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种子:雍也 述而
2022-03-16陆春祥
↓陆春祥
在某一时间段中,孔老师接连评价了五个人。
孔文子,子产,晏平仲,臧文仲,微生高,他们排着队出现在我面前,布衣一个一个慢慢说。
评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左传》里有关于孔文子的记载。
孔文子叫孔圉,是卫国大夫。孔圉攻打国君,还随意嫁女儿,这都不合礼,他死后却被谥“文”,子贡大为不解,孔子就告诉他上面孔圉的优点。
孔圉是个聪明的人,聪明,又喜欢学习,还不耻下问,那么,几乎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敏为前提,学乃持续不断的过程,下问是确保学有成果的途径,三人行必有我师,地位不如自己的,年纪比自己小的,甚至一文不名的乞丐,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于是,孔圉就成了孔文子。很明显,谥孔圉为“文”,意在劝学好问。孔文子在《学而》中已有所涉及,不再展开。
评子产:子产是个照顾百姓的君子呀,他身上有四种行为值得人们学习,行为态度谦逊庄重,事奉君长严肃尊敬,抚养百姓恩惠优待,役使百姓适当合理。
子产是郑国贵族,郑穆公的后代,他是个好官员,好上级,博学,尚辞,通礼。子产执政二十多年,郑国在他的治理下,曾经出现中兴的大好局面。如果将他与管仲比较一下,那么,他身上有管仲所不具备的优点,管仲生活过分讲究。子产去世,郑国的青壮年痛哭失声,老人像孩童那样哭泣。
评晏平仲:他很善于与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敬重他。
晏平仲,名婴,齐国大夫。著名的“晏子使楚”说的就是他,哈,身材短小相貌不好有什么呀?关键是脑子好使,你让我钻狗洞就钻呀,出使狗国才钻狗洞呢,难道你们楚国是狗国吗?
《史记》中说,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三十七岁的孔子前往齐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齐景公看中了孔子,有意任用,但晏婴反对,孔子在齐国最终没有做成官。但《论语》第十八章中,齐景公自己却这样说:我已经老了,没有办法任用他了。但也有人说,孔子前往齐国,是帮助逃亡在齐国的鲁昭公回国,齐国当时政治混乱不堪,孔子根本就不想在齐国做官。《孔从子》里这样说:晏婴深夜拜访孔子,请教对策,孔子对他说,现在的齐国已经无可救药了,如一匹失去缰绳的马一样乱跑,你想拉也拉不住,我判断,齐景公与您不在人世后,齐国政权恐怕要落于田氏了。孔子还是有眼光的,齐国政权虽没有这么快走向没落,但到了公元前三八六年,田和放逐齐康公于海滨,自立为国君,田氏终于取代了齐。
人一辈子得两三知己足矣。此种感叹的同时,也表示,长久的朋友难做。个中原因颇多,职业不同疏生,时间长久疏远,地域隔离分开,因钱,因情,因权,因各种各样的小事,都极容易使好朋友反目。君子之交淡如水,水却是宝贵的东西,谁也离不开,也喻清白最好。朋友之间,千万别提借钱,会伤感情,但连好朋友都不借,还怎么向一般人开口?显然悖论。
评臧文仲:他家里养着一只大乌龟,用祖庙的装饰来供奉它,这算得上明智吗?
臧文仲,鲁国的大夫,大夫家中却用天子的庙饰,属于不守本分的越礼行为,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明智。在《论语》的第十五章中,孔老师继续批评这个人:臧文仲是个不称职的长官,他明知道柳下惠有卓越的才能,却不任用他。臧资格很老,权力很大,历仕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朝。
评微生高:谁说微生高直爽呢?有人向他讨要一点醋,他却去向邻居要来再给人。
微生是复姓,鲁国人微生高,孔子的学生,以直著称,但孔子在此批评了他:没有就是没有,自己没有不说清楚,反而去向别人家里借,这可以算是义气,但绝不能算真诚。中国人的好面子,不知道可不可以从微生高算起,但微生高此举确实是典型的好面子:自己没有(即便是临时短缺),却要装大方,充胖子;明明一桌子的菜,却卑歉地劝客人:没有菜,没有菜,你吃,你吃!
