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2022-03-15占必乐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2期
关键词:新课改微课内容

占必乐

(泾县中学 安徽宣城 242599)

高中地理所具备的开放性、实践性与地域性等特点使得其成为高中阶段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长期以来,如何使地理教学同时具备知识性与趣味性成为教师们的共同难题。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微课的出现无疑是给高中地理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这种形式有助于助推传统地理教学模式的升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现有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基于这两方面原因,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具体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希望能为其他高中地理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一、新课改下高中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别

所谓的新课改,指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通过对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以此达成21世纪构建符合素质基础教育体系的目标。具体来说,新课改则是针对信息化下实现不同学生全面、自主与健康发展而采取的一次教育变革。其中,新课改与传统教学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一)课程目标不同

相较于以往教学中知识的被动传授,新一轮教育改革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机会,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寻找适合他们的教学与学习方法。

(二)课程结构不同

传统教育更加看重期末考试的卷面分数,而新课改则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给予学生课程内容以更多的可选择性,以此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三)课程内容不同

新课改下的课程内容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达到对课本内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合作精神。

二、新课改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针对新课改背景下教学目标、内容等的改革,微课以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特点为高中地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所谓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以课堂教学视频为核心组成部分,以视频与软件作为载体,将课堂的精华与核心部分浓缩在一个时间较短的视频当中,在节省学习时间的同时,帮助学生高效复习上课内容。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容生动,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与以往的地理课堂教学相比,微课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激性与热情。传统的教学模式难免显得单一与枯燥,纯文字类型的长篇介绍也十分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与困惑之类的情绪。以课本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微课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一缺陷。微课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要内容,在课堂上更多地展现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保持高度的专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独立思考。从某种程度看来,兴趣属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引导情感,利用微课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能够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信心,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趣味性原则,选择深受学生喜爱、能够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充分发挥出微课的教育优势。

(二)短小精悍,有利于搭建知识体系

和初中地理比较来看,高中地理的知识更加复杂,而且知识量更丰富,几乎每一节课都会存在许多的重难点,传统课堂上教师无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充分理解与消化每一个重难点。这就需要学生在课下寻找大量的时间对这些重难点进行自我消化与吸收。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压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就可能因为无法及时巩固这些知识而落后。虽然微课时间较短,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大量的知识,是对教学重点与难点知识的浓缩,这种微视频的形式也为学生的课后复习节约了时间。在教学结束之后利用微课,对重难点进行补充说明,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复习。而微课的短小精悍的特点也让高中生在学习时间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高效率地解决自己的难题,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一般来说,每节微课在6到10分钟之间,只有少数的微课会超过10分钟,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及时地为学生进行讲解,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三)资源多样,有利于实现资源融合

微课的出现,体现了当今社会教学策略对于高速发展的现代化网络体系的回应。微课的优势在于短时间内高效率地整合教学资源,配合具体、经典的案例,展现一个具体的教与学的场景。同时避免了传统课堂中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的来说,在微课当中,白板、视频和ppt等属于统一的整体,通过它们间的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进步与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避免传统课堂上学生听不懂却不敢问的情况,以此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四)课微不小,有利于实现自主学习

张一春教授高度概括式地总结了微课四微的特点,即“位微不卑”“课微不小”“步微不慢”以及“效微不薄”。微课采用小步子原则。它不是向学生机械地灌输知识,而是注重知识的日积月累。“九层之塔,起于累土”,这种积少成多的做法极大地适应了高中教学任务重,教学时间紧的特点。微课的制作方法简单,视频时间也较短,在节省学习时间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界通常将微课的宗旨概括为“从小处着手,创建一个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课堂”。微课最关键之处在于让知识传播的过程重新回归到以学生为本,教师通过对重难点知识的剖析,紧密贴合学生所需。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通过微课查缺补漏,及时找到并巩固自己的知识漏洞;或通过微课实现对已学知识的温故知新,从而对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感悟与理解,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与能力。这种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班教学中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需求的情况。总而言之,微课的运用使得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学习积极性。

