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青年问
2022-03-16李仁甫
我是一名偏远地区的乡
村初中语文教师,所教学生都是小升初 “掐尖”后留下来的,学生的素质相对较低。
在教学中,我感触比较多的是心累,这也是很多同行的共识,因为很多时候已经不是教学能力的问题。比如,今天发下去的资料,明天就有多位同学找不到了;再比如,在复习阶段,今天下午刚刚练习过的课内文言文阅读题,明天早上再检测,依然有很多人答不上来;教育部指定的12部名著,几乎无人购买阅读,课堂上只能简单梳理,名著阅读这一板块基本等于放弃。其他课外阅读部分得分率也很低,要想在中考中多得几分、多几个学生考上高中,大部分时间都得消耗在古诗词和课内文言文上面。
作为教师,都望徒成龙,希望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但是现实却事与愿违。夜深人静的时候,也经常扪心自问,甚至自我怀疑。我不想让自己仅仅停留在一个肤浅的教书匠的层次,只反复强调书本上那一点点要考查的课内部分,想把学生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但到底该怎样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呢?实在困惑,还请老师能指点迷津,谢谢!
(提问者:广东汕尾市陆河县水唇中学 张 燕)
张老师:
您好!
您教的是一批“掐尖”后留下来的学生,却希望把他们带到“更高的境界”,这是何等可贵的职业担当!您身处偏远地区,却不愿做“肤浅的教书匠”,这是何等可贵的专业自觉!既希冀学生 “学有所成”,又渴望自己能突破“教书匠的层次”,我在您身上看到了超越平庸的力量,这种力量将有可能使您的语文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当然,理想丰满并不能替代现实骨感。您现在为学生的低素质而倍感困惑:在乡村初中,到底该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下面我就此尝试作一点回答。
1.调整策略
尽管在您的课堂上, “名著阅读这一板块基本等于放弃”“其他课外阅读部分得分率也很低”,但您依然不愿“只反复强调书本上那一点点要考查的课内部分”。那么,同样的教学内容,在面对不同教学对象时,如果力求少打乃至不打 “折扣”,那么最该调整的就是教师自己的教学策略了。
我过去经常任教双班,而且这两个班往往有明显的优劣之分,比如一个是强化班,一个是普通班——这种班级的学生非常接近于您那里的学生。在此情形下,我总是努力改变自我,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比如增强教学活动的游戏性、趣味性。记得我在讲《触龙说赵太后》时,考虑到普通班学生容易对 “入而徐趋”中的 “趋”、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中的 “走”、 “老妇恃辇而行”中的 “行”、“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中“步”混淆,我专门叫好几个学生到讲台前现场表演这几个词语所表示的步子大小和快慢,结果下堂课检查时该班学生掌握的效果不亚于强化班。这样的教学策略,您不妨也借鉴一下,在关键内容 “不易入耳”的情况下,搞一点游戏化、趣味化的“慢镜头”,以强化他们的认知。
其实,这样的教学策略也正是当下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第九次课程改革最大的亮点是,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提出了“学习任务群”概念,倡导在学习活动、学习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能够有效地开展一个个生动的学习活动,那么学生便容易思维活跃、脑洞大开,甚至生龙活虎;如果能够合理地配置一个个真实的学习情境,那么学生便容易潜心涤虑,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代入到新的时空里,从而轻松地掌握原本单调乏味的内容。
张老师,也许您已经在关注新课程理念了,那就不妨请您化理念为行动,多运用一些与时代氛围、青少年心理相适应的教学策略,以生动的学习活动、真实的学习情境来表达特定的学习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他们的激情,唤醒他们的学习精神。
2.找准起点
张老师,您的学生都是“掐尖”后留下来的,客观上他们知识储备比较少,认知不良,运用能力相对薄弱。在这种
情况下,光是调整教学策略
未必很快奏效,所以与此同时,不妨也来研究一下课堂的学习起点。
也许您要说,您课堂的学习起点已经降得很低了。是的,跟发达地区优质学校相比,您课堂的学习起点本来就很低,但您要注意,千万不要以那些学校为参照系,而只能比照同层次学校,甚至什么学校都不要去攀比,而只是耐心、准确地找到自己班级学生的学习起点。
学习起点,类似于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所提出的“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大凡成功的教学,总是瞄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之提供适切的学习内容,等待超越这一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启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我不能确切地知道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哪里,但我想,这样的区域一定是存在的,关键是要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到。一旦摸索到了,您就会明白该从哪里开始教,哪怕学习起点一降再降都无所谓。有时候,退其实就是进——“以退为进”。
3.跟踪学情
张老师,您说您和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得消耗在古诗词和课内文言文上面”,而且您对这些课内知识总是 “反复强调”。您是如何 “反复强调”的,我不得而知,但我平时随堂听一些语文教师的课,有时会发现,他们常常以学生“没有思考问题、规范交流的习惯”为由,减少学生思考、交流的机会,待一篇篇课文快教速成之后,再不断地“炒冷饭”。在一般情况下,一学期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同样的内容“反复强调”,最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如果您的课堂难免这种现象,我建议您尽可能做到“一次性夯实”。
一次性夯实,就是带着学生按照教育一般规律、心理发生原理,对学习内容进行沉浸式体验,就是让学生历经真实、细腻、曲折的学习过程,而教师自己即时观察、跟踪这一过程中呈现的真实学情,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这样的学情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生成的。在这样的学情中,学生有感言有激赏,有困惑有质疑,有商榷有反驳。跟踪学情,用好学情,需要在操作层面上让学生有机会汇报学习成果,譬如让他们就学习内容自由表达、大胆提问,然后让其他学生充分 “接盘”,而教师自己则不慌不忙,甘处守势,从旁倾听,借力打力,后发制人。这样的“一次性夯实”,才真正是有效、高效的。
“从学情出发” “基于学情”,这样的漂亮话想必每个教师都会说,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若教师主要依据课前的 “想当然”,把虚拟、虚构、虚设出来的幻象当作学情时,我们的教学还能有什么针对性,有多少针对性呢?没有针对性的教学,即使“反复强调”也于事无补。
4.亲近学生
张老师,您说您的学生“素质相对较低”。我想,这里的“素质”,主要是指学习方面,而其他方面他们的素质未必就低,比如交往能力、共情能力。这些素质常常被归入“非智力因素”——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甚至将其归入“多元智力”之中。对于非智力因素,一个优秀的教师总不会等闲视之,而往往会充分利用。越是面对素质较低的学生,我们越要善于利用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在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他们的智力因素方面,很多教师都有成功的尝试。苏霍姆林斯基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成功的范例,有机会不妨多看看他的著作《帕夫雷什中学》。
所以,要想使您的课堂赢得一个支持性环境,使他们与您同频共振,不妨尝试做他们的“大朋友”,多跟他们沟通心灵,培养情感,积累非智力因素的“资本”。一旦您的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一旦您的语文课堂上出现“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动人景象,那么您的语文课便会变得越来越好,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便会提升得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