《战国策》与《汉书》,都将这个微生当作尾生,讲信用的典范:与女方约会,女方没来,突涨洪水,抱柱而死。一个人做事不用惊天动地,仅借醋与抱柱两件事,就足以让他名垂千古。布衣在《学而》里已经写过,不再展开。
“三思而后行”,孔子以为两思即可后行了。
这个成语说的是季文子,鲁国的大夫,他做每件事,都要考虑许多次才去做。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也就可以了。
季文子在孔子出生前的十三年就已经去世,孔子这里显然是听别人描述的。“三思”“三省”,三代表多,多代表谨慎,孔老师的两次,不是绝对,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如果是一个复杂的大事情,比如现今某部法律法规的出台,这个“三”就需要几十次上百次,甚至更多。但如果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也如此繁复,借口程序,借口规则,这极可能造成时机的延误。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十七日,北京城骄阳似火,明英宗不顾王直等群臣的反对,对文武大臣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依然率大军御驾亲征蒙古瓦剌部。诏才下两日,各项准备均不充分,大军即匆忙集结启程,上下一片混乱。虽名为亲征,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将领处处受节制,王振指挥又接连失当,致使明军屡战屡败,最终酿成土木堡之变,明朝二十万精锐被歼,明英宗被俘。
不知彼,也不知己,且两思而后行,注定了明英宗的失败。
孔老师讨厌巧言令色之徒,这里,他将这种观察人的方法表述得更深入具体:
说话好听,表情讨好,态度恭顺,这样的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怨恨一个人,表面上却与他继续交往,这样的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这几乎是古今泡妞高手的生动写照,故女子应识得其真面目。不过,如果广大女子都戴着这样的有色眼镜察人,那也会造成新的恐慌,只要不是刻意装出来的,不伪装,说话好听,表情热络,不正是男子有修养的表现吗?
孔老师重点批评的还是缺少真诚。
至于后一种人,生活中极常见。孔老师也将它看作是做人不真诚,与内心怨恨的人交往,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如果长期交往,这不是浪费生命吗?
左丘明,鲁国著名人物,品德高尚,文史皆擅,他作《左传》,作《国语》,孔子只比他小了五岁,他们两人是好朋友,有共同的理想,左丘明曾陪同孔子一起去周王室,大力支持孔子从政。孔子将左丘明尊为自己生活与工作的楷模,左丘明认为可耻,他也认为可耻。
两位著名人物都表态了,巧言令色足恭之徒,匿怨而友其人之徒,都在他们的思想光芒照耀下显得灰头土脸的。
这一天,颜回与子路闲闲地陪着老师,似乎没什么正经事,孔老师就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不同的是,这一回,学生谈了志向,孔老师紧接着自己也谈了志向,这是一个著名的志向,这样的社会,人人向往。
子路总是抢着发言,他的志向是:我希望做到把自己的车子、马匹、衣服、棉袍与朋友共用,即便用坏了也一点没有关系!孔老师一听,越发喜欢子路了。颜回接着谈志向:我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推给别人。颜回知道自己优秀,别人经常赞美他,连老师也经常在背后表扬他,他自己就越发低调,别人表扬那是别人的事,自己随时警醒,修养无止境,还要努力,而且,还要更加勤勉,多干苦活累活重活。子路一脸真诚对着孔老师:我希望听听老师的志向。孔老师答: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志在情义,然诺慷慨;颜回志在无私,谦虚谨慎;孔老师志在大同,理想的世界。
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们相互信赖,青少年都得到关怀。乌托邦式,桃花源式,一个极度和谐的社会。
二〇一六年五月的一天,我走进了金华的坡阳古街。
