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提升路径

2022-03-15包笑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23期
关键词:处突演练应急

□包笑

应急处突能力是非常态治理所需的重要能力,关乎国家稳定与社会长治久安。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是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积极应对挑战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可预和不可预的风险隐患显著增多,在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时,不同程度地暴露出领导干部应对处置能力与形势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探索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路径十分必要、非常紧要。

一、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不足的现实表现

紧急状态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考验领导干部应急处突工作中各项能力的现实考卷。根据调研结果,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风险识别防范的能力有待提高

一是与“见事早行动快”的要求有差距。部分领导干部风险隐患意识不强,不善于见微知著、预判和识别风险,存在感觉没啥事、看不出有啥事、不知道有啥事的现象。二是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不够扎实。应急处突工作实际上是对领导干部抓基层打基础能力的全面考验。在应急处突过程中,一些文件干部、会议干部,对基层情况不熟悉、不会动员组织群众的短板暴露无遗。三是学习借鉴和复盘完善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突然性强,但是也有规律可循,应对处置也需要科学的方法和丰富的经验。目前看,领导干部不同程度存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不够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把别人的教训用来提高自己、举一反三。同时,对经历过应急处突的领导干部,也存在事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及时查漏补缺、补齐工作短板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的问题。

(二)应急处置能力参差不齐

在综合研判方面,面对突发事件,尽管有上级领导部门、业内专家的指导和意见,但是还是需要主要负责同志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研判,并作出合理的应对处置决定。目前看,有的领导干部还是存在唯上级部门、唯专家,自身研判处置能力不强的问题。在统筹谋划方面,应急处突工作涉及的面非常广,能否进行科学高效的指挥调度至关重要,如果指挥不当就会手足无措,打乱仗、乱打仗,反映出领导干部在应急处突中统筹谋划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应急决策方面,突发事件需要抓住时机果断处置,一旦错过窗口期,就会使工作被动、事倍功半,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需要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善于决断,不计较个人进退得失果断出手,如果怕担责、怕被问责,事事请示、事事等上级领导、上级部门指示命令,就会出现处置效率低下、错失最佳时机的问题。

(三)舆论引导能力与形势任务要求不相适应

一是对舆论引导重视程度不够。在应急处突过程中,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尽管近年来领导干部对舆论引导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还是不同程度存在“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的问题,直接关注、参与舆论引导、回应网民关切、做好网上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还是存在差距。二是不善于进行舆论引导。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社会大众多数愿意通过主流媒体渠道了解掌握事态最新进展和应对处置情况,并且会通过网络反映自己的诉求。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和主流媒体打交道,不善于“借筒传声”主动设置话题,用正面的声音、及时有效地回应引导舆论、营造正面舆论生态。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把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对于哪些问题需要及时跟进回应、哪些问题需要冷静关注、哪些问题需要主动发声把握不住、心里没底。三是舆论引导的理念存在偏差。一些地区领导干部认为舆论引导是宣传和网信部门的事,一旦出现舆情,给宣传和网信部门施压强行灭火,没有树立“网上的问题需要网下解决”的理念。一些部门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舆论引导需要部门联动、合力做工作”的理念,对群众在网上反映的与自身职责相关的诉求,见事迟、反应慢,不重视解决具体问题,等待依靠宣传和网信部门做工作,出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问题。

(四)应急处突专业知识和能力欠缺

做好应急处突工作要求领导干部要有过硬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当前在应急处突专业能力上领导干部还不同程度存在本领不足、本领恐慌的情况。比如,有的领导干部在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缺乏专业基础知识,导致工作中漏洞频出。

二、制约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一)缺乏实战历练

干部的能力水平源于实践中的锻炼,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实战历练。但是鉴于突发应急实践的偶发性等因素,经历过重大事件处置,具备丰富经验的领导干部相当缺乏,此外由于干部配备和工作调动等因素,具有此类经验的干部流动性大,且没有能够及时在领导班子中补充相关人员,导致具有丰富应急经验的干部缺乏的局面。

(二)应急处突演练针对性和实战性不强

尽管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越来越精准和严格,但是演练和实战毕竟有很大不同,领导干部重视程度、紧张程度、应急处突的复杂程度本身不可能和实战一致。当前应急处突的演练中,重在过程中的应急研判、情势分析和应急决策等能力的分析和决策练习,而忽略了各类应急实践处置流程和内容的标准化、结构化的归纳与总结。同时,一些地区、部门不同程度存在自编自演、按图索骥、按流程走过场的情况,致使演练在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方面的作用发挥打了折扣。

