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胆尝试“群文阅读”
2022-03-15杨小红
杨小红
(宣城市第五小学 安徽宣城 242000)
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就是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师生共同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以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是一个童话单元,里面有4篇童话。除了这4篇童话外,教师可以搜集类似的5~10篇童话在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帮助他们形成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从而让学生梳理出童话的基本特点以及阅读童话的好处。这样的“群文阅读”针对性更强,其带来的正面效应也是不可估量的。
一、“群文阅读”实践的困惑
面对有效的课堂时间内增加的阅读篇目,教师是迷茫的。绝大多数教师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本身文本教学时间就不够,哪还有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大量地阅读呢?有些教师拿到教材,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更多的知识教给孩子,生怕遗漏。
比如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本套教材首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单元内容。此类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成为积极的阅读者。这一单元的文本意在培养学生预测的意识,提升预测的能力,这是教学的重难点。有了学习的侧重点,“群文阅读”实践性更强了。
又如部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该课的教学目标很明确:①学习生字词;②能试着一边读一边预测,并且初步感受预测的好处和乐趣;③懂得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可能一样,也可能不一样。教师只需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目标来设计教学环节即可,至于故事内容的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细节则不必带领学生深究。
笔者之前听一位教师的课,她教的是部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猴王出世》。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不是很难,再加上部分五年级孩子早已经读过《西游记》,所以故事梗概对于学生而言是很熟悉的。而这位教师从第一段第一句开始分析,生怕孩子们看不懂,整整分析了一节课也没讲完,估计还得需要三节课才能完成,接下来的第二节课、第三节课的模式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样的略读课文,何苦要一一分析,不肯放手呢?五年级的学生,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有了一定的阅读量,也建立了一定的阅读思维。对于这节课,其实只需要让学生对照阅读提示,通过默读来了解故事内容,体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并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对于不理解的语句,可以先试着猜猜。剩下的时间,教师就可以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求——走进名著,集中一些名著节选,让学生“群文阅读”,整体感悟,或是让学生集体交流自己曾经读过的名著并推荐课外书,这样的效果往往更好。笔者听课的这位教师想利用一堂课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可是她忘了她面对的是高年级学段的学生,文本里的很多内容,孩子们只要通过阅读思考便可以消化。本单元是名著单元,4篇文章只是一个引子,通过对某一个片段的集中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名著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进而走进名著,走进整本阅读。
总之,一堂课想面面俱到,那是不可能的。而“只取一瓢”,取哪一瓢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除了钻研教材外,更多的是要研读语文课程标准,除了深入了解课程总体目标与内容外,还要重点把握各个学段的目标与内容,做到熟记于心。
二、“群文阅读”实践的意义
(一)增加阅读量,使学生在课堂上读得更多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多读书、多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作为语文教育者,我们要在课堂上创造一个阅读环境,让学生喜欢上阅读。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开展“群文阅读”,有利于拓宽阅读面,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阅读内容,自然而然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阅读速度,使学生在课堂上读得更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群文阅读”一般要求在教学教材文本同时穿插(或教材文本教学后)阅读相类似的文本3~5篇,或者5~10篇,这就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否则“群文阅读”就无法实施。换言之,“群文阅读”的开展将会促进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
(三)明确阅读目标,使学生在课堂上读得更透
“群文阅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阅读且围绕着一个主题开展,这种阅读层次更深入,阅读目标更明确,学生在阅读中的尝试更大胆。他们在课堂中畅所欲言,讨论很激烈,这样的阅读更有效,学生对这个单元的主题掌握更加牢固。
三、“群文阅读”的实践策略
(一)提高课堂效率,挤出“群文阅读”时间
以自身为例,笔者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牢牢抓住单元导读,了解单元主题,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环节。不过多地分析文本,而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体悟文本语言,走进文本作者内心,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猴王出世》一课教学中,因为有大量的阅读时间,学生便有了更多的阅读思考,且想法独特。一位同学说:“老师我想石猴之所以能成为猴王,与他的境界有关,他率先进洞,里面堪称世外桃源,可为什么他不自私,又重新出洞,和别人分享呢?他本身就具有猴王潜质。”从中可见这位学生进行了深入阅读。
(二)围绕议题展开,选择好“群文阅读”材料
以本班为例,笔者向学生推荐了《同步阅读》一书,由学生家长自己上网购买,然后带到学校。每学习一组课文,笔者都会带着大家去阅读相关文本,每上一课,学生都会多读3~5篇相关文章,多篇文本的融合,有助于我们学习和研究单元主题。例如,诗歌单元安排了4篇文章——《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美丽的眼睛看世界,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并且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时《同步阅读》起了作用,里面又安排了14篇同步现代诗歌(《爱好》《唱吧唱吧》《晨》《池水》《对吹海螺》等),这些现代诗歌有助于师生完成单元目标,了解诗歌特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当然教师可以根据单元议题自行选择阅读材料。
(三)明确单元议题,师生共同阅读
以部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诗歌单元为例,这一单元共有4篇文本需要教学。教学完本单元的文本后,笔者会让学生拿出《同步阅读》,自主选择篇目,给予他们一定的时间阅读和思考。在阅读和思考前明确本次阅读主题,学生一边读一边做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完之后,先请同学们推荐自己喜欢的篇目,然后请同学们大声读出来,再请同学们围绕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最后请感兴趣的同学当堂或者课下试着模仿创作一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