村口,一面硕大的心形笑脸墙,彩色,醒目,男女老少,张张笑脸,当然还有花朵一样的婴儿,他们笑得天真、自然,是那种各种烦事碎事统统抛诸脑后的释然,是那种可以任意东西舒张血脉的家的感觉。笑脸墙的边上,还有创建美丽家庭的标准:庭院环境,家居人文,勤劳致富,邻里和睦,爱心奉献。每一条,都有具体的标尺判别。
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小黑板上,今日购菜单醒目:肉53元,萝卜15元,笋11.5元,蒜6元,豆腐干25元,总共110.5元。
食堂用餐老人形象栏,我仔细看了,二十几位老人,最年长的一九二一年出生,最晚出生的是一九四一年,有照片、监护人电话,他们每餐付两块钱,其余的村里贴补,或者来自捐献。爱心榜上,我看到最近的三笔捐献是:二〇一五年十一月,陈桂有,猪一头,毛重二百六十斤;二〇一六年一月,朱金寒,人民币三千元;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七日,岭下成泰银行,米一百斤,油两箱,餐巾纸一箱,纸杯一箱,塑料袋八捆。
己亥腊月廿四上午,我在广州越秀区旧南海县社区徜徉,这里以前是旧南海县的县衙所在地,这几日虽说是广州最冷的日子,可那些花,却一如阳春里展示出的倩影,给人愉悦。
惠吉西路33号,“长者饭堂”前,我们驻足。这是旧南海社区的老年食堂,我细看菜单,除了灼时蔬,周一至周五菜式完全不同,比如,冬菇蒸鸡、萝卜煮鱼松、土茯苓煲骨、虫草花蒸肉饼、罗汉斋、梅子蒸排骨、韭菜炒蛋、莲子百合煲猪骨、木瓜煲鱼尾。呵,你从菜名中就能闻出浓浓的广州香味,当然还有如榕树般的惠风和畅。
居家养老,不离家,吃喝有地方,还少花钱。中国目前的大多数村,几乎都有这样的养老中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生活安逸。
回到标题“公冶长”,孔子的女婿。
《笑林广记》有一则讽刺走后门的笑话《得丈人力》,让人喷饭:
有以岳丈之力,得中魁选者,或作语嘲之曰,孔门弟子入试,临揭晓,先报子张第十九,人曰:他一貌堂堂,果有好处。又报子路第十三,人曰:他粗人也中得高,全凭那一阵气魄。又报颜渊第十二,人曰:此圣门高足,屈了他些。又报公冶长第五,人骇曰:此子平日不见怎的,如何倒中正魁?或曰:全得他丈人之力耳。
子张第十九,子路第十三,颜渊第十二,引出公冶长的第五,第五应该是一甲了,公冶长凭什么能列一甲呢?凭的不就是孔子是他的老丈人吗?
雍 也
孔子说:雍也这个人,可以出仕去做卿大夫了。
雍也,姓冉,字仲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没有具体的生平,不过,孔老师多次谈到他。在同一节中,孔老师在谈到雍也时,这样说:耕牛的后代,长着红色的毛及整齐的角,就算不想用它来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太牢之礼中,排第一的就是牛,但这不是一般的耕牛,周代尚赤,它的毛要红色。这是一个比喻,人才应该不问出身,是人才,就要提拔他做官。
在孔老师的记忆中,雍也读书勤奋,他仔细观察人,总是想多学一点,为日后的从政打基础,有次,他向孔老师请教:如何评价子桑伯子这个人?
孔老师答:这个人很可以呀,他凡事求简便。
雍也听出老师的意思了:内心严肃,办事力求简便,这样治理人民,是可以的;如果本身态度简便,办事也力求简便,这就太随便了吧。
孔老师赞同他的回答:你的话很有道理。
凡事求简便,布衣理解,至少有两大好处:少了繁苛烦例,百姓就能自由生活,如果什么都设置规范,人就像生活在一张蜘蛛细织的密网中;世上许多事,并不复杂,是人自己将它搞复杂了,去繁就简,其实是一种聪明的活法。
子桑伯子是智者,在他眼里,天下事就应该简单一些,只要有一颗严肃而真诚的内心。
在《学而》中,布衣已经说过,孔老师向鲁哀公介绍颜回最大的优点是六个字:不迁怒,不贰过。这里要着重引申一下。
司法部门提供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数字:有百分之七十的犯罪,皆为激情犯罪。也就是说,本来没有犯罪意图,是临时起意。而临时起意中,有一大影响的心理因素就是迁怒。比如,早上出门,夫妻俩又为孩子谁接谁送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两人均怀着愤怒:你变了,变得不体谅我了。双方都这么想。男子开车,遇到突然的夹塞,愤怒万分,立即停下,逼骂对方,而对方怀着同样心情,于是谁也不让谁,吵着吵着,动了拳,再动了家伙,最后两人都进了班房。
贰过,重复犯错。这可以是自己的错,也可以是别人的错,自己犯过的错,自然会长些记性,别人犯过的错,也应该引起警惕。于是,贰过的发生,总让人事后感叹:明明已经吃过苦头了,为什么还会去犯呢?
