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2022-03-15汪春生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32期
关键词:林冲祥林嫂环节

汪春生

(铜陵市第三中学 安徽铜陵 244000)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学必须考虑到发展学生个性的问题。为了培养学生个性,首先就要培养有个性的课堂。语文老师授课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是对语文教学最基础的要求之一。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教材。语文授课是否成功,主要就看在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沟通是否深入、畅通、完整,而在这个沟通的过程中,学生性格各异,课文内容也是多样化,学生掌握的程度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的,可以说,越是不统一的越是有价值有意义的,越有个性越表明学生与课文之间发生了深入的、畅通的、全面的内在沟通。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即是主张每位教师要有独特的课堂特色,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老师在遵循新课标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专长,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法选择、情感投入、教学氛围等方面有所侧重,不断推陈出新,形成鲜明的个性风格。以下笔者选取几篇经典的课文来说明。

一、对语言文字的独特感觉和积累

《致云雀》作为浪漫主义诗歌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艺术构思不但鲜活地描绘了云雀的形象,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激情,表现了自身的精神境界、远大理想和艺术追求,通过对诗歌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的品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领略云雀这一自然界形象的同时,感悟其作为诗人自我形象载体的韵味,这种理解,是帮助学生感悟云雀文化内涵,领悟整首诗歌所要表达的理想精神的必备途径,进而使学生理解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对于这样的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可以这样:

教读《致云雀》时,第一环节:感受语言。教师先范读全文或师生共同听录音,整体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接着由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让他们在放声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如诗如画的优美。

第二环节:品位语言。可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想象云雀在空中以美妙的乐音倾吐衷心,如轻云般沐浴着明光开始远征的场景,结合课文的精彩描写,通过想象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第三环节:实践语言。本环节重点是让学生在体会中去理解,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语言来体会抒情性诗歌的特点,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语句仿写:以《致云雀》第一小节为范本,写一种动物,通过实际应用的需求,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进而帮助他们更好地去感悟诗歌语言中动人心魄的文字之美。

第四环节:积累语言。语文本就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积累的课程,唯有平时在课堂中不断进行词汇储备,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学科水平。

这样的个性化教学优点是:

(1)以学科素养指导,通过读的方式来进行语文实践,教师依靠环节的自然推进,能够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情境有机地整合到一起,从而促使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反复诵读掌握语言,最终达到提高学科素养的目的。

(2)课堂上除了对学生疑惑进行解答,还要对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与指导。在这种训练中,教师应当学会退居幕后,善于抓住机会,创设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由字到词,进而到句、段、篇,通过一层层的推进,达到读准、读通、读懂、读透的目标,从而将文章的语言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语言,使自身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提高。

二、对人生的独特体味

《故都的秋》在被创作出之前,作者郁达夫一直在从事左翼文艺活动和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凶险,他迁居杭州,经历了一段思想苦闷的特殊时期。这种抑郁的生活,某种程度上让他的情绪处于压抑而亟待表达的状态。1934年7月,郁达夫跨越千里来到北平,品味了故都之秋的韵味,并最终提笔写下这篇经典的散文《故都的秋》。教学过程中,通过“体味、比较”,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写作背景对于最终成文的影响,感悟作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融合的表达特点,进而感悟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其中所蕴含的人文闪光之处。

对于这样的课文教学的主要环节可以这样:

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的课堂效率是很高的。老师可以先提问:故都的秋是指哪里的秋天?文中的秋天究竟是怎样的?接着带领学生诵读文章,给予时间思考,展开谈论与品味:《故都的秋》作为一篇优美的散文,“清,静,悲”是其贯通全文的感情主线,通过“破院秋色图”“落蕊秋意图”“残声秋蝉图”“寒凉秋雨图”“奇景秋枣图”共五幅图景,描绘了清净悲凉的北国之秋。由课文赏析可知,南国的秋,相较于北国之秋,来得不那么清爽宁静,只能感到一点点的凉爽,作者所求的“秋味”,在南国之秋中,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而不得尽兴的。接着举例具体赏析,解读文中语言的妙处,以“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一句为例。句中用的“铺”字和我们平时写落蕊习惯用的“落”字,那个更好?事实上,“落”字过于平凡,只不过写出了槐花之蕊从空中飘零掉落,而用“铺”字,不但说明了落蕊之多,遍布地面;另一面,为后文所描述的“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做了合理充分的铺垫;最后,更是道出了北国落蕊遍地之秋意。由对比分析,引人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进一步探究:“喝酒”和“饮酒”是否有固定的好坏之分,两者适用的范围是否有所差异,以此推动学生进一步思考整合。

“体味、比较”以提问为导向,以比较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思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提高学生语感的同时,也对自己人生有了独特领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对不同版本的比照探究

对于一些经典篇目教学,因版本较多,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环节:

比如课文选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可安排如下六个教学环节。

(1)展示情境。通过观看视频,感受山神庙的环境;播放音频,一边听,一边默读课文,去感受文本中所塑造的风雪之中山神庙的意境。

(2)概括情节。①找出课文中的地点:天王堂、小酒店、草料场、山神庙。

板书情节提纲:

第一部分:林冲与李小二相遇

性格:豪爽侠义,正直善良

第二部分:陆谦密谋暗害林冲

性格:由逆来顺受向警觉醒悟转变

第三部分:林冲接管草料场

性格:怒火积蓄,亟待喷发

第四部分:林教头山神庙报仇

性格:彻底转变,奋起复仇

引导学生研究林冲情绪转变的心理历程,对人物语言、行为细节进行深度剖析思考。

(3)欣赏片段。先让学生自主选择片段进行欣赏,也可组织学生统一欣赏课文重点情节,如林冲报仇除敌等。

(4)品览技艺。课堂讨论:文中剧情是怎样逐步展现林冲性格变化的。从起初的管天王堂与李小二相遇,侧面展现林冲性格豪爽侠义、正直善良,运用侧面描写手法。接着到李小二对林冲讲述始终,林冲警觉醒悟便有了契机,之后林冲心头积蓄怒火,却又因要接手草料场,而必须压抑,为后文情节中的高潮埋下伏笔;到最后,雪夜杀人,怒火倾泻,林冲由此走上梁山,性格彻底转变,欲扬先抑,酣畅淋漓。

(5)比照优劣。教师向学生介绍作品多个版本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探索语言艺术。

(6)探究语言。初见李小二,林冲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从原文剧情可知,林冲并未得罪高太尉,只不过是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觊觎他妻子,由这一句,可见林冲性格之中,委曲求全之处。再到后来李小二请林冲回家,林冲答“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自身以经受灾祸,如此地步,却仍然在为他人考虑,林冲个性中的任侠仁义,可见一斑。

展开谈论,进行延伸:林冲的遭遇反映了什么?除了封建社会的“官逼民反”,教师还应当对当时的历史环境进行展开延伸,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学常识与历史史实。

四、筛选信息,发现探究

每篇课文,每个学生感受不尽相同,语文阅读就是积极主动地汲取各种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因个人的生活环境、性格差异、知识储备、学科素养层次等差异,学生会用自己独特的认知去理解事理,因此,各自的体验和感受是各异的。所以,阅读原本就是在不断发展个性的过程。有些课文可以采用这样个性化的教学环节:明确话题、筛选信息、生活拓源、发现探究与交流互动

以教授《祝福》为例:

第一环节:提出话题,形成概念。首先让学生明确课文的故事背景,故事发生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封建社会禁锢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课文的学习,需要建立在学生对于时代背景具有大概认知的前提下进行。

接着进行阅读概括,《祝福》中有哪些角色,思考他们在祥林嫂悲剧发生的过程中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其中祥林嫂是下层劳动妇女的代表,虽然人生经历波澜曲折,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背景下,却从未经历过春天。而作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代表的鲁四老爷,迂腐、守旧、顽固、迷信封建思想,对革命无比仇视,他对于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维护,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祥林嫂进行精神上的摧残,最后导致祥林嫂在绝望中丧失信心,最终惨死。四婶看似对祥林嫂进行的维护,可实质上,她也是祥林嫂经历悲剧并最终惨死的帮凶,虽然文中没有太多的语言描述,但句句都是对祥林嫂的进一步迫害,尤其是在祭祀时,表面体现了她对于先祖的敬重,实质上反映出她对于封建思想下意识的贯彻维护。柳妈虽然和祥林嫂一样,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也是一个受害者,但因为其长舌妇的特性,以及在封建礼教洗礼下迂腐的贞洁思想,她给祥林嫂讲述阴司的故事,在祥林嫂逐步走向悲剧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除了这些人之外,剩下的“我”、婆婆、大伯以及小镇上的其他人,其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每个人都不是直接杀死祥林嫂的凶手,但每个人也逃脱不了杀人帮凶的罪名。

第二环节:筛选信息,诠释资料。通过之前的概括分析,可以得出文中各个人物各自的特点,接下来,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诠释:谁是杀死祥林嫂的直接刽子手,又有那些人在这起悲剧发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帮凶的作用。探究为什么他们会做出相应的选择,最终引导他们做出推论,可以明确的是,祥林嫂的悲剧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其实是无数遭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妇女的缩影,她的悲剧,在顽固的封建思想禁锢下,看似偶然,实则是一种让人悲愤感慨的必然。

第三环节:生活拓源、剖析问题。比如,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思想行为,对于祥林嫂的遭遇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看法,祥林嫂如果生活在现代,是否会有不一样的结局等。

第四环节:发现探讨,沟通互动。对于那个封建礼教迫害社会底层百姓,封建礼教禁锢人们思想的时代,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被淘汰的必然性,其次,进行互动交流,比较当今社会和当时封建社会的区别。

这种个性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学生对于文本中动态信息的阅读和发散,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合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充分的思考衍生。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拓展自身的思维,运用符合学生审美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将课本之外的东西补充进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其可以在课外阅读和实际生活中,对自己在课本中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熟练而高效的运用,这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资源的拓展,更是帮助学生对自身在课堂学习中获得经验技能进行检查与运用,促使学生在创造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进而帮助他们提升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对于自身的自信。课堂的学习仅仅是一个推开门的过程,教师的目的应当是引领学生自己打开大门,欣赏门外美丽开阔的风景。

总之,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老师居于主导地位,掌控全局,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应是多变的,不同课程设计不同场景,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意识,促成有序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林冲祥林嫂环节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智海急流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林冲的世界 一直在下雪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试论林冲的忍与狠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