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赋能专业成长?共谱树人华章

2022-03-16陈萍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3期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会办刊育人

陈萍

《中小学班主任》杂志五岁了!轻轻翻阅60多本装帧精美、内容精彩的杂志,犹如母亲爱抚着自己五岁的孩子,我感慨万千,心底不由涌起“一句爱的赞颂”:我說——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一、众志成刊,常怀感恩之心

《中小学班主任》缘起于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成立,诞生于多方良师益友的支持与帮助,成长于众多读者和作者的相知与相遇。

1.感恩中国教育学会,为班主任成立专业委员会

2014年10月16日,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江苏扬州召开,中国教育学会杨念鲁秘书长主持,李希贵副会长宣读决定,胡金波副会长亲自为我授牌。作为专委会的创立者、首任理事长致辞时,我说:“……置身于这样的历史时刻,我们倍感责任,我不禁想起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舱时说的一句话: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小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是一大步。作为第一届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的代表,我们扪心自问,该怎样撰写中国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历史新篇章?怎样才能不辜负领导的厚爱,不辜负前辈的重托,不辜负全中国450万中小学班主任的期望……”

成立大会上,我代表理事会提出了“运用现代技术,建设多维立体的交流平台;建设专家团队,开展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等六大工作设想。我们深知学术组织肩负学术引领的重任,深知学术平台对推动我国班主任走专业化道路的意义。当时全中国有450万班主任,却只有两本班主任专业期刊,我们有责任创办一本属于班主任的专委会会刊。

2.感恩志同道合者支持,对创刊办刊鼎力相助

2015年3月,我撰写办刊设想提交中国教育学会,得到的回复是:支持办刊……我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经过多方的努力,2016年,申请的刊号获批了!

我向多位专家请教如何办刊。原国家教委柳斌副主任关切地说:“以我对你的了解,主编杂志你是完全能胜任的。但是这个时代办纸媒,如何经营、如何生存,你想过没有?”主要创刊人之一李舜平先生对我说:“您只管做好学术的事,其他都不用考虑。”中国教育报刊社原常务副社长刘堂江先生讲述了他主编《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和《未来教育家》的经历,豪迈地说:“尽管这是一个网络时代,但纸媒自有她特有的价值,只要找准定位,一定可以‘与狼共舞!”江苏省教育学会杨九俊会长回顾了他的办刊经历,鼓励我说:“能创办一本专业期刊,无论是对自己的眼界格局提升,还是国家教育发展,都是值得为之奋斗的!我支持你……”

我向专委会理事会同仁征求意见,5月拿出了详细办刊计划。我们邀请刚刚退休、著作等身的班主任专委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辜伟节教授担任执行主编,邀请杨念鲁、刘堂江、杨九俊、吴康宁、孙云晓、周长春、魏书生、唐云增、李镇西等专家担任顾问,组建以班主任专委会理事会、知名专家组成的编委会,专委会副理事长黄正平、秦红、谢光灵,秘书处金庞、杨广祥等担任栏目负责人。

柳斌先生欣然为我们题写刊名并题词,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刘堂江、尹后庆,教育家鲁洁、李吉林等先生为我们题词,时任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的胡金波先生亲自撰写了发刊词……2017年2月,《中小学班主任》杂志在众多关爱的目光中呱呱坠地!

3.感恩作者读者携手,鼓舞我们坚守办刊初心

五年来,我们全体编辑人员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不忘办刊初心:坚守对专委会的学术繁荣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价值追求,坚守办刊的鲜明意向、研究取向、实践方向,打造“班主任智慧交流园地,专业成长平台”。