迁怒指如何待人,贰过指如何克己。两者其实相互关联。如果不迁怒,就不会贰过或者少贰过;如果不贰过,就不会迁怒或者少迁怒。不迁怒,不贰过,我可以确定,几乎大多激情犯罪都可以避免。
布衣四十岁后就遵从这样一条戒律:愤怒时不作决定。虽做不到百分百,但凡遵守了,事情皆会出现转机。决定时需要咬咬牙,不过,实在受益无穷。
小米到底如何给,给多少?怎么拿?实在不是小米的问题,而是礼制问题。
第一件事,公西华奉派出使齐国,冉有替他母亲申请小米,孔子说:给他釜。冉有觉得少了,请求再加,孔子说:那给他庾吧。冉有却给公西华的母亲运去小米五秉。这件事,孔子发表了看法:公西华到齐国出使,穿着豪华衣,坐着好马车。我听说,君子救急不添富。
第二件事,年轻的原思做孔子家的总管,孔子给他年薪九百斗小米,原思不肯接受这么多。孔子劝道:原思不要推辞呀,多的可以拿去救助家乡的穷人嘛!
釜,庾,秉,皆古代量器。釜的容器因为标准不一,不知道具体多少,这里指数量不多;庾,一说二斗四升,一说十六斗;秉,一秉十六斛,五秉八十斛,一斛十斗。也就是,冉有擅自主张,将小米提到八百斗。和原思的俸禄相比,冉有送出的差不多是一年的薪酬了。
公西华出使,时间不会太长,按规定,可以适当补贴,他本身应该有俸禄。尽管没有标准,但孔老师认为冉有大手大脚,更有无原则帮助老同学之嫌,也不符合规矩,为他人增加财富,这不是君子应该干的,君子只是救穷急而已。原思是君子行为,奉公克已,他在孔子家做官,也是为国家办事,至于粮食,够吃就行。而一旦原思采纳孔老师的建议,则原思的贤与廉,会为更多的百姓所称道。
小米,及后世的各种俸禄,都是测量人心道德的检测剂。
子贡、子路、冉有,都是当官的政治人才。孔子学生中,也有不少不想当官的。闵子骞就是一位。
闵子骞在孔门德行优良榜上排前列,颜回之后。
季氏想派闵子骞担任费邑的县长。闵对来报信的人说:您好好地替我辞掉吧。如果再有人来找我,我一定逃到汶水的北面去。
闵子骞不想去季氏的封地做官,或者还有一种可能,他不喜欢季氏这个人,这样的主子,跟着他干,不会有好结局,坚决不去!
汶水就是大汶河,它的北面就是齐国,闵子骞的意思很委婉:你们如果再来请我,我就逃出国去了。反正,他就是不想做官。
马上想起也不想做官的许由。相比闵子骞的小县长,许由可是尧想禅让给他帝位噢。许由跑到河边去洗耳,他表示,这样的消息,会脏了他的耳。啧啧。
许由刚洗完耳,恰好被牵着牛来河边饮水的巢父看到了:你呀,就是故作清高,你在这里洗耳,我还怕这水被你洗脏了呢,我的牛喝了脏水会害病的。巢父牵着牛跑到许由洗耳的上游去了。
冉伯牛生病了,病得很重。孔老师去探望他。孔老师从窗户外握着伯牛的手叹息:我们要失去他了,这是命呀!这样的人,竟然得了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然得了这样的病!
孔老师为什么从窗外握了握伯牛的手?伯牛患的极有可能是传染病,不便进屋。孔老师为什么握一握手就知道病情?他从小生活困苦,什么活都干过,自然,小病小痛,完全靠自己,而等有了足够的知识后,他累积起来的成功医案也使他成了小有名气的医生,一把脉就知道病情。
两个连续感叹,既表示自己的无能为力,也表达对命运的不可测,无法抗拒。
忽然想,所有的动植物都会生病,神仙会不会生病?看了那么多的古代笔记,脑中搜索一下,似乎找不到呢。反而,神仙们都是神医,每当人类有难,神仙就出现了,甘露一滴,神丹一粒,仙草一株,甚至这些都不用,手轻轻一摸,如孔老师摸伯牛那样(不,应该是孔老师如神仙一样摸),甚至摸也不用,隔空挥一挥手,就知道病在哪里了。
孔老师赞颜回,除前面的六个字外,还有一段著名的赞颂: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如此清苦,一般人受不了,颜回却无比快乐。
两千五百年来,人们一直随着孔老师的赞赏而赞赏。
孔老师又是两次赞赏,一前一后。这仅仅是贤吗?对于颜回的贫而乐道,我更看重颜回的意志。无论何事,人一旦树立坚定如铁般的意志,就很难被摧毁,除非他自己倒下。
全世界有许多苦行僧,真正的苦修,真让人感叹。
斯文·赫定在西藏的林迦寺,听到了不少恐惧的苦修故事:
一位隐居僧人前不久刚去世,他将自己关在石洞里达十二年之久。在他之前,更有一位僧人在黑洞里待了四十年!更有甚者,一位苦行僧,很年轻的时候就进了黑洞,在里面修炼了六十九年。苦行僧感觉死期临近,忍不住想再见一回太阳,于是向外面发出信号,要僧人恢复他的自由,但他已经年老眼瞎,最后还没来得及走到太阳下面,就瘫倒在了地上。
