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式•项目化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转换迭代探索
2022-03-16符爱琴周晓燕
符爱琴 周晓燕
摘要: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化学习是现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与学模式。作者在分析对比两种学习方式的研究现状、内涵和价值基础上,提出从主题式教学向项目化学习方式更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实践经验,探索以育人为目标,设计系统性、结构化的学科课程;以学习为中心,形成生成的、自组织的学习模式,来促进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推进教与学模式的深度革新。从主题式教学到项目化学习的转换迭代是“教得好”向“学得好”的一次质的蜕变。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项目化学习;初中化学;学习方式迭代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03-0002-05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03.001
学习方式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1]。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或方法,而是指学生在探究性、自主性及合作性方面的一些基本特征。学习方式根据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分类方式,从学生长远发展来看,主动学习优于被动学习,探究学习优于接受学习,深度学习优于浅层学习,因此新课程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呈现出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特征,如项目化学习、主题式学习等学习方式。
从外部条件看,学习方式变革不仅是要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也是要实现新时代育人的要求,更是全球一体化发展必然趋势。从内在动机来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知识的获得渠道和接受能力也远胜于从前,对真实世界认知的要求不断提升,被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智能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变革学习方式势在必行。而主题式教学、项目化学习是现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教与学模式,都是基于真实世界的探索,与以问题为驱动的探究学习活动在某些方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
一、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化学习的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检索,以“主题式教学”为关键词,获得785条相关结果,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以“项目化学习”为关键词,在知网检索到1938条相关结果,如图2所示:
总体来看,对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化学习的研究从2003年开始,在2003年到2014年间,论文数量整体呈上升状态。从2017年以后,对比来看,主题式教学的研究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项目化学习论文总量和增量更为明显,并呈上升趋势。从中可以反映出,近年来项目化学习的研究相对更受研究者的重视。
二、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与项目化学习的内涵和价值
主题式教学与项目化学习在育人价值取向上有其一致性,在课程实施方略上有其相似性。前者关注教师的教,后者凸显学生的学。
1.主题式教学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基于主题,以教助学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帮助,学生若要“学会学习”,教师“学会指导学习”是前提。因此,学校的育人方式和教学方法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变革。主题式教学是以“主题—目标—活动—评价”微结构逻辑,通过一个个主题模块,将学习镶嵌在有意义的真实或虚拟的学习任务中,通过知识问题化、问题境脉化、学习探究化,使教学具有一定的灵动性、互惠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以教助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2]。教师主题式教学既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也是学生学习的流程。主题式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价值观并更新、实践,深度理解课程并创新、融合,充分挖掘主题活动下的课堂学习活动并设计、开展,有效开发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资源并促进、协同,从理念到行为,从能力到技术,促进协同发展的教学关系重组和深度互动的教学文化重构[3]。教学模式的更迭必然引领学习方式的变革。主题式教学引领下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在改进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带动了多种学习方式的发展,促进了跨学科学习,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2.项目化学习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关注体验,以学定教
本研究提出的初中化学项目化学习是指在真实的主题情境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围绕一项或多项具体任务,运用初中化学核心概念和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在完成有意义的项目任务的过程之中,不断提升化学学科关键能力,培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初中化学项目化学习,就是挖掘化学学科与生活、与社会的关联,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习得能力解决情境中的问题;通过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习动机,培育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深入挖掘学生的内在创造力;通过活动的设计,将知识进行转化和迁移,提升能力,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三、从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向项目化学习更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不论是主题式教学还是项目化学习,它们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两者都指向学生的核心素養和关键能力的培养,但具体分析,两者又各有特色和不同之处。本研究从以下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
综表1所述,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这两种方式转化迭代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1.主题式教学向项目化学习更迭,是学科课程结构性变革的需要
初中化学项目化学学习与主题式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有其一致性,但项目化学习知识的辐射范围相对更广,操作更具灵活性。项目既可以是真实世界的,也可以是学术性的,甚至是虚拟情境的项目。项目可大,如章节、单元、专题复习,构建框架;项目可小,用问题情境、实验情境、活动情境等设计任务,灵活操作。对于某一单元中的某一节内容,不一定都能用主题式进行设计,如微粒或单一物质性质的研究,很难找到相应的主题情境,但进阶到项目化学习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项目化学习与主题式教学虽然都有主题情境下的、综合的、跨学科的体验活动,但其课程结构是有差异的。主题式教学更多的是某一主题下的多学科的组合或多向辐射,各学科间多数是孤立的,知识的呈现程序还是基于化学学科的逻辑;而跨学科的项目化学习是围绕主题进行的持续性的、层层深入的问题探究,多学科共同促进问题的解决,知识的呈现程序顺应学生的认知方式,即在解决实际问题,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就学什么。
