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家园共育探究幼儿品格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2-03-15

吉林教育(中小学党建与思政) 2022年11期
关键词:品格共育家园

李 芬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提倡对学子的人格教育。基于此,我国教育领域一直在研究并实践道德教育。只有将道德教育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才能帮助幼儿成长为阳光向上的人。2019 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家园共育理念,即幼儿园与家庭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品格。

一、借助家园共育探究幼儿品格教育的影响因素

(一)幼儿园方面

第一,部分幼儿园未对品格教育有足够的认识,也并不重视。实际上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离不开社会各界和政府机关的引导与支持。当下的品格教育虽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人们对其认知还存在误区,导致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举步维艰。市场上各种早教机构与幼儿培训机构价格不菲,对品格教育的效果却不明显,有的甚至进行超前教育。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无强制性与义务性,幼儿园为了招收更多学生,会尽力迎合家长,配合其开展应试教育,只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品格教育。第二,幼儿园缺少专业教材或系统课程。调查中,教师多次提及开展品格教育时缺少专业的教材与系统的课程资源,教师的教育资源大多是在网络上下载打印的,劳心劳力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的实施也有一定难度,品格教育效果堪忧。第三,幼儿园中隐性环境建设不足,影响品格教育的开展。“上善若水,润物入心”指出隐性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如在幼儿园中创建轻松、愉快的隐性环境,可在情感与知识、行为上促进幼儿品格与个性的发展。幼儿园建设中绿化设计、主题环境与室内外公共环境可作为教育活动的基础。幼儿园内,尤其是民办幼儿园受经费限制不能很好地创建隐性环境,幼儿园管理人员对隐性环境的构建缺乏认知。因此,要将品格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活动的方方面面,从物质环境到精神环境,从教师的品行风貌到保育员的言行举止等,都要作为品格教育的隐性环境。

(二)教师方面

第一,教师开展品格教育的途径分散。品格教育不能一蹴而就,要在日常教学中无形渗透,需要教师长期、潜移默化地指导,让幼儿对自己的品格与情感行为有深刻认知,进而不断优化。教师是幼儿良好品格行为举止的榜样,据调查,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喜欢在家中模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要多补充自己的“软实力”,落实全面教育,即日常开展品格教育。幼儿园开设的五大学科领域课程中,教师开展主题品格教育活动更多的是进行描述性、渗透性的随机教育,忽视了专门的教材与系统的理论指导。很多教师教学专业性不足,品格教育态度参差不齐。更多教师习惯按部就班,不能落实品格教育在各领域中的渗透,降低了品格教育效能。第二,教师与家长沟通形式有差错。幼儿园开展家校互动的效果与家庭资源使用率的高低,多取决于教师与家长互相沟通的效果,对幼儿品格教育重要性的认知等,若家长重视度不足,自然不愿意参与幼儿园活动。还有家长表示不知道该怎么做,希望得到他人的帮助。由此可见,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另外,家长与教师的幼儿教育领域不同,如教师对幼儿教育为横向,而家长教育则为纵向,两者互补,要创建和谐、稳定的关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很多幼儿园创建了与家长交流的平台,但多是摆设,很多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一无所知。有的教师还不重视与家长的日常交流,让家长有问题也不敢沟通,最终导致幼儿品格教育工作不能达到目标要求。

(三)家园共育方面

笔者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有一定误区,不能硬性灌输,要施以特定的评级标准,在灵活教育的同时,加强与家长沟通,以此完善幼儿园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改善家园共育过程中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在家园共育中让家长增强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划分责任,深化家园共育活动。分析幼儿园与家庭交流不畅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家长不重视,以工作繁忙为由不参与幼儿园活动;家长预期值与自我付出不成比例;家校交流平台不完善。幼儿教育中与幼儿园联系的主要人员是幼儿母亲,多数家庭中的父亲不会参与到幼儿的品格教育中,家庭品格教育缺失,对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产生负面效应。

二、借助家园共育进行幼儿品格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专家引领,共享幼儿品格教育文化

家园共育中,幼儿园一定要先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欢迎并鼓励家长参与,家长的意愿是被尊重的。借助幼儿园平台,家长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品格教育的正确观念,知道幼儿园教育的理念与方向,以此增强家长主人翁的意识。如幼儿园可开展家长培训“亲子公益讲座”与塑造“品格儿童”亲子讲座。

随着教育信息的普及,部分家长对品格教育的重要性已有所了解,但了解程度参差不齐。作者对本市不同幼儿园中的268 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其中有48 名家长非常了解品格教育,占比18%;有102 名家长了解品格教育,占比38%;有99 名家长知道品格教育,占比37%;有19 名家长不确定,占比7%。可见家长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虽然知道品格教育,但配合程度还有待提升。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重大又细微的任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正式提出家园共育教育理念,提倡幼儿园与家庭都是教育的重要部分,要互相协助,形成教育合力,进一步有序、有效开展幼儿教育。在此须注意的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无主次之分,幼儿园要主动引导家长参与,提升家长教育观念与能力,进而完善教学制度。另外,自幼儿园教育开始,家长就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幼儿园要使用多种方式方法,吸引家长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方针政策,调动其教育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幼儿园要多邀请家长参与品格主题的讨论会,填写品格相关问卷,然后制定品格细则。幼儿园方面,教师也要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多种培训与实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促进品格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幼儿园要打造沟通平台,融入更多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

