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转衔服务模式及其启示
——基于共生理论的分析
2022-03-15刘晓红刘铠钰
刘晓红 刘铠钰
转衔服务是为特殊学生提供的一系列活动,是以特殊学生未来发展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此过程旨在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从前一阶段过渡到后一阶段。台湾地区转衔服务从学前教育阶段延续至老年阶段,其内容涵盖升学服务、就业服务、社区生活服务等多方面,其服务对象以身心障碍者为主,也包括资赋优异者,强调对特殊学生进行调查与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让特殊学生实现顺利转衔。共生理论是关于不同物种的有机体之间自然联系的理论。自1879 年德国医生、真菌学家德巴里(H.Ade Bary)提出这一理论后,共生理论得到高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共生理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被广泛运用。共生单位、共生环境、共生模式为共生理论的三大基本元素,其中,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共生模式是关键。本文将运用共生理论对台湾地区转衔服务模式进行探析。
一、台湾地区转衔服务模式的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即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单位,是形成共生体的基本物质条件。台湾地区转衔服务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持续终身,旨在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在阶段过渡中适应新阶段生活。台湾地区转衔服务大致包括三个阶段:早期疗育阶段的转衔、学习阶段的转衔和离校阶段的转衔。[1]对于台湾地区转衔服务模式,原安置单位与新安置单位即为一组共生单元,各安置单位因特殊学生所处转衔阶段而不同,每个阶段都需要原安置单位和新安置单位共同参与。早期疗育阶段的转衔,原安置单位为家庭、早期教育中心等,新安置单位为特殊学生可能要进入的幼儿园等;学习阶段的转衔,前后两个安置单位主要为相邻两个层级的学校;离校阶段的转衔,原安置单位一般为特殊学生所在学校,新安置单位一般为特殊学生可能要进入的工作单位等。前后两个安置单位相互配合,共同制订和实施个别化转衔计划、追踪转衔结果,为特殊学生顺利转衔奠定基础。
转衔方案的制订与实施除了需要原安置单位和新安置单位的密切配合外,还需多个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以团队的方式帮助特殊学生完成转衔。相关专业人员主要涉及教育体系、医疗体系、社会福利与就业服务机关体系、社区单位等。[2]此外,家长参与也是影响转衔计划成功的重要因素。家长可协助学生发展社交技能与人际关系;家长与特殊教育教师合作、协助转衔评量、参与个别化转衔会议、参与个别化转衔计划的制订;家长咨询就业机构或社会局,了解相关就业咨询与补助,运用社区相关设施帮助子女适应社会生活。[3]
二、台湾地区转衔服务模式的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除共生单元以外所有要素的总和。台湾地区转衔服务模式共生环境包括政策环境、文化环境等。
(一)政策环境
台湾地区特别注重以政策法规的形式保障特殊学生的权益。现在台湾地区已建立以教育基本法规、身心障碍者权益保障法规为基础,以特殊教育法规为母法与核心,以特殊教育法规施行细则、特殊教育课程教材实施办法、特殊教育设施及人员设置标准、身心障碍及资赋优异学生鉴定标准等法规为配套的特殊教育法规体系。[4]各项政策法规从多方面强调了原安置单位和新安置单位的职责,指出各安置单位要和其他专业人员以团队方式为特殊学生服务,为原安置单位和新安置单位的沟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当前台湾地区特殊教育法规体系呈现出责任主体权责分明、人文主义色彩浓厚、服务内容个性化、资源配备清晰等特点,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根据国际特殊教育发展形势,动态扩充特殊教育服务对象和类别,将资赋优异者也纳入特殊教育服务对象之中,并规定身心障碍者可分为十三类、资赋优异者可分为六类;其二,明确应由社会福利、教育、卫生及劳政等专业人员以团队方式,会同障碍者或其家属,联合制订障碍者转衔计划,并明确各类责任主体需要承担的义务;其三,结合政府及民间资源,规划并推行各项扶助及福利措施,极具人文气息;其四,横向上对身心障碍者与资赋优异者的转衔服务做出明确区分,纵向上对特殊学生的升学、就业等不同阶段教育与相关服务做出清晰规定,同时对特殊学生课程纲要、教材编印、教学方式等做出说明,要求针对身心障碍者与资赋优异者的个别差异、不同人生阶段转衔重点设计课程;其五,对学校占地面积、班级人数、人员编制等资源的配备作出规定,科学严密的标准为安置单位后续的个别化服务及转衔服务提供基础。
(二)文化环境
其一,历史文化因素。为缩短特殊教育发展的摸索期,台湾地区引进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特殊教育做法,并发展至今。至20世纪90年代,受西方重视职业教育的影响,台湾地区强调就业是生涯转衔的目标,转衔服务着重于中学阶段,转衔课程多以职业教育为重。教育主管部门开始意识到学校参与就业转衔服务的必要性,但尚未建立起服务体系。该阶段处于转而不“衔”的状态,主要由社会福利机构为残障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政府和学校并不直接承担责任。[5]随着国际转衔服务理念的更新与发展、人们对生涯发展以及生活品质的追求,台湾地区越来越注重提升转衔服务品质,对转衔服务的研究及实践逐渐深入。转衔服务由更加关注就业转衔逐渐转向关注整个生涯转衔,各个教育阶段的转衔服务均得到重视。转衔服务不再仅仅是为了就业,也为了帮助特殊学生顺利升入更高一级学府,如升入高校。台湾地区政府也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特殊学生顺利完成过渡。
其二,学术成果因素。台湾地区学者在梳理其他国家特殊教育先进经验的同时,注重将之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国外先进经验能很好地本土化。特殊学生的转衔服务是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无论在理论方面或是实践方面,转衔服务都较为成熟完善。同时,台湾地区重视特殊教育师资的培训,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开设专门的特殊学生转衔服务课程,帮助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系统了解转衔服务,从而能更好地投入一线工作中。
