,同时也不利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大多数教师未能够结合文章的内容将德育教育很好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多数情况下,德育教育与课文的教学是割裂的两部分,如果不能将文章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可能无法对学生起到重要的教育作用。同时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般针对问题分析问题并对学生教育,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无法全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在受到教育之后过一段时间可能会出现同样的错误,并忘记之前的教育内容。且这部分德育教育一般针对的问题都是学生之间的矛盾或者冲突、学生之间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以及规范,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提高。在小学阶段,教师不仅要本着“教书”的责任,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同时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育人”的目标,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针对现存的问题,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入课堂。一方面情境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更多发散思维交流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在情境创设中融入德育教育,更容易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帮助学生建立对一些事情的深刻认识,有利于帮助其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中德育教育的巧妙渗透
(一)依托情境,直接叙述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对很多文字性的话语难以建立起直观的想象。其次,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故事类或者图片丰富的文章,如果不及时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情境创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可能学习效率不高且逐渐消磨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应当认真分析即将要教学的课文内容,尝试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图片、视频或者声音等多种方式进行课文内容的呈现与情境创设,结合情境创设的内容将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更好地渗透进去,帮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自身认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比如在学习《鹿腿和鹿角》这篇课文时,主要展现了小鹿在经过狮子追逐之后对鹿腿的情感变化,向学生传达出一个道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有他们的作用,应当珍爱每一个器官,珍爱自己的身体,同时懂得珍爱自己的同时也要进一步思考,学会珍爱他人,不应当打骂他人。在文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由学生先自行朗读课文,尝试自行找出小鹿在被狮子追赶前后的情感变化。其次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用动画或者语音的方式呈现小鹿的话语内容,再次对课文进行回顾。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能够吸引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将课本中的话语内容通过更加生动的方式进行呈现,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讲述的故事;另一方面,在动画呈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德育教育的内容进行直接叙述,渗透到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在讲解到小鹿情感变化之处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鹿会发生情感上的变化呢?在被狮子追逐的过程中,它是不是认识到了鹿腿起到的关键作用呢?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之后,教师可以直接对德育内容进行叙述:“无论是鹿角还是鹿腿对小鹿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那对于我们来说是不是每一处器官也都有其重要的作用呢?我们不仅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更要尊重他人,爱护他人,不能够对他人的某些身体特征进行嘲笑或者因为一些小事情动手打人,这都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向小鹿学习,认识到每一处器官的作用,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分工扮演,切身体会
除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情境的创设融入德育教育之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的性质以及内容采用多元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针对多角色类的课文,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分工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由学生们在小组内自行分工,按照他们的方式呈现整篇课文,尝试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同时注意强调在扮演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以及透过故事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比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这篇文章时,文中主要包括宋庆龄、宋庆龄父亲以及母亲三位主人公,通过三人之间的对话讲述了宋庆龄信守诺言为了朋友一个人留在家中的故事,突出了宋庆龄宝贵的诚信品质,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考虑到课文中对话较多的特点,鼓励学生们三人或者四人一组,分别进行角色饰演,第四名同学可扮演旁白,对整篇文章进行呈现。在扮演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完整地呈现故事情节,理解文章讲述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在主人公身上你学习到了什么样的品质呢?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失信的情况呢?假如是你遇到了和主人公同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同学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角色与内容的简单排练,在课堂上教师抽取几个小组或者鼓励学生自愿上台进行展示,展示之后每一位学生或者小组代表简单对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针对学生们的表现教师要及时点评,给予学生们鼓励,同时教师也要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再次总结:学生们要向宋庆龄学习,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尽力做到,培养诚信的品质不仅对自己有好处,同时也能够收获他人的喜爱,如果有突发情况影响自己对承诺的履行,一定要及时告知小伙伴,得到他人的理解。
通过学生分角色扮演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之中;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行思考文章主旨,加深学生的体会与理解。
(三)交流分享,深入感受
