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城市康养指数评价分析
2022-03-16裴传王
王 巍,裴传王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一、研究背景
随着老龄化问题在全球的不断蔓延,我国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也正式迈入老龄化发展阶段。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六十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6402 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一千万,老年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两成,占比同比提升约零点六个百分点。由此已见老龄化问题的深刻与急迫性,而康养产业的应运而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健康中国”在2015 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此“健康中国”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推开了“大健康”时代的大门;2017 年2 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健康龙江”2030 规划》,明确提出了20 项重点任务和工作目标,充分利用自身在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着力完善、推进医疗和康养产业链;2020 年夏季,黑龙江省推出了28 个森林康养目的地,涵盖多个城市,彰显出各城市在康养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国内关于康养的概念的解读普遍分为两种,一种是学术界上的“健康+养生”,另一种是业界方面的“健康+养老”,但这两种观点本质上都将健康作为目的,“养”作为手段。研究一个城市作为康养城市发展是否适宜,由于目标对象定位主要是老年群体,因此本文将康养定义为健康与养老的结合体。现阶段,康养相关研究一方面集中在森林康养方面,采用专家咨询、文献查阅等方法,将环境质量、森林资源、气候适宜度、交通条件、卫生条件作为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进行评价分析;另一方面聚焦于康养旅游领域,基于ROSTCM
[获取全网数据构建康养评价体系,运用ISM-MICMAC 相结合将康养旅游的评价指标划分为层级关系,通过专家打分、AHP确定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在梳理、归纳康养相关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经济水平的提升使得现代人越发的关注生活品质和健康,同时伴随着康养政策的不断完善,使得老年群体开始追求身心合一的健康。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问题,有些城市由于自身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限,相对而言并不适合作为康养城市进行发展,有些城市在作为康养城市发展时,盲目套用其他区域成功的例子,而没有结合好自身优势,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成为有特色、有质量的康养城市。就如何解决、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多元化发展的康养城市格局,打造各具特色的,适宜康养的城市品牌,成为亟须深入探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宏观角度出发,构建康养城市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客观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建设高质量康养城市提供参考。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指标体系
本文以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中国康养大会组委会发布的“2019 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所涉及的指标为主要依据,借鉴其他相关研究,并考虑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及数据的获取情况,构建了黑龙江省城市康养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四个维度:生态建设、人文建设、民生建设、医疗建设,25 个具体评价指标。其中生态建设下设6 个指标,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水资源总量、年平均气温15-25 度的天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小于50 的天数等;人文建设主要包括人均公共图书馆、人均博物馆馆、人均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等7 个指标;民生建设包括以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城市道路面积、道路拥有路灯数目等为主的7 个指标;医疗建设包括以每万人拥有医院数量、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数、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等为主的5 个指标。
(二)获取数据
本文以黑龙江省12 个城市的康养适宜性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的获取和疫情影响,将研究区间定位2018年。数据来源于《2019 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9 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2019 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分析平台、2345 天气网等。通过综合处理、计算,得到各指标实际使用数值。
(三)评价方法
现有关于康养评价分析的研究多半是主、客观指标结合,利用层次分析法打分赋权,具有提升目标决策科学性的优势,但缺点是主观性较强。本文为减少主观判断的影响,避免专家通过经验复权,进而采用根据指标数值来确定客观权重的熵权-TOPSIS 法,以求评价结果更加的客观。具体过程如下:
(1)建立初始评价指标矩阵X( ),将数据进行无量纲转化,得到规范化矩阵:
(4)构造加权矩阵P=YW,分别取加权矩阵中各项指标的最优值、最劣值,记为正理想值S、负理想值S
(5)通过欧式距离计算理想解的距离:
(6)D为第i 个城市康养适宜性相对接近最优水平的程度,取值范围为0~1,D越大,表明该对象的康养适宜程度越高。
三、结果与分析
(一)从指标权重层面分析
计算得到的各指标权重见图1,从整体看来,生态、人文、民生及医疗四个方面的建设是影响当地作为康养城市适宜程度高低的重要因素。其中,人文建设和民生建设的权重最大,影响程度最高,医疗建设的影响程度最低,权重值仅为0.062。这表明提升城市的基础设施,注重人文层面的建设,有利于增加城市康养建设的竞争力,对当地作为康养城市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普通的医疗建设层面发展的较为均衡,差距较小,大多数城市都能满足基础的医疗需求。在生态建设准则层中的6 个指标,人均水资源存量(C4)和人均城市园林绿地面积(C2)的权重远高于其他同类指标,这说明城市的水资源和绿化率是生态建设的核心,对作为康养城市的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在人文建设准则层的7 个指标中,权重最大的指标是人均公共图书馆个数(C7),其权重为0.113,高于该准则成中其他指标平均值,说明图书馆的人均占有量是影响人文建设的重要因素,且各城市之间的图书馆建设差距较大;民生建设准则层中有着较强影响力的指标是人均科学技术支出(C16)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C19),其权重分别为0.12 和0.095,这表明了交通的便利程度和城市未来的发展潜力于康养城市的建设联系较为紧密;在医疗建设准则层的5 个指标中,排名较为靠前的三个指标分别是人均拥有医院、执业(助理)医师以及注册护师、护士数量,说明提升这三个方面的布局,有利于增加该城市在医疗建设方面的优势,建设有针对性、高质量的康养城市。
图1 指标层权重柱状图
(二)从综合指数层面分析
通过计算得到各城市康养适宜性的综合得分,即城市康养综合指数(表1)。黑龙江省康养指数最高的3 个城市分别是伊春市、哈尔滨市、黑河市。伊春市有“中国天然氧吧”之称,地貌“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东部与鹤岗市、佳木斯市相接,南部与哈尔滨市接壤,西部与黑河市和绥化市毗邻,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通达,是理想的康养城市;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便民设施、医疗基础等方面要优于省内的其他城市,康养适宜性不言而喻;黑河是边境城市,拥有通商口岸,各种条件都处于良好状态,有利于建设康养城市。
表1 黑龙江省城市康养适宜性综合指数
(三)从城市空间层面分析
将计算得到的康养适宜性数据在AreGIS 中通过自然间隔分类的方法,将综合指标及准则层各单项指标的指数划分为3 个级别,根据分类结果将黑龙江省各城市的适宜程度分为“较低”、“中等”和“较高”,其中空白的大兴安岭地区为非研究地区。图2 显示各城市的康养适宜程度参差不齐,差异明显,在空间上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格局,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型。其中以伊春市、哈尔滨市作为分布图的核心区域,综合指数分别达到0.59 和0.45,与周边的其他城市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宜程度相对中间的城市都有着即紧邻中心区域,又处于省份边界的区位特点,因为该地势既能享受到核心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又方便与其他地区贸易往来,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从而间接提升了城市的发展质量。
图2 黑龙江各城市康养水平分布
各城市单项指标的得分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差异性,没有城市能在所有准则层上都取得最优排名,但有个别城市各项发展均处于劣势,由此可见多数城市都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生态建设方面,呈现周围地区优于中心区域的格局,因为黑河、伊春地区地广人稀,靠近大兴安岭和俄罗斯,有着很高的森林覆盖率,空气优良,有着“中国天然氧吧”的美称;人文建设呈现北部由伊春向两边递减,南部大庆市和牡丹江市发展较好;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有着便利的生活条件和社会保障优势,因此民生建设以其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并随着距离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医疗建设在各城市间差距相对来说较小,只有绥化市相对落后,这也与其紧邻哈尔滨市,可受惠于哈尔滨医疗辐射的便利有关,但仍需要加强自身在此层面的建设发展。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客观分析和文献查阅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 个准则层、25 个具体指标,对黑龙江省12 个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以揭示建设康养城市适宜性的程度,对老年人口健康养老,资源型老工业城市到康养城市的顺利转型提供发展思路。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半数城市的综合指数处于中等程度以下,由此可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整体呈现中间突起,向两侧扩散的格局,伊春市和哈尔滨市共同引领黑龙江省康养城市建设;分权重研究表明,人文建设和民生建设的权重最大,在各项指标中,人均水资源存量,人均图书馆占有量,人均科学技术支出权重占比较高。各城市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多方面促进各城市和整个省份的康养产业相关建设,为老年群体提供适宜的康养城市大环境。
本文在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人文方面的研究,此评价指标体系在注重康养需求群体身体健康的同时,关注老年人对心理上的诉求,使其更适用于康养城市的评价。本文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指标所用到的数据基本为客观数据,缺乏康养目标对象群体的满意度支撑;受部分数据可获得性的约束,仅研究了12个地级市,日后将随着统计数据的逐步完善扩大研究区域,并可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一步对城市康养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