主题式教学到项目化学习的转换迭代,加深了学生在不同知识领域的实践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科课程结构性的变革。实质上就是从学科本位转向学生本位的教学变革。
2.主题式教学向项目化学习更迭,是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路径
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化学习在育人价值取向上是一致的,教学实施上是相似的。不同的是,主题式教学是综合学习的一种方式,是体现学科逻辑的;项目化学习同样也是综合学习,但它知识的呈现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固有逻辑而呈现“碎片化”,它通过组织学习活动完成项目任务,最终指向学生的必备品格提升和关键能力发展。其次,初中化学项目化学习和主题式教学都可以促进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但其程度是不同的。主题式教学是通过教师的设计,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基于“教得好”层面上的教学实践活动。而项目化学习是“做中学、玩中学、研中学”,是基于“学得好”层面上的教学实践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主题式教學本质上仍是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倾向于怎么教。主题式教学下的学习更多的是针对某一主题的知识的总结、汇合,而学科项目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意义建构和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如何学,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成员间的合作性,更倾向于在实践活动中的体悟,实现情境的学习力和迁移力[4],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迁移,让学生体验真实问题的解决过程并进行创新、创造,为学生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新途径和方法,是深度学习的有效实践模式,更有利于实践“育人”的本质追求。
四、主题式·项目化初中化学教学模式转换迭代的实践策略
转变学习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5]。初中化学从主题式教学到项目化学习方式的变革,意在实现知识的意义达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6]。因此,转换迭代的核心内容是从“以教助学”到“以学定教”的华丽转身,是“教得好”向“学得好”的深刻变革。
1.以育人为目标,从设计思维视角重构、优化课程结构
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为迎合或展现,而应是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符合现代化人才需求而进行的适切性的转变。一方面,传统单一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学习方式或运用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去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习方式的变革不能是单纯的技术性改变,而要在学习理念的革新和创新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实现转变。新的学习方式的形成,需要建构与之匹配的、整体性的、结构化的课程,以实践学科育人的根本性目标。本研究团队历时多年,从主题式教学的研究到项目化学习,进行了匹配性的结构化课程(见图3,4,5)和主题的升级(见表2)[7]。
在学科育人本质统摄下,以培养创新、实践的人的关键能力为目标,基于“目标—活动—评价”的主题式教学模式,拓展“单元主题”为“项目化进阶单元课程主题”,升级“主题活动”为“项目化学习活动”,实践分析、综合、应用和评价的认知目标,发展学生信息获取与加工、实验操作与探究、模型建构与推理和证据识别与推理等学科关键能力。
2.以学习为中心,从深度学习视角建构、完善学习模式
本研究提出的学习方式的变革是一种基于自身需求和外在因素影响下的适应性的转变。
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持续性成长。排除新理念、新理论等外在因素和学习者自身需求等外力干预,实现学习方式自组织,使其自身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实现有序的变革,才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根本性、持久性转变的关键[9]。学习方式自组织是在学习过程中动态生成和发展的 。 以学习者为中心,从“学什么”到“怎样学”到“怎样学好”,促进了学习方式要素的不断进阶,最终形成新的学习方式。从主题式教学到项目化学习的转换过程,是以主题式教学为起点,在深度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的自然更迭。如在“皮蛋”主题中,聚焦需要解决的核心知识,围绕品、浸、腌的情境任务,在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通过品、评,认识皮蛋进而制作皮蛋,引导学生思考怎么制。当学生发现皮蛋表层的泥可能对皮蛋的形成起关键作用时,教师引导学生研究皮蛋泥(粉)的成分,根据实际需要(如无铅、溏心、松花外观等),综合考虑实际生产中的安全、产率、环保等因素,进行皮蛋的腌制活动,在实践基础上进行配方原料配比、操作上的优化,最后进行皮蛋成品的展示和个性化配方的分享活动。将主题情境进阶为任务情境,在浸皮蛋过程中将皮蛋粉成分的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离子检测的基础上进行物质成分的探究。在腌皮蛋任务中,将腌皮蛋的实践操作项目化,引导学生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综合的分析、方案的决策和问题的解决,并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创见,发展学生高阶认知能力(见图6)。在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中,发展“主题—目标—活动—评价”的主题式教学模式,体验项目化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要素和流程,即从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情境→项目实施→项目评价,促进学习方式的更迭。
学习方式的更迭是时代需求的映射,是内因、外因作用下的必然。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学习需求需要匹配不同的学习方式,从理念、方法到策略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革新,并在实践中落地、完善。目前,本研究团队基于实践,探索主题式教学到项目化学习转换迭代,既是对前期研究工作的总结,也以此窥探并践行学习方式变革的路径和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大治.初中学生的认知方式与化学学习效率关系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7.
[2] 康淑敏.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变革研究[J].教育研究,2015,36(6):96-102.
[3] 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27.[4] 唐江澎,夏雷震,佟柠,张江宁,郑兴航.江苏高中未来教室:创新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7(S1):63-67.
[5] 伍远岳.知识的意义与学习方式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0):57-61.
[6] Pan Y. Heading towar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J]. Engi⁃neering,2016(4):409-413.
[7] 符爱琴.初中化学主题式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8.
[8] 王运武,朱明月.学习方式何以变革:标准与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27-35.
340750033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