此后,赫定在翻越外喜马拉雅新山口时,在勾弗村边的一座高山上,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垂直山洞,洞口下方就住着从尼泊尔化缘到此的两个喇嘛和两个尼姑,他们在此服侍隐居在更高处山洞里的苦修僧人,一位叫贡桑的苦行僧已经百岁,他们也像林迦寺里修炼的苦行僧一样,在苍茫天空下,不惧苦寒,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净化。
数年前,我到青海,在塔尔寺看到了数千平方米壮观的大经堂。
经堂外面,许多磕长头的信徒让人感慨。这些信众,老少不等,男女不限,每做一个动作,都十分虔诚,双手合十,眼神专注,嘴里念着经,跪倒趴下,身体挺直。这既需要体力,更需要毅力,他们往往要磕满十万个头才停下来。按基本算法,如果一个身体好的人,磕完十万个头,怎么也得要好几个月,如果身体状况不是很允许,那完成此心愿,大概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些信众,没人强制他们,他们完全是一种内心的自觉,是一种内心的需要,因此,他们在完成这些动作时,一定是认真而细致的,绝对不会偷工减料,他们强调动作的完美,在完美中实现心愿,完成忏悔,内心坚定而清澄,不带世俗,不带杂念,为自己,为家人。
磕长头的,和赫定见到的石洞苦行僧,他们修行的目标一样,都是靠颜回一样的意志,为了家人,为了来世,为了一种千年不变的信念。
冉求自我修养的自信心,似乎一直有点小问题,这一天,他又自叹: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思想和学说,只是我的力量不够呀。孔老师听说后,立即教育他:力量不够的人,走到半路才会放弃。现在你却是画地自限不上路。
这个畏缩不前的冉求,孔老师一直很关注,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就闪现出颜回的形象:我只看到他不断地进步,没见他停下来过。可惜颜回早死!
学孔老师的道固然难,但冉求的借口,却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借口,格式一般是:我真的想做好某件事,可惜我能力不够。某件事可以随意扩展,小到一般,大到重大,但这些事,都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做好它,半途而废的人很多,如冉求一样找借口的人更多,有了这个借口,他就可以心安了。
嗯,抱歉抱歉,挟泰山以超北海,非吾能也!
子游担任武城的县长。孔老师问他:你在那里发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回答老师:有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他走路不抄近路,如果不是公事,也从不到我屋子里来。
孔老师很关心学生的施政,人才是首位,所以这么问。
张岱《夜航船》序的结尾有“小僧伸脚”,布衣拿来说一说。
从前,有一个和尚,与一位读书人,同宿于夜行的航船中。读书人高谈阔论,和尚非常敬畏和慑服,睡觉时,也将脚蜷缩起来,害怕碰到读书人。
然而,和尚听出读书人的话里有破绽后,就问他了:请问这位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读书人答:是两个人。
和尚追问:那么尧舜呢,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
读书人答:自然是一个人啦!
和尚听此,笑笑说:这么说来,就让我小和尚先伸伸脚啦。
书生是典型的不懂装懂,不能怪和尚设的这个局。
“澹台灭明”,澹台为复姓,灭明是名,字子羽,他是孔门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不过,子游说的此时,澹台估计尚未进入孔子的学堂。但在子游看来,他已经是个人才了,不抄近路,表示奉公守法守规矩,非公事不去领导家里,表示只为工作,不拍马屁。
澹台灭明曾经南游至南昌,进贤县就是为纪念他取的名。杭州也有块澹台灭明的石刻像,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刻绘。有一句俗语,“人不可貌相”,说的就是澹台灭明,因为他长相丑陋,孔老师差点都不愿意收他为徒。后来,澹台融会贯通,品行高洁,学习成就巨大,还带出了几百个学生,孔老师听说后深刻反思自己的失误:“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以貌取人,以至于错误地判断了子羽这个好学生啊!