(二)温馨环境,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养成

为了发挥家长的带头作用,教师要多引导其参与幼儿园品格活动,借助孩子们崇拜父母的特点,形成联动效应。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培养幼儿良好品格意识与行为习惯时,做到知行合一,为幼儿做好榜样。基于家园共育的标准具有可量化性与可实行性的特点,由家长与幼儿园合作,建设品格教育课程。幼儿园开展品格主题活动时,可采用公开表扬的形式,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提供资源,让幼儿在良好品格教育氛围中学习。很多教师经过教学实践表示,家长与幼儿一样,也需要表扬与鼓励。因此,家园共育要从正面引导并鼓励家长,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品格教育活动中对家长的鼓励,分为下面两个方面:

一方面,鼓励家长参与园内品格环境的创设。每位家长工作性质不同,有自己独特的资源与优势,幼儿园要鼓励其多向幼儿园提供资源,规划整合,形成园内独特的教育环境。哪怕是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都会在家长的帮助下,形成独特的学习资源。如在丢弃的奶粉罐与矿泉水瓶上粘贴五颜六色的花朵,变成美化环境的装饰物;将随处可见的树枝乔装打扮,变成一件件美丽的艺术品,装扮在幼儿园的走廊内。家长参与幼儿园品格环境的创设,不但能缩短家园距离,还能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更多的主题活动,进而自发参与到品格教育活动中,提升家园共育实效性。

例如,笔者工作的幼儿园曾多次被评为省内优秀示范园,本园物质条件不是很好,因此要借助周边自然环境资源,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以“竹文化”为主题的环境创设,并组织竹竿舞等特色活动,充分发挥幼儿天性,让其与父母一起装扮校园。幼儿园与家长从幼儿的成长角度出发,从幼儿身心发展与认知方式入手,为他们提供了充分的参与机会。多种活动既增长了幼儿见识,还促进了亲子交流,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自立、勤劳、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

另一方面,幼儿园要邀请家长多参与园内组织的开放活动。家园互动模式下的幼儿教育,不能再使用灌输模式,而是要让幼儿有实际感知,真正提升品格素养。如幼儿园内的开放日活动中,要增加社会实践、园外机构课程、亲子游戏等活动,有效将幼儿园、家长与幼儿相结合,寓教于乐。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是家园共育活动中的主要模式,可通过亲子互动、公开示范、家校交流等,培养幼儿自信心,实现幼儿与家长的共同进步。调查家长对幼儿园组织开放活动的参与度,发现多数家长都会积极参与到品格教育中,并在其中了解到幼儿在园内的学习生活情况。家长也表示要多参加此类活动,提升品格教育的推广性。

(三)亲子活动,提升品格教育幸福指数

同龄幼儿的行动能力与认知水平在很多方面有相通之处,沟通起来比较便捷,这种幼儿间的对等关系与幼儿、家长间的不对等关系不同,此类关系能帮助幼儿在群体活动中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幼儿园开展的品格教育活动,其目标要与主题相符,同时家长在融入过程中转变观念,将自己放在与幼儿同等的位置上,并将幼儿视为主体,为其提供适合的活动空间。如创建区域游戏,引入公平竞争机制,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将幼儿分组,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技巧,遵循理解与公平等基本原则,如诚实、礼貌、守序等,尽量通过幼儿园家长参与的小型活动,建设以小见大的社会。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如举行一起种植、一起包饺子的亲子活动,让家长在其中建立教育孩子、与孩子成长的自豪感,并在长期的坚持下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幼儿与家长的互相促进。

幼儿园与家庭的关系是微妙的,两者互相影响,又相互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有一定区别,家庭教育是天性使然,不能回避,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受时间空间局限,而幼儿园教育针对性与专业性都更强,将两者合并优化,真正实现家园共育,才能让幼儿品格获得真正的成长。基于此,教育专家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幼儿园也寻求家长的支持,希望两者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幼儿园会借助家园工作坊宣传品格教育理念,为家长推荐品格教育的书籍。每次主题活动后,幼儿园会将幼儿观察表现记录下来,完善成长档案,以此让家长多角度、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品格发展。为了吸引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师可通过电话访问与微信群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向其传递最新的品格教育理念,促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形成统一标准,合作培养幼儿健全的品格,形成合力,达成共识。

综上,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品质,更多家庭从学前教育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传统教育更多地将重心放在对幼儿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品格培养。在此,《纲要》中提出幼儿教育要落实家园共育,在教育目标与内容一致的情况下,引导家长参与其中,为实施品格教育提供更多可行方案,进一步完善幼儿教育的相关理论。

猜你喜欢

品格共育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