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研究
2022-03-16张研
张研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旅游地开发逐渐深入,相关研究人员针对当前区域环境的特点深入分析民族文化创新和景观变化形态发现,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有所差异。本文结合当前我国A地区民族旅游地开发和旅游者的特点,通过方差分析法探究不同因素对居民感知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并针对提升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感知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后续文化景观变化方向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民族旅游地;文化景观;居民感知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民族旅游地的开发对现阶段民族旅游地的文化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为了加强文化渗透,提升区域文化建设水平、加快开发民族旅游地、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成为当前民族旅游地创新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研究样本说明
A地区是我国梯田景观的核心区域,该地区由于适合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形较少,为了扩大种植面积,解决民众生活问题,只能在山上以阶梯的形式开垦土地。在生产发展中,人们发现梯田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确保粮食作物产量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开垦梯田种植水稻。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产观念也发生了变化,现阶段梯田不仅是一种农耕形式,还成为一种独特的景观[1]。A地区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重点脱贫区域,因此政府大力扶植该地区的旅游,以其独特的梯田景观作为创建人文景观的基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有摄影爱好者来此地进行观光和摄影,当地居民为了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在家中设置专门的房间用来接待游客,由此旅游业初具雏形。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高速发展,A地区部分居民通过在景观售卖门票来增加收入,收费标准为国内游客3元/人,国外游客5元/人。当地经济稳定增长,1994年A地区实现旅游直接收入40万元,人均旅游收入500元; 1997年来A地区游览龙脊梯田的游客达1.65万人次;2001年接待游客达8.6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15万元,人均收入2 730元;2006年接待游客达23.70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 125万元,人均收入超4 500元。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研究,方差分析法本身就是一种基于组间均值差异内容的检验方式和方法,可以有效地检验和分析多种样本之间的均值是否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特点。通过这种研究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检验之前,可以通过对当前所有数据的方差齐性进行检验分析,以保证最终结果满足实际工作要求[2]。
(三)问卷设计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整个区域环境内居民感知进行分析研究,整个调查问卷以两部分为主[3]。第一部分主要是关于被调查者的具体信息,第二部分主要是调查旅游开发之后民族旅游地区文化景观淡化的主要原因。调查项目主要为自然环境、建筑结构、梯田形态、服装服饰、制度文化、歌舞形式及影响状态7个方面,设定的问题有30个左右,通过“1~5”的等级进行打分,分值高就表示旅游开发对A区域景观文化变迁的实际影响相对较大。
(一)年龄
通过对相关数据判断和结果分析可知,不同年龄段的被访居民对于植被覆盖率的状态变化、房屋用地面积的变化、保水田的面积变化、语言环境结构的变化、梯田生态环境影响变化的感知存在一定的差异,A地区不同年龄段居民对于植被覆盖率变化的感知较为强烈。45岁以上被访居民和24岁以下被访居民对于植被覆蓋率的感知差异相对较大,而55岁以上被访居民则与25~35岁年龄段居民对于植被覆盖率的感知差异相对较大。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A地区植被覆盖面积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在20年间形成的,因此年龄较大的被访者与和年龄较小的被访者的感知存在明显差异,年龄差距越大对于植被覆盖率变化的感知变化差异也就越大。
结合相关调研数据,发现不同年龄段对“生活垃圾对于梯田的影响”的感知差异也较为明显。调查发现,45~55岁的被访者与25~45岁的被访者对生活垃圾对梯田的影响感知差异较为明显,而55岁以上的被访者、25~45岁被访者对这项内容感知的差异更大,但是却与其他年龄段被访者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由此可知,无论是年龄中等还是年龄稍大的被访者对于梯田与环境之间的感知相对统一,而年龄稍小的被访者则没有太多的感知,这就说明生活垃圾对于梯田的变化有较为直接的影响。由于旅游业的开发和外部人员的进入,导致生活垃圾产生量攀升,整个区域环境植被的生态环境和梯田环境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45岁以上的居民相较于其他年龄段的居民在生活垃圾的变化上的感知更加敏锐,这也和实际调研数据结果相符合。
(二)受教育程度
通过结合单因素方差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不同受教育程度被访者对旅游文化景观变迁感知差异特点,统计分析在不同受教育程度被访居民对于服装制作变化和生活污水对于梯田影响程度的感知差异。
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不同受教育程度感知衣服制作方式变化对梯田的影响,发现受教育程度为高中或中专的居民与受教育程度为初中以下的被访居民对于服装制作方式的变化感知差异相对较大,而受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的被访居民与受教育程度是高中或中专的居民相比,其对服装制作方式变化的感知能力具有显著差异。通过此数据结果分析研究可知,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旅游文化景观的变迁认知越清晰,说明受教育程度是导致被访者居民对于服装制作方式变化感知差异的核心因素之一。
另外,受教育程度影响受访者对于生活污水对梯田影响程度的感知差异。由调查数据可知,受教育程度在大专以上与初中以下的居民对“生活污水对于梯田影响程度”的感知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对于生活污水排放危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调查访问中发现,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居民能认识到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危害并不仅仅局限在当地,这个危害是全球性的,初中以下教育程度居民的想法较为狭隘,只能认识到生活污水的排放影响了其日常生活。可见受教育程度不同,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有所差异。
