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教材使用与实验问题解析
2022-03-15郭震
郭 震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册)》(以下简称“教材”)以《聋校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基本编写依据,综合考虑时代发展要求、聋生思维发展规律和学校装备条件等因素进行编写。在近年来的教材使用过程中,各地聋校化学教师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反映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本文将基于聋校化学教师较为关注的部分教材内容和化学实验问题,结合相关内容的编写思路与学科背景给出教学建议,以期为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教材和实施教学提供参考。
一、遵循课程标准要求,把控教学深广度
课程标准指出: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应充分考虑到聋生的认知特点和沟通方式,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降低知识深度和难度,减缓学习的坡度,体现基础性和实用性。[1]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延续普通初中化学教材和教学的惯性,在课堂上补充一些传统意义上的“重点知识”,拓展加深教学内容,不恰当地增加了学习难度,影响了聋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
以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为例,教材基于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引入置换反应的概念;在展示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现象时,也没有上升到比较金属活泼性的高度。在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参考本课题最后的“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栏目所描述的基本学业水平,避免进行更多的知识拓展,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泼性的比较与应用等内容,切实减轻聋生负担。
再如,第十单元所介绍的“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但课程标准考虑到聋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在要求聋生“知道物质的多样性”的同时,没有将其提高到普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的程度;在要求聋生“知道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的同时,没有涉及复分解反应。聋校初中化学教材着眼于面向大多数聋生,不要求聋生从微观组成的层面,借助电离来认识酸、碱、盐的严格定义,以及在此基础上总结酸、碱各自的通性。对于相关内容的教学要求,可以参考教材“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栏目以及“单元小结”栏目。一般情况下,教学不应涉及复分解反应的规律、无机物的分类和类别转化关系等较为复杂的内容。
二、及时回应聋生关切,澄清模糊认识
聋生对化学概念和原理的学习,需要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基础,对新的实验现象和各类事实进行获取、思考与交流。由于聋生在信息的获取与交流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部分聋生在学习时产生的疑惑难以充分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对聋生容易产生模糊认识的概念和学习中的错误认识及时进行辨析与澄清,避免对后续教学产生不良影响。此处以第七单元和第十单元反映较多的四处问题为例进行说明。
(一)燃烧的概念
在教材使用过程中,部分聋生和教师对教材中给出的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疑问,认为这样的描述不够全面和准确。教材在这里考虑到化学教学中概念的阶段性和聋生的接受能力,为了不增加额外的教学负担,在概念的描述中增加了限定词“通常情况下”,将研究范围限定于生产生活中最常见的、一般条件下的燃烧现象,没有涵盖特殊情况下的燃烧现象,如钠在氯气中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火药燃烧等。这些无氧气参与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属于燃烧,但在初中教材和教学中没有涉及,聋生在高中阶段可以继续深入学习。
(二)爆炸的概念
在易燃易爆品安全常识的教学中,很多聋生对爆炸的认识不够全面,认为爆炸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是只认识到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迅速燃烧,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而忽略了气体在有限的密闭容器内受热后体积急剧膨胀,或因压缩后容器破裂而引发的物理爆炸。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如车胎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火山爆发等,及时澄清以上片面认识。
(三)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燃料这一教学主题的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背景非常广阔,教学素材十分丰富。这也导致很多聋生认为第七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的教材内容非常庞杂,将本课题的学习等同于零散知识点的机械记忆或泛泛的科普化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聋生从学科本原的角度与高度来认识和理解与燃料有关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首先,要使聋生意识到燃料也是一类化学物质;化石燃料的燃烧,其本质是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在反应过程中,燃料作为反应物被不断消耗,在产生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灰渣等生成物。其次,让聋生理解:正是由于燃料和燃烧反应具有以上化学本质,它们在为人类社会提供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有害的生成物污染环境;同时存在反应物数量不足,即能源短缺的问题。通过从化学的学科视角来分析“燃料是什么?从哪里来?怎样利用?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哪些问题?”,就可以把课题2中看似杂乱无章的大量事实和现象有机联系起来,帮助聋生建立知识网络。
