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史实践教学法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审思及实现路径
——以浙江蚂蚁岛精神为例

2022-03-16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历史大学生

徐 英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舟山 31602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就近与高校对接,挂牌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机制”[1]。这为在传统课堂叙事式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切实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指明了新的突破口与努力的方向,实践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主动向广阔、丰富的社会现实进行延伸和拓展,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把深奥的理论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1 口述史与思政课实践教学互构的二重性

口述史是基于特定的研究目的,利用记录、录音、录像等手段收集、整理和保存受访者口头叙述历史记忆的研究方法[2]41,具有大众参与性高、实践性强等特点。近几十年来,中国口述历史已经从历史研究的新兴分支学科发展成为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领域的交叉学科,成为国家、民族及民众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式之一。

1.1 思政课口述实践教学法的价值遵循在于人民性

恩格斯在给伯恩斯坦的信中提到,口述史是“出色的和生动的真正人民读物”。在口述历史的过程中,每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口述访谈的受访者。口述历史实践的过程中青年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宏大的历史叙事,而且要与一个个鲜活的人对话,通过倾听人民大众的声音,感知他们的意义,塑造、理解他们的自主性诉求[2]49,并在这一饱含生活情感温度的访谈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代际相传。青年大学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身份向历史的创造者和亲历者们去求证、聆听人民群众筚路蓝缕、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奋斗故事,从而将人民塑造的社会价值内化为个人价值,显现“大思政课”的实践育人效果。

1.2 思政课口述史实践教学法的活力在于互动性

思政课实践教学旨在常规课堂叙事式教学之外搭建多维平台,提供情景式教学、基地体验和网络教学等新形式。区域红色经典事迹、革命旧址等为实现思政课向社会拓展提供了完美的题材,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对现有红色资源之外的历史进行探究、补充、整合、反思,有利于充分释放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他者要求为自我需求,促进“死知识”与“活实践”的无缝对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作用的“主体间性”转换[3]。就口述史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式而言,它是一项社会性程度较高的活动,青年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被动聆听,而是要主动构建与访谈对象互相合作、尊重与信任的关系,要遵循一定的习俗、规则和礼仪,准确、适时、合理地在对话过程中进行有效互动。

2 口述史实践教学法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价值审思

2.1 守正创新,拓宽思政课实践育人渠道

口述史实践教学法是指围绕思政课理论教学专题,指导学生对高校或家乡所在地的典型村落、红色历史资源聚集地、特色行业中的历史亲历者及见证者们进行口述访谈,并对口述文本进行加工整理形成报告文本,与教材理论相互印证,从而实现对历史原貌的立体认知与感悟,它是传统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有利于不断丰富思政课教学资源,创新思政课实践方式,完善思政课评价体系。

2.1.1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支撑教学内容的重要保障,思政课不能是“没有生命、干巴巴的”[4]。本土教育资源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依托,也是鲜活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以口述采访重要当事人、行业骨干、劳动模范、先进典型的方式,不断深入挖掘、汇总提炼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中与思政课教学相契合的教学资源,有助于补充教材中宏大叙事背后的微观历史细节,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性与真实性。

2.1.2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方式 在全面推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出了情景剧演绎、红色基地体验、微电影拍摄等实践方式。口述历史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方式的又一次探索,旨在改进教师说理的方式,从而使教学理论得以与社会现实相适应。口述史实践法将对社会现实的探究及解释权交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用理论解释现实,将互动采访到的社会现实与理论相印证,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和探索社会的兴趣与能力。

2.1.3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还停留在大量的识记基础上,然而这种被动听讲、枯燥记忆的学习方式已经不适合网络普及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高校要根据大学生新的认知特点,不断优化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要考查大学生是否记住了某一理论,而且要考查他们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如何理解运用这些理论。口述历史需要大学生具备综合实践能力:一是具有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认知能力;二是能对采集来的口述音像资料进行整理,能够将采访到的社会现实与档案资料相互印证;三是具备口述报告的撰写及采访视频的编辑整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文本记忆等低阶思维能力在课程评价体系中的比重降低,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核比重增加,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的灵活性,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释放活力,深化思政课学生参与力度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00 后”青年学生逐渐成为高校思政课的主体。新时代青年学生善于从网络上获取新鲜知识,对纯理论的说教和灌输式教学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教师需要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现实的主动性,拓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广泛性。

2.2.1激发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思政课教学已经积累了大量生动的教学故事。“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冬奥思政大课”的有效开展得益于学生亲历了这一历史过程,对其中蕴含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的真理有切实感受。对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事件,高校通过口述史实践,让学生自己查找历史资料,设计访谈方案,实施多轮访谈,形成实践报告,丰富了思政课课程资源,让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听故事转向主动发现故事,讲好故事。

2.2.2增强学生关心社会现实的主动性 在口述史实践的过程中,高校通常要求学生主动接触社会,在访谈过程中去倾听普通人的声音,感知他们塑造生活的意义,理解时代变迁历史发展中个体的自主性诉求。个人自身的生活工作经历中既包含个人对自己命运的解读,又包含丰富的社会化信息,个人的具体经历嵌入在国家的宏大历史中。学生在与人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对思政课上宏大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产生理解,对现实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产生共鸣,对个人生命意义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之间的必然性产生同频共振。

2.2.3拓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广泛性 一方面是实践主体的广泛性。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现代通信方式的便捷可以实现学生社会实践的全员覆盖,将思政课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暑期实践相结合,可以在时间的延续性与空间的转换性方面为学生提供多重选择。另一方面是实践内容的广泛性。口述史实践的对象是人民大众,青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学术兴趣、学习生活所在地的多元化确定访谈人物,增加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了解。

