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富裕:防止滑入空想主义陷阱

2022-03-15刘亭

浙江经济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三板斧空想共富

我们现在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千万要注意总结历史经验,不能再重蹈空想主义的覆辙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凡是有情怀的人,都会产生对共同富裕美好愿景的追求。2000多年前,孔夫子就在《礼记·大同篇》里描绘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大同社会;还提出对“矜寡孤独废疾者”等“弱势群体”,做到“皆有所养”,实际上就是完善兜底的社会保障。

19世纪初,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一批有钱人,在他们自己的农场和工厂里,也搞了“共同劳动、共享成果”的试验。尽管他们的心是真诚的,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但恩格斯还是把他们归结为所谓的“空想社会主义”。因为他们存在没有触及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而没有一个以劳苦大众的共同富裕为初心和使命的政党来掌权,他们的努力顶多只是个别案例。从政治制度的前提条件来看,共富试验只能是盆景,不会变成森林,所以才说他们是“空想主义”。

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那时候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所想所做的大事,都是奔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去的。我的一个说法叫作“程咬金的三板斧”。第一板斧是土地改革,解决的是最穷农民的富裕问题。第二板斧是“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那是解决有了土地的农民,怎么样不致因为天灾病业卖掉土地又沦为赤贫的问题,因此要“组织起来”。同时,推动城市里的工人和贫民走向富裕。第三板斧就是1958年开始的“三面红旗”了。

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都很成功。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群众热情高涨,还打赢了一场保家卫国的朝鲜战争,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比较顺当。结果这样一来,头脑反而有点发热了。到后来搞人民公社,一大二公、政社合一,包括办大食堂,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大超过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就脱离了实际,滑入了空想主义的泥潭。

为什么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要搞“大包干”,退回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凡事不能超越发展阶段嘛!对此,有人说农村改革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实行的是家庭和集体双层经营体制,直接的生产责任承包给农户家庭,充分调动千家万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但集体经济还在,土地的集体所有制还在。一些需要通过共有机制来解决的问题,就可以靠村集体组织来行使权力、出面解决,而不是一盘散沙、一事无成。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同时,指明了一条“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现实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同时,重申了共同富裕“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因此仍然要像他共富署名文章中所强调的心态那样:“脚踏实地、久久为功”。

所以说,共富这件事光有好心是不够的,还得讲科学和实事求是,尤其不能犯“革命的急性病”。我坚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出于好心,想让所有的老百姓早一天过上好日子,但只要你的理论脱离了实际、发展超越了阶段,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滑入空想主义陷阱。我国当初出现的曲折,包括后面演化成的文化大革命(虽然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国际共运史上的“第二个空想主义”。我们现在又一次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千万要注意总结历史经验,不能再重蹈空想主义的覆辙。

猜你喜欢

三板斧空想共富
以更强合力奋进共同富裕之路余杭发布“余上富美”共富工坊扶持政策
如皋市抡好安全监管三板斧
一图读懂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凝聚共富力量 谱写发展新篇
杭州市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乡村振兴样板产业共富硕果
警惕“空想”
小老虎种花
警惕“空想”
中国时政报道的“三板斧”
写景还需“三板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