(四)盐的概念和性质
第十单元课题3“常见的盐”从聋生最熟悉的食盐引入,辨析了生活中的盐和化学中的盐的区别。不但澄清了部分聋生将盐等同于食盐的模糊认识,也从化学组成上给出了盐的基本特征。盐溶液的酸碱性并不是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但聋生根据“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很容易得出“盐溶液呈中性”的片面结论。而且,酸碱中和反应得到的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的实验现象,更进一步加深了聋生的这一印象。
教学中如果忽视这一问题,将使聋生形成错误认知,对日后高中化学的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介绍常见的盐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料卡片栏目“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在对聋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通过碳酸钠的俗称“纯碱”,结合演示实验,让聋生认识到盐溶液可以呈现不同的酸碱性,既有呈中性的氯化钠溶液,也有呈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为高中化学教学做好铺垫。
三、因地制宜,充分开展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大多数学校的仪器装备情况安排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内容,保证了教学的可实施性。聋校化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验内容和教学实施方式;注意试剂的合理选用,及时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回应聋生的疑惑;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聋生进行课外实验,提高聋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自制简易灭火器
在进行灭火原理的教学时,教师可指导聋生根据教材“图7-9”中装置的基本原理,利用身边的常见物品来自制简易灭火器。例如,首先在塑料饮料瓶的瓶盖上打孔并加入小苏打;然后将1 个可放入饮料瓶的小塑料瓶的瓶口剪成锯齿状,在小塑料瓶中加入醋精后放入饮料瓶,拧紧瓶盖;最后倒转装置,可用于模拟灭火器。考虑到聋生的特殊情况,在进行该实验和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强调实验安全:聋生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保证装置的导管和开孔畅通,防止因形成密闭体系导致爆炸;导管和开口不能对准任何人或电器;在装入药品开始实验之前,教师应检查装置,确认安全后再请聋生继续操作。基于类似的考虑,教材在课题1“燃烧和灭火”的“资料卡片”栏目中介绍了“短信报警”,对保障聋生和语言障碍学生的安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生石灰与水的反应
“实验7-3”借助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演示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该实验材料易得,现象明显,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室中的生石灰试剂很容易在保存过程中吸潮失效。在演示前,可用喷灯在蒸发皿中适当煅烧生石灰试剂,或者选用新开封的米饼、海苔等食品包装中的生石灰干燥剂。此外,市售自热米饭和自热火锅也是利用生石灰与水反应进行加热,其演示效果好,趣味性强。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教材在“实验8-4”中编入配套的“图8-13”和“图8-14”,显示置换反应得到的“铜树”和“银树”。以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银树”为例,产物银在不同的反应阶段,可能呈现出黑色、灰白色或银白色,其色泽与析出银的状态有关。反应开始阶段的反应速率大,析出的产物较为疏松;在溶液浓度较低的情况下,反应速率小,容易形成结晶形态较好、具有闪亮金属光泽的银。同时,溶液的颜色一般需要经过较长的反应时间才能看出明显变化。若增大浓度,反应加快,溶液颜色变化明显,但析出的金属产物的色泽和状态往往不够理想。课堂教学时,建议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反应条件,既展示能够迅速反应、实验现象明显的实验,也展示预先做好的“铜树”和“银树”,合理解释实验结果与教材内容及聋生预期之间的差异,及时回应聋生的疑惑。
(四)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教材“图8-18”展示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原理和反应装置。考虑到该实验的装置和一氧化碳的发生装置相对复杂,教材未将其列入演示实验。但该实验不仅体现了炼铁的基本化学原理,而且涉及气体制取、气-固反应、产物检验和尾气处理,综合性强,内涵丰富。因此教材仍保留了实验的装置和原理示意图,供教师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介绍。
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发生的条件是“高温”,实验中需要使用酒精喷灯,以确保足够高的反应温度。如果用酒精灯代替,实验后可能得到能被磁铁吸引的黑色产物,但加入稀盐酸后产生的气泡很少,表明产物主要是Fe3O4。这一实验现象印证了工业炼铁需要在高炉的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充分的还原,得到铁单质。同时也表明,将硬质玻璃管内物质颜色的变化以及反应后得到的黑色粉末可被磁铁吸引作为该反应生成铁的判据并不十分准确。[2]在获取以上信息后,还应取少量产物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较多的气泡持续产生,才可判断产物的主要成分为铁。
(五)溶液的形成
教材中的“实验9-2”对比了碘和高锰酸钾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这两种常见试剂在溶剂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性差异明显,而且形成的溶液具有明显的颜色,课堂演示效果较好。在进行该实验时,还可使用生活中更常见且安全无毒的食盐或白砂糖,比较其在水和植物油中的溶解性。与本单元配套的实验活动3“几种物质溶于水的实验”是课程标准中规定完成的基础学生实验。由于其实验内容较少,在实施时建议与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1 课时的授课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这个实验活动的目的是让聋生了解溶液的组成,加深对溶解现象的认识。活动中虽然安排了观察硝酸铵溶解时的吸热现象,但并不要求聋生对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聋生学习了饱和溶液和结晶的概念后,可以在家中利用白砂糖进行家庭实验,通过配制饱和糖水制作蔗糖晶体。需要注意的是,白砂糖虽然安全易得,但是它的溶解度相当大,20℃时约为200 g,100℃时约为480 g。聋生如果不了解这个信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通过不完全的实验得出错误结论。