五年来,为追求杂志品质,我们战战兢兢,稳中求进。2017年,双月出刊。2018年,上海出版局编校检查优秀。2019年,我们在“班级育人”基础上增设“课程育人”,年出刊12期,同年实现人大复印资料论文全文转载零的突破,索引数量突破百篇。2021年,半月版出刊,年出刊24期。杂志美誉度迅速提高,订阅量稳步提升,发行地区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五年来,我们不断征询受众意见,从中小学教师、管理者、研究人员到高等院校教师、校长纷纷给我们赞誉,我们和作者、读者形成了亲密的相互依存关系。曾经,我也是作者,从1987年起发表论文百余篇,核心期刊、C刊20余篇;如今,当我成了期刊主编,读者的满意成了我最大的期盼,作者的精彩成了我最大的期望,期刊成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赐稿,是您成全了我们对读者的承诺;感谢每一位读者的点赞,是您坚定了我们对办刊的判断。

二、勇毅笃行,共谱树人华章

五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时间长度。有研究时间的心理学家把未来分为“近期未来”和“远期未来”,而“五年”恰巧是一个典型的远期未来的长度。我们国家从1953年起制定“五年计划”,从“十一五”起改为“五年规划”。回首五年,可以描绘出大体脉络,也能发现一般规律。

今天,我们为《中小学班主任》五周年出版纪念专刊,正是为了检视与反思过去,从历史足迹中发现宝贵经验,从而架构未来愿景。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展望未来,我们该如何守正创新、行稳致远?如何更好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实现一本国家期刊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呢?

(一)以服务立刊,提升贡献力

1.服务国家教育大计

习近平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中小学班主任》杂志作为教育媒体,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强化政治意识、中心意识与大局意识。我们将一如既往服务于党中央对教育的要求,将主流价值导向与受众需求结合,为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贡献力量。

2.服务教师专业成长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随着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理念的普及,“立德树人”“学生健康成长引领”之责又不仅仅局限于班主任,每位教育工作者都既承“课程育人”之职,也担“班级育人”之责。因此,我们的服务对象不仅是班主任,也包含全体一线教师、教育管理者与研究者。

为了让纸媒与新媒体比翼双飞,在淬炼纸媒办刊品质的同时,编辑部年轻的团队锐意创新,姜珊、曹卉等建立了中小学班主任官网、官微、社群,每天为老师们推送“班级管理小妙招”“講你的班主任故事 ”等教育动态,每周“三言两语公益云论坛”,每月“阅读打卡”……浙江黄百央老师说:“《中小学班主任》官微是我清晨醒来后获得第一手德育信息的头条平台。”目前,公众号发帖近万篇,各平台粉丝累计70余万人。

3.服务学校区域需求

编辑部专家团队长期为中小学校、教育局、师范院校提供班集体建设、班主任核心素养、课标教学、校本教研等方面的服务,为不同地域、不同学段、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设立适切的培训项目,提供最有效的专业服务。同时,为理事单位、实践基地提供专业化的论文写作指导,量身定制系列化教师培训课程,定期走进学校提供学术支持,并根据教育局和学校需求提供参观跟岗机会。

对一些先进地区,编辑部会协助梳理、帮助提炼典型经验,先后对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广东省潮州市、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等地的特色教育进行过整体报道。2021年为浙江富阳教育局出版“公望班主任论坛”专刊。

(二)以专业强刊,提升引导力

1.发挥编辑团队的学术引导力

《中小学班主任》编辑团队是教育专家和编辑出版专家的强强联手。编委班底是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委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们,是一个特级教师、教授、博士、博导云集的团队。执行主编辜伟节教授是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黄正平研究员出版过多本班主任专著;唐云增先生是“中国班集体建设第一人”;秦红教授是特级教师、上海市思政学科德育实训基地主持人;丁奕然博士是多本核心期刊审稿人,参与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王铁军、李季、张聪、吴秋芬等是高校教授、博导。叶锋、谢光灵等是资深的编辑出版专家。大家在编审稿件的过程中、在各种培训会上为老师们提供最专业、最有针对性的学术指导。

我们还注重以项目研究的方式引导教师走科研之路。我先后主持全国“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班主任核心素养及培育的实证研究”,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00多个子课题单位加盟研究,我们定期召开培训会、研讨会,并帮助提炼、发布成果。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同行加盟,实现更好的学术引领。

