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的音乐文学特征

2022-03-16王提郑州工商学院郑州451400

名作欣赏 2022年8期
关键词:组歌长征红军

⊙王提 [郑州工商学院,郑州 451400]

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在我党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描述长征的艺术作品有很多,《长征组歌》用真挚的语言、震撼心灵的乐曲,全面展现出了党领导人民军队在长征途中英勇斗争、不怕艰难、勇往直前的恢宏画面,将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革命意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无疑是红色音乐史诗中一部经典的里程碑作品。《长征组歌》蕴含了高度的艺术性、文学性和思想性,其歌词具有古典诗词的韵味,以民族性的音乐形象重现了那段艰难而又意义重大的革命岁月。

一、肖华将军和《长征组歌》

(一)作者简介

《长征组歌》的词作者是开国上将肖华将军,少年时代他就参加了革命,年仅14 岁就成为一名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党和军队中都担任过重要的职位,新中国成立之后历任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仍然为国家做着自己的贡献,是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肖华将军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文学工作者,其长于诗词,一生当中著作不断,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重要论文,还有《长征组歌》《铁流之歌》等诗作,以及回忆录《艰苦岁月》等作品。其中《长征组歌》是肖华将军在1964 年养病期间回顾自己的长征经历创作完成的12 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红色经典史诗,再现了红军万里长征的历史画卷,生动地讴歌了中国共产党人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历久不衰,享誉中外。

《长征组歌》曲作者有晨耕、生茂、唐轲、遇秋,这里不做介绍。

(二)《长征组歌》的词曲创作

1.歌词的创作过程

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离开苏区被迫开始长征,年仅18 岁的肖华也在其中。长征胜利结束后,亲身经历过长征的肖华对于长征中党和红军展现出来的意志品格印象非常深刻,他将长征视为党和军队的精神财富。《长征组歌》词作是在1964 年肖华在杭州养病期间完成的,当时正值各部队筹备庆祝红军长征胜利30 周年的活动,一些文艺单位就多次向经历过长征并且有一写作能力的肖华约稿,《长征组歌》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

在开始创作的时候,长于诗词的肖华借鉴了中国古典诗词凝练含蓄、富有表现力和形式美的特征,并考虑到群众文化水平不一的情况,以通俗的语言、组诗的形式展开了创作。此外肖华还阅读了大量与长征有关的历史资料和一些回忆录,重新学习了毛主席的一些著作,尤其是毛主席有关长征的诗词。经过资料搜集和整理之后,肖华拖着病体从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选取了12 个典型事件。在广泛征询意见之后,历经数次修改,最终在1964 年11 月完成了定稿,并以毛主席《七律·长征》词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为总题目,包括《告别》《突破封锁线》《进遵义》《入云南》《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会师献礼》《誓师抗日》12 个部分。

2.乐曲的创作过程

1965 年,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接到战友文工团上级指示为肖华所作的《长征组诗》进行谱曲,要求能够在群众中广泛传唱。接到任务之后,他们对组诗进行了研究,最后选取了组诗的前十个部分进行谱曲。由于时间比较紧张,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历经两个月的时间基本完成了初稿,肖华又对组诗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包括组诗对于音乐的要求,并讲述了长征途中的动人故事,为组歌的后期创作打下了基础。最终经过多次修改,汇成了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

二、《长征组歌》的音乐文学特征解析

(一)歌词的音乐性特征

首先,音乐的文学特征展现在歌词的音乐形象中,歌词的音乐形象就是通过文字塑造出一种明确的映像,在听众心中产生一种具象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抒发情感。歌词的形象可以分为表层形象和深层形象两种。歌词的表层形象就是通过直接描述事物,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来展现艺术形象。《长征组歌》是对长征真实事件的艺术创作,因此有很多表层形象的描述。例如:第二曲《突破封锁线》中的“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这里的“三十昼夜”形象地展现出了长征初期红军战士不分昼夜突围的画面,将中央红军当时危难的景象全面地展现了出来,读来不免为红军担忧,“突破四道封锁墙”既是历史真实的描述,同时也展现出了红军完成突围的艰难和喜悦,从紧张的环境到胜利的转变,带领听众重温了那个艰难的战斗场面。歌词的深层形象是在表层形象基础之上的进一步深化创作,用以表达更深层次的情感。以第一曲《送别》为例,“乌云遮天难持久,红日永远放光芒”,这里的“乌云”和“红日”虽然是自然现象,但是很明显有深层次的含义,分别代表了国民党反动派和中国共产党。“难持久”则表达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乌云”不会长久,“红日”终将驱散“乌云”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代表了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必将成功,国民党反动派的腐朽统治终会失败。