课本中的文章是基本的学习内容,但仅仅局限于课本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当合理设置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拓宽阅读量,将课本中学到的内容与课外的阅读相结合,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学习主题,在单元学习之初给学生们布置一些实践任务。比如在学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以“祖国的美丽风景”为主题要求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的优美作文或者收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美丽风光,在单元结束时开展小型的分享交流会,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可以选择朗读优美的文章。在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爱国情感的渗透:“我们的祖国有美丽的风景,生活在这和平幸福优美的环境之中,要始终心怀感恩,用心欣赏生活中的美丽风景。”在交流分享会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们要分享的图片或者作文进行展示,紧贴“祖国的美丽风景”这一主题进行情境创设。学生们不仅要读出自己收集到的优美语句或者作文,更要带有感情,深切体会作者在写下这些文章时心中饱含的情感。在分享故事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总结,在看到祖国的美丽风景之后有何种感受。在学生分享交流结束之后,教师还可呈现自己准备的内容,以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看到更多祖国的美丽风景,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鼓励学生可以在未来抽出更多的时间探索更多的风景,感受我们祖国的魅力所在。此外,还可以进行适当延伸,引导学生反思平常在外出旅游过程中是否有随手扔垃圾的习惯,这种习惯会对环境造成何种影响,为了我们祖国的美丽风景,应该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尽力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进度与教学时间定期开展类似的分享交流活动,贴合活动主题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教育,鼓励学生交流表达,共同在分享过程中进步。
(四)结伴互助,共同进步
除了教师之外,班级中的同学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他们能够给身边的同学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班级同学的作用,由同学结伴互助,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自己进行情境的创设。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思考以及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从彼此的身上学习对方的优点,共同在学习的过程中进步,成为学习与生活中的伙伴。
比如在进行《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的学习时,教师不应直接忽略这部分内容,应该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逐步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经过长时间的锻炼,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让每一位同学有充足的时间结合口语交际的主题进行讨论,教师可以采取两人一组的方式,鼓励学生们进行结伴交流。为了提高交流讨论的效率,教师可以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明确规定,首先需要每人结合主题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叙述;其次要求对方在倾听的过程中看看对方的叙述是否有一些不足之处;最后两人要对交流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便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分享。教师在这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两人小组中是否有一些学生存在矛盾或者是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要及时关注到这些问题,在最后的总结过程中不仅要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与肯定,同时要及时渗透德育内容。比如“大家是否在交流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回想一下,我们有没有认真听别人讲话,有没有在别人讲话的过程中打断别人,或者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你发现对方有什么优点吗?”教师的总结要及时引发学生的思考,首先学会在交流的过程中遵守基本的礼仪,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他人;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结伴学习的作用,才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
(五)寻找素材,注重积累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或者生活中搜集一些素材结合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情境创设,但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寻找一些素材,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会联系生活进行情境创设。在寻找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留心生活以及注重积累的好习惯,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课本知识与实际的练习并通过情境创设将内容分享给他人。
比如在进行《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练习时,写作通常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题之一,语句不通顺、写不出作文、用词错误等都是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常见的问题。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之中,学生会对写作产生厌恶情绪,且每次进行习作练习时难以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提前给学生布置收集素材的任务,要求每个学生至少记录一个身边有特点的人,用简短的话记录下这个人的特点,同时学生需要准备一个素材记录与收集的笔记本,之后的每次素材收集都可以记录在笔记本上,形成积累的好习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尽量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给教师讲讲自己收集的素材,在讲述的过程中要尝试用完整的句子。教师不仅要注意留心学生的素材内容,同时要留心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表达方式,是否能够让教师充分了解到该人物的特点。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创设情境的能力,从学生的讲述中了解他们收集的素材内容。在总结阶段,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概述;其次结合每次学生收集的素材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渗透,如果没有过多的德育内容,可以着重观察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了收集素材的任务,定期检查学生的素材积累本,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积累以及观察的好习惯。
三、结语
小学语文对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仅仅针对问题灌输德育教育是不够的,同时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教育巧妙地渗透到情境创设中,可以通过依托课文中的内容创设情境,直接进行德育教育;可以采用分组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理解文章内容,思考文章主旨;可以开展交流分享会等小型活动,帮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与积累素材的方式加深自己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在学生结伴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学习,养成良好的交流讨论习惯,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学会自己进行情境创设,为之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德育的内容不仅包括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还有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精神品质的培养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结合班级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在情境创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高效方式,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采取恰当合适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