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经·卫风·芄兰》解读

2022-03-16刘佳佳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卫风童子朱熹

刘佳佳

《诗经·卫风·芄兰》一诗的解读,自古以来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毛诗序》及郑玄的《毛诗传笺》都将其与卫惠公相联系,而宋元以来开始出现新的解读,并在20世纪达到高潮,涌现出许多大胆的新观点,其诗旨至今尚未达成共识。在重新解读这首诗之前,有必要先梳理一下历来的相关解释。

一、《芄兰》诗旨历代诸说

(一)“刺卫惠公骄而无礼”说

“刺卫惠公骄而无礼”说最早见于《毛诗序》:“《芄兰》,刺惠公也,骄而无礼,大夫刺之。”即认为这首诗是卫大夫讽刺卫惠公骄而无礼。其后郑玄补充说:“惠公以幼童即位,自谓有才能,而骄慢于大臣,但习威仪,不知为政以礼。”孔颖达进一步补充说:“经言童子,则惠公时仍幼童。童者,未成人之称,年十九以下皆是也。闵二年《左传》曰:‘初,惠公之即位也少。’杜预云:‘盖年十五六。’……则宣公即位三四年始生惠公也,故疑为十五六也。且此自谓有才能,则非身幼也。经云‘能不我知’,是自谓有才能。刺之而言容璲之美,故知但习威仪,不知为政以礼。”这一解读后世从之者甚多,如苏辙、范处义、吕祖谦、陈奂、王先谦、陈子展、王礼卿等。

(二)“阙疑”说

“阙疑”说最早见于朱熹的《诗集传》:“此诗不知所谓,不敢强解。”即朱熹认为这首诗的诗旨从诗中并不能看出来,所以不敢强解。其后的朱公迁也在《诗经疏义会通》中云:“此诗不知所谓。”刘谨在《诗传通释》中也认同这一观点:“此诗不可考,当阙。”这一观点看似严谨,但其实仔细思考发现《毛诗序》中所说的“刺卫惠公骄而无礼”并不是没有依据的。首先,诗中所写的“童子”确与卫惠公事相合,其次,《毛诗序》的观点“三家无异议”,这就表明当时的解诗者都是认同这一观点的。

(三)“刺统治者”说

宋代辅广认为这首诗是在“刺统治者”,他在《诗童子问》中云:“观诗辞所谓‘不我知’‘不我甲’之言,则亦必须是讥刺其在上之人。童孺无知,才能不足以知我长我,而徒尔舒缓而垂带悸然也。但未必是刺其君耳。”即辅广认为这首诗在诗中可以看出是讥刺统治者,但并不能明显看出是讽刺君主的。钱澄之在《田间诗学》中也说:“通篇纯以童子借言,并不及君,而刺在篇章之外。”其后龚橙在《诗本谊》中也认为:“《芄兰》,刺在位非人也。”此说其实就是“刺卫惠公”的衍生,他们想反对《毛诗序》的说法,但是又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观点,所以只是在《毛诗序》的基础上稍作修改,把诗歌讥讽的对象“童子”由“卫惠公”扩大为“统治者”,可是上文已经说了诗中所写的“童子”确与卫惠公事相合,所以此说貌似并不恰当。

(四)“刺童子”说

从明代开始很多的学者都持“刺童子”说这一观点,即讥讽童子不知礼仪、傲慢无礼。季本《诗说解颐》:“世俗父兄不能教童子习幼仪,而躐等以骛高远也,故诗人作诗以刺之。”何楷《诗经世本古义》:“通篇皆比体,乃是借童子躐等之状为刺,若云正斥惠公,则亦非大夫所宜言矣。”方玉润《诗经原始》亦认为:“此诗不过刺童子之好躐等而进,诸事骄慢无礼。”程俊英在《诗经注析》中也说:“这是一首讽刺贵族少年的诗。”

(五)“情诗恋歌”说

闻一多在《风诗类钞》中提出“情诗恋歌”说,这一解读真正突破了旧说,认为这是一首男女相恋之诗。他在《风诗类钞》中说:“觽与韘是成人随身佩戴的工具,童子佩了觽韘,是已经成年的象征。知,是男女间私相爱恋,与普通知字的涵义不同(参《女曰鸡鸣》篇)。狎,戏也。这时的风俗,对于未婚的青年男女,社交似乎是自由的,一到成年结婚以后,便当隔离,所以这个女子说:‘你虽则成人而佩觽了,难道就不能和我相好了吗?’”认同这一观点的近代学者也有很多,如姚小鸥、袁梅、沈泽宜、李家声等。