(三)专业培训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目前,对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培训的覆盖面还需要进一步扩大,应急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与侧重点也需要加强结合与提高。目前政府专门管理部门的培训与党校的教学培训各自为政,专业部门课程缺乏理论性,党校培训缺乏实践支撑,没有发挥协同效应。此外,培训的方式多数还是以授课式、推演式为主,更多是在灌输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分享,培训的实践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政策机制需进一步细化落地

在应急处突事件中,领导干部承担的压力是最大的,因应急处突效果不理想受到问责、受到处理的干部不少。奖优罚劣、激励干部提升个人能力素质、在应急处突过程中认真履职尽责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也存在个别“问责泛化”“把问责下级当做本级尽责”“把问责干部作为给公众一个交代”的现象,给人感觉就是一旦出现问题,就得有人被问责,至于被问责的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需要问哪些人的责、问什么样的责,精准性、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致使领导干部背着包袱做工作,制约应急处突的成效。

三、提升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更好发挥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对干部的历练作用

一是干部交流。突发公共事件是各地各部门必须面对和回答好的答卷,但是确实有的地区部门经历处置多,也有的经历处置少,可能还有一部分干部没有直接面对和经历过。因此,要发挥好经历处置多的地区、部门班子中领导干部的带动作用,把班子成员合理调整到其他经历处置少的地区和部门班子中,发挥其实践经验优势,带动各地区和部门班子成员整体应对处置能力提升。二是挂职锻炼。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地区,按照组织统筹考虑、干部自愿的原则,第一时间安排发生地区之外的干部到当地挂职锻炼,跟着干、帮着干,在一线经风雨、受历练、长才干。三是考察学习。组织领导干部到应急处突事件处置好的地区和部门进行学习,带着问题去,通过面对面交流、实地走访,学经验谈教训,及时查找自身不足,做到处置一个事件、培训一批干部。

(二)加强应急处突实战演练

一是拔高一格演练。结合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应急处突中的职能作用,由上一级地区和部门组建演练考评组,根据不同地区和部门实际量身设置演练课目和要求,进行演练考评,把考评结果纳入地区、部门年度工作绩效考核成绩,避免出现自导自演、对着剧本走过场的情况。二是下沉一线演练。借鉴军队实战化演练的做法,把考场设在街道社区、企业学校、农村牧区等基层一线,让领导干部进行实操,特别是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各个地区的教训怎么避免、人员怎么分工调度、群众怎么组织动员,底数清不清、措施行不行,同实际解决突发事件一样,在实践中提升应急处突的胆识与谋略。三是统筹安排演练。应急处突工作不是一地一域或某个部门的工作,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各级党委要对所属地区部门应急演练工作进行统筹部署,明确演练的重点内容、演练周期、演练结果运用等问题,避免因各自为战、随机落实、标准不一制约演练效果发挥。

(三)加强应急处突专业技能培训

一是培训师资实战化。在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更加注重邀请有实战经验、亲身经历、切身体会的领导干部、基层一线工作人员来分享经验教训、体会感悟,增强针对性、操作性。二是培训模式多元化。在抓好传统课堂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激发领导干部自主学习的动力,采取情景模拟、行动教学、参观访学、师生互学、生生互学等方式,强化培训效果。三是培训内容精准化。应急处突能力涉及的范围很大,同时不同岗位对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要求也各有侧重,因此在培训内容设置上要区分层次、有的放矢。对地区领导干部,重在统筹谋划能力、综合研判能力、应急决策能力、抗压能力培训;对部门领导干部,重在抓落实能力、政策把握能力、舆情应对能力培训。此外,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创新手段开展应急处突工作意识和能力的培训。

(四)根据应急处突表现及时稳妥进行干部调整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对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要求很高,特别是对发动组织群众、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很高要求。事实证明,多数具备基层一线工作经历、对基层情况熟悉了解的领导干部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中抗压能力、应对处置能力、抓落实能力相对更强一些。要建立完善应急处突关键岗位干部调整机制。一是快速反应机制。应急处突慢不得、等不起,对经过实践证明能力不适合应急处突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要按照组织程序,第一时间、火速调整,让能够胜任的干部及时顶上。二是轮转交流机制。应急处突涉及部门多、范围广,但并不是所有岗位、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一线关键位置,对工作表现一贯良好、应急处突能力欠缺的干部,及时调整到其他岗位,做好思想工作和后续关注培养工作。三是奖惩激励机制。对主观上担当意识不强、拈轻怕重、失职渎职的干部,要依规依纪处理问责,发挥警示作用。对一心为公、冲在前、扛得住、表现突出的干部,要及时鼓励表彰,符合条件的提拔重用,发挥好奖优罚劣的示范导向作用。

猜你喜欢

处突演练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浅谈“处突”应急机制研究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危机管理能力在武警部队执勤处突任务中的作用研究
未雨绸缪演练忙
完善武警后勤应急保障体制的构想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