其次,古人多以诗词来表达情感,抒发自己的悲欢喜乐,寄情于诗,借诗抒情,可见歌词创作的主要意图就是为了抒发情感。情感的表达可以是热烈的,也可以是细腻的,歌词的文字描述能将人带入作者情感的抒发之中。《长征组歌》的创作就是作者对自己亲身经历的长征的情感涌现,在具体的文字中都有着明显的体现。第一曲《送别》中“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紧紧”一词深刻地展现出了当时党和群众的深厚感情,也将群众不舍红军离开的情感宣泄出来,“亲人”进一步展现出了党和根据地群众的情感,虽然不舍红军离去,但是也只能问一句“何时返故乡”,一瞬间离去的无奈和心酸涌上心头,强烈饱满的感情得以展现。第六曲《过雪山草地》:“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硬”和“坚”全面展现出了党和红军在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品质,即使“风雨侵衣”“野菜充饥”也不能使革命意志少一分一毫,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出了革命家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事业必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念。

再次,节奏是音乐的命脉,不同的节奏有了不同的生命。肖华作为我国军政界的传奇人物,既能提枪上战场,又能泼墨写文章,可谓是文武全才。这样一位铮铮铁骨的将军写出来的诗词必然是铿锵有力、节奏硬朗的佳作。《长征组歌》借鉴了古典诗歌和民族体裁创作出了“三七句,四八开”的句式,即每一组诗歌中有四个“三字句”和八个“七字句”,这样的构思手法本身就带有了我国传统民歌的韵味,民歌节奏感强烈的特点在《长征组歌》中有很多体现。例如第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和第五曲《飞越大渡河》,作者用简短的语言,将红军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真实事件进行了全面的描写,铿锵有力的节奏感将听众带到了激烈的战斗环境中。从全诗来看,句式一致,节奏统一规范,组歌形式美得以呈现。

(二)歌词的文学性特征

首先,音乐是情感的表达,但是脱离了文字再强烈的情感也得不到抒发。在诗词的创作中,语言是情感的承载,要将语言进行精心的打磨才能将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长征历时两年,跨越11 个省区,翻越18 座大山,趟过24 条河流。从温暖如春的南方到人烟稀少的西北,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牺牲了多少好同志,是无数英烈铺就了长征路,累累白骨,涓涓泪水。这么多的事件,这么浓烈的情感,要浓缩到一组诗歌中,有着不小的难度。肖华将军并不是专业的诗人,但是凭借着自己对于长征的深切情感以及对于党和国家的热爱,结合自己在长征途中的亲身经历,将恢宏的长征史诗浓缩到了诗歌中。歌词句式一致,结构相同,用一百二十句,六百八十字,全面展现了长征的历史全貌,可见其语言的凝练和考究。第六曲《过雪山草地》中“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这里用四个三字句全面展现出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场景。“雪皑皑,野茫茫”交代了雪山一片雪白,无边无际,茫茫草原没有尽头,描写出了长征途中面临的恶劣环境。“高原寒,炊断粮”,在恶劣环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体现出了当时红军穿不暖、粮食短缺的严峻形势。短短十二个字就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场景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禁会将自己带入皑皑雪山、茫茫草原之中,重温革命先辈走过的长征路。