(六)“女子嫁童子表示不满”说

高亨在《诗经今注》中认为:“周代统治阶级有男子早婚的习惯。这是一个成年的女子嫁给一个约十二三岁的儿童,因作此诗表示不满。”李炳海《诗经解读》中也说:“是一位女子倾诉嫁给未成年男子的烦恼。”李山在《诗经析读》中亦说:“《芄兰》,对‘小女婿’现象不满的歌唱。”

(七)“儿童诗”说

“儿童诗”说即把这首诗解读为儿童模仿成人的詩,持有此说的有周金声,他在《〈卫风·芄兰〉新探》一文中说:“这诗是写儿童模仿成年人天真可笑的情态,富于风趣意味,突出一个笑字。”此外,王许林、徐林英也认同这一观点,他们在《〈卫风·芄兰〉篇新解》中也说:“《芄兰》则是写生活中儿童的游戏趣事,他们幼稚、淘气的行为和滑稽、可笑的情态。……本文认为《卫风·芄兰》是中国第一首完整的、成熟的儿童诗。”

通过分析以上诸说,我们发现诗旨解读出现分歧原因是对诗歌整体情感的理解不同,正确理解诗歌整体情感的关键是如何解读诗歌文本。

二、《芄兰》诗歌文本解读

在解读《芄兰》这首诗之前,不妨先对诗中的一些字词进行理解。“芄兰”“觽”“韘”历代对此的解释比较统一,“芄兰”指一种蔓生并且可以食用的草;“觽”指成人佩在身上,用来解结的一种象骨锥;“韘”指用象骨制成的,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射箭的钩弦。诗中的其他一些重点字句在历代的解释中分歧比较大,在下文中再一一解释。

(一)“能”

郑玄在《毛诗传笺》中把“能”视为“才能”,朱熹在《诗集传》中亦将“能”解释为“才能”,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也把“能”解释为“才能”。这一解释在清代之前一直是主流,后来清代考据学大兴,考据学大师王引之在《经义述闻》卷五中提出新的解释:“能,乃语词之转,亦非才能之能也。‘能’当读为‘而’。”他后面为了让人更相信古字多借“能”为“而”这一观点,还举了很多先秦典籍中的例子:“《易·履六三》中‘眇能视,跛能履’,虞翻本‘能’作‘而’;《荀子·解蔽》篇中‘为之无益于成也,求之无益于得也,忧戚之无益于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赵策》中‘建信君再受拜命,人言于王,厚任葺以事能重责之’,其中‘能’并与‘而’同。”

其后很多学者都抛弃传统经师的解释,而把“能”训为“而、乃、宁”,如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云:“按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而义亦同。能即乃也,乃犹而也。”王引之在《经传释词》中亦云:“能,犹‘而’也;‘能’与‘而’古音相近,故义亦相通。”由此可见“能”为语辞这一解释更有依据,所以清以后诸多学者都更认同此种解释。

(二)“能不我知”“能不我甲”

“能不我知”中“知”的解释历来分歧较大,朱熹《诗集传》:“知,犹智也。言其才能不足以知于我也。”而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中认为:“知非知识之知。《尔雅·释诂》有‘知,匹也’‘匹,合也’。‘不我知’谓不与我相匹合。”高亨《诗经今注》也把“知”解释为“匹”。但程俊英又在《诗经注析》中说:“知,了解。不我知,即‘不知我,不了解我’。”闻一多甚至在《风诗类钞》中把“知”训为“男女间私相爱恋”。其实在先秦典籍中“知”的解释没有这么多样,《尔雅·释诂》:“知,匹也。匹,合也。”俞樾《群经平议》卷八云:“知者,接也。《墨子·经》篇曰:‘知,接也。’古谓相交接曰知,故《后汉书·宋宏传》‘贫贱之交不可忘’,《群书治要》作‘贫贱之知’,是‘知’有‘交接’之义也。‘能不我知’者,‘曾不我接’也。”由上可知,在先秦典籍中“知”一般解释为“匹,交接”之意。