2.3 提振信心,增强思政课实践育人效度

思政课教学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功能。思政课通过带领学生以口述史实践活动的形式探索社会,思考社会现实,从知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汲取磅礴伟力,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3.1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 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是在中国小康社会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代。通过口述史实践,他们与各条战线上的先辈对话,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领域切实了解国家的发展、行业的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感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培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自觉,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

2.3.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指引下,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中国道路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清楚,要由事实来说话,由中国人民来判断。带领大学生进行口述史实践,正是鼓励推动青年大学生与人民对话,使其在实践中探寻历史事实,倾听人民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故事,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顺应时代潮流,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而且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发展中国,从而坚定青年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3.3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崇高的信仰。通过口述史实践,能够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入了解并总结中国社会走过的历程,在与具体受访者的对话过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面临的伟大使命和艰难境地,在对话中与受访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去体会成就背后的伟大精神和艰辛付出,从而进一步坚定信心,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稳立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自觉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

3 口述史实践教学法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现路径

3.1 研读教材,做好顶层设计:口述内容更聚焦

思政课口述史实践活动立足传统课堂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思政教师应始终坚持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关系,始终坚持口述史实践内容在教学属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契合性。始终秉持口述史实践活动为思政课教学服务这一价值遵循,强调必须理论先行,理论指导实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以下简称《概论》)为例,全书根据“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逻辑线索,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思政教师在安排口述史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有的放矢,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关键时间节点,帮助学生聚焦其中蕴含的普遍规律性内容。一般而言,不同代际的人讲述历史的重点和情感观不一样。新中国成立前出生的人,对中国共产党有着特殊的感情,认为所有生活的改善都源于党的好政策,而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则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因此,口述实践主题的选择一定要与教材体系紧密联系,以教材体系为脉络,指导口述史实践活动讲好细节。

浙江蚂蚁岛1950年获得解放,在党的直接领导下迅速从一个落后贫瘠的小渔村成为“全国农业建设先进集体”,从1956年开始才有第一对机帆船,在短短三年时间,不向国家要一元贷款,就迅速实现了“六化”(远洋机帆化、近洋拖机帆化、公社初步工业化、初步电气化、前方生产指挥电讯化、后方操作半机械化)[5]。在带领学生对经历过这一时期的蚂蚁岛老党员进行访谈的过程中,老党员们的故事最终聚焦到一个结论:蚂蚁岛的快速发展是因为坚决听党的话,自力更生,勇争一流,是大家齐心干出来的。这印证了教材上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论述。在讲好教材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内容时,要讲清楚各地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卓有成效的具体实践的微观故事,实现思政课教学入脑入心。

3.2 共建平台,深化资源共享:口述活动更专业

思政课口述史实践是学生走向社会的主动探索,需要多方合力共同培育促成。校内需要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学生处、宣传部等多部门协作,为口述史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口述技能培训、后勤保障与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生口述史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在“蚂蚁岛精神口述史”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前期要做好对蚂蚁岛基本情况的介绍,对蚂蚁岛精神与教材内容相关性进行解读,做好实践活动的总体安排,第一学期要在第一轮访谈的基础上完成初稿,遴选优秀的调研团队在暑期社会实践中进行第二轮访谈,整理形成具有可读性的二次稿;中期要实地采集档案资料,进行验真修正,补充回访;最后要汇编资料完成调研报告,以文本、音频、视频等方式进行展播。

思政课口述史实践需要提升思政课的社会对接与社会转换机制,以获得校外多家单位的协调支持。口述史与访谈录、回忆录有一定的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对特定人物、历史人物进行访谈写成的口述史资料要与档案资料做严格的二重印证,要在当地档案馆的支持下,查找蚂蚁岛相关历史资料,在访谈前做好基于史实的提纲撰写,访谈后依托档案文献对历史细节进行核实校对;要在蚂蚁岛管委会的支持下,获得蚂蚁岛村落发展变迁的一手资料,从中分门别类地确定访谈对象,把多元主体之光与独立个体之情结合起来,做到访谈领域的均匀覆盖;要在蚂蚁岛管委会的支持下,获得访谈对象的配合,愿意真诚地与大学生敞开心扉,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与工作经历以教育和感染年轻人;要通过当地媒体单位对大学生口述史实践活动予以采访报道,提升大学生参与口述史实践活动的价值与自豪感,自觉将实践所得与社会共享;要将大学生的口述史实践成果,如“听老党员讲述红旗下的蚂蚁岛创业史”,在“学习强国”网络平台上发布,提升大学生积极参与口述史实践和主动讲好家乡故事的信心。

3.3 优化考核,注重成果转化:育人效果更突出

思政课考核是评估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要在当前过程性考核的基础上,以新技术、新理念优化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创新学习成果的认定方式,依托“微信、微博、客户端、网站、抖音”等全媒体平台实现学习成果的创造性转化,提高红色故事、红色精神的大众化传播水平。

钱茂伟教授认为,口述史的第一功能是“声音史”,是“历史的声音再现”[6]。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为快速推动口述史研究提供了便利,大学生基于手机录音、拍照、录像功能,记录口述史采访的全过程,并依托娴熟的信息化能力进行视频的剪辑和传播。在“理论为本、内容为王”的前提下,高校应允许并鼓励学生以口语化、接地气的方式进行微观化叙事,以年轻人的视角进行“立体化、多样态”的探索,将自己的实践报告以“思政微课”“情景剧”“诗歌创作朗诵”“影像、美术作品”等方式在全媒体展播,用行走的思政课堂的教学成果丰富网络阵地的思政元素。

猜你喜欢

思政历史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