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实践进路
2022-03-15◎贺蝶
◎贺 蝶
“三创”教育指的是创造(creation)教育、创新(innovation)教育和创业(enterprise)教育[1],最终指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具有重要的育人功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并且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应“做优职教版块”[3];《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纳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深化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则更需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培养并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4];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各地高校则需积极响应并实施“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由此可见,将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相融合是响应时代需求的重要举措。职业院校作为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在探析二者融合育人的进程中需理清分析思路、挖掘融合育人的内在逻辑、进而突破当前困境,实现融合育人的新格局。
一、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价值意蕴
(一)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5]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劳作和动手,职业院校的学生既需要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也需要增强职业的荣誉感,通过亲身的劳动和实践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和观念,感受劳动的魅力与价值,进而强化劳动精神。学生需要在知行合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统一的过程中激发主体意识,实现自我生成与实现。“三创”教育强调有机融合创造教育、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最终在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等层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的提出,顺应了当前的时代发展要求,走出了传统人才培养的桎梏,突出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养成。因此,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都是在回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探求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在新的时代浪潮下,通过二者的耦合,能够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藩篱,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进而彰显出其时代要义。
(二)实现教育的互动发展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相融合不仅符合时代精神,也是推动二者相互交流,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其一,“三创”教育有利于深化劳动教育的价值。劳动教育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6]。创造性的劳动不但能丰富个体的道德和修养,提高个体的创造性精神,还能通过每个创造性个体力量的发挥,提升国家与民族的创新性发展。“三创”教育就是以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既要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耐性,也要激发学生多变创新的灵活性。二者在融合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在内涵重迭的基础上发挥“三创”教育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深化作用。
其二,劳动教育能为“三创”教育发展提供推动力。“三创”教育对学生的智力与体力都提出了新要求,具有复杂的劳动性。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对学生职业素养、创业素养及劳动品格的培养则正好对应了“三创”教育的核心部分。一是劳动教育的职业素养部分就包括了劳动道德素养和技能素养,劳动道德素质较高的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创业过程中的职业伦理规范,合理规划自己的创业方向;技能素养则能够帮助学生抓住创新创业的时机,识别背后的风险与挑战,提高成功率。二是创业素养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能够引导学生在劳动中秉持着砥砺前行、敢于开拓、守正创新的信念。这种在实践中探索新知、领悟真谛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三创”教育的精神内核。三是劳动品格的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勇于走出“象牙塔”,实现校园生活与职业生活的联结,这也为学生深刻理解“三创”的内涵打下基础。
(三)立足于学生的未来成长
不论是劳动教育还是“三创”教育,其落脚点都在于学生的成长。通过二者的有机融合,学生在认知上能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创业观念,明晰创新创造的重要性;在技能上能够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操作琢磨出创新创业的方法,提升思维发展水平,加强思维的创新性和批判性;在情感上能够强化创新的劳动精神,形成新时代的企业家精神。职业院校通过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的体验中学会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成功创业,最终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内在逻辑
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找到二者的契合之处,才能顺利发挥融合育人的最大功效。
(一)教育目标上:方向的一致性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在亲身劳动和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劳动能力,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掌握必需的劳动技巧的基础上深刻地体悟到劳动奋斗的道理,养成尊重、热爱并坚持劳动的纯真品格,最终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三创”教育要求职业院校提供实践平台,鼓励学生把日常的创意点付诸于实践,进而在自主创造的过程中增强创新创业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创”教育的主旨绝不是单纯培地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是呼吁学生在坚持个人创造、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培养企业家精神。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创造和行动的能力,还要学会多方位地思考,能够科学地判断商机,正确地看待并处理好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拥有正确的财富观,坚守职业伦理道德。因此,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都旨在锤炼学生的实践品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二者在教育目标上具有一致的方向[7]。
