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研究
2022-03-16柯凤华
柯凤华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法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0 引言
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以志愿者为主体力量、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方式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意在通过整合资源、调动各方主体、发挥志愿服务作用、创新服务形式,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
2019年1月,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共青团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方案》,要求各级共青团组织广泛吸收各专业领域青年工作者及大学生志愿者、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众性志愿者,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先锋力量[1]。
1 大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意义
1) 有利于整合性、开放性的劳动育人格局的形成。探寻有效的、适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劳动教育途径,既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也是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组织动员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支持学生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参与社区治理。由此可见,志愿服务是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着力点。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政治性、教育性和公众性等本质属性,赋予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规训、教育、实践等功能[2]。大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将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有利于整合性、开放性的劳动育人格局的形成。
2) 有利于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水平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既要实现多样化发展,也要实现专业化发展[3]。专业化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深度及精准度。按照有关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必须有固定场所、专人管理、活动模式、制度机制、档案管理,可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区如广东,将心理督导的观念引入志愿服务,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专业社工、经验丰富的志愿者等为志愿组织定期和持续地进行指导、训练或咨询,传授开展专业志愿服务的知识与技术,有效促进了志愿者的成长,也提升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技能、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因此,大学生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一方面可获得开展志愿服务的固定场所和阵地,另一方面可使其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接受专业督导,从而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专业水平。
3)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与实践化的实现。志愿服务是人们参与社会服务的基本方式和重要途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一种具有公民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平台[2],大学生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治理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为抓手,大学生可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在思想上、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提升解决实际问题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和实践化。
4) 有利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的孵化培育。从各地建设的情况看,政府各部门、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的干部职工都已被动员起来,形成了相对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以大学生为切入点进行志愿服务的普及和推广,对于我国当前的志愿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会为我国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建设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以及储备丰富的高素质志愿服务人才[4]。自1993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拉开帷幕以来,大学生志愿服务备受关注且不断发展,国家通过“三支一扶”计划、“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为乡村输送了一大批专业知识丰富、社会责任感强的大学生志愿者。在此基础上,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契机,让大学生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并在这一过程中系统地接受志愿服务培训,可以预期,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志愿服务的水平将会提升,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也将明显提升。
2 大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现实审视
1) 相关主体的协同机制未建立。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需要政府、社会组织、高校、群众等主体共同参与。实践表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和长效性建立在有效的机制供给和政府、市场、高校、社会组织等多主体协同保障基础上。长期以来,高校通过政策咨询、理论宣传、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服务地方政府和社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然而高校与政府、社区(乡村)的互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意识不强、资源共享程度低、缺乏稳定性与长期性等问题。目前,政府、高校和社区(乡村)等相关主体在鼓励与支持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方面,联动过少且联动效果不尽如人意[5],完善的衔接与协同工作机制尚未形成,以致校外公益组织难以进入校园,校内组织难以走出校门[6]。
2) 大学生志愿服务供给与基层群众需求不匹配。群众的参与度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命线”。各地的建设经验表明,不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形式与模式多新颖、有吸引力,群众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根本上而言,还是来源于所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本身是否切中其需求。因各方主体的协同机制仍未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在前期策划志愿服务活动时,活动设计比较片面、单一,服务内容仍拘泥于支教、关爱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或农民工子女、献血,及担任各类展会或校内图书馆的志愿者等。但笔者走访调查发现,基层群众目前对于医疗健康、法律服务、卫生环保及技能培训方面志愿服务的需求较多,大学生志愿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对称。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未能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能够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群众的需求可能来自教育、科技与科普、医疗健康、法律服务等方面,这些需求的满足事实上都要求志愿者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或技能。理论上,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广泛,其中的某些专业可以满足群众的部分要求。让大学生充分结合学科专业,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结合群众的需求精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在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为职业发展积累经验的同时,有效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最终达到大学生自身与被服务对象双赢、共赢的局面。但大学生志愿服务专业性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机制等问题长期为人所诟病。很多大学生带着参与志愿服务的强烈意愿加入各类志愿者组织,但通常因缺少合适的志愿服务平台而只能从事一些与专业无关的、简单的志愿活动,或是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组成临时团队,开展与所学专业几乎不相关的、普适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因此,大学生志愿服务因未能将专业特长与实际需求有机结合,可持续性不强。