其次,歌词质量会直接影响歌曲的水平,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歌词基本上都具备修辞押韵的特点。押韵的形式主要有全文押韵和隔句押韵,一般古诗词采用的是隔句押韵,偶数句押韵。《长征组歌》从古诗歌中寻求灵感,比较重视对仗、排偶和押韵的运用,采用单句不押韵双句押韵的形式,读起来整齐顺口,融入了音乐的美感。组歌中多次采用一韵到底的方式,例如在组歌的第一曲、第二曲和第十曲中都是押“ang”的韵,首尾都采用比较宽厚的韵脚,一方面是展现首尾的呼应,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红军长征的伟大。再比如第五曲《飞渡大渡河》基本上是押“ing”的韵,类似于“ang”的韵,这样的韵脚能够比较合理地展现出大渡河战役的激烈。通过这样有韵味的音乐节奏,生动地展现出了长征途中的场景,既给了听众听觉上的享受,也能让听者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长征的画面。此外组歌还采用了变换韵脚的方式来展现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使整诗更具有艺术感染力。例如第七曲《到吴起镇》:“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ang”和“i”进行变换,展现出了中央红军结束长征的胜利喜悦,韵脚过渡自然,唱起来也是“韵”味十足。

再次,《长征组歌》是音乐和文学的完美融合,是一场宏大的视听盛宴。对于这样一部大型的音乐作品,音乐的旋律自然重要,但是词作描写的主题内容更是重点。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和质朴的文字,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长征途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展开叙述,向听众全面展现了红军长征的背景和战斗环境,并在这些场景中讴歌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勇敢斗争的革命精神,热情赞颂了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表达了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坚定决心。

(三)声词相和的艺术处理

《长征组歌》词作者肖华将军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诗能够变成歌,同时肖华也不是专业词作者,所以在创作时并没有考虑谱曲和歌唱,好在《长征组歌》的曲作者的能力较强,对词进行了一些处理,面对词作相同的结构,采用了不同的旋律形式,使得组歌的内容更加充实饱满,歌唱起来更具欣赏性。

首先,增添虚词的处理。添加虚词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增加乐曲的音调和节奏,《长征组歌》民族化色彩较为强烈的特点给了虚词运用较大的空间。具有口语化色彩的虚词在组歌中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旋律的多样化色彩,又较好地体现出了地方特色,是红军在不同地方都具有亲和力的艺术展现。例如,第三曲“苗岭秀睐,旭口升哎。百鸟啼睐来,报新春呐”,“哎、睐、呐”这几个虚词就比较具有贵州民族的特点;第七章“锣鼓响睐,秧歌起呀,黄河唱睐,长城喜呀”中的“睐、呀”又具有陕北民歌的特点,正对应了每一曲的主题,可谓是乐曲艺术化处理的典范。

其次,增添实词的处理。实词的添加不仅使得词句结构更加丰满,而且也使得内容表述更加能抒情达意。组歌对原作进行了大量添加实词的艺术化处理,打破了原作“三七句,四八开”的结构,使整个组歌在“共性”的基础之上又生出了“个性”,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例如,第一曲《送别》中增加了“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使得送别的内容更加丰富,将红军长征离开苏区时党和群众之间的深厚情感进行了展现,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再如第四曲《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天如火,水似银”的添加,既描绘了当时激烈的战斗场景,又展现了水的珍贵,又和后文添加的“亲人送水来解渴”相呼应,再次展现出了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和亲人一般,深情地歌颂了党的伟大。

三、结语

《长征组歌》是音乐和文学的融合体,以其优美动听、感人至深的音乐旋律和饱含情感、真挚无瑕的文字语言给听众全面呈现出了一幅雄浑延绵、气荡山河的历史画卷。对于这样的革命史诗,我们不仅要从音乐本身去欣赏其魅力,还应该从歌词上进行深入研究,认识到歌词对于音乐作品的重要价值,将歌词与乐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理解《长征组歌》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才能在震撼的声乐中感受到革命者在战争年代的真挚情感,能够将抽象的艺术表演形式变得更加具体,使作品表达的革命浪漫主义、乐观主义得到全面的呈现。

猜你喜欢

组歌长征红军
爷爷的长征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长征八号,入列!
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师生同台演绎
智珠二则
十送红军
《长征组歌》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