(二)教育内容上:内容的互通性
不论是劳动教育,还是“三创”教育,都追求的是创造性的劳动实践,即实践性教育。劳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劳动思想教育、劳动知识技能教育与劳动实践锻炼[8]。除了精神上的孕育和技能上的提升,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更应该学会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职业院校在实施“三创”教育中也强调为学生自主创造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平台,加强创新创业的实践。因此,“三创”教育的关键点也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实践的能力。二者都注重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实践,培养新时代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
(三)教育方式上:方法的共通性
其一,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都主张学生应该走出教室和学校,加强与社会的联结,走向外面的世界。劳动教育主要包含家庭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种形式,需要发挥家校社等主体的协同育人作用,加强教育的社会性。“三创”教育更是强调提高职业院校的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知晓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提升其自我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其二,“做中学”渗透于两者的教育过程之中。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都呼吁学生能够从书本到实践,不仅是会学的学生,还要是会做的学生。二者都面向实践应用,突出劳动实践,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9],具有共同的实践属性和育人方式。
其三,现代技术手段的更新与运用必不可少。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则离不开教育技术化的加持。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顺应时代变化趋势,更新劳动形态,在学生劳动实践过程中加强引进新兴技术。“三创”教育中的创新创造更是离不开技术手段的更新。因此,二者在融合育人的过程中都注重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实践资源,为学生的技能养成提供技术支持。
三、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现实困境
(一)认识之困——缺乏融合育人的深度共识
首先,部分职业院校对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意识不够,最终导致落实到课程、教学层面的行动出现滞缓。例如,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曾组织课题组,对全国 8个省市 20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当前职业院校在推进二者融合育人这一部分还缺乏足够的意识[10]。其次,部分教师观念滞后。在融合育人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习惯将劳动教育与常规劳作划等号,没有深入理解到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背后的实际意义,缺乏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培育。最后,学生个体感知欠缺。受到功利主义教育的影响,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在乎的是学分的修习、证书的获取,鲜少有主动参与劳动实践的积极性;误把“三创”教育当做技能性比赛或者创业的铺垫,形成“三创”教育的狭隘认知,没有精力去关注“三创”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的意蕴。
(二)实践之困——缺乏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融合育人需要二者利用各自领域的教育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交流,本质上是一种跨界合作。但目前,职业院校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资源还未能跟上发展的步伐,导致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在融合育人的进程中出现资源配置受限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1.师资共享意识不足。“三创”教育和劳动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上具有互辅促进的作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协作共享。但实际上,许多职业院校的“三创”教育教师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在教学中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未能整合贯通“三创”教育和劳动教育的教学资源。
2.课程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现阶段,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根据国家的文件规定,按常规或是固有模式足量单独开设了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1],但却忽略了两门课程中内容的重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实现两门课程的有机融合。并且,在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的融入度和渗透度还不够,无法让学生从其他的视角体味到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的价值。
3.教学资源配置的效率较低。实训基地、创业孵化中心等资源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提升个人的劳动素养和“三创”能力。但目前的部分职业院校仍存在着实训资源不足、配套不完善等问题,甚至有些学校使得实践的基地流于形式,导致“劳创共进”育人的实践不断被虚化。
(三)治理之困——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
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重要保障就是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但当前职业院校仍普遍面临着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困境。
1.利益机制不健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融合育人强调社会化育人,在实施进程中需要学校、企业、社会机构等多方主体的参与。然而,融合育人的利益分配机制尚未健全,导致参与主体出现付出与投入不对等的情况,削弱了其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
2.考核机制不完善。参与融合工作的专业师资力量本就相对不足,在准备融合工作中更需要花费大量的心力。当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还未将劳动素养的评价融入到“三创”教育学业成绩考核中,教师的工作成果最终没有得到回应,再加上融合育人的工作对于教师来说是额外的工作量,且没有与评优评挂钩,这也就导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难以投入较高的热情在融合育人的工作中。
3.监督评价机制有待优化。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还未能建立专门的融合育人评价组织,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评价监督主体缺失,致使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的管理面临着缺位、错位、失位等一系列难题[12]。
四、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实践路径
