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涵及理论价值

2022-03-15乔清举

甘肃社会科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思想

乔清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71)

提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高度,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融汇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汲取古今中外人与自然相处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创立了系统、深邃、严密的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仍列专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质是通过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并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并做出中国贡献。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指导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并产生了广泛世界影响。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央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概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思想指南。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继续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49,“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1]50。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时代背景与问题意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广泛的时代背景和鲜明的问题意识,包含深厚的民族关切、深切的人民情怀、深湛的人文精神和博大的人类胸怀。这一思想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359,关乎党的执政基础,关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乎人类的未来发展。

(一)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人类正遭遇着空前严峻的生态危机,面临发展的生态转型。生态危机产生的思想根源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确立的主体性原则和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社会根源则是无限度追逐利润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体性原则消解了征服自然、剥削自然的思想禁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则在其上又叠加了人对人的剥削,使人对自然的剥削具有现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对人的剥削以人对自然的征服为依托,人对自然的征服则成为人对人的剥削的手段。

1957年,日本民族学家梅棹忠夫提出“文明的生态史观”的概念,以气候、地理、生态条件解释不同文明的差异①。1984年,苏联理论界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1987年,中国生态学家叶谦吉把“生态文明”视为人与自然和谐,指出21世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世纪。1995年,美国评论家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把生态文明看作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式[3]。 党的十六大提出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反映了党对自然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

(二)我国生态现状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就国内情况来说,我国仍面临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实现现代化的环境基础还很脆弱,生态现状呼唤生态文明建设。

从历史记录来看,由于气候演化和人口压力,我国生态质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森林面积减少、荒漠化土地增加、地表水减少和气候条件变差等。以森林覆盖率为例,四千年前为60%,战国末期为46%,唐代为33%,明代为26%,清代中期为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12.51%②。所以,我们是在较为脆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开始现代化建设的。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动,如毛乌素、库布奇沙漠的治理,黄土高原、塞罕坝的绿化,三北防护林的营造等,我国形成了以生态文明为导向的较低环境代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全国生态环境水平总体提高。我国绿化面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12.51%增加到2020年的22.96%,森林质量提高;土地荒漠化、沙化趋势整体上得到遏制并逆转;酸雨区面积已从历史最高期的30%以上下降到7%左右;耕地保有量在2015年升至18.6亿亩,根本上改变了1957年至2006年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趋势。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2021年降至30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到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单位GDP能耗、水耗量下降③。但总体言之,我国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覆盖率距可以维持生态平衡的不低于30%国土面积占比且分布均衡还有一定距离,荒漠化土地尚占国土的27.46%,空气、可耕地、地表地下水污染仍较为严重,环境库茨涅兹曲线拐点还没有到来。

与此同时,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未变,发展仍是首要任务;而在世界生产力格局中,我国又总体上处于中下游位置,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在国民经济构成中比例较大,生态环境压力十分严峻。环境是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要实现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④。

(三)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党的执政基础

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我党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的重要成果,也是巩固执政地位的有力措施。

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为人民服务;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实现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因为“环境就是民生”[4]87,“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26。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包括提高人民群众环境生活水平。经济不发展会失去民心,削弱执政基础;生态环境破坏同样会失去民心,削弱执政基础。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里面“有很大的政治”,“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要“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5]27。

(四)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生态是文明的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基础。“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4]2古往今来,因生态环境破坏而衰亡的文明体不可胜数,古埃及、古巴比伦都是典型例子。中华文明受益于“仁,爱人以及物”“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智慧,维持了中华大地经久不衰的生态承载力,使我们至今仍能在这片土地上播种收获,繁衍生息。在现代化浪潮中,中华民族能否贞下起元,再铸辉煌,实现伟大复兴,生态文明建设起着基础性作用。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载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5]2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5]7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过程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也有其理论来源。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和思考是习近平同志生活和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梁家河下乡时期,他就开始思考这个曾经水草丰美的肥沃地区怎么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山坡土梁;在河北正定、福建宁德、福州以及福建省、浙江省工作期间,他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生态文明问题做出了前所未有的系统论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继续强调“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1]50。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习近平同志对中央和地方工作的深入思考和系统总结,也凝结了全党的智慧。

(一)梁家河时期的思考

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起点。习近平同志十六岁到梁家河插队,从北京到陕北,当地的自然环境给他的情感和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当时的延安地区,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七年艰苦生活,在他心中播种下了一定要改善生态环境的想法。他后来回忆说:“我曾在西部生活过多年,深知环境恶化的灾害……拥有秀美山川而不知道珍惜,无疑是暴殄天物!”[6]当地缺煤少柴,他带领梁家河村民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全村超过百分之七十的人家用上了沼气,他自己也成了使用这种新能源的专家。

