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国乐改进社”看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发展

2022-03-16刘宇乾郑州科技学院郑州450000

名作欣赏 2022年8期
关键词:刘天华国乐杂志

⊙刘宇乾[郑州科技学院,郑州 450000]

从清末到民国,我国政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改变。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政权更迭和军阀混战中,西方的文化事物开始加快在华传播,不论是文学、戏剧、绘画还是音乐,无一例外。加之此时留学欧美学成归国的一批知识分子的倡导,西方文化在我国呈现出多点扩散的传播趋势。这些留学归来的学子,他们接受了西式教育的理念,且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所获学业内容,也颇具大施身手的雄心抱负,一时间在音乐文化领域“西洋派”与“国粹派”孰优孰劣,以何取舍发展新音乐的求索,成为焦点。

一、新文化思潮的背景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变化,经历了清末宫廷官宦“天朝上国”、魏源“师夷长技”、康梁等人“经世致用”、李鸿章“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等一系列观点的演变。不仅是政体的变动、社会民众的觉醒,更重要的是伴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整个社会文化面临着极大的发展选择。因此,在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领域,影响此后百年趋势的音乐发展观念也同样面临着去向何方的困惑。

伴随着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我国的传统音乐日趋衰微。所幸,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思潮的文化号召开始在大众群体中生根萌芽,“民主”“科学”的呼声渐入人心。虽处乱世,但社会上爱国热情高涨,不仅是国内的仁人志士在不断寻求救国之道,即便是留学在外的青年学子,如王光祁亦发出“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之呼号(王光祁:《东西乐制之研究》,1924 年)。在音乐发展探索期初,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人曾以学堂乐歌的形式发起革新,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歌唱新风。学堂乐歌大多以外来曲目重新填词改编为主要形式,体现了社会音乐发展进步的美好愿望,但这种革新既不深刻,也不彻底。

这时期各阶级间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使得他们为了自身利益去奔走呼喊,这也加速了各个团体机构的产生。在这种社会形势下,音乐文化的社团组织也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成立,主要有: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1919)、中华美育会(1919)、北京爱美乐社(1927)、国乐改进社(1927)等。在这些音乐社团的基础上,当时还创建了一批最早的音乐教育机构,如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音乐科(1920)、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2)、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1920)等,后来又成立了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6)、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等。这些机构大多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成立,是知识分子求索谋变的体现,同时这些新兴社团也积极倡导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蓄思想,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开化进步。

二、国乐改进社与《音乐杂志》

国乐改进社成立于1927 年5 月15 日,在蔡元培、萧友梅、刘半农等人的协助下,由刘天华当选并出任主席的国乐改进社在北平成立了。改进社除刘天华以外的34 位成员主要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大学和艺术专门学校等,他们多是音乐院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具备专业的音乐文化素养。国乐改进社通过大会决议,选出刘天华等15 位执行委员,同时评选出蔡元培等13 位名誉社员。运行之初国乐改进社成立了总务部、文书部、会计部、编辑部等共7 部委,豪情万丈地开始了振兴国乐的崇高使命。在国乐改进社成立后不久,1928 年1 月,社属杂志《音乐杂志》诞生了。

刘天华在《国乐改进社的缘起》中讲:“我国音乐在历史上虽然有数千年可贵的事实,但因历经灾乱的破坏、贵族的蹂躏,加之以人才的缺乏、门户的隔阂,早已弄得零零碎碎,不成个样。近数十年来,政府既不提倡,学校又不列为正式科目,做子弟的要学习,还不免受父兄的呵斥与社会的蔑视,结果,所谓中国音乐,百分之九十九只能留在吹鼓手手里苟延残喘,这真是太不像话了。”为了改变这种畸形的社会现象,重新振兴国乐传承国粹,国乐改进社应运而生。国乐改进社作为我国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新式音乐社会机构,积极投入到借鉴西乐改良国乐的历史洪流之中,改进社在此时期通过田野采风、编创演出、刊印文章、译文推介等社会活动,直接有效地整理了大量民间传统音乐曲目,为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音乐杂志》作为国乐改进社的社办期刊和理论阵地,自1928 年1 月正式刊发起,至1932 年6 月刘天华去世停刊,共计发行10 期。《音乐杂志》秉持该社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的宗旨,提出了“借助西乐,研究国乐”的主张,彰显了以“弘扬民族音乐为己任”的理念,为国乐改进社的改良推进做了大量的理论普及工作。