“能不我甲”中“甲”在《毛诗序》中的解释是:“甲,狎也。”郑玄的《毛诗传笺》又进一步补充说:“此君虽佩韘与,其才能实不如我众臣之所狎习。”后世大部分的学者都认同这一解释。但是朱熹在《诗集传》中提出来不同的解释:“甲,长也。言其才能不足以长于我也。”后世的黄震在《黄氏日钞》卷四中对朱熹的解释进行反驳,认为还是应当遵从《毛诗序》的解释,他在《黄氏日钞》中曰:“程、朱诸家以‘甲’为君长,虽就‘甲’字起义,而须展转,恐且合从毛、吕之说为径。诸家讳言‘狎’者,以‘狎’为不美字。然此非‘亵狎’之‘狎’,乃‘亲狎’之‘狎’,正谓惠公骄傲而言,不当以文害辞。”所以“甲”还是训为“狎”更为合理。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五云:“诗凡言‘宁不我顾’‘既不我嘉’‘子不我思’,皆谓‘不顾我'‘不嘉我’‘不思我’也。此‘不我知’‘不我甲’亦当谓‘不知我’‘不狎我’,非谓‘不如我所知’‘不如我所狎’也。”至此,“虽则佩觽,能不我知”与“虽则佩韘,能不我甲”的意思已经很清楚:(童子)虽然佩戴了觽,而实不与我相知;虽然佩戴了韘,而实不与我相狎。

(三)“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有两种解读,一种是以《郑笺》为代表,解读为“容,容刀也。遂,瑞也。言惠公佩容刀与瑞及垂绅带三尺,则悸悸然行止有节度,然其德不称服”,即把“容”和“遂”解释为一种可佩戴的饰品。另一种是以朱熹《诗集传》为代表,解读为“容、遂,舒缓放肆之貌。悸,带下垂之貌”,即把“容”和“遂”解释为舒緩放肆的样子。

其实仔细分析这两种解读,不难发现“容”和“遂”无论是解读为一种可佩戴的饰品,还是一种舒缓放肆的样子,这对理解整首诗的情感倾向并没有很大的影响,真正能看出这首诗感情倾向的是“虽则佩觽,能不我知”与“虽则佩韘,能不我甲”这两句。这里的“知”是“相知”的意思,并不是闻一多先生理解的“男女之间私相爱恋”之意,所以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解读为一首“情诗恋歌”貌似并不恰当。至于说这首诗是一首“儿童诗”,认为这首诗是在写儿童模仿成人的那种天真、可笑的情态,好似与诗中“虽则佩觽,能不我知”与“虽则佩韘,能不我甲”之意并不那么贴切,这两句诗语气很严肃,并不像家长或长辈对孩童模仿大人行为的评说和嘲弄,所以把这首诗解读为一首“儿童诗”也不合适。

梳理完这首诗的重点字句后,不难发现“全诗语气俨然父兄大臣口吻”,而高亨把“知”理解为“匹配”,认为“能不我知”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能配我”,“能不我甲”的意思是“不懂得和我相亲昵成夫妇之好”,由此高亨认为这首诗是“一个成年的女子嫁给一个约十二三岁的儿童,因作此诗表示不满”。可是这首诗出现了佩觽、佩韘、容遂、垂带等等,这些东西显然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佩饰容仪,并不是一般普通民间幼童可以拥有的,所以高亨先生的解读好似不是很合理。

而朱熹认为这首诗的诗旨当阙疑,是因为朱熹有反《序》的成见,认为《序》中的观点大多穿凿附会,所以他对《序》中的很多观点都很怀疑,这首诗他认为并不可考,所以存疑。可是当我们查找史料却发现《序》认为这首诗“刺惠公骄而无礼”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左传·闵公二年》:“初,惠公之即位也少。杜预云,‘即位之时,不过十五、六岁。’”陈子展在《诗经直解》中说:“盖宣公以隐公四年立,假令五年即娶齐女,至桓十二年见经,凡十九年。而朔尚有兄寿,则是宣公即位三、四年始生朔,故知为十五、六也。……《尚书》注云:‘国君十二以上,冠佩为成人。’(《左传》:国君十四而冠)惠公即位之年非童子也。然骄蹇自尊,德不称服,则犹是童子而已。”而且诗中出现了佩觽、佩韘等这些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佩饰容仪,这不是说卫惠公又是说谁呢?且《毛诗序》的观点“三家无异议”。

综上所述,《诗经·卫风·芄兰》的解读,由《毛诗序》定基调,再经郑玄的《毛诗传笺》和孔颖达的《毛诗正义》进一步补充,都将其与卫惠公相联系。分析完前人诸说,再结合诗歌文本解读后,可知这首诗的诗旨就如毛、郑所解读的那样,确为讥刺卫惠公童年即位,骄而无礼。

2833500511293

猜你喜欢

卫风童子朱熹
谁的节日到了
熊童子
YAU’S UNIFORMIZATION CONJECTURE FOR MANIFOLDS WITH NON-MAXIMAL VOLUME GROWTH∗
山童子和一串红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由称呼变换看《诗经·卫风·氓》的情感波澜
死亡真相
书中有童子
“以我贿迁”之贿
“朱子深衣”与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