(二)防止污染下乡:正定时期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先后担任县委副书记、书记,提出了建立良性循环生产结构的战略措施,实现农业生态平衡、生态目标和经济目标相统一。1985年,在任县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主持制订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强调保护环境,消除污染,开发利用资源要保持生态平衡,这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人民生产、生活的迫切要求。《规划》掷地有声地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

(三)注重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协调与平衡:福建时期的实践

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02年,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厦门、宁德、福州市、福建省任职,他运用“生态平衡”思想指导工作。在厦门,他牵头制订了《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强调在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其城市环境的最大限度与适度人口容量。在宁德,习近平同志提出了新“山海经”的思路,“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强调“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统一。他指出,修堤能够解决人行车通的问题,“但水的回流没有了,生态平衡破坏了”,大量使用地热水可以解决疗疾洗浴问题,但地面建筑会产生沉降。“这类傻事千万干不得!”[7]关于宁德经济发展,他主张首先发展生态农业,在此基础上发展工业。他强调“振兴闽东的关键在‘林’字”,要求对资源应进行“综合开发”,保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习近平同志在闽东执政留下了绿水青山,更留下了生态平衡、绿色发展的理念。

(四)生态建省与美丽浙江:浙江、上海时期的实践

在浙江主持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形成以生态建省、绿色浙江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的生态理念、以绿色为导向的发展观。在2003年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把“绿色浙江”作为浙江省“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提出了绿色发展观、绿色政绩观、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环境就是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著名的生态文明思想论断。应当说,浙江工作时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形成时期。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的时间不长,共有7个多月,在这一时期,他进一步论述了农村和城市生态依赖关系,指出农村是城市的生态屏障、“氧吧”和“绿肺”。

(五)全党智慧的结晶

我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的环境保护、尤其是1992年以来的“可持续发展”和2002年到党的十八大期间的“科学发展观”的建设实践,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探索,体现了党的生态智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聚了党的生态智慧。

(六)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明确把生态文明作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的一个新阶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它关乎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关乎党执政基础的巩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中央正式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念。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三个主要来源,即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哲学和当代西方生态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解的思想

西方近代文化所确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调是征服自然、占有自然和控制自然。自然界被当做是生产过程中不必考虑成本、代价和不需要补充的资源,生产存在外部性、外部不经济(External diseconomy)的特点。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进程,建立在对于自然的征服和利用上,人对人的剥削是通过人对自然的剥削实现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之所以能够产生,一方面是人的劳动,另一方面是自然资源的转化。没有人的劳动,就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同样,“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8]178。对人创造的价值的无偿占有是对人的剥削,对自然的无补偿使用则是对自然的剥削。因此,资本主义劳动具有人对人的剥削和人对自然的剥削的双重异化特点。资本主义对于利润的无限度追求是生态危机的根源,生态问题的解决根本上在于变革社会制度。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归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9]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批判和超越了资本主义那种反生态特点的现代化理论。马克思肯定自然和人的有机联系,他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8]95恩格斯揭示了历史上人的活动的盲目所造成的生态危机,他说:“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那些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10]

马克思主张,在共产主义这种“较高级的经济社会形态”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11],达到“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2],自然史和人类史的统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实践”范畴中人与自然和谐的内涵。生态文明实践作为一种“自主劳动”,是自由与自觉、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

(二)中国传统“天人合一”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文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指出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13]149他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14]。他还经常引用传统名言说明传统生态智慧,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5]6。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至今仍闪耀着智慧光芒的说法,如“德及禽兽”[15]、“泽及草木”[16]、 “恩至于土”[17]、“德至深泉”[18]、“川、气之导也”[19]、“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20]等,都是我们建设生态文化的宝贵财富。

(三)当代西方生态哲学与生态科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也广泛吸收了当代西方生态哲学与生态科学的内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所产生的生态危机引起了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反思,1972年罗马俱乐部出版了《增长的极限》一书,指出石油等资源不能支撑未来发展,设置了“零增长经济方案”,可谓发展的“悲观派”。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受联合国委托,撰写了《发展社会学》一书,指出 “发展不等于增长”。与此同时,卡逊《寂静的春天》、梭罗《瓦尔登湖》和利奥波德《沙乡年鉴》等纷纷出版,生态哲学勃兴,出现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反人类中心主义、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论、大地伦理学和生态女性主义等一系列思潮和理论。其中,影响较大也得到更多认可的是“可持续发展”理论(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89年5月,第15届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可持续发展不把环境保护简单地作为环境问题,而是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多重维度中重新定义发展,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持生态环境自身的更新与发展之间达到平衡;追求代际公正,要求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损害。“可持续性”在本质上不是“可连续性”,而是资源对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可支撑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永续发展理论、生命共同体理论都吸收了国际学术界的前沿成果,如拉弗洛克的“盖娅假说”即认为自然是一个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生长的生命系统。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定位、目标与理念