三、新课改背景下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借助微课展开高效课前预习

初中阶段的地理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学生需在知识点的记忆方面耗费大量的时间。而高中地理的知识结构比较清晰,更具系统性和细致性。以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为例,第三章主要讲的是水资源,第四章主要讲的是河流,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构思能力,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要求较高。高中地理更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但是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多而杂,不易于学生理解。同时学生平时的课业压力比较大,学习时间比较紧,所以课前预习的时间比较少。此外,高中地理的学习内容和别的学科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更注重学习的综合性。针对这些情况,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应用优势,强化地理课堂教学,提升学习的趣味性,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教师应当坚持将学生摆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重,思考如何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达到最理想的预习目标。地理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应当更加注重地域性在教学当中的运用,结合本地的具体情况研制贴近学生生活的微课。地理教材中涉及许多实践类的内容,比如制作学具、绘制图表、社会调查以及实验演示等,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理念,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视频,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提升微课视频的趣味性,保证课前预习的高效性。

比方说,在讲解“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内容时,地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作“宇宙中地球的位置”微视频,在地球运动的期间标注出有关的知识点,然后把微课视频上传到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使他们获取地球与宇宙环境有关的基础知识,用科学的态度帮助学生认识并理解天文知识,建立初级的知识结构,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二)利用微课实现课堂导入

地理教学不仅要传授地理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这就意味着地理教师应采用具有启发性特点的课堂导入来活跃地理课堂的氛围,进而激发高中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微课内容简单、生动,能够突出教学的重点,与地理教材上的文字介绍相比,视听结合的教学内容能够牢牢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更快速地融入课堂学习。在课堂导入的环节里,地理教师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按照教学内容的不同,利用互联网查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或视频,然后制作微视频,采用演示法展开教学引导,引导学生投入教学情境,保证学习的高效性。

比方说,在带领学生学习“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大气受热过程”的动图,之后再用模具进行展示。与此同时,提出一些与此相关的问题,如:大气运动是怎样产生与进行的?在此环节有没有什么规律呢?让学生展开分组讨论。此种方式既能引发学生思考,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每一个人都充分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去,进一步地发散学生的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

(三)应用微课帮助学生构建地理知识体系

新课改不断发展,其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于过往的文科思维类的死记硬背,如今的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遇到一些难以用文字解读的地理概念时,教师应想办法提升高中生的空间思维水平与能力,利用微课启发学生,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地理知识体系。

比方说,地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人口的变化”这一章节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自主观看微课导入视频,让高中生思考当前背景下我国存在哪些人口问题,人口有哪些变化和人口变化导致的问题,等等。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教师应合理地点拨学生,回答视频当中的问题。之后使用微课视频动态地展示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到对应问题的答案。最后利用微课将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整合起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人口数量的变化规律和过程,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逻辑,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巧用微课实现地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由于高中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难以在一个重点问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就更不必说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了。在过去的地理教学模式当中,教师很难兼顾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只能退而求其次地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无暇顾及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以及学有余力的学生。而在微课教学环节中,地理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差异精心设计微课内容,帮助学生更为熟练地应用学过的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不断提高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比方说,在教学“海陆热力环流”这个实验内容时,地理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与个体差异,按照由表及里的原则设计微课内容。那些学习水平稍差的学生可以通过重复观看微课视频巩固基础知识,归纳地理的学习方法;而优等生可以带着问题观看微课视频。以此不断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整体提升学生的地理水平。

(五)通过微课让地理实验走进课堂教学

地理作为一门开放性、实践性与地域性较强的学科,往往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会与感受。而近些年来高考地理主观题中情景化模式的出现也很好地贴合了这一学科特点。地理教学应当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才应当是地理教学的良性循环。在过去的地理实验当中,地理教师主要采取演示法展开地理的实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没有办法清楚地了解所有的实验步骤,严重影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此种情况,地理教师可以采取微课的形式组织小组展开地理实验,为不同的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然后要求各个小组详细地呈现实验步骤。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环节当中牢牢把握实验的步骤与原理,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亲身实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搭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能够在资源充分融合的前提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通过微课教学,教师能够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从而及时地改变授课模式,使其更好地贴近学生的学习习惯。此种“以生为本”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于“教育回归生活”的期待,是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良性互动的桥梁。所谓“教学相长也”,我们期待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得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过程焕发出新的生机。关于这一点,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优化地理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科学运用微课,发挥出微课的教育价值,引导学生投入教学情境,保证地理教学的高效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

猜你喜欢

新课改微课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主要内容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