4)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有效质量评估体系仍未建立。美国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的经验表明,对志愿服务活动及志愿者进行评价,可以督促组织方优化志愿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活动内容,并降低因志愿者个人能力或动机等因素导致活动效果不佳的情况。评估作为志愿服务运行中关键的一环,可以有效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但目前志愿服务评估主要以活动的登录记载为主,没有互动、交流、反馈与建议,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服务对象的追踪反馈几乎没有,这样的单向评价过程对于志愿者的下次志愿行为起不到应有的推动作用。这种以登记记载为主的单向评价过程,同样也存在于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即注重活动的前期策划及中期执行,而后期的反思与反馈机制缺失。
3 提升大学生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质量的路径
1) 建立各主体协调机制——供需对接。大学生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取得理想效果,需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群众等多重主体共同参与、协同推进。可行路径之一为构建校地合作、结对共建模式,即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高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合作共建,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搭建为大学生日常性志愿服务平台,将大学生零散的志愿服务活动发展为经常性、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项目。如山东省潍坊市充分挖掘高校聚集的优势,率先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高校联盟”模式,以此作为整合优化高校教育资源、资源共享的校地联合平台,构建了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格局。在潍坊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2018年6月山东省科技职业学院承办了潍坊市志愿服务学院,承担潍坊市文明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的相关培训及课程开发工作。2019年,志愿服务学院发起筹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高校联盟”,借由联盟,整合、优化、统筹、协调潍坊市高等教育资源,搭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形成政府、高校、社会各司其职、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体制机制。运作的实践表明,在这一模式下,高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地方政府之间共享共建,信息壁垒被打通;而系村对接,又使得志愿服务供需有效对接。
2) 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将“服务学习”理念引入其中。“服务学习”理念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社区服务志愿者项目,是一种将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强调互惠、反思、指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因能够在满足社区志愿服务需求的同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现已被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纳入教育体系。借鉴“服务学习”的运行理念和管理模式,使得服务与学习并重,可以优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使其更好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
① 结合专业,开发专业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大学服务社会的理念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志愿服务活动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我国未将服务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融入课程。目前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都是与大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够紧密的非专业性服务项目,但非专业性项目难以有效锻炼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为此,各方主体在协同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时,可在前期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所学专业,设计、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并由任课教师对项目的开展进行指导。
以笔者所在院校的艺术设计系为例,其与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TD村合作,采用微景观设计赛的形式,以村庄微景观创建为载体,探索校地共建的实践教学模式。比赛开始前,任课教师与村委进行充分讨论与沟通,最后挑选了杂物堆、菜地、旱厕、猪圈、残墙等10处村民房前屋后的地块,作为微景观搭建的对象。而后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设计并提交作品,到实地进行现场踏勘和地块平整,最后在两天的时间内完成作品的搭建。比赛历时2个月,学生与村民充分沟通、无缝衔接、互助互动。对学生而言,从设计到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得以实际体验,专业能力得到了检验;而对TD村而言,通过此次微景观搭建比赛,村容村貌得以改善,村庄魅力也得到提升。这种以特定问题和特定需求为出发点、充分融合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服务实践、学生与村民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的模式,可以深化志愿服务项目的内涵。
② 效果反思,建立志愿服务的评价机制。反思是志愿服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学生可以总结志愿服务成效、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进而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可以引入反思这一环节,作为过程管理及评价、反馈的一种工具。具体而言,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结束后,指导教师应组织学生思考诸如所提供的服务是否有效满足群众的需求、志愿服务项目的设计是否科学、服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服务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专业知识以及怎样运用专业知识等问题,即对所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效果进行交流、反馈、评价,并让学生思考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3) 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能力——引入专业督导。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志愿者简单的付出不但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进基层思想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可能导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停留在表面,难以满足基层群众的真实需求。因此,大学生志愿者需要掌握包括组织、项目策划与管理、志愿者管理等志愿服务管理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取,需要建立常态化、机制化的志愿服务能力提升机制。引入专业督导,开展“陪伴式”志愿服务,是其中一种可行的方式。专业督导可以是高校的任课教师,可以是专业社工,也可以是志愿服务组织的骨干,他们定期与大学生志愿者交流沟通,指导大学生策划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亲临现场观摩,发现并帮助解决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志愿者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也是弥补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队伍人力不足、人才短缺,志愿服务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等短板弱项的客观需要。鉴于此,应响应全面推进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要求,构建有效推动大学生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路径,不断拓展和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