在2018年5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等六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2022年1月出版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进一步增加了“不断提高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四个部分⑤。为了深化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将从以下三个层面论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战略定位: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颇有建树地把生态文明提升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5]6。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阶段,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把自然作为具有生命、权利和价值的系统,把发展置于自然可承受的限度内,与自然协调共生,共同发展。

(二)建设目标: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目标。习近平同志在主持浙江工作时提出了美丽乡村、美丽浙江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思想上升为全局性的美丽中国建设战略。美丽中国呈现自然固有的本然美,更表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美,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辩证统一。近代工业化过程破坏了自然的本然美,我国应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走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使现代化成为一个人化自然服从和展现本然自然的生态美的过程。享受生态美是人的天性,美丽中国建设满足人民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三)支撑理念:生命共同体、环境生产力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支撑理念包含生命共同体、环境生产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新理论。

1.本体基础:“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2]363生命共同体说明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奠定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本体基础。生态科学认为,自然的不同部分之间的联系其实是能量的循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提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物质循环。中国哲学认为,气在人与万物之间不停流通,使人与万物构成一体,这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意义。自然的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维持健康的自然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2015年9月发布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把生命共同体理念落实为生态文明建设措施,要求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已经得到了生态科学的证明,英国生态科学家拉夫洛克证明了自然的生命性,美国生态科学家林德曼证明了自然界中能量在从太阳到草地又到食草类动物再到食肉类动物之间的传递数值,说明了生物食物链形成的科学基础。

2.自然基础:环境生产力

2006年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5]20,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重申这一思想。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三个要素构成。工业文明把生产力单纯地理解为改造自然的能力,把劳动的对象即自然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毁之无害、弃无不容的仓库,没有认识到自然是经济发展的限制性参数,发展超出了生态承载力就会导致自然的破坏以至于生产力的破坏。环境生产力把生态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作为生产力要素,确立了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辩证统一,是对近代以来工业文明思想的突破。

3.核心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生命共同体、环境生产力论断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改变高碳依赖、高环境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要求。

人类作为自然进化的产物,是自然系统的一个环节,不是自然之外或自然之上的控制者、征服者。尊重自然,就是要承认、尊重和维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建立与自然的平等的共存关系。顺应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适应自然的节奏,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的自我生长相协调,在自然资源可支撑的限度内走永续发展的道路,使自然成为人类永久的家园。保护自然,就是要走环境优先的发展道路,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促进环境增值,扩大环境容量,把环境保护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手段,使环境向好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当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而是主动地维护自然,“参赞化育”[21]、“延天以佑人”[22]、“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23],这些是天人合一的积极意义,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涵。

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方略

实践方略是理念的进一步落实,由指导方针、基本国策等构成。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其一,2020年之前“打好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其二,2020至2035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其三,2035至2049年“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2]367。截至目前,第一个阶段的任务完成较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4]

(一)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优先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环境容量限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制约。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在不少领域仍具有粗放型特征,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空间还相当大。节约优先,就是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护优先,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控制污染源头,缓解环境和资源压力,避免自然环境的破坏性使用,实现低环境代价的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场所。在高环境消耗发展模式中,经济增长的福利被环境恶化的损失抵消,这种发展归根结底不是发展,不可持续。“不和谐的发展,单一的发展,最终将遭到各方面的报复,如自然界的报复。”[13]44提高资源利用率,经济增长与生态优化同步,方是可持续发展之策。节约资源应变革生产方式,用低碳排放代替高碳排放,用资源的循环利用代替线性利用,用工业4.0、“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来改造传统制造业。同时,还应改革近代以来的生活方式,减少资源消费,提高物品循环利用率。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还应改变征服和控制自然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环境美好,谁都受益;环境污染,谁都受害。收入增加是获得感,享受绿水青山同样是获得感,而且是美的享受。“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5]8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是中华民族生存的长久之道,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二)生态空间布局的整体谋划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国土空间具有刚性约束特点,科学地规划国土空间布局和集约化合理化地使用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重视国土空间规划。在浙江期间,他推动了生态功能区建设,提出地区不同,发展导向、生产力布局、政绩考核、财政政策都应有所不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划定主体功能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生产空间集约高效”,要求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高效利用国土空间。“生活空间宜居适度”要求生活空间与环境资源协调和谐,避免浪费。“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要求按生态规律保护自然,修复生态;留出基本生态用地,规划生态服务、生态防护功能区;针对具体生态空间划分主体功能区,分别划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以及建立国家公园制度(首批10个),实施定向利用和保护。为有效地开展和巩固主体功能区划分,还应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赔偿机制”⑥。

