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踢毽子
2022-03-15潘春华
潘春华
踢毽子在我国是一项流传很广,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据文献记载起源于汉代。在古籍中,毽子又写作鞬子、蹀子。在古都北京,踢毽子还有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翔翎。毽子可分为鸡毛毽、皮毛毽、纸条毽、绒线毽、绸布毽等几种,最常见的踢法有平踢、盘踢、拐踢、交踢、绷踢和磕踢等。踢毽子不需要专门的场地、设备,简单易行,老少皆宜,经常踢毽子能促进身体健康,很适合现代人尝试。
|唐宋|
唐宋时期,踢毽子风行于世,技巧也较为高超。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的方法,且不只用脚踢,还可用膝、腹、头来玩耍——“耸膝”“突肚”“佛顶珠”。
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出现了卖毽子的生意人。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的各种玩具,有风筝、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
|明清|
明清时期,踢毽子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关踢毽子的记载也更多。在清代,民间逢年过节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群众性娱乐健身活动。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的人就多了起来了。遇到城乡庙会,京都各路能手会来观摩、比赛,甚是热闹。
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位百岁老人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毽子花式。
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热闹的踢毽子活动给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
《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
当时,踢毽子活动在青少年中十分普及,北京城中曾有这样的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儿,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
清光绪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曾回忆: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会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
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也成为民间艺术家喜爱的创作题材。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中就有踢毽图。
|20世纪|
20世纪初,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河北、湖南、福建、江苏、山东等地都举行过规模较大的踢毽子比赛。1935年的全国运动会曾把踢毽子列为国术比赛项目。女子盘踢和交踢的冠军是浙江的程月珍,盘踢成绩是1494对,交踢成绩是36次。男子盘踢冠军是上海的周克扬,成绩接近5000对,交踢冠军是南京的戴金尧,成绩是140次。之后,踢毽运动曾一度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大力扶植发展踢毽这一传统运动项目。1950年,北京市吸收街頭踢毽艺人参加杂技团,专设踢毽子节目,并出国进行表演,受到了国外观众的热烈欢迎。1956年,在广州举行了全国踢毽比赛。
1963年,踢毽子同跳绳等一起被列入国家提倡开展的体育活动,并被编入了小学体育教材加以推广。1984年,当时的国家体委正式将踢毽子列为全国比赛项目,并颁布了《毽球竞赛规则》,改称毽子为“毽球”。
1987年中国毽球协会成立,此后每年都举办全国毽球锦标赛、全国职工毽球赛、全国中学生毽球赛三大赛事。在1995年的全国民族运动会和1996年的全国农民运动会上,毽球被列为比赛项目。
|我记忆中的鸡毛毽|
鸡毛毽子是我童年时代最喜欢的踢毽器具,其制作方法十分简单:
1.一小块布包上一枚中间有孔的铜钱制品;
2.用针线将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缝在包好布的铜钱的正中,成为底座;
3.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插上五六根公鸡的正中尾羽毛翎,鸡毛毽子就做成了。
公鸡的羽毛翎不仅又长又好看,做成的毽子还好踢。若一时找不到公鸡毛,我便在鸡毛掸子上拔下几根做毽子,弄得我家的鸡毛掸子都变“秃”了。
想要踢好毽子,关键要选择好鞋——最好是老式蚌壳棉鞋。这种鞋的鞋帮是一个较宽大的平面,踢起毽子来接触面大、平而稳。当时最流行的踢毽方法是几个人结伴踢毽,也叫“走毽”。“走毽” 有很多种玩法,玩得比较多的是“传毽” 和“对角踢”。
1.传毽:这种踢法就像击鼓传花,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顺序依次踢给下一个人。
2.对角踢:对角踢就是位于对角线的人互相传踢,然后踢给旁边的人,旁边的人再踢给他对角线的玩伴,如此循环往复。
儿童踢毽子时小伙伴们常以儿歌伴唱,如“一锅底,二锅盖,三酒盅,四牙筷,五钉锤,六烧卖,七兰花,八把抓,九上脸,十打花。” 唱一句,踢一下。
踢毽子的场地可大可小,可室内也可室外,人数可多可少,既可独立运动,也可多人比赛。踢毽子具有较强的娱乐性,不必与人争抢冲撞,运动量可随意控制,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学校、单位还可组织比赛,尤其适宜秋冬季节开展,是人们休闲健身的理想选择。
|如今|
现如今,踢毽子已发展为一项深受大众欢迎的时尚健身运动。闲暇时,在公园、广场、社区、校园总能看到不少大人、小孩在踢毽子。近年来,我的家乡江苏大力发展踢毽子这项运动,不仅参加踢毽的人多,还有相关的大型比赛。2019年,江苏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江苏省学生体育协会、江苏省毽球跳绳运动协会联合举办了“健雄杯”毽球锦标赛暨长三角地区毽球比赛。2020年,又举办了江苏省首届网络全民运动会“新健杯”踢毽竞赛。
踢毽子具有较强的健身功能,以下肢肌肉的协调运动为主,主要是用下肢及脚部做接、落、盘、勾、跳、绕、拐、撞、踢、踹、环等动作,能使脚、腿、腰、颈、眼等身体各部位得到锻炼,增强平衡能力,大大提高下肢肌肉和关节的收缩力、灵活性和柔韧性。踢毽子最高级的动作称为“打环”:踢毽子者以支撑腿为中心,主踢腿在支撑腿起跳后从背后把毽子踢高,以便于下一次“打环”。一些踢毽子高手有时能接连“打”二三十个“环”。
经常踢毽子还能使促进下肢血流回流心脏,能预防血液回流障碍性疾病,对办公室白领易患的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老年人适当踢毽子,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也有一定的作用。经常踢毽子,还有利于促进青少年骨骼和肌肉的健康成长,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强健体魄。