(一)以“融合共进”的教育理念为引领
1.职业院校需深刻认识到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内在逻辑,坚持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创造人才为出发点,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贯穿于二者融合的始终[13],构建融合育人的教育目标,为融合工作提供方向和指导。职业院校应秉持“三创”型劳动者的人才培养理念,在学生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结合创新创业的教育形式,在“三创”教育中以劳动教育为价值依托,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目标同频共振的基础上构建融劳动素养、企业家精神为一体的教育目标,进而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自主创业水平。
2.职业院校教师需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在“三创”教育中科学地融入劳动精神,实质上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品格锤炼、劳动素养和创业素养有所提升的目的。在劳动教育中有机融合“三创”精神,是启迪学生改变传统的劳动方式,向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性实践转变的必由之路。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需要改变传统认知,发掘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之间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减少融合育人工作中的片面化,使学生能够将融合育人中的内在价值真正地落实到具体行为中去。
(二)以资源的利用优化为依托
1.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胜任力。一是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完善青年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建立“老带新”培养机制、打造协作性教师队伍等措施,让教师能够真正领悟到劳动教育的精神实质和“三创”教育的本质内涵,丰富知识结构、掌握对应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切实地提高融合育人的意识与能力。二是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职业院校应做好校外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实现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有效合作;通过开设主题讲座和专业课程,聘请经验丰富的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三创”之星等各行业优秀人才,实现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联合培养人才的和谐局面。
2.优化课程体系,推动融合育人的落地。课程是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载体,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整合。一是打造模块化课程。职业院校需成立专业课程分析团队,理清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内容的契合之处,对课程内容和结构进行整合。例如:在已开设的专业课程中增加劳动教育模块,实现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在开设的劳动教育课程模块中采用创新创业的具体案例充当教学素材和辅助性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创业实际形势,提高“三创”能力;在创新创业等课程模块中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挖掘创业实践中劳动教育的故事和素材,实现能力培养与精神培育相结合。二是开设多样化课程。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融合育人过程除了要注意教育的广谱性,也要体现其差异性。职业院校教师需要把握实时动态,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更新“三创”教育和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防止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况相脱节。与此同时,职业院校教师应在把握时事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个人发展需要开设个性化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课、创业体验课、劳动教育思想理论课等。三是合理利用第二课堂。职业院校应将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社团活动、技能培训、创业孵化与训练、社会性劳动实践等活动及其资源加以整合,构建科学的、完善的第二课堂教学体系[14];提高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和比赛中及时获悉市场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和“三创”素养。
3.拓宽实践场域,增强基础设施。学校的创业孵化中心和实践基地不应当只是校园环境的摆设,而应是学生增强实践能力的最佳平台。职业院校应当深化产教融合,学会与企业合作共享,在校企协作与对接中,共建劳动创业的实践场域,为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理论成果转化提供真实的场地、资金等支持。
(三)以科学的管理机制为保障
1.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在校企社的协作育人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可以借助加大财政拨款、税收优惠等政策,为职业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融合育人工作提供政策性的支持;或者完善激励机制,对参与融合育人工作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针对性的扶持与表彰,激发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最终增强融合育人的实效。
2.完善考核机制。科学的评估、有效的激励是提高教育教学绩效的有效手段[15]。劳动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考核需要综合考量育人工作中的教育过程和教学实绩,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教师的辛勤付出。因此,职业院校应当合理利用多样化的激励手段,提高教师参与教学研发的工作热情,如将教学结果纳入到教师的教学考核中,把教师在融合育人工作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纳入到职称评定与考核的指标中,进而强化教师参与融合育人的自觉性与坚持性。
3.优化监督评价体系。职业院校应当组成劳动教育和“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监管评价团队,对融合育人的实际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指导。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形成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评价内容需坚持全面化原则,监管评价团队应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指导和专题研究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与指导。同时,职业院校还应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加强校内外评价的强强联合,引入由劳动教育专家、“三创”教育领域学者和知名卓越企业家等构成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做出评价与反馈,进而保障劳动教育“三创”教育融合育人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