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2-03-16赵永锋魏友海

科学养鱼 2022年2期
关键词:罗氏水产病害

罗 红,赵永锋,魏友海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1)

编者按:2021年12月8日,第三届全国虾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于江苏省盐城市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青虾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特色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江苏省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湖州师范学院、江苏省盐城市农业农村局以及江苏省盐城水产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水产学会科学养鱼杂志社承办,论坛将专家、业内学者、各级推广站技术人员以及养殖户聚为一堂,围绕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青虾以及河蟹的一线发展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罗氏沼虾作为我国较大规格的淡水养殖虾,具备出肉率高、肉质爽脆、回弹口感极佳等特点,养殖生产上有产量高、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价格相对稳定、利润空间大等优势。因此,在国内消费需求量不断攀升的同时,养殖户的养殖热情也不断高涨,罗氏沼虾产业链也随之不断完善。目前广东、江苏以及浙江是罗氏沼虾的主要产区,安徽、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湖北等地也开始尝试养殖。罗氏沼虾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病害、种质退化、养殖模式落后等问题也开始显现,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养殖产量和效益,对罗氏沼虾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次论坛罗氏沼虾分会场的专家针对产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技术推广人员以及一线养殖户面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将部分精彩内容整理如下,供广大读者参考。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栾生研究员:虾规模化家系选育技术研究进展

我国罗氏沼虾养殖已有40余年之久,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密度养殖、长期近亲繁殖和小群体自交等问题也层出不穷,直接导致了罗氏沼虾出现生长缓慢、个体小型化、性早熟和抗病抗逆能力下降等种质退化问题,俨然已经成为我国罗氏沼虾产业稳定良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选育具备生长速度快、高产以及高抗等优良性状的优质品种迫在眉睫,进行高效选育是科研工作者一致的追求。

虾具备个体小、繁殖能力强以及世代周期短等生物学特性。这些特性使虾类在进行选育时,构建核心群和扩繁群难度低、选择强度高、遗传进展快、控种难度系数低。但同时也导致核心群体和扩繁群迭代速度快、少量性能优良亲本贡献大部分后代、育种群体存在瓶颈效应、性状易因近交产生衰退、遗传进展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亟待高效率的选种、保种和制种关键技术。而规模化家系选育技术具备系谱信息可追溯、有效群体大小和近交水平可控,选种和配种准确度高、多性状综合选择遗传进展可持续,家系可单独保种、扩繁制种可控、种质安全有保障等优点。规模化家系选育技术在大西洋鲑、凡纳滨对虾等养殖产品的品种选育中均有应用,已经成为支撑虾种业的核心技术。

规模化家系选育技术体系包括规模化家系培育技术、家系或个体标记技术、性状测试与评估技术以及种质扩繁与控制技术等。在规模化家系选育技术体系的研究进程中,高通量表型测定技术存在人工测量成本高、人工错误难以避免的缺点;而对虾SNP育种芯片的应用为罗氏沼虾的选育提供了参考模板,种质资源的遗传背景对育种决策非常重要。奠基者个体间亲缘关系不清楚,存在近交衰退风险;而奠基者群体遗传背景和亲缘关系分析技术可利用高通量分子标记准确计算个体间的亲缘关系,对规模化家系选育尤为重要。

对规模化家系选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首先是扩大育种群体规模,提高选择强度;其次是联合遗传评估,针对中小育种企业,通过联合育种,可以制定统一的育种操作规范、苗种扩繁生产规范等,实现标准化育种数据的远程收集、整理和联合遗传评估,大幅度提高选择育种的精准度和效率。另外在育种规模上,联合后的对虾育种核心家系数量可从百级水平提高到千级水平。

建立规模化家系选育体系是解决罗氏沼虾种质退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是:突破关键技术——高通量表型测定技术和高通量低成本分形技术、提高选择强度、建立优化配种系统以及如何保证可持续选育。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刘波研究员:罗氏沼虾发酵功能饲料的创制与投喂技术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国家陆续发布粮食出口禁令,致使大豆、鱼粉以及玉米等饲料原料进口受阻,直接导致饲料原料的价格上涨。长期以来,罗氏沼虾乃至整个水产养殖业存在抗生素过量使用的问题,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仅会抑制罗氏沼虾的肠道微生物,杀死有益菌,而且一旦停药,可能造成二次感染。另外还会造成严重的细菌耐药性而形成超级细菌,届时罗氏沼虾的病害可能会变得无药可治。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的通知》(农渔发〔2021〕01号)对水产养殖业投入品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目前,罗氏沼虾养殖中的配合饲料普及率仍然较低,而直接投喂杂鱼以及饲料原料屡见不鲜,浪费粮食资源、污染环境、滋生病害,进而导致药物滥用,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威胁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这些都是罗氏沼虾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

