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养殖管理技术与疫病防控
2022-03-16李继丰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063000
李继丰/河北省唐山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06300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推动了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并且使奶牛养殖规模日益规范化,奶牛散养户不断减少。标准化的奶牛饲养管理技术可以减少疫病的出现,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同时还可以保证牛群的健康,降低饲养成本,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奶牛的标准化养殖,应该了解奶牛的生活规律和生长特性,以此来制定科学的养殖技术。
1 奶牛养殖的基本管理技术
1.1 合理的选址在选择牛舍之前,应该考察养殖地的气候变化情况,将牛舍建在远离居民和学校的地区,同时要远离垃圾场和污水处理厂,要选择地势高、采光好、水源充足和交通便利的地区,应该远离交通干线。此外,奶牛喜欢安静的环境,养殖场应该远离较大的工厂和道路主干道。
1.2 科学建设牛舍在选择养殖场之前,合理的规划牛舍的建设,与其他的建筑结构距离要合理,确保整体布局的科学性,为奶牛营造健康的生长环境,同时降低投资成本。牛舍的建设应该做北朝南,便于调节温度和湿度,应该有专门的奶牛粪便的运输通道,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1.3 清洗消毒养殖场要配备饮水设备,并且定期的消毒管理。对饲养的工具和设备也要经常的检查,及时的维修和消毒。
2 日常管理技术
2.1 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是奶牛生长的重要阶段,加强对犊牛的饲养管理,培育出生命能力强和健康的奶牛,加强对犊牛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在犊牛出生之后,要及时的清理口腔和鼻腔内的黏液,清理身体上的黏液,并且做好称重记录,如果出现假死现象立马的施救,将犊牛倒立拍胸部,有必要的话还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新出生的犊牛进行脐带消毒处理,将脐带剪断之后使用碘酒消毒。在犊牛出生之后应该将其移动到温暖的地区,和母牛分开,使用棉被覆盖,以免受到风寒,在新生的犊牛对外界的温度和湿度比较敏感。第二,做好犊牛的初乳喂养。因为母牛的乳汁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新生的犊牛可以通过母源来获得抗体,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随着犊牛的生长,乳汁中的营养成分会下降。在初乳喂养方面,可以选择奶瓶灌服或者胃管灌服,犊牛有一定的自主吮吸的能力,可以选择奶瓶灌服,如果不能自主吮吸,要选择胃管灌服。
2.2 成年牛的饲养管理为了确保犊牛生长成健康的奶牛,在犊牛生长到7个月之后,要控制日粮的水平,随着母牛的生长,可能会出现过度肥胖的问题,对后备的母牛要定期的测量体尺,对体况进行评估,以便调整饲养管理的方案。
2.2.1 体尺的测量体脂测量主要包括胸围和体高。
2.2.2 体况的评分为了了解奶牛的生长情况,应该定期的观察奶牛的生长,触摸奶牛臀角以及尾根之间,并且做好记录,便于全面调查和分析奶牛的生长情况。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饲料的管理健康的奶牛饲料是奶牛健康生长的关键,奶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需求也存在差异性,要结合奶牛的生长发育需求适当的调整饲料的配比,确保饲料的品质和营养成分,保证奶牛的生长发育和生长繁殖能力,确保奶牛各个生长阶段都有充足的营养成分的摄入,要保证饲料的适口性,控制好饲料的用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在奶牛围产期,要重视饲料的供给,饲料供给过多会导致奶牛腹中的胎儿生长过快,容易造成奶牛的难产。饲料供给太少会导致营养跟不上,造成奶牛产后瘫痪或者营养不良。为此,要结合奶牛场的养殖情况科学的配比营养饲养,满足不同生长阶段的奶牛的营养需求。举例而言,奶牛的胃部结构较为复杂,瘤胃中必须保证40%的粗饲料的配比,目的是促进瘤胃中食物的储备和反刍,同时粗饲料的结构不能单一,可以选择秸秆、晒干的草料、灌木或者树木比较嫩的部位,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情况选择两种到三种。需要注意的是,应该为奶牛补充一定量的青绿多汁草料,以便提高产奶量。要控制好精饲料的供给,虽然短时间的喂食精饲料能够促进产奶量提高,但是长期喂养青饲料会影响奶牛的反刍能力,导致奶牛的瘤胃代谢功能异常,影响胃部的消化能力,造成酸中毒。为此,在奶牛不同的生长阶段应该科学的搭配饲料的配比,除了常规的饲料供给之外,可以定期在饲料中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提高奶牛的消化功能,利用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消化吸收能力的提升,利用缓冲剂可以缓解精饲料采食过量引发的不良反应,确保瘤胃环境的健康。
