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背景下推动温岭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03-15张荷

浙江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温岭增加值能耗

文/ 张荷

紧紧围绕二氧化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温岭作为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市,必须深刻把握国家战略导向,紧紧围绕二氧化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全面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实基础

近年来,温岭以建设工业强市为导向,以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千亿产业集群培育为抓手,积极推进传统行业绿色化改造。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鞋业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列为省级试点。2021年,全市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6%,消耗原煤比上年下降7.5%;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7.9%,降低率居台州市第二;单位GDP碳排放降低率居台州市第四。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取得实效,以铸造、热处理、造纸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绿色发展快速推进,东部新区列入国家级低碳园区,同步创建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园区;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绿色设计产品3个;经济开发区东部新区生态化建设全国领先,海绵城市建设覆盖率60%。温岭绿色低碳转型虽取得一些成效,但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特别是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还面临严重挑战。

产业结构仍在转型调整期。工业是实现减排减碳的重要领域之一,但温岭产业结构以泵与电机、机床工具等基础制造领域为主,传统行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给工业领域的节能减碳带来了压力。202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仅占温岭规上工业增加值的15%,而临海、仙居均为36%。工业绿色化和绿色制造仍存在短板,2021年重点能耗企业增加值占63.3%,比上年提升0.2个百分点,而能耗占37.9%,比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万元增加值能耗0.68吨标准煤,高于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0.28个百分点,能耗提升快于产出提升,对工业企业节能减碳造成一定的影响。

龙头企业引领低碳发展能力不足。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业链内外协同能力偏弱,尚未出现百亿级企业。2021年,全市1155家规上企业中产值低于5000万元的占了65%,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55.6%,居台州市倒数第三位,而椒江、临海和玉环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比分别为83.7%、80.9%、70.7%。主要行业投入不足,以泵与电机为主的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下降7.4%,新兴的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下降23.8%,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建设,储能项目刚刚落地,尤其是高精尖项目仍然偏少,导致低碳技术制造业整体增长缓慢。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仍然为零,实施清洁生产的工业企业总数占比不到2%,重点工业产品绿色设计能力较弱,自主品牌占比明显偏低。

科技创新推动低碳发展力度不够。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目标实现最关键的变量之一。但从温岭自身来看,当前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仅为2.4%,远低于浙江省(2.9%)平均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前沿创新、原始创新动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滞后,缺少低碳发展的专业人才、技术发展和管理机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基础薄弱,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仅为2.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依托数字化改革推进数智控碳技术亟需提升。产业创新的生态环境营造不力,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创新载体不足,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平台刚刚起步,重大低碳技术攻关、低碳成果转化等公共服务机制尚需完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或融资体系尚未形成。

对策举措

以顶层设计为统领,打牢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根基。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开展碳排放总量研究分析,编制主导产业碳达峰行动计划,分行业对碳排放总量进行归类分析,绘好绿色低碳转型路线图和时间表,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能耗总量控制和节能目标清单任务。制订年度高耗低效企业清单、节能减碳技术改造项目清单,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设立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推动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统筹推进全领域全方位全过程低碳转型。探索“碳均论英雄”改革,健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将能耗、碳排放纳入到综合绩效评价,实现能耗“双控”、污染物减排与“双碳”工作全贯通,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促进传统和新兴齐发力。持之以恒推进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加快全面转入绿色低碳发展轨道。紧紧围绕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时尚鞋服等产业需求,积极推动重点机床企业拓展延伸服务链,主动提供智能制造工程服务。精准推进新界泵业、钱江摩托等重点行业企业加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谋划电动机、泵、压缩机、风机等节能技术装备项目,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低碳技术。紧抓泵阀(泵业)产业大脑列入省第一批“揭榜挂帅”建设、爱仕达列入省级未来工厂试点为契机,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标杆引领新智造,推进泵与电机、汽摩配件、时尚鞋服、机床工具等百千亿级产业集群产业链数据中心和行业大脑建设,开展千企智能化技术改造咨询诊断,深挖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潜力,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化利用,建设一批示范引领的“零碳工厂”“低碳园区”,全力打造低碳工业体系。

以高碳产业低碳化为路径,打赢能耗双控攻坚战。坚持不懈推进传统高碳产业低碳转型,制定配套政策方案及低效企业“一企一策”整改方案,针对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造纸和纸制品等六大高耗能行业企业,突出有保有压的精准导向,开展用能预算管理,启动日监测、周管控机制,严格实行产能和能耗减量(等量)替代、用能权交易等政策,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挖掘产业链存量潜能,推进高耗能企业低碳化转型升级。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坚决执行新建、改扩建工业项目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效0.52吨标准煤/万元准入标准,开展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工作,强化对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准煤以上高耗能项目的节能审查管理;全面梳理存量“两高”项目,将已建“两高”项目全部纳入重点用能单位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和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强化对“两高”项目的闭环化管理,依法依规推动高碳低效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退出、转型升级或兼并重组。

以数字赋能释放新活力,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双融合。大力推进新智造创新发展,抢抓数字化变革与绿色低碳变革融合裂变机遇,重点推进“泵阀(泵业)产业大脑”建设,统筹设计泵阀(泵业)产业大脑技术体系,建设行业数据仓,有效推动温岭泵阀产业生产方式智能化转型;建设制造业数字化赋能中心,围绕制造业企业全链条、全环节,紧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需求,聚焦关键业务场景,向外精准引进优质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服务机构,向内促动与温岭制造企业对接,有效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创建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建设减污降碳“一中心+一个库+N应用”数字化场景,接入“泵与电机”等特色产业大脑数据,打造生态环境多跨融合“一中心”,建设污染源智能化档案“一个库”,将碳排放控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等生态环境全链条管理中。谋划“温岭双碳数智平台”建设,围绕解决政府治碳、企业减碳和个人低碳的实际需求,依托浙江省双碳数智平台,承接节能降碳e本账、碳账户、碳普惠等应用,接入工业企业全量数据(煤、电、水、油、气),通过一屏感知来全面监测全域、行业、企业用能和清洁能源使用替代情况,实时反映全市碳排放现状。

猜你喜欢

温岭增加值能耗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温岭嵌糕
甬台温高速至沿海高速温岭联络线大溪枢纽设计
温岭坞根之秋色满塘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