和尚拿澹台灭明做教材,引所有读书人深思。
孔老师与卫国有扯不断的关系。对卫国的局势,他曾这样感叹:现在的卫国,不是些如祝鮀那样的花言巧语之辈,就是些如宋朝那样的徒有其表之辈,今天的卫国,恐怕很难避免灾祸了。
卫灵公无道,为什么还没败亡?因为他手下有三大人才:孔文子负责外交,祝鮀掌管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祝鮀口才好,但品性有问题,不过,祭祀嘛,不是什么关键部门。
孔老师极其讨厌花言巧语,我们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只说宋朝的美貌。
宋朝,春秋时期宋国的美男之一,他与宋玉一样,皆以容貌俊美闻名。美男子宋朝一进入卫国,就被卫灵公的母亲宣姜看上了,后来,又被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看上。某次,太子蒯聩路过宋国,听到路人对他唱的一首歌谣,就是讽刺南子与宋朝私通的,内容不堪入耳。蒯聩于是就动了刺杀南子及宋朝的念头。
《公冶长》里,我们讲子路之死时,就说到了这个蒯聩,不过,刺杀计划被灵敏的南子识破,他被赶出国,十二年后,他潜回卫国抢儿子的王位。
颜值弄不好就成祸首,仅仅长得帅,没有仁,国家仍然要灭亡。
邹忌的大小婆娘,都说他帅,远比城北的徐公帅,邹忌也真认为自己帅呆。某天,邹忌见到了徐公,仅看一眼就惭愧了,自己远不如徐公帅,然后迅速反省。一个人的帅能成为别人的镜子,也是件不错的事,宋朝成了教训人的靶子,也算垃圾成了种花的养料。
谁能走出屋外而不经过大门?
孔老师多么想别人都接受他传授的仁啊爱呀礼呀,如果那样,天下就会大同。他这个发问的言外之意是:为什么人们为人处世,却不来学习我提供的道呢?再换句通俗的话:我的话,人们为什么不听呢!
春秋战国时代,周朝的大厦已经倾倒,诸侯各自独立为政,各种思想百家争鸣,就如同百花齐放,行走在自由的旷野上,天地辽阔深远,人们自由散漫,布衣孔子,苦出身,勤努力,自学成才,成为引人瞩目的精神导师,高个子孔丘,振臂一呼,中青年学子呼而响应,他打起的旗帜,各国纷纷关注,然而,从孔子的施政实践看,依然是相当的不如意,短期的从政,十四年的周游列国,就是明证,这远没有达到他设想的预期目标。
这些人,为什么不走正门,或者不从正门走出来呢?孔老师想不通,实在有点想不通,他提供的可是一条正途坦途呀:觚这种酒器已经不像个有棱有角的觚了。这还是个觚吗?这还是个觚吗?!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孔老师一年年地呼吁,一直到老,到死,天下越来越分崩离析,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孔老师转念一想,听不听是人家的事,管不了那么多,不如好好继续修炼自己吧,做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未经加工的质朴,人的本质;文,后天习得的各种礼仪文化。野,粗野;史,虚浮。彬彬,适度适中。
这是一个极广阔的话题,含义丰富。布衣试着四解。
本义一解:质朴多过文饰即为粗野,反之就会限于呆板。两者适中调和,才是君子应有的修养。
广义二解:朴素多过文化,就会显得没有文化;反之,则会显得没有根基,流于虚浮。文化的繁荣呈现要与人类朴素的本质相适应,这才是文明社会发展的理想而良好的通途。
引申三解:一个人没有文化会显得粗俗,而过于文雅反而掩盖了质朴的本真,使人觉得酸和呆。修养不够,无礼粗野,夸夸其谈,华而不实,都不是君子良好的行为;不卑不亢,才是最好的风度。
延伸四解:各种建筑领域、所有的文艺,其实都需要内外结合,不偏废,平衡适度,才会名实相符,才能显现出它们独有的美。
可卫国大夫棘子成不这样认为:君子只要质朴就够了,要文化做什么呢?子贡显然不赞成棘子成的偏激,立即反驳道:您这样谈君子,真是让人遗憾,须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如果文化就如质朴一样,质朴也如文化一样,那么,去掉文化的话,虎豹皮就像犬羊皮一样了。
做人做事,都要文质彬彬。
古今皆然。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君子广泛学习文献知识,并以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大道了。
有的人学习能力特别强,学得特别好,如果不适当约束,也会自我膨胀,那样,就和本来的学习目的背道而驰,故此礼,乃有助于品德的养成,约束久了,就会成为自觉行为。