在版式布局上,可以看出刘天华的学习西乐改良国乐的态度立场。《音乐杂志》采用16 开本,使用横版和竖版两种行文方式,别具匠心地用竖版记写我国传统音乐的相关内容,同时使用横版书写的形式介绍西方音乐人物故事。不仅是行文排布,同时恰当地在封面使用中文,封底使用英文,《音乐杂志》期刊的这些记写布局方式都蕴含了国乐改进社对中西音乐兼容并蓄的态度。在内容呈现上,从正式刊发的10期《音乐杂志》来看共包括:中国音乐史学研究12 篇、传统乐曲整理11 篇,乐器及其演奏研究17 篇、中国国乐改进新音乐的发展31 篇,其中新创作的器乐作品11 篇,新创作的歌曲17 首,西方音乐介绍28 篇,音乐逸事6 篇,西方和声学、美学、心理学的介绍9篇,音乐评论19 篇以及照片介绍8 幅,共 11 个方面的内容排布。《音乐杂志》的音乐理论内容涉及广泛,既有刘半农等人的音乐律制研究,也有对《考工记》的乐器形制研究,更涉及民间乐器及其创作曲的刊登;西方音乐部分同样精彩而丰富,既有贝多芬、舒伯特等西方音乐家的肖像介绍,也有著名的乐曲作品解读,更有西方文献的译著。如整体评价《音乐杂志》的办刊水平,可谓是同时期国内先进期刊中的佼佼者。在运营管理上,《音乐杂志》自1928 年1 月刊发起,就成立了由六个部门组成的委员会,分别是:总务股、编辑股、经济股、发行股、印刷股、广告股。可见,《音乐杂志》的运行管理是系统而规范的。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音乐杂志》的设置初衷为月刊,但实际上,由于经费拮据、社会动荡、内容辑佚等多方面原因,成为不定期期刊。即便如此,《音乐杂志》为了解决办刊经费紧缺的问题,还设置了广告股(期刊广告在当时已不鲜见,如《音乐季刊》1924 年第4期的封底即刊登了屈臣氏的汽水广告),明码标价的广告栏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乐改进社的经费投入问题,使得期刊能够顺利出版发行。

《音乐杂志》自1927 年8 月发行《音乐杂志创刊号》后共计发行10 期,至1932 年6 月刘天华先生病逝后,夭折停刊。在国乐改进社为振兴国乐而奔走呼号的岁月里,作为理论阵地的《音乐杂志》介绍了西方音乐的特点,同时也刊发了大量国乐改进的相关事宜,运营有质有序,功勋卓著。

三、刘天华的国乐改进思想及实施

刘天华,江苏江阴人,自幼受到新式教育的熏陶,在常州中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各类进步社会活动。后随兄刘半农赴上海,在“开明剧社”负责乐队演奏工作。1914 年回到江阴,在华墅小学、常州中学等担任音乐教师。期间结交大量民间音乐艺人,如二胡、琵琶艺人周少梅,又如崇明派琵琶大师沈肇州等人,刘天华与他们都有着拜师访学的经历。在江苏任教的数年间,他频频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考察,以专业的音乐嗅觉捕捉到大量珍贵的传统民间音乐,为以后国乐改进事业的萌发奠定了早期基础。除却二胡、琵琶、三弦、笛子、古琴等民间乐器的实际演奏,刘天华还深度接触到吴侬一带的民间艺术代表昆曲、丝竹、锣鼓、和僧道音乐。在吸收了民间器乐的营养后,刘天华以其擅长的二胡为切入,结合民间曲调初步尝试创作了《病中吟》《空山鸟语》《月夜》等作品。

1922 年,他应聘到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任国乐导师,随后经萧友梅的推荐,又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北平艺术专门学校兼课。在此期间,刘天华在北京积极留意国乐发展情况,同时为了开阔学习视野,为了进一步精进技艺,多次向俄籍教授托诺夫和欧罗巴请教学习小提琴演奏技巧,向美籍教授范天祥学习西方作曲技术理论。不仅是西乐,民间国乐的学习亦未曾间断,在北平期间他多次向教员和天桥的民间艺人交流二胡、琵琶的演奏技巧,以及琴品琴制改良的探索。当时,面对西乐的冲击,有的人极力倡导形成激进的“西洋派”,也有人较为保守排外,主张“守住老祖宗传下来的玩意儿”形成“国粹派”。面对二派之争,刘天华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既不要故步自封,盲目排外,可以引入西乐以为改良国乐之辅助;也不要死守老法,固执己见,才能打出一条新路来”。不幸的是天意弄人,在为国乐改进社呕心沥血而奔走的刘天华,因去北京天桥整理锣鼓乐而感染猩红热症,于1932 年6 月8 日逝世,时年仅37 岁。

在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刘天华先生带领国乐改进社所付心血不仅体现在音乐改良事业上。在面对国乐旧制和西乐传入后的抉择上,所体现出的高屋建瓴的眼光,更是奠定了我国此后百年的音乐文化发展基调。刘天华将国乐的“二胡”等主要乐器及其器乐作品比作是“草鞋”“窝头”,相比西乐那些“皮鞋”“大菜”对于国人来说或将更为适用。刘天华的爱国情结在其毕生艺术践行中得到体现,彰显出他既传承发扬国粹,同时开眼看世界,以期达到西学中用的国乐改进思想。国乐改进社在当时的重要举措不仅仅是进行田野采风,整理旧曲;也不仅是发行杂志,做全民动员,引领学习;重要的是在音乐表演和实践演出层面做出重要推进:以1928 年为例,国乐改进社的主要成员刘天华、韩权华、李光涛、曹安和、张友鹤等人在北京协和学校大礼堂、清华大学举办了两场民乐音乐演奏会,这在当时的北京实属凤毛麟角,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两场音乐实践活动,即便是放在中国早期的民乐音乐会历史中去看待,也具有较高的社会实践意义和音乐探索价值。