(三)家庭旅游经营状况和意愿
现如今A地区旅游业发展迅猛,家庭收入来源类型逐渐丰富,在对该地区居民经济来源的调查中发现,26%的家庭主要依靠旅游业,25%的家庭主要依靠梯田的种植,49%的家庭则是二者兼顾。在对这些居民“实际梯田抛荒面积的变化感知”调查中发现,家庭旅游经营情况和意愿对于实际梯田抛荒面积的变化感知差异影响相对较为明显。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家庭经济状态下,对于梯田的关注度和重视度也相对较高,若是本身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梯田,且对于梯田的需求较高,那么这部分居民就对旅游景观变迁的关注度不足。而本身经济来源以家庭旅游为主的居民,则更加关注梯田抛荒面积的变化。因此,家庭旅游经营状况和意愿对民族旅游地居民感知文化景观变迁具有显著差异。
(四)居民工作地点
分析调查问卷数据可知,居民工作地点不同被访居民对于房屋建设和服饰变化的感知差异也较为明显。由居民工作地点对房屋建设和服饰功能变化感知的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常住居民和外出务工居民对于房屋建设和服饰变化感知差异性较为明显。常住被访居民对于房屋建设和服饰变化的感知比外出务工居民更敏感,说明长期在该地区工作的居民对于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较为明显,而外出务工人员受到外部思想的影响,对建筑本身的形式和结构关注度相对较低。
(一)政府要加大推广和治理力度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可知,政府应该加大旅游业宣传推广工作力度,开展一系列改善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感知的措施 [4]。同时,政府应该积极出面,借助一些规章制度或者市场监督手段,协调好旅游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公正处理二者之间的利益纠纷,为民族旅游地居民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生活。政府要将旅游业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公平和透明,加大对强买强卖、乱收费等现象的治理力度。另外,政府还要积极整合民族旅游地优质旅游资源,在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保证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
(二)保护和挖掘民族旅游地文化
民族旅游地居民是该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文化景观的创造者,承担着保护民族旅游地文化的责任。首先,政府要发挥旅游文化保护的主导作用,带动多方共同努力,避免民族文化遭受外来文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冲击。加大对民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激发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其次,可以成立民族文化保护协会,发挥其传承和宣传民族文化的作用,如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将文化作品、手工艺术、歌舞等通过编纂收集的方式整理成册。再次,可以由公共部门组织建设民族旅游地民族文化博物馆,收集该地文化景观形成和变迁过程中保存下来的珍贵资料,展示当地珍稀文物等,正向引导民族旅游地居民的情感感知。最后,还需要构建与完善民族文化工作相关条例,通过法律保护民族旅游地的文化景观,有效降低民族文化消逝的可能性。
(三)处理好民族旅游地居民双重主体地位
民族旅游地居民的双重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民族旅游地居民是旅游资源的拥有者,承担着传承和保护地区民族文化的重任;另一方面民族旅游地居民是民族旅游地区的从业人员,是参与民族旅游地文化景观建设和旅游经营活动的主体。为了更好处理民族旅游居民雙重主体地位问题,必须要承认其主体地位,并积极协助他们开发旅游资源,使当地居民共享旅游发展成果。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其他旅游组织,都应该积极推选居民代表参与旅游开发、决策、运营、管理等过程,重视该地居民提出的建议,保证民族旅游地居民的生活需求。
(四)引导民族旅游地居民实现自我成长
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居民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时间、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旅游经营现状和自身意愿、居民工作地点等因素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影响较大,因此民族旅游地居民应该实现自我成长[5]。首先,居民要通过新闻、书籍、电视节目等方式传播的文化知识提高自我文化素养。其次,居民要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传承当地民族文化。再次,通过互帮互助的方式,“先成长”的带动“后成长”的,最终实现全体居民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保护文化景观的意识。最后,全体居民还可以共同选取当地文化代言人,积极宣传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旅游地区文化景观变迁良性化。
通过相关资料分析和调查研究,可知年龄段、受教育程度、区域生活时间、家庭旅游现状、居民工作地点等影响因素是导致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感知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居民感知文化景观变迁的影响,发现传统文化景观受到外界相关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要从建筑结构、景观环境、生物植被、服装景观、民俗文化、歌舞形态等方面保护文化景观,从而实现文化景观的传承和发展。
[1] 陈东芝.民族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景观变迁的感知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103-108.
[2] 李富强.现代背景下的乡土重构:龙脊平安寨经济与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3.
[3] 张琴.韩国游客重游影响因素的方差分析:以张家界为例[J].商业经济,2009(7):103-104.
[4] 杨兴柱,陆林.城市旅游地居民感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系统分析:以中山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5(2):44-50.
[5] 孙九霞,保继刚.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5-92.
156250118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