水体环境中本身就存在病原体,动物体质变差、免疫能力变低时,易感染疾病;或是气候环境恶变引起应激反应;再或是养殖塘口底部污染引起生态恶变,藻相和菌相发生改变引起水质不稳定,病原滋生。三者存在其一即可能暴发病害。以营养为切入点,在吃什么、吃多少以及怎么吃三个方面提高罗氏沼虾的体质,形成了养殖户效益好、食品安全系数高以及环境友好的良性闭环。研究表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在36%~40%、脂肪水平在6%~9%才能保障罗氏沼虾的正常生长。罗氏沼虾的每个生长阶段都会经历蜕壳过程,养殖过程适时为水体施钙十分重要:补充葡萄糖酸钙和乳酸钙等离子钙可促进藻类繁殖、改善恶劣天气及用过杀虫剂后的厌食现象;使用过氧化钙具有增氧、降低氨氮、改良底质、清除硫化氢、增加水的硬度、澄清水质的作用;施用氧化钙(生石灰)具有灭菌除害、调节pH、调节水质、增加营养作用;而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碳酸钙(贝壳粉)等饲料添加剂可以补充钙源。合理投喂十大原则:①高温季节,应控制投喂量;②蜕壳期间需减少投喂;③应激、捕捞前1天适当减料或停料;④发生病害时停料或减料(拌EM菌);⑤大雨天停料;⑥阴天和小雨天减料;⑦急剧降温或升温时停料或减料;⑧pH变化大停料或减料;⑨水体有泡沫或异味时减料或停料;⑩调水、改底、倒藻时应减料。

通过实际调研发现,近年来罗氏沼虾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养殖环境恶化、“滴星病”等病害及抗生素残留而影响虾产品安全。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开展了罗氏沼虾营养需求、饲料原料利用数据库、饲料源开发及营养代谢、功能性添加剂开发以及亲虾、苗种饲料的相关研究。试验证明中草药提取物有抑菌效果,其可部分替代抗生素,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江苏高邮地区进行中草药功能饲料投喂实验的结果显示,罗氏沼虾病害明显减少,亩均效益达2 966元,最高效益达8 750元,表明功能饲料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发酵饲料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第四代饲料”,松软、醇香浓郁,发酵产生大量酸香类和天然芳香成分,含有大量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等活的有益菌、丰富的有机酸、促饲料分解酶和促消化酶、氨基酸、糖类、活性肽等,十分符合罗氏沼虾消化道短、食糜停留时间短、酶促反应和消化吸收时间短、消化能力弱、肠道壁薄、屏障功能弱以及肠道容易受损伤的特点。另外,投喂生物发酵饲料后,养殖水体的pH、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具有稳定生态的作用。罗氏沼虾要实现健康养殖新模式不外乎好种、好水、好料、好管理、好品质,最终达到好效益。

扬州大学张晓君教授:罗氏沼虾产业现状及病害发生情况与对策

罗氏沼虾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淡水虾之一,自引进至今在全国20多个省市开展养殖,2020年产量达16万吨以上。当前罗氏沼虾产业存在病害频发、种质资源破坏、良种体系建设滞后、营养配套不均匀、放养密度过高、养殖尾水问题突出以及养殖模式落后等问题。目前罗氏沼虾有以下典型疾病:①幼体综合征,会导致幼体大量死亡,部分育苗场幼体死亡率高达80%;②滴星病,在罗氏沼虾养成中散发性死亡现象严重;③十足目虹彩病毒病,细菌继发感染,罗氏沼虾出现暴发性死亡,发病率高达60%以上,传染性强(江都小纪镇3 000亩虾塘全部发病)。而铁壳虾则表现为性早熟、长不大,长至4~6厘米就不再生长;可正常摄食生存,不会死亡,产量下降。水产动物病害频发、暴发、并发、多发,俨然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

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脚步越来越快,但养殖设备却跟不上集约化的进程,而部分养殖户一味追求生产规模及产量。这些都会导致水环境日趋恶化、病害频发且难以控制以及不规范用药(药物残留),而病害防治研究不足、有效防治技术缺乏,最终对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的制约。罗氏沼虾在养殖过程中一旦暴发病害,不仅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加速水体恶化、降低水产品的质量、威胁人类的健康。我国水产养殖业总产量虽然雄居世界首位,然而,水产动物病害的暴发与流行所导致的单位产量、人均生产效率及产值等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率达50%以上,损失率在20%左右,年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对于水产动物疾病而言,“七分防、两分养、一分医”是最好的病害防治模式,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做好疾病预防工作是水产养殖得以顺利进行的主要手段,治疗疾病只是养殖生产中的一种补救措施。

对于一线水产技术人员来说,懂预防、能看病、会治病是基本技能。所有病害是有迹可循的。比如第一阶段,水环境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水质理化指标会出现较大波动(如水温、盐度)、指标累计超标(如氨氮、亚硝酸盐连续数天超标)、其他原因影响等,均可通过水质检测加以诊断。第二阶段,虾蟹表现异常,如趴边、食量减退、肌肉不透明(泛白),可通过查看病虾加以诊断。第三阶段,肉眼可见发生了大面积死虾的情况,一般外观诊断可从虾的数量和活力、投饵情况、排泄物情况进行,也可解剖检查虾肝胰脏和头胸甲状况进行疾病诊断。