(三)绿色发展观

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向是绿色。绿色发展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原则,以低碳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措施的永续发展模式。绿色是发展的本质规定,以绿色为基础的发展才是基础牢固的发展。

绿色生产方式包括动力源头的清洁能源、生产过程的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产业形态的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等具体措施。清洁能源包括风电、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可以有效降低化石燃料消耗,而且其分布式储存方式可以免去长途输送的压力,使用更加便利,具有无限前途。绿色制造指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形成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型的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循环经济是物质能量的多层次使用,使生产成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新产品”的零排放、零废弃过程。绿色产业是把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资源,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生活方式是要求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善待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革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再造绿水青山,提高生态承载力,扩大环境容量,使GDP增加成为自然自我修复、恢复秩序的熵减过程,形成负熵GDP,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引擎。

(四)绿色政绩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在主持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还要看社会发展指标,特别是人文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他反对“把‘发展是硬道理’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是硬道理’,把经济发展简单化为GDP决定一切”[13]73,提出绿色政绩观,主张“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13]30,“既要GDP,又要绿色GDP”[13]37。

“绿色GDP”是“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辩证统一,是生产、生活、生态良性互动的和谐:一方面,“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另一方面,“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带来金山银山,但金山银山却买不到绿水青山”⑦。“十三五”规划把“绿色GDP”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写入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的内容。

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律与制度保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显著特点是强化顶层设计和刚性执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的总和,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部分。2018年宪法修订把建设“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写入宪法;党的十九大后组建生态环境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用法治保护环境,提出健全自然资源产权、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生态补偿、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和海洋保护法律制度等。目前,我国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计划》《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等40余部文件法规,这四十余部法律基本分为四类:一是环境规划类,如关于国土空间布局规划、生态补偿、国家公园设立等方面的法法规;二是环境保护类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是责任落实类法规,如《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四是环保督查类法规,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这些法律法规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的“四梁八柱”,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较为健全的法律和制度保障。

七、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和意义

(一)生态文明理论的重大创新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含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把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新阶段,确定了生态文明对人类发展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的思想充实了党的执政理论;生态民生观发展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确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涵;美丽中国建设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生命共同体论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前提;环境生产力论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基础;“自然修复”恢复了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本体地位;绿色发展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向;国土空间优化思想完善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绿色政绩观明确了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主体责任。这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生态观念丰富了物质概念的内涵,物质运动规律包含生态规律,人与自然和谐是遵守自然规律的生态延伸。生命共同体理念反映了山水林田湖等自然的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化了人与自然的辩证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态系统是几亿年形成的复杂系统,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进行操作,“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2]363。习近平总书记重视“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他关于和谐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环境生产力”理论确立了环境在生产力构成中的基础地位,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思想。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天人合一”“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思想的发展,生态文明思想可以说是传统天人合一思想基于当代实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中国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承担大国责任的展现,也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社会不会放弃利润最大化的生产方式去主动地承担生态责任,因而全球范围的环保事业举步维艰;相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则成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在这方面,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作出自己的贡献。”[5]131“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4]37“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2]364“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彰显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21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把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列入“十三五”规划和“十四五”规划都是中国对于世界生态责任的主动承担,也将为世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五)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南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关系。在农业时代,越想有收获就越得善待自然,施肥、浇水都是善待土地的行为。相反,在工业时代,越想有收获,就越得征服自然,挖掘、粉碎、燃烧、冶炼都是征服自然的行为。与自然和谐是农业文明的“文明”之处,其不“文明”之处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够丰裕。工业文明的“文明”之处是生产力发达,生产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其不“文明”之处则是导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文明”作为价值观,在发展模式上是绿色发展,具有人类性、未来性和生命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辩证扬弃,其中包含的肯定自然的价值从而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实现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绿色发展观,具有引领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深远意义。

注 释:

①相关论述参见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王子今译,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版。

②数据为笔者根据史念海等历史地理学家相关著作整理。

③生态改善数据分别见国家统计局有关统计和10月21日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翟青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招待会上围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主题与记者的交流的相关报道。

④参见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内部资料),第27页。

⑤相关内容参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有关部分,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⑥以上引文参见中央党校教务部编:《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内部资料),第27页、第29页。

⑦本段各条引文参见习近平著《之江新语》第153页、第186页和《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40页等处。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思想与“剑”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