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吃”有关的第一次

2022-03-15王乐民

金秋 2022年23期
关键词:干群汤汤生产队

※文/王乐民

第一次挨打

上世纪六十年代自然灾害时期物资供应困难,生产队食堂定量供应,糠代菜成为家常便饭,最困难时期一天就只供应一瓢粥。有一天,父亲不在家,妈妈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临走时嘱咐我不要忘了中午到食堂去打饭。因为要替妈妈干活,我早早提着罐子在大锅前排队。我记得那天熬粥的锅很大,分饭的师傅问家里几个人?我回答两个人。他就用长柄饭勺从上边舀了两大勺稀饭,我高高兴兴提回家。妈妈放工回来后,一看稀汤寡水,根本无法当饭吃,非常生气,就狠狠打了我两巴掌。打完后,她伤心地哭起来,我也委屈地掉眼泪。

在我的印象中,这是我儿时第一次挨打。事后,母亲对我说,妈不该打你。你要长身体,妈要干农活,喝稀汤汤咋能行。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次教训,再后来妈妈去干活,我去打饭时就先看看是什么饭,再排在适当的位置上。既保证粥不能打得太稀,又要保证不能到最后没有饭吃或打到锅底饭。五六岁的孩子,竟为了吃饱饭而动心眼,现在想起来感觉很不是滋味。

第一次分粮“闹事”

因为食堂化,各家都没有存粮可用。有一天夜晚,我看到村子里的大人们神情紧张,干部们到各家各户串来串去,各家都有大人陆陆续续集中于队部,由领头的统一口径,将队干部一一绑到柱子上,用生产队保管员身上的钥匙,打开生产队的种子仓库,连夜给每家每户分了小半袋麦子。

后来听父母说,开仓抢种子粮是很严重的案件。第二天,村里来了不少公安和政府的人。这一次名义上是群众抢粮,实际是干群合谋分粮救命。来人也怕处理不好引起更大矛盾,但最后不知怎么这个严重的事件也不了了之。几十年后,我看到一些资料,三年自然灾害不少地方饿死了人。但我们这里没有饿死一个人,不得不感谢当年干群共同导演的“抢粮事件”。在最困难的年代,干群能同呼吸,共患难,这是多么珍贵和难得!

猜你喜欢

干群汤汤生产队
浅析生产队政治夜校对农民的影响
下乡扶贫记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民心工程”架起干群连心桥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我的“干群”相处之道
生产队里开大会
把好豆种换给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