罗氏沼虾病害的预防可从好苗种、好水质、好饲料、好模式、好管理五个方面入手。对于病原传播途径的控制,建议养殖户做好以下工作:①积极检疫,避免亲本携带病原;②种苗要消毒杀菌;③对已发病的池塘或地区要进行封闭,池内的养殖动物在治愈以前不向其他池塘和地区转移,不排放池水,且工具应消毒或曝晒后使用;④清除发病死亡的虾,并及时掩埋、销毁,切勿丢弃在池塘岸边或水源附近,以免被鸟兽或雨水带入养殖水体中;⑤对发病池塘及其周围包括进排水渠道均应消毒处理,并对发病动物及时进行诊断,确定防治对策。

扬州大学苗淑彦教授:无抗背景下罗氏沼虾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当前罗氏沼虾产业发展压力大,要实现健康养殖,必须从种质、养殖模式以及投入品三个方面入手。据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学会统计,我国每年因为各种病害造成的水产养殖动物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亿元以上。禁用抗生素之前,对于水生养殖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国内外大多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而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增强细菌的耐药性,导致产品有药物残留、环境被污染。由此,“无抗”养殖概念应运而生。

近年来微生态制剂被认为是抗生素潜在重要的替代品,包括益生菌、益生元和合生素三类。在全面禁抗的养殖背景下,罗氏沼虾的健康养殖必须从种质、养殖模式、饲料调整和水质调控等多方面综合管理;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促进消化酶活性、刺激先天免疫和增强疾病抵抗力等多角度提高罗氏沼虾的养殖效益。从罗氏沼虾肠道内筛选潜在有益菌株是开发罗氏沼虾微生态制剂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能够保证其在肠道内的存活和定植,另一方面也能保证其功能的稳定发挥。短小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片球菌GY2和葡聚糖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罗氏沼虾的生长和免疫性能,且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效果更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于凌云副研究员:广东罗氏沼虾产业现状及健康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广东省作为我国罗氏沼虾养殖大省,虾苗需求量达39.44亿尾,养殖面积达34.5万亩,但市场上的罗氏沼虾苗种却存在苗种质量不稳定(品牌苗好不过两年)、苗种混杂(中间商利益驱使、优劣苗互参销售)以及苗种量供应不足(清明前后供苗、8月后难找到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开展罗氏沼虾种质创制势在必行。

珠三角流传甚广的养虾秘诀:“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茜(轮叶黑藻)”,是一代代养虾人的智慧结晶。该模式不仅践行了国家绿色发展观,也满足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需求。在虾塘中种植水草可以增加池塘空间容纳量;净化水质,提供溶氧;稳定水质,提供植物性饵料;减少相互残杀,提高成活率。

从我国浙江、广西、广东以及泰国等地收集基础群体,进行新品种选育。目前已经培育至第三代,在主养区肇庆的莲塘、珠海的斗门均进行小范围示范养殖,成活率在八成以上。目前,罗氏沼虾育苗周期长,不可控因素较多,苗种成活率不稳定。要达到低投入、高产出,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苗种培育关键技术仍需攻关。另外,处于生长阶段的雄虾比雌虾生长速度快1倍,性成熟后则变为两倍,因此罗氏沼虾的性控技术市场潜力很大。目前罗氏沼虾的性控技术仍在研发中。

嘉兴市农渔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工程师徐卫国:嘉兴市罗氏沼虾产业发展情况

嘉兴市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展罗氏沼虾养殖,其中平湖市水产试验场在国内率先突破了罗氏沼虾规模化繁育技术,最高峰时年育苗量达2亿多尾,产值达1 000多万元,并带动了嘉兴市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罗氏沼虾的养殖面积在嘉兴市逐年扩大,罗氏沼虾产业成为嘉兴市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全市养殖面积达4.2万亩,2020年产量14 086吨,产值约5亿元。嘉兴市拥有多家优秀的育苗企业,2021年生产虾苗约20亿尾,输送至全国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

嘉兴市罗氏沼虾养殖方式主要有“大棚+露天”和纯露天两种,养殖模式有专养和混养两种。2021年,嘉兴市罗氏沼虾的塘头均价在40元/千克以上,养殖亩产量350千克的池塘亩效益可达4 000元。嘉兴市罗氏沼虾产业发展优势在于罗氏沼虾的消费逐年增长、地区优势、产业配套齐全、技术力量充沛等方面。但也存在养殖分散、规模效应不突出、优质种苗供应不足、成本逐年攀高,养殖风险日趋升高、养殖设施遇到政策红线,改善困难、产业配套尚不健全,缺少加工企业、集聚效应无法体现以及销售模式过长、侵蚀养殖利润等问题。下一步,嘉兴市将加快培育优质种苗企业;开展政策性养殖保险;促进设施、装备水平提升,实施“双强”行动;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抱团发展。

猜你喜欢

罗氏水产病害
“证”规企业,振兴水产!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基于改进DenseNet的茶叶病害小样本识别方法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早春鱼瘟”、黄颡鱼“过春”、病害一线快速精准诊断……实战干货来啦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