三、台湾地区转衔服务模式的共生关系
共生模式,又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位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共生行为的方式包括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对称性互惠共生和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关系四种。互惠共生关系是台湾地区转衔服务原安置单位与新安置单位的理想状态。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转衔服务的运行模式大致可分为评估、教育、转衔和追踪辅导四个阶段,[6]每个阶段都离不开原安置单位和新安置单位的协同合作。
(一)评估阶段
转衔评估是转衔服务确定的重要依据。在此阶段,安置单位协助转衔专业团队完成转衔评估,主要评估特殊学生在下一阶段的能力和需求,考量学生的兴趣、优点与能力,明确特殊学生进入新的安置单位需要准备的技能。在教育阶段,非正式评估使用更广,多由特殊教育教师执行,课程本位评量被广泛使用,旨在找出合适的新安置学校。离校就业转衔的评量由特殊教育教师和就业服务人员共同执行,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相结合,旨在帮助特殊学生顺利由学校过渡到社会。不同阶段结合现在和未来所需的转衔能力选择适宜的转衔目标,具体转衔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适合的转衔目标、学生的身心状况、学生各方面的转衔需求、学生家庭的期望、学生转衔所需的学习内容、学生转衔所需的相关服务、外在的条件或问题、学生转衔至下一阶段可能应用的资源。
同时,新安置单位及时登录特殊教育通报网或通过其他渠道接收特殊学生资料,并且与原安置单位取得联系。新安置单位视情况与原安置单位共同召开辅导会议、联系特殊学生家长,向原安置单位及家长了解特殊学生能力现状。[7]
(二)教育阶段
评估后,进入教育阶段,一般是原安置单位联合新安置单位,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和特殊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转衔会议,旨在将转衔评估资料转化为特殊学生个别化转衔服务计划,并将个别化转衔计划中相关内容纳入学年和学期教育目标中。
转衔会议一般安排在离开原安置单位一年前开始,例如幼儿园大班、小学六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等。不同转衔会议参与人员有所不同。教育阶段转衔会议参与人员主要有学生本人、家长、特殊教育教师、所在学校相关教师、可能升学的院校相关人员、就业服务人员、社会企业代表等。离校就业转衔会议主要参与者为学生本人、家长、特殊教育教师、职业教师、社会福利系统中就业服务人员。转衔会议针对特殊学生转衔评估内容、当前的优势与弱势、学业成绩及功能性行为能力进行讨论,按照下一阶段的生涯目标,确定未来服务内容,制订个别化转衔计划。台湾地区转衔计划的实施主要以课程形式呈现,原安置单位结合相关教育阶段课程纲要,将特殊学生的个别化转衔计划相关内容纳入学年和学期教育目标中。
实施转衔计划的过程中,两个安置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定期沟通特殊学生基本状况,及时对个别化转衔计划进行补充。在此阶段,原安置单位还及时登录特殊教育通报网,不定期更新维护学生基本资料及就学情形,以便于新安置单位及时了解特殊学生的现状。
(三)转衔阶段
在此阶段,安置单位之间配合转衔服务办理相关宣导会及说明会,针对特殊学生所处教育阶段组织相关衔接活动。原安置单位邀请新安置单位及相关人员召开转衔会议,将特殊学生转衔服务资料移送至新安置单位;及时登录特殊教育通报网填报转衔服务资料表,若发生变化,及时登录系统办理;协助特殊学生提供鉴定安置申请。[8]新安置单位参与原安置单位召开的转衔会议,及时查收原安置单位提供的特殊学生转衔服务资料,了解特殊学生现况。
(四)追踪辅导阶段
特殊学生进入新安置单位后并不意味着转衔结束。相关人员继续进行追踪辅导,即在学生安置后六个月以内,追踪学生的适应状况,并将内容记录至追踪辅导记录表上。原安置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将学生电子转衔服务资料上传至特殊教育通报网,以供新安置单位参考,使得各个教育阶段能共享转衔服务实时状况。与此同时,将学生转衔服务书面资料移送至新安置单位,使新安置单位能在最短时间内了解学生特点。新安置单位在接收到资料后,在学生入学报到的两周内邀请原安置单位教师、家长或其他相关人员召开安置会议,了解学生状况,为学生的学校生活做准备。转衔成功的学生由新安置单位负责追踪辅导,未报到的特殊学生由原安置单位配合社区追踪辅导。[9]
三、台湾地区转衔服务模式对大陆地区的启示
(一)明确安置单位及专业人员职责,建设专业转衔服务团队
安置单位与专业人员应明确转衔服务对特殊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各相关单位应积极沟通,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形成正向合作。同时,应以立法等形式,明确安置单位和专业人员在转衔过程中的责任,避免权责不明。
(二)完善转衔服务法律文件,加强转衔服务法律支持
大陆地区可借鉴台湾地区的“立法”经验,结合当今教育阶段特殊学生和就业转衔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转衔服务法律体系,将各个阶段转衔要求更加细化,明确每个阶段转衔的目标及任务,提高服务的可操作性。
(三)增强转衔服务理论研究,夯实转衔服务理论基础
大陆地区研究者应增强对转衔服务的重视程度,同时增加对转衔服务实践的探索,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校作为特殊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其特殊教育专业应加强转衔服务的理论研究,使得研究更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一线实践。
(四)加强转衔结果追踪,确保转衔服务效果
大陆地区应坚持转衔的动态性与连续性,在着眼于探究转衔模式的同时,也要关注转衔服务的结果。政府应建立和完善相关特殊教育通报网站,帮助新旧安置单位建立联系,以立法等形式督促新旧安置单位针对特殊学生的转衔结果进行追踪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