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特点与投资绩效

2022-12-12李菲倪琦

浙江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浙江

文/ 李菲 倪琦

纵观浙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总体规模快速扩张,杭州、宁波、嘉兴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方阵,民营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主体,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聚在制造业领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大幅增强,对浙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对外直接投资是浙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高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全球配置的重要途径。总结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与特点,评判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对浙江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历程

纵观浙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循序渐进的三个阶段。

探索和萌芽阶段。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第一家境外企业是省政府在香港设立的富春公司。这一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建立贸易型海外控股公司,开展以境外销售为主的跨国经营业务,包括在境外设立销售分部、投资专业市场、建立国际营销及服务网络等。与此同时,设立境外加工贸易企业以及开展境外收购、参股也在逐渐探索中。以较早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万向集团为例:1994年,成立万向美国公司,负责国际市场体系的建设与相关品牌的创立和管理;1997年,收购英国AS公司60%的股份,开启了海外并购之路。

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中央提出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2001年9月,浙江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意见》,浙江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步伐明显加快。这一阶段,万向、华立、巨石、吉利、华友钴业、海亮、青山、富丽达、卧龙等一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规模飞速扩张,境外并购稳步推进,成为浙江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范例。

做大做强阶段。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浙江对外直接投资进入量质齐升与跨国公司做大做强阶段。这一阶段,浙江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跳出浙江发展浙江”重要指示为指导,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和引导企业高质量“走出去”。2017年和2020年,先后两轮开展了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丝路领航”三年行动计划,再推浙江民企跨国投资,培育领军型全球公司,实现了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经营20强到50强的跃迁。其示范引领效应,进一步推动了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高质量发展,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大幅增强。

现状与特点

对外直接投资总体规模快速扩张。2016-2021年,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共4134家,中方投资额768.5亿美元。“十三五”时期,浙江对外直接投资步伐明显加快,投资规模是“十二五”时期的2.8倍。与此同时,浙江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排名位次稳居全国前列。2020年浙江对外直接投资达107.4亿美元,位列广东省、上海市之后,占全国地方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12.7%。

杭州、宁波、嘉兴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力方阵。杭州、宁波、嘉兴对外直接投资活跃,总量规模列全省前三位。2016-2020年,三市投资额占全省对外直接投资的72%。其中,杭州对外直接投资五年累计规模突破200亿美元,宁波、嘉兴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规模均突破100亿美元。

民营企业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主体。据不完全统计,2016-2020年,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占全省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超90%。“2021中国跨国公司100大”榜单中,11家浙江企业上榜,除了浙江省能源集团以外,其它10家都是民营企业。11家浙企总共拥有海外资产4442.32亿元、海外员工数21.1万人。浙江本土民营跨国公司50强榜单显示,2020年,“50强”企业出口总额约231亿美元,进口总额约190亿美元,拥有国际专利总数7569项,拥有自主品牌总数4200个,对浙江纳税总额约375亿元,对所在国纳税额总计约62亿元。

对外直接投资六成流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截至2020年,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已覆盖1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香港、美国、印度尼西亚、瑞典、德国是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前5位的目的地国家(地区)。2018-2021年,浙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的企业共1535家,投资额255亿美元。从2019年起,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投资占当年全省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均在60%以上,投资空间较为广阔。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聚在制造业领域。浙江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分布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九大行业。2016-2020年,九大行业投资额达649.5亿美元,占浙江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95.7%。其中,制造业保持绝对领先地位,投资额444.9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的65.6%。

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灵活多样。浙江对外直接投资涵盖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联合投资、参股、增资、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等。其中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是两大重要方式。特别是跨国并购已成为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亮点,涌现出吉利并购沃尔沃集团、均胜并购日本高田等一批典型案例。浙江的跨国并购,99%以上都由民营企业完成,80%以上投向欧美发达国家,70%以上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机电装备、生物医药、化工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成为获取全球高端要素资源的重要途径。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浙江企业“抱团出海”“走出去”的新模式。截至2021年,浙江拥有16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其中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4家,数量位居全国各省(市、区)第一。16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累计投资177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3亿美元。合作区入园企业640家,累计投资134亿美元。

绩效分析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能力大幅增强,对浙江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为了从宏观层面来评判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本文依据联合国贸发会议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的定义,引入了中国各省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ONDi),用一省对外投资流量(OFDIi)占全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OFDIn)的份额与该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i)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n)的份额的比率来表示,该指数的计算公式为:

ON D i反映了一省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ON D=1,表明该省对外直接投资绩效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大于1,则该省投资绩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小于1,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计算公式,本文测算了浙江2011-2020年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为便于横向比较,同时又测算了2011-2020年东部沿海各省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

2011-2020年东部沿海各省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

如上表所示,从考察的时间序列看,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基本处于持续上升势头,充分显示了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良好效益和发展前景。从横向比较看,在东部沿海各省对外直接投资绩效指数的排序中,浙江对外直接投资的绩效表现突出。绩效指数仅在广东省之后,列第二位,显著好于山东、福建、江苏、辽宁等省。总之,无论是从每年的绩效指数看,还是从绩效指数的发展趋势看,浙江对外直接投资效益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展望未来,浙江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深厚的发展潜力。为此,要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以全球产业链重构和浙江产业链现代化升级为目标,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创新对外直接投资方式,统筹存量和增量,稳步扩大对外投资,推动浙江对外直接投资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

猜你喜欢

浙江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嘉兴卷
“双下沉、两提升”浙江医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幽默台历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老年报:养安享杭州又增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