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棕榈油对水产动物形体指标、体组成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2-03-16张海涛孙广文王卓铎

科学养鱼 2022年2期
关键词:罗非鱼鱼油棕榈油

刘 敏,张海涛,孙广文,王卓铎

(1.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农业农村部华南水产与畜禽饲料重点实验室,广东 湛江 524022;2.湛江恒兴动物营养研发有限公司,广东 湛江 524399)

一、棕榈油的营养特性

棕榈油中含40.96%的棕榈酸、35.31%的油酸,饱和脂肪酸水平为51.6%,单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为37%,多不饱和脂肪酸水平为9.5%(李静等,2016)。棕榈油中维生素E水平为118.37毫克/千克,胆固醇水平为20毫克/千克,植物甾醇水平为660毫克/千克(IAFFD);类胡萝卜素水平为500~700毫克/升(刘小飞,2020)。

二、棕榈油对水产动物形体指标的影响

棕榈油100%替代罗非鱼、团头鲂稚鱼、俄罗斯鲟幼鱼、胭脂鱼幼鱼日粮中的鱼油显著提高了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棕榈油100%替代鱼油显著降低了罗非鱼与五条鰤幼鱼的肥满度(CF)、俄罗斯鲟幼鱼的HSI(宋益贞,2012;Khaoian等,2014;朱婷婷,2016)。

也有研究发现棕榈油替代水产动物日粮中的鱼油对形体指标并无显著影响。在半滑舌鳎、杂交鲟、洛氏■、非洲鲇、杂交石斑鱼、牛蛙、大黄鱼、杂交红罗非鱼上的研究均表明,棕榈油100%替代鱼油对HSI、VSI无显著影响,且对半滑舌鳎、杂交鲟、洛氏■、杂交红罗非鱼的CF无显著影响。此外,棕榈油替代大菱鲆、杂交石斑鱼日粮中部分鱼油对HSI、VSI无显著影响;棕榈油替代俄罗斯鲟、大菱鲆、金赤鲷日粮中部分鱼油对HSI无显著影响;替代尼罗罗非鱼日粮中50%鱼油对VSI无显著影响。

文远红等(2016)的研究发现,棕榈油替代吉富罗非鱼日粮中25%~100%的大豆油对HSI、VSI、CF无显著影响;以鱼油和豆油(1∶2)混合作为对照组脂肪源,以棕榈油分别替代10%、25%、40%和55%的混合脂肪源的饲料投喂,对黄颡鱼[(16.15±0.04)克/尾]的CF和VSI未产生显著性影响(赵帅兵等,2017)。大规格吉富罗非鱼[(229.92±0.31)克/尾]日粮中分别添加2.5%的棕榈油、大豆油、棉籽油、菜籽油和磷脂油,各脂肪源组间罗非鱼的HSI差异不大(李新等,2016)。

三、棕榈油对水产动物体组成和品质的影响

研究表明,棕榈油替代鱼油对各水产动物全体体组成的影响差异较大(表1)。在非洲鲇、泥鳅、大菱鲆等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表明,棕榈油替代日粮中0~100%的鱼油对全体近似成分没有显著影响,替代尼罗罗非鱼日粮中50%的鱼油全体近似成分亦无显著差异。棕榈油部分或全部替代日粮中的鱼油对杂交石斑鱼、大菱鲆等的全鱼粗蛋白质水平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胭脂鱼和卵形鲳鲹的全鱼粗蛋白质水平。棕榈油部分或全部替代日粮中的鱼油显著降低了黄颡鱼、俄罗斯鲟、泥鳅等的全鱼粗脂肪水平。棕榈油100%替代鱼油对卵形鲳鲹和黄颡鱼全鱼粗灰分水平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泥鳅全体粗灰分水平。

棕榈油替代鱼油对各水产动物肌肉近似成分的影响差异也较大,不同研究中所得结果也不同(表1)。在大菱鲆(Xu等,2021)和半滑舌鳎上的研究表明,棕榈油替代日粮中0~100%的鱼油对肌肉近似成分无显著影响。但棕榈油替代100%的鱼油显著降低了罗非鱼、三疣梭子蟹等的肌肉粗蛋白质水平,替代50%的鱼油显著提高了斜带石斑鱼的肌肉粗蛋白质水平。棕榈油替代日粮中0~100%的鱼油对斜带石斑鱼、大菱鲆(彭墨,2014)、罗非鱼等的肌肉粗脂肪水平无显著影响,但替代7%的鱼油显著降低了五条鰤的肌肉脂肪水平,100%替代卵形鲳鲹日粮中的鱼油显著降低了腹肌脂肪水平。100%的替代水平显著提高了杂交鲟、胭脂鱼和牛蛙的肌肉粗脂肪水平,显著提高了卵形鲳鲹背肌、大黄鱼腹肌的粗脂肪水平。在洛氏■上的研究发现,100%的替代水平对其肌肉粗灰分水平无显著影响。此外,以棕榈油替代吉富罗非鱼幼鱼(8.80克/尾)日粮中25%~100%的大豆油,对肌肉近似成分无显著影响,但50%替代组肌肉粗脂肪水平显著高于100%替代组(文远红等,2016)。

表1 棕榈油对水产动物体组成和品质的影响

棕榈油替代鱼油对各水产动物肝脏近似成分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表1)。100%的替代水平对黄颡鱼肝脏粗蛋白质水平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罗非鱼和三疣梭子蟹的肝脏粗蛋白质水平。0~80%的替代水平对库氏黄姑鱼,100%的替代水平对黄颡鱼、草鱼、三疣梭子蟹等的肝脏粗脂肪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大菱鲆、斜带石斑鱼、卵形鲳鲹等日粮中100%的替代水平和杂交石斑鱼日粮中50%的替代水平均显著提高了肝脏粗脂肪水平。

此外,棕榈油替代鱼油也会对水产动物腹腔脂肪和肠系膜脂肪造成不同影响;会显著升高杂交红罗非鱼片中的维生素E含量,显著降低大黄鱼鱼片的水分损失;对台湾泥鳅和大菱鲆的肌肉质构无显著影响,但降低了草鱼鱼肉的硬度而增加了其内聚性、黏性、咀嚼性和弹性(表1)。

四、小结与展望

富含DHA和EPA的鱼油也含有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和胆固醇,是水产饲料首选的油源。但近年来鱼油资源的紧缺使得寻找其替代脂肪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植物油具产量大、价格低廉、易于储存和运输特点,是水产行业及研究机构重点考虑的鱼油替代脂肪源。其中棕榈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植物油之一,价格低廉,富含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是常见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水平最高的。就目前国内外有关棕榈油在水产动物上的应用研究来看,在0~100%的鱼油替代范围内,大多数水产动物的形体指标并未受到显著影响,仅见罗非鱼、团头鲂稚鱼、俄罗斯鲟幼鱼等的部分指标受到了显著影响。此外,棕榈油对鱼油的替代,对各水产动物全体、肌肉和肝胰脏近似成分的影响差异较大。综上,在适宜范围内,棕榈油作为部分水产动物的鱼油替代源是可行的。

猜你喜欢

罗非鱼鱼油棕榈油
茂名罗非鱼产业链上新举措
罗非鱼生态健康养殖研究进展
养殖户集中卖鱼罗非鱼价格下跌
6月棕榈油市场监测分析
7月油棕市场监测分析
莫荷罗非鱼“广福1号”
不知鱼油真与假,白白吃了30年
鱼油,灵丹妙药还是健康杀手?
鱼油可减轻高脂饮食的危害
用塑料泡沫鉴别鱼油优劣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