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在课堂中的实践初探
2022-03-16倪泽萍
倪泽萍
一、 问题的提出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是高中化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学生课前预习,然后由教师课堂讲解并演示实验,再让学生按老师演示的实验步骤依样画葫芦动手操作一遍。整个流程下来,教师的“讲和导”占整节课时间三分之二左右,学生动手实验环节显得有点仓促,未能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还有另一种做法是,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的问题群,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反思修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然而这种模式对师生的要求较高,如果学生基础薄弱,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容易回归前面的模式。
基于此,笔者尝试采用导学案的教学模式,以问题学习为主线,师生共同围绕问题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规定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1],最终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 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课前预习阶段
课前,教师先按照本节课的素养目标设计问题导学让学生预习。设计的问题要贴近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体现导向性、阶梯性、发散性,引发学生的深层思维,避免单纯的知识化和习题化。本节课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是多少?
【问题2】称量0.1mol的NaCl溶于100mL水中,所配制溶液的浓度是否是1.00mol/L?若不是,如何保证溶液的体积为1L?提供的实验用品:固体氯化钠、蒸馏水;100mL烧杯、100mL量筒、玻璃棒、钥匙、胶头滴管、托盘天平(故意没有给出容量瓶)。
设计意图:这两道问题的设计能帮助学生建立“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基本模型,是学生探究配制步骤的跳板。尤其是问题2,如何确保溶液的体积刚好是100mL呢?这是学生的认知增长点,需要我们的引导才能完成探究。
(二)课堂导学阶段
导学案提前2天分发给学生预习完成,然后回收。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后,教师才能调整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制订计划,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任务1】根据学生提交的导学案集中总结2种典型操作,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这些方案的可行性——
方案1: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 NaCl固体加入烧杯中,再加水到100mL搅拌溶解;方案2: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加入量筒中,再加水到100mL搅拌溶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自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2】结合烧杯和量筒的优点,接下来我们要找到一种既能配制溶液,精确度又高的仪器——容量瓶。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容量瓶,完成导学案填空内容,并根据提示自主构建容量瓶的使用注意事项。
【任务3】结合容量瓶的使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并分析体会完成导学案中每一步操作的关键点。
学生动手实验期间,教师利用101PPT跟拍技术将学生的错误操作及时捕捉下来,等学生实验结束后进行投影,并让学生相互纠错,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最后完善导学案中的实验报告。
(三)课后反馈阶段
课后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误差分析”和检测题,教师再针对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从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入手,抓住误差来源(n或者V),分析两者对浓度的影响,达到 “教—学—评”相互促进的效果。
从整节课来看,导学案能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动手实验环节,导学案列出关键步骤的提示性语言,将知识问题化激发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合作性、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