2.强化主题选择的价值引导力

秉持“以价值的视角关注班主任角色,以专业的视野观照班主任智慧”的办刊主张,我们密切关注时代发展、教育发展的动向,进行顶层设计,确立战略思维。未来将更加突出思想性、专业性与前瞻性,实现刊物的价值导向与思想引领。

“班级育人”将进一步聚焦班主任核心素养,探寻能够胜任新时代班主任专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价值认同、职业情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为做“四有”好教师助力。“课程育人”将重点围绕基础教育重大改革任务,特别是课程标准修订、新高考改革、核心素养落地、综合素质评价、“双减”教学重构等关键环节,领悟新课标、探究新变革、落实新策略,以求更有效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3.提升栏目内容的行动引导力

我们始终保持强烈的读者意识,以自身数十载教学实践、教育研究的体悟设身处地:教师要实现专业自觉,需要在实践探索与理论丛林中穿行。那么,我们的栏目设置怎样才能零距离贴近教师?我们的内容呈现怎样才能既有理性的高度,又有感性的温度,既有理论的味道,也有实践的质感?

“班级育人”既突出“理论前沿、专业课程、心育导航”等栏目,也注重“创意班级、班会设计、心育导航、家校共育”,践行习近平提出的“大思政”思想,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课程育人”既注重“课程导航、教材解读、课程评价、课题样态”,也关注“课程教学、好课多磨、校本探索”。希望既能让管理者、研究者看到创新活泼的实践,也能给一线教师提供可敬也可亲、可读也可用的理论支撑,以提升行动引导力。

(三)以人才兴刊,提升影响力

1.提高采编团队素养

专业素养是滋养每个编辑职业生命的营养。为进一步打造政治素质高、专业素养强、协作能力棒的专业化采编团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策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学术研究素养;加强实践观摩学习,提高实践策略素养;加强媒体传播学习,提高媒介专业素养。

2.着力凝聚专家智库

我们非常注重与国内外专家密切合作。传播专家思想:朱小蔓教授生前,我们在杂志开设“情感教育”专栏,为她举办“朱小蔓情感教育思想研讨会”;先生去世后为她举办追思会,出了纪念专刊,我多次参与情感教育思想研讨会并演讲。李季教授等在“专业课程”连载“走心德育”的教育主张。举办专题活动:沈晓敏博导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名义与我们合作举办“中小学生冲突解决”全国征文活动,在中小学班主任微信平台与读者多次互动,杂志连续刊载获奖作品。推介教育专著:“佳作品评”栏目刊载作者或读者教育专著推介文章,举办读者见面会。如推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教授的专著《吾心可鉴》。我的专著《教师专业发展之道》被读者推介后,与读者见面交流。举办专题培训:我们常年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先后邀请过朱小蔓、叶澜、袁振国、李希贵、李家成、张民选、卢家楣、唐江澎、世界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弟子清华大学赵昱鲲博士等进行专题讲座。未来,我们会邀请更多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

3.精心选树先进典型

英国画家威·亚历山大说:“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报道先进个人:我们特别关注并倾心扶持新生代名师,先后有60位老师成为封面人物,浙江黄百央老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山东于伟利老师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主持人、江苏金庞老师坚持每周举行“扬派班主任论坛”已220期……推介优秀工作室:杂志先后推介了 55个名班主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如上海市陆敏工作室、天津市南开区名优班主任工作室、南通市董一红“和润德育”工作室等。未来,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奉献给作者和读者。

《中小学班主任》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平台,未来有您的参与,一定会更专业、更前沿、更权威;《中小学班主任》是一棵刚满五岁的小树,未来有您的携手,我们就可以继续共吟“爱的赞诵”:“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陈 萍   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班主任专业委员会首任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小学班主任》杂志主编。

猜你喜欢

中国教育学会办刊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创新·均衡·优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2016年工作计划
教育学能否立于大学之林?
拟广告
重要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