杭州余杭人徐爱,王阳明的妹夫,也是王阳明最得意的学生,有“王门颜回”之称。有一天,徐爱读《论语》至此,问王阳明:先生认为“博文”是“约礼”的功夫,我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请先生再给我讲一讲。
王阳明答:“礼”就是“理”,“理”表现出来被人看见就是“文”,“文”隐藏看不见则为“理”,“礼”与“理”是同一个东西。“约礼”,就是要使心至纯至精而达到天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显现“理”的地方下工夫。比如,侍奉双亲,就在事亲上学习存养天理;身处富贵或贫贱,就要在富贵或贫贱中学习存养天理。无论你是行动还是静止,说话还是沉默,随时随地都不要忘记存养天理。这就是“博学之于文”,就是“约礼”的功夫。
王阳明时刻不忘他的天理,这么一转,也通。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的人喜欢水,仁爱的人喜欢山。为什么呢?流水静移而动,遇山转弯,遇石溢之,过凹满之,从不与对手拼争,但发起脾气来也面目可怖;山厚重博大,幕天席地,明月入怀,草木虫鸟兽,一切皆容,且千万年屹立,活得久长。
水是大地的女儿,山是大地的儿子,乐水,乐山,皆好。
相较而言,孔老师更在意仁者。其实,仁者包括了知者,知者往前走就是仁者。那么,仁者也乐水,更乐山,包容万物,恢廓大度,能动,也能静,能乐,还能寿。
中国传统文化中,山水皆有神性,是知者与仁者的精神栖息地,不,应该是生命最终的栖息地。
周迅用眼直勾着周润发,发了一个让所有男人都扛不住的嗲:夫子,你为什么要和我这样名声不好的女人见面呢?
约莫吃一盏酒的工夫,周润发在完成脸红加剧心跳加速手心汗出这样几个程序后回答:我想要在卫国施行仁政,请夫人帮我游说灵公。
当孔老师决定接受南子邀请的时候,子路等学生们很不高兴。大家都说,老师,您怎么能去见名声如此不好的女人呢?这些学生哪里知道夫子的远大政治理想,但他又不能过多地解释,只能举着双手发誓说:请你们相信我吧,我如果做了错事,老天一定会惩罚我的!老天一定会惩罚我的!
老师毕竟是老师,子路们还是相信老师的定力。老师一定要这么做,而且冒着风险去做,一定有他做的道理,而且,老师年纪也不小了。我们等结果吧。
夫子自有他的道理。他这样的人,并不是听风就是雨的,他有他自己的判断。况且,他已经做过很长时间的调查研究,那个南子,并不是像人们传说的那么淫荡,南子是个非常有理想的女子,她帮助卫灵公出了不少治国的好主意。比如,她倡导学习和教育的氛围,在卫国建了不少的学校,使百姓的孩子都有机会学习;比如她非常尊重人才(高薪请他讲学),为卫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她很尊重人民群众的个性化发展,倡导品质生活,在卫国,女孩子可以识字读书,可以不裹小脚,可以非常好地充分展现自己的美貌。南子的这一切行为,在有些人看来,相当地出位出轨,不是一个好女人。而孔老师的眼光要远高于一般的人,从他因材施教的角度来说,正好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灌输并实现他的一些政治抱负了。
夫子于是见了南子。
据史官统计,子见南子,整个的时间用了约莫吃三十六盏半酒的工夫。
子路见了表情复杂的夫子,噘着嘴数落道:不是说好只见吃三盏酒的工夫吗?怎么用了吃三十六盏半酒的工夫呢?哎,还有三十三盏半酒的工夫都干了些什么呢?这个只有夫子和南子两人知道。据说,连太史公在写《史记·孔子世家》时也头痛了好长时间呢,始终没搞清楚。
子见南子,几千年来,绯闻一直不断。不过,我相信,那南子一定比周迅还要有气质。
某天,孔老师回答子贡什么是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自己想要安稳立足,就帮助别人安稳立足;自己想要开拓发展,就帮助别人开拓发展。能够从自己的情况来设想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是行仁的方法。
这样的人是极少极少的,按孔老师的说法,这是圣人行为。
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德。虽然,君王有君王德,百姓有百姓德,但实际上就是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到了孟子这里,表述已经相当完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或者将这种尊敬与爱护更进一步:将别人的老人当作自己的老人,将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如此,则统一天下就如在手掌上转东西那样简单。这几乎是治理天下的法宝呀!