3.2 养殖环境卫生管理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下可以促进奶牛的健康生长,为此,养殖人员应该加强对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做好通风管理,确保奶牛舍的干燥通风。每天定期的清理粪便和排泄物,并且使用专门的通道运输,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能避免细菌的滋生。加强奶牛卧床的设计和管理,保证垫料的柔软舒适,及时的更换垫料,避免奶牛乳房长期接触坚硬地面引发感染或者损伤。
3.3 饮水管理要定期的检查饮水的质量,否则会影响奶牛的健康。此外,要保证饮水的充足,通常情况下,成常年奶牛每天的饮水量为80~100kg。在气温比较高的环境下,奶牛的饮水明显增加,要确保水槽中有充足洁净的水量,同时水温控制在10℃~15℃。
3.4 科学放牧运动在奶牛日常管理中,要引导奶牛充分的运动,能够提高奶牛的食欲,并且增强奶牛的体质,为提高产奶量奠定基础。长期运动量不足不仅会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也会影响奶牛的繁殖和受胎率。
3.5 防暑降温在我国有些奶牛养殖地区的夏季气温比较高,会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也会增加疫病的发生概率。为此,做好该时期的防暑降温工作,可以在牛舍中安装吊扇或者排风扇。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安装中央空调,控制养殖场内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3.6 科学的挤奶奶牛的乳房比较敏感,在挤奶的过程中要保证流程的科学,确保挤奶方法和程序正确,不仅可以保证产奶量,同时也能够缓解奶牛胀奶,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概率。挤奶的步骤如下所述:首先要清洗乳头,将刚挤出来的奶废弃,之后药浴乳头,在挤奶的过程中观察挤奶机械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挤奶完成之后要做好药浴工作,避免细菌的滋生,引发乳房炎的出现。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人工挤奶的话,动作应该轻柔,不能过度的刺激或者恐吓奶牛,会影响奶牛的泌乳能力。
3.7 强化夜间管理有些养殖户过度的关注奶牛的白天日常管理,没有重视夜间管理,造成奶牛的产奶量下降。许多研究表明,提高夜间管理能力能够保证奶牛的产奶量。第一,适当的增加夜间的喂食量。在夜间10 点左右,可以喂食饲料的材草料,要控制好用量,提供充足的饮水。第二,适当的增加光照时间。在夜间可以利用白色荧光灯进行照明,有利于促进奶牛的新陈代谢,同时也能提高饲料的运用率和转化率,保证产奶量的增加。第三,保证夜间的安静。奶牛喜欢安静的环境,夜间突然受到惊吓会造成产奶量的减少。第四,适当的运动。在夜间可以将奶牛赶到场外活动1h,促进奶牛的消化能力的提升,也能提高产奶量。第五,好夜间的观察工作,养殖人员要高度重视业界的管理,观察奶牛的休息、发情以及反刍情况,及时发现及时解决问题。
4 疫病的防控
4.1 疫病的免疫和监测一些规模化的奶牛养殖场很容易发生重大的疫病,养殖人员要做好重大疫病的免疫和监测工作。奶牛常见的疫病包括口蹄疫、布鲁氏杆菌病和结核杆菌病等。为此,应该分析常见病的发病原因和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选择适合的免疫方法,提高免疫接种的效果。此外,定期进行疫病的监测,发现重大疫情之后及时的上报上级的管理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护对策,对患病奶牛隔离,对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牛扑杀和深埋处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2 生物安全对策为了减少疫病的发生概率,养殖场应该制定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制定和落实消毒管理制度和程序,设置单独的消毒区,定期对圈舍和运动场消毒,保证消毒不留死角。奶牛养殖场应该建设专门的无害化处理地区,有专门的粪便运输通道,能够减少疫病的发生。
4.3 定期的驱虫管理在日常养殖中,会出现一些不同种类的寄生虫病,养殖户要定期的驱虫管理,可以在饲料或者饮水中添加驱虫类的药物,通过科学的预防可以减少继承虫病的发生概率。此外,做好灭蚊蝇工作,尤其在蚊蝇的高发季节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因为蚊蝇是一些疫病的重要传播媒体,可以有效的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保证奶牛饮水的健康和安全,因为不干净的饮水会导致寄生虫的滋生,直接感染健康奶牛,饮水设备应该定期的消杀。
5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牛奶以及牛奶制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奶牛养殖中应该采取科学的养殖技术,确保奶牛的产奶量和品质。为此,要科学的选择养牛场址,在建设牛舍之前科学的规划;加强对奶牛不同生长阶段的管理,如犊牛和成年牛的管理等;做好奶牛的饲料和饮水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加强对挤奶环节的管理,避免损伤奶牛乳头;做好奶牛的疫病防控,定期的监测牛群的疫病发生情况,发现疫情之后及时的处理,此外,做好日常的驱虫和灭蚊工作,也能够减少疫病的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