四、国乐改进社是当时国乐发展的缩影

国乐改进社是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乐发展境况的一个缩影。彼时内忧外患共存,国乐衰微亟待整肃,国乐改进社的出现既是知识分子群体求变的探索成果,又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国乐改进社在刘天华等人的带领下,深入挖掘我国民间音乐的传统曲调,并借鉴西方作曲技法,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面对国乐的传承发展问题,刘天华不仅提出了完整深刻的艺术思想见解,还通过音乐创作、表演、教学和音乐社会活动,尽职尽能地实践自己的艺术主张,既不全面西化,也不故步自封,努力实现借鉴西乐改良国乐的目的。刘天华不仅以此理念示人,更在音乐创作中努力践行。例如刘天华的二胡曲《病中吟》等的创作体现出了时局讯息,当时正处于五四运动前夕,他通过这首作品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并通过音乐旋律的跌宕起伏呈现出与之抗争的矛盾挣扎,比较深刻地体现出军阀混战下知识分子的内心抗争独白,也体现了青年们在前路迷茫情况下的悲愤和彷徨。

“国乐改进”四个字高度体现了刘天华一生的音乐实践和艺术诉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论是刘天华主导的国乐改进社,还是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大同乐社、中华美育会、爱美乐社等社团机构,均是在救亡图存的背景下成立的新式乐团,它们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国乐发展状况。国乐改进社等社团机构也为清末封建社会中音乐教育和音乐艺人社会地位卑微低下窘境的改变做了应有的努力。国乐改进社等社团机构在“学堂乐歌”出现之后,试图更加精细地整理国乐,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在甄别文化事物中的态度和能力,又在高等音乐学府出现之前做了准备和铺垫,其历史作用之巨,不可忽视。

五、对于当今国乐传承的启示

如今,我们在响应中央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之下,高度重视国乐的发展和传承。如在中国音乐学院由王黎光教授牵头成立的“中国乐派”研究中心,再如广东卫视和山西卫视推出的音乐综艺节目《国乐大典》,又如王安潮教授主张的民族音乐和歌剧融合探索等,都体现了当代国乐传承的内在诉求。但是,今天某些接受了西方教育的音乐批判者频频提出:“审视我国近代某些音乐家代表作品可见,其多数为歌曲作品,故其本人也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音乐家’,至多能算一位成功的‘歌曲作者’”,“某些民族音乐作品的体例格式太过简短,不足以考究分析之”等,过于崇尚西乐的声音充斥于耳。莫忘了百年前,刘天华的国乐改进社在面对“草鞋、窝头”和“皮鞋、大菜”问题上提出了适用国人的原则,这一点在今天看来依然颇具价值。毕竟我们在传承民族文化的时候,首要考量的便是受众的审美问题,基于大众千百年来的东方文化情结,到底是激进的西化革新,还是守旧固步不前?二者皆不可取,国乐改进社提出的“借鉴西乐,改进国乐,谋取国乐之普及”犹在耳畔。

“发展国乐断不能抄袭外国的皮毛以算数……也不能死守老法,固执己见。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合与合作之中打出一条新路来。”刘天华先生此言回响百年。新文艺至今亦有百年,先辈刘天华等以毕生的艰辛探索,以及国乐改进社同道者勠力同心地进行改良整理,为我国民族音乐发展已夯实了基调,同时也为国乐在世界音乐发展的长河中奏响了时代强音。余响犹在,今人何故彷徨而不知所往?

①程朱溪:《文书部社务报告》,《国乐改进社成立刊》1927年8月。

② 以《音乐杂志》为名的期刊,在20 世纪上半叶共出现过四种,分别是:1.北大音乐研究会编《音乐杂志》(1920.03—1921.12),月刊,共出版15期;2.国乐改进社编《音乐杂志》(1928.01—1932.02),不定期,共出版10期;3.音乐艺文社编《音乐杂志》(1934.01—1934.11),季刊,共出版4期;4.丁善德、陈洪编《音乐杂志》(1946.07—1946.12),半年刊,共出版2期。引自邹佳宏:《对国乐改进社〈音乐杂志〉的研究》,《中国音乐》2007年第3期,第56页。

③童冰:《对国乐改进社〈音乐杂志〉的学科意识和学术价值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3年第7期,第143页。

④ 梅雪林:《从〈音乐杂志〉看国乐改进社》,《音乐研究》1995年第4期,第92页。

⑤ 刘天华:《国乐改进社缘起》,《新乐潮》第1卷第1期1927年6月。

猜你喜欢

刘天华国乐杂志
刘天华音乐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思考
练琴那些事·三伏天烤火练琵琶的刘天华
杂志收纳碗
“国乐改进社”的历史回顾
国乐改进
有一种经典叫特仑苏 《又见国乐》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杂志收纳碗
抗战时期新国乐思想研究概述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