而这么做的前提,孔老师早就告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这个世界,能按着孔老师的仁道运转,如果这个世界的人,能接受孔老师的仁道,那就会出现让所有人都想到达的理想境界,无争无斗,你谦我让,月白风清。
群雄纷起,周朝已经名存实亡,基本控制不了下面的诸侯国,不少大国强国更是恣意践踏礼制,A国甚至都不想向L天子朝贡了。
某庚子年,天下瘟疫大爆发,诸国皆不能幸免,民众死病十之二三,A国就想将责任都推到C国头上,指责C国是源头国,因为C国后来居上,A国的霸主地位受到威胁,他们极度不爽,想尽一切办法打压。L天子被逼无奈,指令天朝五大名医(医缓、医和、医呴、文挚、秦越人)组成专业调查组彻查,查来查去,最后,名医们一致认为:源头出自A国的某个秘密基地。
说起这件事,孔老师对子贡叹息:赐呀,A国要是能欲立立人欲达达人,特别是那个君王T,那这场疫情,一定不会蔓延这么广、这么久,这不,我们的出国访学,你们的留学计划,都受严重影响!
述 而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我想我自己很像老彭了吧。
对古代文化,又信又爱,但只是阐述而不创作。
为什么“述而不作”?
文字出现以前,述而无法作,要作,也都是些符号与线条。
我去宁夏贺兰山下看岩画,看石头表面上的气象万千。宁夏的岩画,主要在贺兰山和卫宁北山一带,它是几千到数万年间的先人留下的,据不完全统计,有上万幅之多。自古以来,有许多著名的游牧民族都在这一带生活过,西戎,党项,匈奴,鲜卑,月氏,高车,突厥,吐蕃,蒙古,任何一个名词,都曾经在中国历史的册页上散发着自己的光辉。日常的游牧,喜庆的歌舞,原始宗教活动,部落之间的战争场面,神话传说,图腾崇拜,狩猎畜牧,或写实,或写意,都被各族先人艺术家们磨制、凿刻到岩石上,充分表达着他们的思想,线条虽粗犷稚拙,感情却豪迈奔放,汪洋恣肆,让人叹赏。
文字出现以后,纸张出现以前,人们的书写工具主要是简牍与丝绸、树皮之类,述而作,但纸与丝绸都贵,一片简能写几十字已经不得了了。而那些简,即便整车牛拉,拉得大汗淋漓,拉来的简装满了整座房子,其实也没有多少字。半部《论语》治天下,现在你试试?
字也重要,纸也重要,中国各地现在还能看到不少“惜字亭”古迹,就是一个明证,如果不敬惜字纸,罪恶极重,与不孝父母同罪。
我去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博物馆,那里的三万多枚居延汉简让我着迷。居延汉简内容丰富博杂,远不止字面上的意义所能解释,它联结着一个朝代、数个民族的兴衰,还有无数个悲情的家庭,大漠与长空,风沙与冰雪,血与火,两千多年的居延汉简,无声胜有声。
孔老师只述不作,实在是古代写作极不方便的无奈,如果不是学生记录整理,孔老师真的不会留下多少文字。从这个层面说,孔老师的述,其实是另一种形式的作,他心心念念的礼与仁,在后世都得到了极大的弘扬。
还有老彭。
老彭是谁?有人说是商朝大夫,也有人说就是老子,这似乎不重要了,但这个老彭一定是孔老师的偶像。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应该是做老师必备的基本功,孔老师在说这三条标准的时候,有一个自我反省:我到底做到了多少呢?或者说,我到底做多少好呢?
静静地做学问,学习而不厌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前两条是对自己,后一条是对别人。此三条,互为前提。撇除道德要求,要想当个好老师,基本功必须扎实。
相比前两条自身的训练,后一条更难得,有多少老师能做得很好?
布衣教了七年高中,自觉前两条还可以,后一条,顶多及格而已。常常要倦,为什么倦?那么多学生,不能对一两个特别好,否则会有闲话。如果都不倦,身体会将你的心弄疲倦。
孔老师其实做得相当不错,他紧接着就提出了修身的四要:好好修养德行,好好讲习学问,该做的事一定要去做,有缺点错误立即改正。不仅要努力达到,而且要常修常新。
不过,老师为了使课堂上的教育效果最大化,他是从反面的假设提出这四要的: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这些都让我忧虑呀!
孔老师忧国,忧民,还忧他的教育,他知道,他的课堂,其实是鲁国朝政的后备人才库,不,应该是世界各国人才库,他应该在课堂上,将这些后备人才,尽量锻造得完美一些,甚至造出一批栋梁之材,但无论能力大小,德行这一关,一定要严格要求。宰予白天不就睡个觉,会变成那么不堪吗?会的!孔老师眼里,品德问题,绝不能掺沙子,否则,就会祸国殃民,这样的事他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