(六)“酸、碱、盐”的实验安全
考虑到聋生在信息获取和交流方面的特殊情况,第十单元的教学需要特别注意酸碱试剂的危险性,充分重视实验安全。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突出强调了这一点,在教材的正文、边栏和插图中,结合教学内容,随时提示相关试剂的危险性、安全操作的方法,以及实验意外的处理方法。由于本单元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多次涉及具有腐蚀性的酸碱试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提示聋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安全提示,在动手操作前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主动安全意识;还要根据学校的装备情况,通过要求聋生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等防护工具,做好防护工作,加强被动安全措施。
(七)酸与氧化物的反应
第十单元的“实验10-4”和学生实验活动6“酸、碱的主要化学性质”,都涉及盐酸与生锈铁钉的反应。该实验选材于生活,能够联系工业生产,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铁,质地疏松,化学活性较高,能够保证较好的演示效果。由于不同途径得到的氧化铁具有不同的结构,其化学活性具有较大的差异。试剂级氧化铁与冷的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速率较小,[3]在加热较长时间或改用浓盐酸后才能看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因此,在这两个实验中不建议用试剂氧化铁代替生锈的铁钉。
氧化铝与酸的反应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来源不同,结晶形态不同,反应活性存在明显差异。自然界存在的刚玉为α-Al2O3,熔点和硬度很高,不溶于酸或碱,耐腐蚀性和绝缘性好;由氢氧化铝分解制备的氧化铝为γ-Al2O3,其硬度较低,具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和催化活性,较易溶于酸或碱溶液,因此又被称为活性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4]
四、注意素材导向性,落实课程思政
“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5]这是聋校初中化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要的课程目标,也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必然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合理选择与使用情境素材,注意素材的导向性。
以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为例。该单元涉及蛋白质、糖类、油脂、有机合成材料、化肥和农药等多种类别的化学物质,引导聋生认识化学与生活和生产的密切联系,体现化学的学科价值。限于聋生的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深入讨论以上各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而是通过大量生活、生产及健康领域的具体实例创设情境,让聋生了解相关物质的性质特点和用途,以及使用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聋生通过深入思考,逐步形成对化学物质的全面认识和社会责任感。其中的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与生活关系密切,曾有老师提出,借助“大头娃娃奶粉”“三聚氰胺奶粉”和“皮革奶”创设情境,通过将化学知识渗透到热点问题中来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像这样从社会热点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其初衷是好的,在短时间内固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但从长远看,不利于聋生形成对化学物质的全面认识,可能会影响聋生对化学学科和化学课程的正面评价。
在化学课程中落实课程思政,需要将其融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随时注意情境素材的科学性、思想性和导向性,让聋生能够全面、正确地认识化学物质,培育爱国情怀。例如,在课题4“化肥与农药”教学中选用的情境素材,不仅要让聋生认识到不合理施用化肥与农药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损害,也要充分肯定化肥和农药对保障农业增产与粮食安全、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强调通过化学物质的合理使用来造福人类。教师在第九单元“溶液”介绍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用途时,除了充分利用教材正文和插图中给出的静态素材,还可以结合新闻报道引入时事性素材,如我国驻守高原的边防官兵通过植物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在海拔5000 米以上的高原建立“植物工厂”生产蔬菜,有效保障了部队的后勤供应。[6]
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推动特殊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新时代育人要求提供了支撑。在九年级化学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建议教师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殊情况和化学概念原理的阶段性,遵循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栏目表述,准确把握教学内容深广度;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探究,加强师生交流,回应聋生关切;通过合理地选择与使用情境素材,使聋生避免受片面的影响而一味排斥化学物质,能够科学、理性地看待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和评价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同时,通过与学科知识密切相关的生动事例,激发聋生学习兴趣与爱国热情,更好地落实课程思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